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十六章:計贏橫財
- 明月中天
- 云中客168
- 3219字
- 2014-10-16 02:42:53
既然是欽差來了,就是代表大王親來兩軍陣前,哪怕是前方正帥也要按君臣禮節,焚香排擺書案接旨。秦王特使正衣整冠,李信跪倒在地上,虔誠聽過圣命,然后起身上前接過皇命丹書。欽差宣布過捕殺太子丹王命,特意叮囑鎮北元帥道:“大王為丹之事,日夜不得寢食,望將軍早成大功!”
李信知道這欽差的為人不錯,他只是以十分委婉語氣掩蓋了大王的憤怒。然而,他確實也很無奈,又要好言撫慰特使,前去秦王那復命。確實與歷次不同的是,嬴政這次的口氣十分強硬。他限定征北大將軍,務必在一月時間,帶回燕太子的人頭。
等到二十多天的時間過去,李信派出無數人馬進行生死追,卻連太子丹的鬼影子都沒見到。這可把他愁壞了,年紀輕輕的,白頭發也長出來了。
“再這樣下去,”可憐的無敵大將軍,心中暗自叫苦道:“不要到時候,太子丹在花天酒地,真正掉腦袋的,要換成我這個戰功赫赫的征北元帥。這感情叫的是,功高卻被冤枉死呢?”
嬴政等得極不耐煩了,最后一次派出同一特使,甚至還帶來尚方寶劍。李信這人也不是傻瓜,先不說抓住敵國太子事,如若是怠慢得罪秦王派來的人,說不定就沒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幸好是老相識再來,更主要的是李信平時為人不錯,尤其特別能夠體貼善待身邊讀書之類的人,所以關鍵時還真有良才為他賣命,還不要居功自傲。李信也是會來事的帥才,既然人家不求高官得做,自己并不差金銀財寶與樓臺亭榭。
于是,北方統帥盡可能給橫財到那獻計讀書人,足夠他退歸原籍可養三四房妻妾過完此生金錢。然后,就將他籌劃的妙策全盤告之以特使。心花怒放的欽差得到捕殺太子丹的密計,不敢怠慢,十萬火急趕回咸陽找嬴政復命。
先不表獻策讀書人是如何退隱山林,十年后,卻招得北燕十大殺手前去尋仇。話說秦王得知特使回報,直接高興到手舞足蹈的地步。連陪同在他身邊的**佳麗都莫名其妙,當下也不敢詢問因果。嬴政徑直奔向南書房,當時手書致燕王國函。
其大意是秦國本無意吞并燕國,只因太子丹實施極端恐怖活動,激起秦國義憤,方提正義之師,剿滅無道之徒。若燕王能大義滅親,秦國必撤攻燕大軍。
燕王喜得秦王手書,寢食難安。秦國早已估計燕國必不忍屠戮太子,所以李信讓彭剛留守大營,親提八千鐵甲軍,沿途追殺燕王喜。
燕人頓時潰退千里之遙,燕王喜在搖曳的燈光下,手書告急文書,命辦事老練的太傅鞫武騎快馬,趕赴代君趙公子嘉處求援。
臨行前,燕太傅喚來府總管蔡軒,如此這般交代一番,蔡軒領命而去。這時候,秦王派來的下書人,被代國款待在賓驛館里。
代王趙公子嘉手覽贏政下的書,上面說極端恐怖主義一天不除,天下必不得安寧,若代王相助誅殺太子丹,可保國泰民安。
秦使前腳走,燕太傅鞫武后腳到。待說明請兵抗秦來意,公子嘉卻從袖中抽出一書簡,笑道:“太傅只需將此密函面呈你家大王,無須勞師動眾,秦軍必退。”
未待鞫武申辯,代王嘉命人將書簡,塞入他手中,然后端茶送客。燕太傅心中已明白七八分,無奈只得快馬加鞭,將密封函件送交給燕王。
燕王拆開密件,細細瀏覽起來,不由得大驚失色。原來,代王嘉在信中,已將他的意思表明得十分清楚。秦軍之所以傾國攻伐燕代,完全是由于太子丹不自量力,濫施極端恐怖主義行為釀成的惡果。
當今,惟有燕國君主痛下決心。為燕代牢不可破的同盟關系計,也要不遺余力做到,寧舍小家,顧全大家。希望燕國能大義滅親,將太子丹的首級早日獻給秦國,平滅掉嬴政心中的滿腔怒火,方乃上策。
相國冷子興與元帥貞冉見勢不妙,慌忙躬身緊走幾步,上前向燕王施完重禮,奏道:“自古以來,兵來將擋,水來土屯,不知我主因何驚慌?”
“兩位愛卿,你們看完書信,再行發表看法。”
二人小心翼翼接過侍衛遞過來的書信,展目觀瞧良久。
冷丞相打破僵局,上前叩頭如搗蒜,泣道:“大王,請恕微臣死罪!”
“相國,卿何罪之有呢?若是有教孤之處,但說卻也無妨!”
“大王,為保燕國八百年社稷,當今之計就是要依代王所請,痛下決心來犧牲太子殿下。”
驍將貞冉與朝中重臣及燕國貴戚,都紛紛出班來奏道:“當此存亡之際,太子深陷酒色,通宵達旦,和行尸走肉,幾無區別,還留他何用呢?”
只有太傅鞫武力排眾議,朗聲說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請眾賢良,看在大王的面上,給予太子,改過自新的機會。”
眾人鴉雀無聲,冷相國重出班列,慨然嘆道:“太傅言之有理,我輩應齊心協力,共保國家社稷之安康。但太子已露出不臣之心,大王不可不察,并應早作決斷,以永絕后患。”
頓時滿堂嘩然,卻有護國公歐陽田,跪倒在燕王面前,急忙諫道:“臣斗膽提議,請大王即刻宣召,著元帥去見太子,說大王欲讓位于他。若太子推托,表明尚忠貞于國家。如迫不及待,請賜元帥以尚方寶劍,將他就地正法就是了。”
當斷不斷,必留后患,燕王非常無奈。他半信半疑,把手一揮,當眾宣布道:“就依國公所奏。”貞冉領命而去,果在一樹蔭沉沉地府洞天,見到滿臉酒氣的太子。待說明來意,燕太子果然迫不及待,推開躺在懷里的絕色女子,衣冠不整就要去繼承燕國的大統。
那些武功超群的一流殺手,也要跟隨太子丹同往,以盡他們的護主之責。因元帥有言在先,卻被已喜不自禁的燕太子,連忙喝退了他們。“狗奴才們,我這是隨元帥去拿傳國玉璽,就不是去殺場,你們有什么好跟的呢?等寡人登基之后,一定會將你們官升三級。”
侍衛們忙謝主隆恩退下,太子丹樂滋滋跟在貞冉身后,喋喋不休說道:“父王早將王位傳給我,燕國八百年社稷,何至于遭此暴秦涂炭?”
貞冉等人慌忙點頭稱善,很長一段時間過去,燕太子丹被帶領到一偏僻冷殿內。他見情況有些不妙,想要帶領貼身的侍衛甩腿跑掉。卻被如狼似虎的兵丁們沖進屋內,掩蔽在大門里,將太子丹和兩名隨從亂刀砍死。
緊隨后來的蔡軒,手提描桿方天畫戟,欲沖上前去,直刺站在門外看視的貞冉。幸被及時趕來的太傅,一把將他的手按住。
元帥貞冉發現異常,鞫武慌忙上前打圓場道:“我受大王差遣,特來查探情況。”
貞冉并不疑他,只得苦笑道:“相國真乃是神機妙算,太子丹已被就地正法了。”
消息傳到秦王處,果然暫停對燕代兩國的軍事進攻,卻從北方戰線抽調大量精銳部隊南下攻楚。楚王迫于軍事壓力,一方面對恐怖組織嚴厲打擊,另一方面征調精兵強將鞏固國防。
秦王嬴政意識到對楚戰爭,在短時間內不會有大的突破,于是準奏讓王賁親率秦軍迅速揮師北上,直擊大梁。魏國人早作打算,他們糧草充足,堅守都城,誓死都不屈服。
但秦帝國統一天下的決心毫不動搖,足足圍城三個月后,大梁都被攻破,魏王不得不投降。三晉被滅,天下震怖。燕王痛失愛子,亦沉緬于酒色。鞫武力諫,卻被杖責,不久抑郁成疾亡去。
蔡軒料理完太傅后事,乘夜逃往楚國,投奔公子輕。他在彭蠡澤畔的江南名鎮吳城,見到已遷任彭蠡侯的公子輕。秦王征調名將李信伐楚,武功更上一層樓的江南七劍,被公子輕遣往前線,保家衛國。
初時,李信驍勇善戰,領兵統帥項燕連輸好幾陣。可驕橫自負的李信過于輕敵,結果遭到楚軍巧妙布下多路伏兵圍殲。康家眾劍夾雜在亂軍中奮勇殺敵,這險些要了秦將李信的性命。破秦的喜訊傳遍天下,列國貴戚與仁人志士,應公子輕邀請,云集吳城。
韓公子賓有原相國之子張從、張后、張良三兄弟率五百死士保護,魏公子無幻有黃河十九杰護衛,趙公子爽得貼身侍衛北俠玉還護從,齊公子應仁有山東十四武圣相從。天下各路英雄濟濟一堂,共商恢復三晉國的宏圖大業。
卻從廳外款款飄入一紅衣俠女,她落落大方居于大廳正中,欣然說道:“這次英豪聚會,既不是貪圖個人榮辱名譽,也不是謀劃集團利益均沾,我們應當齊心協力,共同筑就人世間美好的春天。”
巾幗女俠的話,果然道出了在場人共同的心聲。大家不由得暗挑大拇指,交口稱贊。紅衣麗人繼續說道:“當今,三晉已亡,燕代難存,齊楚分崩,秦吞列國,昭然若揭。楚齊任何一家,都不是秦對手,惟有齊心協力,方圖天下鼎立,才可實現人民永久和平的春天。”
在座有人認識這年方二十出頭的絕色女俠,就是天下早已失傳的越女劍白雪。陪護在公子輕左右的江南名劍,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他們記得多年前,聽授業老恩師洪達真人提起過,“雪刀功,天下無敵;越女劍,堪稱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