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周勤講述的故事,一個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小伙子的身影在陳萍腦中清晰起來。倆人喝茶吃蛋糕后,接著陳萍作自我介紹——
我已三十二歲,黃金剩女,雙魚座,畢業于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文憑,如今在一家美資企業工作,當高級工程師,搞“蕊片”開發研究,年薪二十萬,無男朋友。
周勤爽朗笑著說:我一見你開的車及你的氣質就知道了是一個女強人,敬佩之心油然而生,甘心情愿為你服務,當你的馬前卒。可是我搞不明白,你這么優秀為什么還沒有男朋友?是否也有苦衷?
陳萍淚盈盈,她已把周勤視為知音,敞開心扉,把凌漢良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的事和盤托出。講完后傷心欲裂。周勤安慰:別傷心,這種負心漢還是早走早好,免得害你一輩子。周勤話鋒一轉問:可是這幾年你為什么還沒找呢?
陳萍也講了她的隱私——
在同事及父母的勸說下,我逐漸振作起來,走上了相親之路,可是二十八歲的姑娘,找對象談何容易,高學歷高工資的都已結婚或有了女朋友,我很挑剔,條件差的我看不上,我只得走上了漫長的相親之路,一連四年處處碰壁,沒有找到合適的,我想不通,為什么漂亮及高工資高學歷,反而成了我戀愛的絆腳石,許多男士都望而卻步,我偷偷哭了幾次,可人總得回到現實中,繼續踏上相親之路。親戚朋友都投入了介紹大軍,我不斷參加各種聚會,參加單身派對,只希望多遇見一些人。人倒是很多,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可沒有一個留在我身邊。其實人們都在逢場作戲。我細細想想,相親能找到什么愛情呢,大家都在尋找門當戶對,郎才女貌,帥哥靚妹,急于婚嫁的人,走到一起搭伙過日子,各司其職,各取所需罷了,哪來情?哪來愛?說句實在的我已經不相信愛情了,我已經絕望了,相親也怕了,可是心里仍然在等待,也許有一天緣分會來到。
頓了頓,陳萍怨恨自己說:都是我傻,戀愛沒有抓緊黃金時機,看錯了人,熬成個老姑娘,如今難上加難。說罷竟嗚嗚哭了出來。周勤忙安慰:別哭別哭,像你這么優秀的女孩,一定會找到好歸宿的。說著拿出面巾紙為她擦淚。陳萍卻沒有阻擋欣然接受。
倆人喝茶吃蛋糕,陳萍幾次欲言又止,周勤看出端倪,忙催促:你有什么話盡管說。
陳萍終于大著膽子盡吐衷腸:咱們的三次自然而然相會,好像是小說中描寫的一種緣分,比戀愛還進一步,咱倆一坐下來就把各自心中的秘密和盤托出,無拘無束,自然而然,與你在一起我也覺著快活,忘記了煩惱,可咱倆之間地位學歷工資相貌高矮年齡實在相差太遠,中間猶如隔著一條鴻溝一座山,不能再進一步,真是惋惜啊!
周勤吐露真情:我第一次見到你就覺著眼前一亮,你太優秀了,比我的早戀女同學還優秀,我鞭長莫及,只能知難而退,可咱倆可以換一種方法往來。
陳萍忙問:什么方法?周勤毫不掩飾說:咱倆做不了戀人做閨蜜,互相照顧,互相幫助,有苦悶互相傾吐,這也不是很好嗎。這叫紅顏知己。陳萍松了一口氣,連連點頭說:好!好!好!我也是這么想。
周勤想了想又說:閨蜜這字眼太新潮,特別是未婚男女當閨蜜,年輕人能接受老年人難以接受,咱們還是姐弟稱呼吧,雙方父母也能接受。
陳萍拍手連呼:好辦法,好辦法。倆人握手。周勤急不可待叫:姐姐!陳萍也叫:弟弟!倆人毫不勉強,毫不拘束。
陳萍回到家中,就把一萬元錢交給母親。母親驚訝地問:這錢怎么回來啦?陳萍講了失而復得的事。父母馬上眉開眼笑,父親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一事不過三嘛,這三次相遇,足以證明小伙子是一個叮呱呱的候選人,這事怎么好像是美好姻緣一線牽啊?
母親卻牢騷滿腹說:不可能,不可能,依他的條件,他是根本配不上咱們女兒的。父親說:配,配,配,什么叫配?依我看心靈美才是最好的配。母親毫不退讓爭辯:社會上只會問女婿的長相、學歷、工資,哪會去問心靈美啊?心靈美看不見摸不著,假使女兒嫁給他,還不要被人們諷刺挖苦,千挑萬揀,揀了個豬頭瞎眼,一句話就會被人們說倒,到那時我們的臉面往哪兒擱?
夫妻倆爭得不可開交,父親問:陳萍,通過救你、修車,還錢這三次接觸你對他的映像如何?他對你的映像如何?陳萍直說:的確我已喜歡上了他,愛上了他;他不容分說也是喜歡我,愛我的。母親聽了氣得呼呼地喘氣拍著桌子吼:你要是敢把他領回來,咱倆就斷絕母女關系。
陳萍見發生了家庭戰爭,于是只得直說:我們也知道世俗偏見的習慣勢力實在大,我們已把美好姻緣一線牽,演變為姐弟情誼一線牽。
父母手舞足蹈異口同詞說:好!好!好!你沒有弟弟這倒是一個最佳的選擇,你能遇見這樣優秀的弟弟是你的好福氣,等于是多長了一條手臂,今后能助你一臂之力。
三人吃晚飯也吃得特別有滋有味。
周勤回到家,把結識了一位姐姐的來龍去脈和盤托出。父親聽后哈哈笑說:連中三元,這是歪打正著,三遇姻緣。
母親也嘻嘻笑著說:為什么會是姐弟呢,干脆做朋友不就得了。
周勤指責:爸、媽,你們這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地位懸殊、高矮懸殊、工資懸殊,我配得上她嗎?她能認我這個弟弟已是給足了我面子,我已是三生有幸,咱們絕不能有非分之想。
父母一想也對,異口同聲說:你沒有兄弟姐妹,認個高學歷的漂亮姐姐,可以裝點你的門面,同時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我們認了。
一家人歡天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