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臟變腧第二

〔一〕黃帝問曰:五臟五腧,愿聞其數。岐伯對曰:人有五臟,臟有五變,變有五腧,故五五二十五腧,以應五時。肝為牡臟,其色青,其時春,其日甲乙,其音角,其味酸。 《素問》曰:肝,在味為辛。于經義為未通。心為牡臟,其色赤,其時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 《素問》曰:心,在味為咸。于經義為未通。脾為牡臟,其色黃,其時長夏,其日戊己,其音宮,其味甘。肺為牝臟,其色白,其時秋,其日庚辛,其音商,其味辛。 《素問》曰:肺,在味為苦。于經義為未通。腎為牝臟,其色黑,其時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是為五變。
臟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滎;時主夏,夏刺輸;音主長夏,長夏刺經;味主秋,秋刺合。是謂五變,以主五輸。問曰:諸原安合,以致五輸?對曰:原獨不應五時,以經合之,以應其數,故六六三十六輸。問曰:何謂臟主冬,時主夏,音主長夏,味主秋,色主春?對曰:病在臟者取之井,病變于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于音者取之經,經 一作絡滿而血者病在胃 一作胸,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謂五變也。
〔二〕人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濁沉。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逆其根則伐其本矣。故陰陽者,萬物之終始也。順之則生,逆之則死,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論五臟相傳所勝也。假使心病傳肺,肺未病,逆治之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仲巴县| 山西省| 西畴县| 梧州市| 卢龙县| 巨野县| 普兰县| 开平市| 郯城县| 蓝山县| 尚义县| 合作市| 广州市| 洛南县| 布尔津县| 涞源县| 保康县| 大石桥市| 无极县| 芜湖市| 汤阴县| 嵩明县| 云和县| 松滋市| 东山县| 类乌齐县| 敦煌市| 如皋市| 平舆县| 上蔡县| 浠水县| 同江市| 洛阳市| 甘孜县| 梓潼县| 涟源市| 淳安县| 调兵山市| 林芝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