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譯本序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蘇聯國內政局劇轉,文壇弛禁及文學“回歸”的浪潮,一批被歷史塵封雪藏的蘇聯本土的和俄僑作家紛紛回歸社會視野。他們的作品集或首次在祖國公開面世,或暌隔年久得以再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大抵很快就有了漢譯本。經過這些年譯界學界的熱心推介,現在不少普通的中國讀者也知道“白銀時代”,熟稔了阿赫瑪托娃、帕斯捷爾納克、布爾加科夫這些走過二十世紀苦難歷程的文學巨匠的名字。

米哈伊爾·阿法納西耶維奇·布爾加科夫,一八九一年出生在烏克蘭一位神學教授家,青年時曾肄業醫科,后棄醫從文。一九二三年起創作了中篇小說《不祥的蛋》、《狗心》、長篇小說《白衛軍》(后改編成話劇《土爾賓一家的日子》)。當時這些小說都被禁載、停載,劇本屢遭禁演。一九二八年他開始寫作長篇小說《大師和瑪格麗特》,直到一九四〇年逝世前一個月才告完成。這部嘔心瀝血之作是布氏創作頂峰的絕唱,也為他贏得了世界聲譽。小說打破舊的時空概念和透視法則,采取多層次結構,以兩條敘事主線并行和交錯。故事的發生地,一在當年的莫斯科,一在千年前的耶路撒冷。其間幻與真、善與惡、靈與肉的交織與碰撞,彰顯了作品的社會主題和哲理內涵,并以啟示錄的語境向人們發出強烈的道德呼喚。讀者從現實世界的哈哈鏡中看到一樁樁荒唐怪事、一場場詭誕景觀、一個個被偏見、盲從、貪婪和怯懦所扭曲的人物。小說無情鞭撻和嘲諷了生活中的丑惡現象及人性的僵化、異化乃至淪喪。尖刻辛辣而痛快淋漓,令人想起了十九世紀諷刺大師薩爾蒂科夫-謝德林。

《大師和瑪格麗特》一書帶有明顯的自況特色。在男主人公的悲劇命運上烙印著作者自己的痛苦經歷和感受。上世紀二十年代,蘇聯文壇正值“拉普”當道,實行翦除異己的宗派主義極左路線,以致一批作家被打入另冊,受到排斥和批判,他們的作品禁刊禁演,甚至連手稿也被當局抄沒。寫作為生的布爾加科夫一度幾至衣食無著,最后被迫投訴斯大林本人,才在某劇院里找到個糊口差事。據他自己統計,他曾受到過近三百篇報刊文章的攻訐和漫罵。他也曾將費時兩年寫到第十五章的《大師和瑪格麗特》的手稿付之一炬。這些不幸遭遇在作者筆下得到藝術的再現,例如他是那樣沉痛纏綿地描寫了大師和女友的雨夜訣別,焚稿斷癡情!作者的自況還可從小說的一些細節得到暗示。瑪格麗特為大師縫制的黑色小帽上有黃色絲線所繡字母M,意為“大師”( Mастер)一詞的縮略,這也是作者名字米哈伊爾(Mихаил)的第一個字母。據稱,瑪格麗特這個人物就是以作家的妻子為原型的。

小說直到一九六六年才在蘇聯國內首次刊印,當時附有西蒙諾夫所作序言,內稱:布爾加科夫“是諷刺作家、幻想作家及善于作準確嚴格之心理分析的現實主義作家”,彼拉多的故事是“魔幻小說中的心理小說”。這一評價強調了布氏小說在創作手法上的多樣性。《大師和瑪格麗特》一書的現實主義風格是多元的和多維的。它既是謝德林式的,果戈理式的,也是幾十年后才濫觴于拉丁美洲的所謂魔幻現實主義式的。有論者將布爾加科夫與象征主義作家安德烈·別雷相比,認為《大師和瑪格麗特》所蘊涵的多重隱喻性乃是別雷小說的詩學傳統的延續。別雷以個性化的話語表現圣經神話,并把基督作為重要的隱喻意象。同樣如此,布氏在小說中把猶大出賣耶穌后上吊自殺的《圣經》記載演繹為猶大貪財好色,賣主后被彼拉多精心策劃,月夜派殺手刺死在橄欖山上。再如撒旦的故事:據《舊約·約伯記》,撒旦曾一度作為上帝的使者到人間巡查罪惡,而在小說中,撒旦何止是上帝的差人,他簡直變成了上帝本人。這位扭曲版的上帝倒很能揭露虛偽,懲惡揚善。在他的魔法下,那些假公仆、假君子、假洋鬼子一個個顯出了原形。作者在撒旦那里營造的伊甸園式的赤裸,幾乎成為“赤裸裸的真理”的暗示。當大師的手稿完璧歸來,瑪格麗特竟情不自禁地對沃蘭德喊出了:“您是萬能的!”(萬能的上帝!)這種個性化演繹恰好符合了象征主義的一條美學主張:追求矛盾的并立、“兩極的倒置”,甚至宣揚“魔鬼主義”的惡之花——將魔鬼和上帝一并作為謳歌的對象。

至于基督——他從來就是俄羅斯文學中的隱喻意象。在布氏經歷的白銀時代,基督的隱喻更趨于個性化和自由化,常常被隨意賦予各種哲理的或象征的意義。與象征派的神秘主義不同的是,現實主義文學中的基督始終具有明顯的此岸性和人本意義。基督是“全世界理想中的普通人”。(岡察洛夫)“他的臉就像大家的臉,衣服就像大家的衣服。”(屠格涅夫)布爾加科夫筆下的基督已不再是沉默的意象,而是一位對話天才和心靈導師,在他的感化下,最封閉的心靈也會豁然敞開。文化史研究表明:十九世紀以降,從萊蒙托夫、果戈理……直到布爾加科夫,強調基督此岸性的人本思想,猶如一條紅線貫穿在俄羅斯文化人道主義化的進程中,并在兩個世紀里影響著這個民族道德基礎的形成。(A·達維多夫:《文化人道主義·俄羅斯的耶穌》,載俄《社會科學與當代》雜志,2001年第2期)正是俄羅斯精神文化中的基督情結在布氏的小說里升華為真善美的道德理想和終極感召,并從撒旦的去偽存真、耶穌的以善報惡、大師和瑪格麗特的人性完美之愛以及彼拉多的千年悔恨中昭示了答案。

白銀時代著名作家扎米亞京曾在其《論文學、革命、熵及其他》一文中預言:繼承過去的現實主義,又容納象征主義,把現實和幻想結合起來,便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后的新現實主義。從這個意義上說,布爾加科夫的小說稱得上是二十世紀現實主義文學豐富發展的顯例。他的名字可以當之無愧地躋于布寧、羅曼·羅蘭、法朗士、加西亞·馬爾克斯等現實主義創新大師之列。

《大師和瑪格麗特》寫成至今,已過去了大半個世紀。作者對他親歷的那一時代的積弊是有切膚之痛的。他用一支飽蘸辛酸和辛辣的筆,帶著深邃的哲理思考,引領我們重新審視那一段歷史,使我們從中受到教益。他為正義張目,鞭撻腐惡,歌頌真愛,并把一種奇幻詭麗的景觀與濃郁凄絕的詩情結合起來饗人以藝術之美。我想,這便是今天布爾加科夫之所以擁有讀者。

本書的俄文版本,筆者迄今所知,除一九六六年首印一種,尚有一九七三年、一九八三年、一九八九年幾種,各版互有異文,詳可參見原文附錄中利·亞諾夫斯卡婭的校訂手記。本書是根據一九八九年“第聶伯”文學出版社所出布爾加科夫兩卷集的原文譯出的。歷時一年的工作,就以這篇贅言作為結束吧。

今夜月光甚好,掩卷無寐,吟得小詩一首,聊寄未盡之意:蒼生噩噩鬼神嬉,滿腹辛酸譯大師。千古月明多少恨,豆籬瓜架雨如絲。

譯者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改定于酡齋

品牌:上海譯文
譯者:高惠群
上架時間:2018-05-14 18:28:03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上海譯文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南充市| 涞水县| 多伦县| 海原县| 芒康县| 河池市| 蕲春县| 中牟县| 宝丰县| 福建省| 建湖县| 安多县| 九江县| 社会| 黔江区| 白沙| 汉中市| 荥经县| 奈曼旗| 贺州市| 青冈县| 万安县| 同仁县| 荥阳市| 吴旗县| 尖扎县| 措勤县| 曲松县| 宜君县| 蓝田县| 仁寿县| 公安县| 祁东县| 从江县| 丰台区| 兰西县| 普安县| 股票| 武安市|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