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南巡理由

  • 暴君的偉大
  • 貓絕筆
  • 2902字
  • 2013-11-12 16:28:03

楊廣大規模巡視江南和營造東都、幵鑿大運河、緊密聯系在一起,足見這是“大業年中煬天子”楊廣即位時頭腦屮通盤考慮的“大業”之一。在前文分析了楊廣營建東都洛陽的原因時說到是為了就近加強對江淮新經濟區域的聯系和控制,具有積極的意義。順著這條思路,如果也從積極的方面加以考慮,楊廣南巡亦具有安撫江南,加強對江南的控制,以維護王朝大一統局面的積極意義。要知道江南一直以中華正統自居,對于北方的政權一直視為胡虜,楊廣的南巡可以向江南宣示他不僅是北方的皇帝還是南方人的皇帝。楊廣盛張儀衛,大講排場,是要以皇帝至高無上的尊嚴威懾江南,穩固江南的統治,這與秦始皇統一全國后東巡山東、南祭禹陵的政治意圖和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正是因為如此,楊廣還特意帶上了陳后主的遺孀沈婺華。陳叔寶死后,沈后“自為哀辭,文甚酸切”,楊廣在后來的幾次南巡,都沒有忘記帶上這位出身大家閨秀、謹守禮法的亡國皇后,其用意則顯然是用以聯絡南人感情,更好地懷柔江南士族。如果是為了游玩,帶此老婦不是多余嗎。

還有從大業元年(605)九月到大業二年(606)二月楊廣在江都的半年時間里的所作所為來看也能證明楊廣的南巡根本不是什么游玩享樂的。

楊廣在江都是對江南的典章文物、制禮作樂特別重視。大業二年(606)二月初一,楊廣命尚書令楊素、吏部尚書牛弘、大將軍宇文愷、內史侍郎虞世基、禮部侍郎許善心結合江南歷史重新“制定輿服”。又令“太府少卿何稠、太府取石定興盛修儀仗”。楊廣對何稠說“今天下大定,朕承洪業,服章文物,闕略猶多。卿可討閱圖籍,營造輿服羽儀,送予‘江都’?!弊屵@么多顯要的宰相大臣及儀禮專家修汀輿服儀衛制度,足見楊廣對此的重視。在古代制禮作樂既是政治大事,也是文化大事,為了向江南人民顯示朝廷對江南的吸收與融合,楊廣不惜血本更改朝廷盛大的禮樂文明,“所役工十余萬人,用金銀錢帛巨億計”。至于儀衛,則由何稠總其成。太府卿何稠的先祖是西域胡人,他聰慧精巧,博覽群書,貫通古今文物典章制度。對于隋煬帝交給他制禮作樂的任務,何稠亦多有創見,多所改作,他在天子禮服上畫日、月、星、辰,用漆紗制成皮帽。又制做36000人的黃麾儀仗,以及輅輦、車輿和皇后的儀仗,文武百官的禮服,也都務求華麗壯美。

楊廣的重新修訂禮制以及輿服、儀衛,使得文物之盛,近世莫及。舊史和小說往往將楊廣的這些舉措述為別出心裁的玩樂,然而,楊廣的用心并非如此,制作有江南元素的華麗輿服和壯觀的儀衛非但不是為玩樂,反倒是客觀地促進南北文化的交流。同時楊廣南巡為了更好更快的解決南北之間的文化差異,甚至還將后來收藏于東都寶磧、妙楷二臺的名畫書法“盡將隨駕”以在南方展示。還有就是帶著中原碩學鴻儒,如大文豪薛道衡,博學通識的牛弘,并且帶去大批僧尼道士,回到江都四道場,講經弘法,好不熱鬧。楊廣對與南北文化差異問題的考慮,不可謂是用心良苦。

對于楊廣在江南的為南北文化交流做出的努力,野史和正史都幾乎沒有留下什么記載,然而從其他的書籍中能夠找到那么點痕跡了。

釋史有載“大業元年(605)九月,鑾輿幸巡淮海,光矚江南,惆悵臺岳”。楊廣一心想拉攏智者大師智覬圓寂后,楊廣并沒有放松對天臺僧團的拉攏,當了皇太子后,也一刻沒有中斷與天臺僧的聯系,信使不斷,系情日深。仁壽元年(601)一月初三,皇太子楊廣派太子右庶子張衡向天臺山僧使灌頂、智璨宣令,問先師智頡“亡后有何靈異?”十二月十七日,楊廣又撰文敬告天臺山年先師智者全身舍利靈龕之座,并遣員外散騎侍郎兼通事舍人張乾威送僧使灌頂還山,到天臺山寺敬設蔬飯,并向山寺賞賜大量物品。天臺山僧智者弟子上首智越收到賜物,于仁壽二年(602)正月奉書一封致謝。不久,楊廣又派太子右庶子王弘往天臺山施物,計有“飛龍綾法衣一萬六十領、幡一百五十張、光明鹽一石、酥五瓶”。智越等于仁壽二年(602)四月十五日再奉書致謝。這年八月十八,楊廣又遣右庶子張衡向天臺山寺宣令,稱江都慧日道場僧慧莊、法論二大師于東宮講《凈名經》,用的全是智者大師的疏、判釋經文,楊廣一日兩次躬親臨聽。為更好地理解經義,楊廣令天臺寺選派一諳熟智者法華經義者,入京講論,并又賜物若干,遣揚州司功參軍蔡恪入山為智者設千僧齋。大業元年(605)正月十三日,已即帝位的楊廣又遣內史侍郎虞世基、內史舍人封德彝向天臺僧使智操宣敕,讓他傳達圣旨,請智者弟子們“勿損先師風望”。又令右仆射蘇威宣敕賜天臺寺物五百段。三月十七日,智越等得報又啟奏陳謝圣恩。當楊廣巡幸江都的消息傳到天臺山,沙門智越等于八月三十日即派智璪奉啟致賀,書曰“仲秋已冷,伏惟皇帝陛下起居萬福,越等塔蒙垂覆,曲荷慈恩,山眾常得安心奉國行道,伏聞輿駕巡撫,江都寺眾欣踴,不仟馳戀之誠”。為迎皇帝楊廣的鑾輿,天臺寺僧忙得不可開交。

大業元年(605)九月十九日,大臺竽僧使智璪等于楚州(今江蘇淮安)華林園向楊廣呈送“起居表”,楊廣讓通事舍人李大方宣敕讓他們至揚州相見。九月二十六智璪與江南諸州其它寺院的僧使一大批人,“引對大牙殿前”受到楊廣親切接見。楊廣以帝王之尊稱江南各寺院高僧為“師”,自己謙稱“弟子”,他讓宰相蘇威向眾高僧宣敕云:“和南師等,天氣漸冷,師等各堪行道,弟子巡撫舊住,師等故能來相覽,師等好去”。龍飛九五、身踞九鼎之上的隋煬帝能如此謙恭地尊稱江南各路高僧為“師”,自已謙稱“弟子”,這與唐朝的觀世音菩薩碰到李世民還得避諱改名觀音菩薩來說不可謂是人品的比較啊。楊廣的這一姿態表明他并沒有忘記當年藩居江都時為安定江南局勢而延攬佛道人士,極具耐心地做天臺智者大師工作時的努力,為了融合南北差異,維護國家統一,已當上皇帝的總持菩薩楊廣更是身感責任重大,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楊廣迫不及待地巡游江南,躬親存問巡歷淮海,就是他早年藩居江都時所從事的感化籠絡江南人士成天下一統偉大事業的繼續和擴大。

楊廣的南巡像是游玩嗎,分明是工作,是在對江南宗教界做意識形態文化融合的工作。這一工作是楊廣從當年移鎮江南開始便做的工作,十多年后的今天楊廣還在做,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這些措施希望能夠鞏固國家的統一與穩定。

楊廣南巡江都,應該說是順應了南北朝以來南文化區域發展必然融合的大趨勢,楊廣不惜造作龍舟,編制羽儀,制禮作樂,南國采風,撫慰南人,其實質是以文化聯絡來鞏固政治統一,具有重大深遠的歷史意義。他的南巡跟后來的乾隆南巡在意義和實質上是有著天差地別的,而與前人秦始皇的南巡卻在許多方面著相同的的地方。他和秦始皇在差不多的歷史環境下,同樣大規模的南巡那些不太安穩的國土,最后也都落了個罵名,他們或許并不孤獨,因為他們彼此應該理解彼此的夢想與偉大的事業。

當然楊廣去江南不能說沒有其他的意思,例如“衣錦還鄉”,因為楊廣在江南帶了十年,除了小時候的長安以外,江南是楊廣居住時間最為長久的一個地方,楊廣也非常喜歡江南,所以他在自己的詩句中“旋舊鎮下揚州”就有一種凱旋歸故里的感覺。所以楊廣到了江南后,帶給江東父老的第一件禮物是于大業元年(605)冬十月,赦江淮已南,揚州給復五年,舊總管內給復三年。也就是免除江南的稅負,而對于自己以前直接管轄的地方就免除的時間就更長一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安县| 民勤县| 额尔古纳市| 通河县| 万源市| 杨浦区| 嘉鱼县| 砚山县| 丰台区| 建德市| 泰和县| 新兴县| 竹北市| 苏尼特左旗| 铜梁县| 永平县| 纳雍县| 通城县| 呼玛县| 丰台区| 昔阳县| 石狮市| 扎兰屯市| 双柏县| 乐陵市| 科技| 丹棱县| 新干县| 徐水县| 黔西县| 兰溪市| 财经| 安吉县| 益阳市| 天镇县| 视频| 绥滨县| 东莞市| 静海县| 嵊泗县| 芜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