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5章 (286)

  • 北緯三十度游記
  • 張弘
  • 6116字
  • 2011-08-24 16:48:44

第十四部天府之國

第十八章

游天府之國品歷史文化名城

漂中國死海覽蜀中自然風光

第一節(286)

息戰達寧古梁州觀音文化之鄉

西部水都大英縣漂浮中國死海

環球科考隊離開大足縣,八輛越野車一字排在319成渝高速公路上,從安岳縣直接北上登上318公路,便之抵成渝之間的SN市。

SN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地處成都和重慶兩大城市中心節點。介入北緯30.1度~31.1度和東經105.03度~106.59度之間。東臨重慶,西接成都,南接內江、資陽,北靠德陽、綿陽。距成、渝均約146公里,呈等距三角形。1985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省轄SN市。

歷史上,遂寧曾以深厚的文化底蘊、迷人的靈性山水和發達的農工商貿而成為川中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素有“東川巨邑”、“小成都”、“川東重鎮”和“西部水都”之稱。由于這里山清水秀,風光秀美,SN市被稱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人居范例獎城市”和固有的“觀音文化之鄉”等多個榮譽稱號。

遂寧歷史悠久,據向導介紹,射洪縣仁和鎮馬鞍山南山采集到的人類頭頂骨化石初測,至少在一萬年前,SN市就有人類活動。夏、商時期,全國劃為九州,SN市境屬梁州管轄。春秋時期,四川境內出現巴、蜀兩個奴隸制國家,屬蜀國的SN市古稱西域赤川國。“遂寧”作為地名始于東晉。東晉與十六國之間,各國統治者連年混戰,成漢國內部爭權奪位,人民痛苦不堪。公元347年,東晉大將桓溫伐蜀,大敗李雄遺部李勢,滅成漢國,結束了長達50多年的混戰。

當桓溫凱旋而歸,途徑該縣境時,但見風和日麗,歌舞升平,一派和平安寧的氣氛。這位常年征戰沙場的將軍感慨萬端,一種厭惡戰亂,渴望太平的思緒油然而生,因而他在這里設遂寧郡,取“平息戰亂,達到安寧”,古名遂寧。川中丘陵中的這片紅土地,便有了一個吉祥的名字——“遂寧”。

向導帶領科考隊員們在SN市首先瀏覽了幾個著名的寺廟。最著名的還是坐落在遂寧城西兩公里處的臥龍山間的廣德寺,是唐朝皇帝賜封的中國觀音的著名道場。寺園森林330余畝,廟宇建設規模之大名冠全川。其明代原始建筑居于全省之首,西南第一。廣德寺始建于唐代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間),距今已有1280多年的歷史。唐大歷十三年(公元788年)被賜封為“禪林寺”,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敕名“廣德寺”。

廣德寺成為全國著名的皇帝賜封的觀音道場,此時,南海的觀音道場還沒修建。寺內有目前國內尚存的規模最大的盛唐風格的寺廟建筑群,而珍藏于廟內的圣旨坊、九龍碑、宋明玉印、緬甸玉佛、善濟塔等稀世之寶蜚聲中外,無時不在昭示著世人,這里是著名的觀音道場。

大家進了廣德寺山門,迎面就見圣旨坊屹立在十分級臺階上,據向導介紹,這里是迎接皇帝詔書的地方。坊形如冀,高18米,長12米,寬2.5米,由四根大紅色圓柱支撐,兩側作五踩斗拱,中間為七踩斗拱,坊正中上端豎寫“圣旨”二字。峨眉山奉迎圣旨,出廟門十里。而廣德寺卻在廟中,可見位尊之極。

寺中珍藏的九龍碑(宋碑)記錄了唐宋時期前后九個皇帝對廣德寺的賜封和褒獎。皇帝御賜鎮山法印,在全國屈指可數,廣德寺獨得兩枚玉印,為稀世之寶,足見其地位之尊。宋代真宗趙桓,賜“敕賜廣利禪寺觀音珠寶印”。明代武宗賜“敕賜廣德禪寺”,玉印用中文、緬甸文、僧迦羅文、巴利文四種文字刻成。

廣德寺是唐代高僧克幽出家之處,克幽乃唐中宗孫子,即唐玄宗的侄子。據民間相傳,克幽禪師是觀音的化身。自克幽禪師開山闡教以來,歷代高僧輩出,主領川、滇、黔300余山,曾獲歷代帝王11次敕封,被譽為“西來第一禪林”。

據“歷代法寶記》記載,木棉袈裟傳于廣德開山法師克幽。克幽禪師兩度被引入宮講經說法,被封為護國禪師,唐代宗賜名克幽,并賜予紫衣袈裟。廣德寺能歷久不衰,屢受帝王器重,除了克幽禪師的德行外,還與他的身世密切相關。

善濟塔位于大雄寶殿之西,觀音殿之后,俗稱肉身塔,是一座高22米、石結構的方形塔,初建于唐宗德宗貞元三年(公元787年),系唐代高僧克幽禪師掩骨之所。雖然歷經千年塵風俗雨,至今而巋然無損。

藤仁新野問道:“廣德寺的確是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寺廟,但這里同‘觀音之鄉’有什么關系呢?”向導回答:“別急呀?等到了靈泉寺就知道了。”

靈泉寺位于遂寧城東4公里處,始建于隋朝開皇初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寺中勝跡不勝枚舉,處處無時無刻不在印證著觀音三姐妹在此修行的美妙傳說。

山頂觀音殿內有一泉,泉中之水人們稱作“觀音圣水”,千百年來始終不溢不涸,而且紺碧甘美。民間傳說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來的飲水者絡繹不絕,宋代文豪蘇東坡曾題“七泉”于巖壁;林則徐贈“香林德水”匾額懸于觀音殿并流芳于世。

梵音亭一側有三口相距不到一米的枯井,水至井口的深度卻各不相同,其中最深的井終年泉水滴答,聲音清脆而悠遠;其余二井卻靜默寂然。人們說,那是妙善公主在給兩位姐姐娓娓講著佛法。

“觀音柏”其實是連根樹,它是三枝主干根部緊緊相連的古樹,人們說它象征著本是同根生與靈泉、廣德修行的大姐、二姐與遠在南海普陀山的三妹遙相呼應、息息相通。觀音柏在離地面2米左右,分成了三枝,在人們心目中,早已成為觀音三姐妹形影不離,齊心向佛的形象化身。

寺廟前山門外為規模宏大的觀音廣場。觀音廣場呈巨大的園壇形,上下共三級,每級之間的石壁上均鑲嵌著陶制觀音塑像,合計一萬有余,故此廣場又名萬佛廣場。圓壇正中央為三面觀音鍍金塑像,立于高高的蓮臺之上,儀態端莊,氣象萬千。

這里氣勢恢宏的觀音閣,高48米,共7層,56個角。閣內供奉著凈高18.6米,全國最大的室內觀音。觀音閣自2000萬的建設資金,全部來自海內外特別是東南亞游客的自發慷慨捐助,足見世人對靈泉觀音道場的高度認同,寄托了人們對真、善、美的無限向往和追求。

科考隊員們吃完午飯,向導有驅車來到了四川宋瓷博物館,全稱為宋朝青瓷博物館,坐落在SN市西山路的明月小區,是國家AAA級旅游風景區。該館占地12畝,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博物館立足于本館特色,以全新的建筑外觀,精致高雅的陳列展覽吸引力大批觀眾。

四川宋瓷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種類繁多,現有藏品11454件,多以書畫和宋瓷為大宗藏品。早在1991年,在SN市金魚村發現大型的一處宋瓷窟藏,經過清理發掘出土完整和可復原器物1005件,其中瓷器985件、銅器18件、石器2件。這是我國陶瓷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已發現的最大一宗宋瓷窟藏。出土宋瓷保存良好,器型豐富,制作精良,不乏精品、珍品、孤品,其中以龍泉青瓷荷葉蓋罐、龍耳簋式爐、景德鎮青白瓷梅瓶、各式造型的三足爐為代表的一批宋瓷精品最為珍貴,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四川宋瓷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專題宋瓷博物館,現有大小6個展廳,由“讀瓷篇、聽瓷篇、賞瓷篇、制瓷篇、鑒瓷篇”五大部分組成,館內設置有文物庫房、文物修復室、資料室、監控室、學術報告廳、旅游購物中心、斗茶坊、旅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旅游服務設施。2009年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SN市下屬三個縣,向導首先把隊員們領到了蓬溪縣。高峰山位于蓬溪縣北25公里,海拔547米,有川中第一峰的說法,因這里有獨特的八卦迷宮建筑,故又有“川北迷宮”的美稱。這里有不少高峰神靈的傳說,如山上羅衣秀才說、王師祖仙說等,極富神秘色彩。因這里方方面面的求之者應驗率很高,加之秀麗的自然風光和遠離塵囂,所以,高峰山有“是——蓬萊”的匾額、各種對聯等甚多,使這里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蘊。

高峰山是得天獨厚的靈岳福地,曾是以道教為主,兼儒、佛文化的送佛場,現在是龍門正宗的道教活動場所。始建于初唐,續建于晚晴,擴建于民國,是得國民政府眾多元老崇敬的寶剎,受國內十八行省朝拜的玄都。

高峰山坐西面東,山上樹木蔥籠,覆蓋全山。這里主要有三大自然景觀:一是全山上有上百年乃至上千年古柏500余株,無一例外均向寺內生長;二是遙望高峰山,恰如綠色寶塔巋然屹立,環山有八條山系,恰似八條巨龍回首高峰,又形似長龍,且以唐代古剎為龍頭,有如九龍翹首捧太極;三是高峰山有東西南北“四道寨門”,方便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們,四寨門猶以東、西寨門看得最寬最遠,現已修建了一處觀景臺,可觀日出、夕陽、云海,此風景之美妙,不亞于五岳。

三大自然景觀,自然樸素,靈秀宜人,既富道存韻致,又多田園情趣,正是親臨原始,回歸自然,休閑悟道的好去處。難怪高峰山被評為國家AA級景區。

大家穿過蓬溪縣城,來到城西8公里處的赤城鎮,忽見湖光山色秀麗萬分,原來這里就是著名的“川中西子湖”。赤城湖因赤城鎮而得名,這里有長堤晨霧、赤霞蔚起、湖山攬月、清幽花雨、畫閣迎春、煙波戲鱗、彩虹連珠、畫舫集萃、汀洲聽鶴、西苑夕照等二十余處景點。

湖首東岸濱臨縣城,湖面廣闊,群山環抱,巧妙利用山水、島嶼和湖岸建成各種景點,山光水色,繁花綠樹,亭臺橋榭,回欄曲橋,匯成了獨居一方的“川中西子湖”。尤其美國、德國、日本等外國游客,及港澳臺同胞更以“赤湖溢金”、“小西湖”譽之。

向導把大家帶到射洪縣城北20公里金華山,因其山尊貴華美而得名,被譽為川中名山。金華道山位于金華山前山,又名玉京觀,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唐代重建時更名為大華觀,宋英宗治平二年賜名玉京觀。

道觀坐北面南,依山取景,層疊而上,有六殿、五樓、三洞、二院、二門,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山上有觀音堂、藥王殿、二賢祠,匯三教文化共處一山。山門石刻“蔚藍洞天”四個大字為宋代黃庭堅手書。玉虛閣石碑刻“蔚藍勝景”回文詩一首,字形龍飛鳳舞,順念倒念皆成詩句。其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雖千年來頗遭風雨剝蝕,但至今仍古貌猶存,且聲名愈顯。

穿過雕梁畫棟的虹飛橋,就到了金華山的前門。順著石階往上看,共有365級石階,拾級而上,可一次參觀靈祖殿、冥王殿、東岳殿、祖師殿。在寬敞的祖師殿,可看到石龍龍頭、鐵燈桿、長廊、古柏。石龍全長180米,堪稱世界上最長的明代石龍。真武祖師是金華山供奉的正神,出道飛升的日子為農歷三月三,因此至今留有金華三月之廟會說。

金華山之所以成名,這里還是初唐開一代詩風的杰出詩人陳子昂少年時代讀書之所,至今依然留有讀書臺古跡。大家繼續前行,有個六角亭就是玉虛亭,是陳子昂青年時代讀書的地方。在后山梧崗嶺上,乃是遷建的陳子昂臺。門額藍色框內用碎石鑲嵌的四個大字“古讀書臺”。陳子昂青年時代塑像后面對木刻是陳子昂《感遇詩》38首和唐代盧藏用撰寫的《陳柏玉先生別傳》。

陳子昂(公元661~702年),字伯玉,屬四川射洪縣人。幼年就有豪爽性格,閉門讀書,有遠大抱負。24歲舉進士,上書論政,敢于陳述時弊,的武則天重視。屢受排斥打擊,38歲后辭官還鄉,但陳子昂對唐代詩歌的發展有卓越的貢獻。

在他之前,“初唐四杰”雖已擺脫了梁陳頹靡詩風的影響,但有意識地提倡改革是由陳子昂開始的。他從理論和創作實踐兩個方面掃除了六朝形式主義的殘余,開啟了一代詩風。如《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抒發他仕途坎坷、懷才不遇的苦悶情緒。并用“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兩句詩,嘲諷那些自詡為“天才”、“非凡”的人物。

同時,陳子昂一掃六朝綺靡文風,創造了剛健、樸實清新的文風。大詩人杜甫晚年居蜀時,曾杖策遠來讀書臺瞻仰,登金華山憑欄眺望,留下《野望》詩一首。今讀書臺的門聯所刻,“亭臺不落匡山后,杖策曾經工部來”,記下了杜甫對唐代革新者的無盡崇敬。

科考隊員們來到了SN市大英縣,著名的“中國死海”就在大英縣境內。大英縣位于成渝中心節點,距成都114公里;距重慶180公里,被譽為“成、渝的后花園”。這里不僅山川秀麗,風光美好,而且早在一千五百萬年前,地球的兩次造山運動在大英縣形成了地下古鹽湖盆地,其海水(鹽鹵水)的儲量十分豐富,目前已探明的儲量高達42億噸。中國死海的海水含鹽量超過了22%,以氯化鹽為主,類似中東的死海,同是北緯三十度附近的一對“姐妹花”。主要特點仍是人在水中可以輕松地漂浮不沉。

中國死海的海水中富含納、鉀、鈣、溴、碘等40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經國家有關權威部門驗證,對風濕病、皮膚病、肥胖癥、心腦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等具有顯著的理療作用。并且可以充分的舒緩疲勞、緩解精神壓力,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有關研究資料顯示,人在死海中漂浮一小時,可以達到八個小時睡眠的功效。

中國死海旅游度假區依山傍水而建,主要利用大英縣生產的鹽鹵資源,以死海漂浮為主,輔之以現代水上運動,如水球、沖浪等等,在漂浮、水上運動,同休閑、療養、保健等要素,建設成一個集新穎性、時尚性、趣味性的旅游度假勝地。

走進大英死海度假區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球的是中東風格的建筑和充滿熱帶風情的園林景觀。穿著五彩繽紛的泳裝在海中漂浮、在嬉戲、或躺在沙灘和水浪中享受…..。立刻有個聲音在告訴你,來吧!大英死海歡迎你們。

當人們漂浮在死海之上,讓白浪托起來之際,看云展云舒;“騎上動感的單車”,體驗運動的樂趣;或在“瘋狂海嘯風瘋夜”,做著最后一個黑泥浴和鹽療SPA;驚險刺激的V滑道;常見的海盜船、魔法碗;還有卡丁車等有趣的娛樂,可謂樂在死海。這是打造國際一流的休閑旅游度假區,大英死海在行動。

大英死海所在地SN市大英縣,曾是“八仙”之一的欒采和的“故鄉”,與度假區相連接的妻江流傳著古老而憂傷的傳說。而作為大英死海核心資源的古鹽鹵水,更是沿于一千多年前北宋時期代表世界最先進的鉆探技術的“卓筒井”所開采的,來自地下3000米深處,沉睡了一億五千萬年的古鹽湖。正是這個鹽儲量高達42億噸的地下鹽鹵水礦層,碟變出了與中東死海齊名的大英死海,碟變出了神奇的死海漂浮、浴泉沐浴、康體鹽療等一系列以“鹽文化”為主體的,獨居魅力的休閑項目。

大英縣死海不是我國僅有的,SX省晉南盆地的運城鹽湖,形成于新生紀第四代。由于大量海鹽類的礦物質匯聚在這里,經過長時間的沉淀蒸發,形成了天然的鹽湖。運城鹽湖的鹽稅曾占全國財政收入的八分之一,為中華民族的生息繁衍做出過重大貢獻。

運城鹽湖可與聞名于世的以色列死海相媲美,湖中的黑泥蘊含七種常量和十六種微量元素。湖水中可以人體泛舟,湖中黑泥可以美肌活膚,所以運城鹽湖被譽為——中國死海。

另外,東方不沉湖是濰坊壽光林海生態博物園。園區地下儲存了豐富的鹵水資源,通過勘探部門對地下鹵水的檢測,里面除了含有高濃度的鹽分以外,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人體非常有益。

2008年對原不沉湖進行了擴建和改修,現在的不沉湖占地面積50000平方米,在不沉湖中游泳,只要身體保持平衡,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浮睡、看書、觀景…..不用出國門就可以體驗到死海的神奇魅力。

外國有的中國不但有,而且還不少呢,不過最像樣的還是大英死海。聽說2011年由于氣候干旱和氣候反常,導致熱浪不停地翻滾,重慶四十多度,連天不降雨,使“后花園”中國死海好多人擁擠不堪,人滿為患。

(第十四部第十八章第一節結束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凤庆县| 株洲县| 沙雅县| 九龙城区| 神农架林区| 松桃| 阿克| 泰兴市| 邳州市| 岚皋县| 浮梁县| 宜宾县| 开化县| 玉溪市| 阿鲁科尔沁旗| 沙河市| 浦江县| 定结县| 麻阳| 南宫市| 中卫市| 苏尼特右旗| 和硕县| 大悟县| 娄底市| 平武县| 涞源县| 丹江口市| 海阳市| 哈巴河县| 绵阳市| 嵊泗县| 石首市| 且末县| 祁东县| 凌源市| 鲁山县| 苏尼特左旗| 昌吉市|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