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李二只是想著出動長安十六衛,以及周圍的府兵而已,但是大軍開拔的動靜實在是太大,在得知是要去和突厥人開戰以后,長安城里掀起了一股參軍的熱潮。
大唐時期的年輕人都很有熱血,加上在大唐首重軍功,參軍能夠博得一個好出身。所以很多年輕人都自發的帶著兵器,加入到了開拔的大軍之中,這樣的事情讓李二頗為欣慰。
但是不是誰都可以上戰場的,大唐征兵令里有著很嚴格的規定,家中獨子不收!家中長子不收!不是良人不收!身殘體弱者不收!僅僅是這些要求,就不知攔下了多少有心上陣殺敵的年輕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官宦子弟!
官宦子弟自小就是聽著甚至是看著,自己的父輩在那個混亂的亂世里,為大唐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的故事。少年人正是處于崇拜父親的時候,會想著學自己的父輩上陣殺敵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當然,其中也有那些不是長子,注定了不能繼承家業,想要自己去搏一個出身的人在里面。
不過李二想要御駕親征,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在他離開長安城時,由誰來處理一國政務!李二畢竟才剛剛登基沒有多久,根本就沒來得及立下太子,而且他的兒子們都很年幼,根本就沒有辦法處理好那些事情。
原本李二是想要讓長孫皇后垂簾聽政,暫時的幫著自己的孩子管理一下的,但是長孫皇后卻根本就不愿意接受這樣的事情。長孫皇后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人,她深知自己若是接受了這樣的事情,那么勢必會被人指責干涉朝政,李二的水晶宮里可不乏背景深厚的女人存在,這樣的事情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
最后李二逼于無奈,只好硬著頭皮去請自己的父親,已經從皇位上下來的太上皇李淵出面,幫助他暫時的穩定朝政。若是有可能的話,李二是絕對不會愿意這樣做的,畢竟李淵可才退位不到幾個月的時間,朝堂上還有著大把死忠他的人在,一不小心李淵就可能會借機將皇位奪回去的。
李二顯然是有些過于擔心了,在得知李二的來意后,一開始沒有給李二什么好臉色看的李淵,也是露出了沉重的神色來。李淵從來都不喜歡突厥人,尤其是當初他還為了能夠早一日結束中原亂世,不得不向突厥人俯首稱臣的事情,一直都是李淵心里的一根刺。
更何況此時正值國難當頭之際,李淵好歹也是大唐的開國皇帝,再怎么討厭李二,也不希望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再一次分崩離析。
“二郎既然想要與突厥一戰,朕自然不會去做那小人之事,若二郎擊退突厥大軍,朕親率文武大臣出城三十里相迎!”李淵仿佛又回到了過去,他還是皇帝時的樣子,解下腰間的寶刀遞給李二鄭重的對他說道。
李二恭敬的單膝跪地,伸出雙手接過寶刀,像以前即將出征時一樣朗聲對李淵道:“孩兒此去定不負父皇所托,大唐必勝!”
李淵看著李二昂首挺胸的離開自己的宮殿,臉上露出了追憶的神色,不久又無奈的嘆息一聲:“難道當初真的是我做錯了嗎?”
或許經過這一次,李淵和李二之間的關系會緩和許多,只要李淵沒有什么其他的心思,專心的在李二御駕親征的時候,管理好朝政。那么他們父子之間的關系必然會得到緩和,至少比起原來歷史上肯定是要好的多。
李淵和李二之間的矛盾,要說是因為李二弒兄殺弟,逼迫李淵退位的話其實并不全面。皇位爭奪本就血腥殘酷,李二沒有學楊廣那樣連自己老爸都掛掉已經非常仁慈了,何況李淵自己心里也清楚,會發生玄武門那樣的事情,還不是因為他自己在李建成和李二之間搖擺不定造成的?
而之所以在原來的歷史上,李淵和李二的關系那么差,也是因為李二剛剛登基就發生了渭水之盟這樣的事情,讓李淵認為李二根本就沒有資格當皇帝,才會一直都看不順眼李二的作為。
在貞觀四年,李靖大勝突厥,將突厥可汗頡利抓回大唐時,李淵還不是高興的大擺宴席,甚至親自彈起琵琶,李二隨樂而舞?如今李二就要御駕親征抵御突厥入侵,李淵即使再傻再腦殘,也絕對不會做出干擾李二前方作戰的事情的。
有李淵出面,李二雖然不是很放心,但是此時他重兵在握,也不怕李淵會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更何況,為了預防萬一,李二不僅將李淵和前太子的舊臣,一起帶著前往戰場,還留下了房玄齡等值得他信任的人,甚至連稱病在家休養的秦瓊都暗中回到了禁軍之中,倒也不需要擔心李淵趁機東山再起。
做好了一切準備后,李二本想親自召見逍遙子,邀請他陪自己一起隨大軍出征的,至于這里面有沒有順帶監視的意思,那就只有李二一個人知道了。只是可惜,此時李寬已經帶著人手事先趕往了雷區,讓李二派去的人撲了個空。
要不是李寬的身邊,還帶著李二特意安排的暗探,恐怕此時李二心里就要對李寬心生懷疑了。
不過即使不時的接到暗探傳回來的消息,李二也不敢真的對李寬放心,在大軍開拔時就派出了精銳的斥候,提前前往伏擊的地點探查情況。這一次李二可是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態出兵的,要是有什么閃失他可就要悲劇了!
李寬心知李二是不可能那么輕易就相信自己的話,所以提前趕到了伏擊的地點,做好了一些其他的準備。而做這些事情的人,李寬很放心的交給了自己那群兄貴家奴們,為的就是想要讓李二相信,他并沒有想要陰他一把的心思。
等一切都準備好以后,李寬在確認兄貴家奴們沒有遺漏什么后,才滿意的用對講機聯絡了李二。
“圣上,小道有禮了。”李寬沒有避諱身邊的家奴,直接就拿著對講機說道:“小道心知圣上心中還有疑慮,怕是不相信小道所言,所以小道為圣上準備了一顆陰雷,讓圣上親眼見證一下陰雷的威力,也好讓圣上安心。”
“道長言重了,世民當然是相信道長所言的!”李二此時正騎著愛馬和一眾老將觀看大軍的情況,接到李寬的通話后,連忙讓周圍的人清場,才敢將對講機拿出來使用。
周圍將李二圍在中間的老將們,此時都屏氣凝神的看著李二手里的對講機,雖然不是第一次見識寶物的神奇,心里依然為這能夠發出聲音的寶物心熱不已,若是顧忌到李二皇帝的身份,估計他們可就要動手強搶了!
“小道多謝圣上的信任,但是只有圣上相信小道是沒有用的,若是圣上身邊的將軍們不相信小道,等陰雷殺陣啟動后不敢發動進攻,讓突厥人得了喘息之機,那小道可就萬死莫辭了。”
“小道于大軍行進的路上,布下了一顆陰雷,到時候自然有人為圣上引路,小道先去前方等候圣上的到來。”李寬并不想在這個時候和李二多說什么,直接就切斷了通話。
“你們二人留在此地,將我的話轉告圣上,切記不可靠近陰雷三百步范圍!切記!”從兄貴家奴中點了兩個暗探出來,李寬神色嚴肅的告誡道。
“家主放心,小的知道了。”兩個兄貴對李寬點頭應諾。
李寬點點頭,招呼其他人一起,向著雷區的方向趕了過去。他也不怕這兩個暗探腦子抽風,跑去挖那顆為李二準備的地雷,他們真要是那么做的話,李寬也省了引爆地雷的麻煩,他設置的可是遙控觸發雙制動的地雷!相信兩具支離破碎的尸體,會讓李二知道地雷的威力的!
兩個暗探能夠被選出來跟在李寬的身邊,自然不是那種腦殘的貨色,雖然沒有見識過陰雷的威力,但是他們可是親眼見到李寬出關時的異象的,秉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他們才不會靠近那顆陰雷的埋藏地點呢。萬一要是自己被炸死了,那找誰哭去?
兩個暗探互相商量了一下,留下一人守著這里,另一個人用最快的速度去找李二去了。
李寬埋雷的地方,距離大唐大軍并不是非常的遠,加上李二他們對陰雷的事情非常的上心,早就帶著親兵脫離了大軍,提前敢了過來,讓那個來找李二的暗探順利的遇到了李二。
等李二帶著李靖程咬金等人來到李寬埋雷的地點時,他們已經從暗探那里得知了陰雷的事情,很聰明的沒有靠近陰雷的埋藏地點,李寬在那里立了一面紅旗,非常的顯眼。
“那里就是陰雷的埋藏之處嗎?”李二騎著馬停在一邊,用望遠鏡看著遠處樹立著紅色旗幟的地方,對暗探問詢道。
“回圣上,就在那堆石頭之下,那石頭還是小的親手堆上去的。”暗探恭敬的對李二說道。
李二點點頭,好奇的說:“不知這陰雷是何模樣?有多大的威力?”
“那陰雷似銅非銅,似鐵非鐵,只有這般大小。”暗探用手比劃了一下地雷的大小,繼續說道:“入手極重,家主曾說過,若是陰雷發動,五步之內必無活口!二十步之內中者必傷!”
“咝......”不止是李二,就連天不怕地不怕的程咬金都倒吸了一口涼氣,瞪著銅鈴大的眼睛看向遠處的紅旗嚷嚷起來:“我的乖乖!若是真有此等威力,有個幾百顆陰雷,誰還怕那狗屁的突厥大軍?”
李靖等人在一邊點頭贊同著程咬金的話,看向遠處的眼神也炙熱了起來,要是真的有這樣的寶物,將來他們出征打仗時可就要輕松的多了!
“只是這陰雷該如何使用?逍遙子道長可有交代?”李二心里也是癢癢起來,迫不及待的想要見識一番陰雷的威力。
“家主讓小的將此物交給圣上,說是啟動陰雷的機關。”暗探從懷里拿出了一個小小的東西,恭敬的遞給李二,然后對李二和其他人說道:“還請圣上和諸位將軍下馬,家主說過,陰雷啟動后聲如雷鳴,怕是會驚擾到諸位的坐騎。”
聽說陰雷啟動后聲如雷鳴,李二也不敢繼續坐在馬上,連忙招呼所有人下馬。要是對方說的話是真的,一旦馬匹被驚到了那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李二他們可都是騎馬過來的,加上親兵們的坐騎,周圍至少也有數百匹馬啊!
為了安全考慮,李靖甚至讓人將坐騎都趕到一邊去,由善于馴馬的人看顧起來。雖然還不清楚陰雷啟動的聲音有多厲害,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李二這個皇帝可是就在這里呢!
等馬匹都安置好,李二的周圍也被親兵禁軍豎起盾牌護衛好后,李二才在眾多將領的注視下,輕輕的按下了地雷的啟動按鈕,使用了那么多次對講機后,他已經知道該如何使用這些仙家的寶物了。
就在李二按下啟動按鈕的瞬間,遠處的石頭堆在一陣火光閃過后,被地雷炸的飛了起來,然后李二才聽到一聲巨大的轟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