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譯序
鄭克魯
莫泊桑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短篇小說大師,與契訶夫齊名。
一八五〇年八月五日,莫泊桑出生于迪埃普的米羅梅斯尼爾古堡。他的父親剛獲得貴族稱號,母親是盧昂一家紗廠主的女兒。他的父親因生活浪蕩而導致家道敗落。一八五六年,父母分居,莫泊桑跟隨母親到鄉下埃特爾塔的維爾吉別墅居住,過著“離群小馬”的自由生活。一八六三年他進伊弗托的教會學校讀書。一八六八年他進入盧昂中學,與詩人路易·布耶通信,布耶鼓勵他寫詩。一八七〇年普法戰爭爆發,他應征入伍,分配到盧昂第二師的后勤處,目睹了法軍的崩潰。一八七二年他進入海軍部艦隊裝備隊,十月在巴黎法律系注冊。一八七八年,他轉至國民教育部工作。在這期間,他進行詩歌和戲劇的創作,一八七五年發表短篇《剝皮的手》,一八七九年上演了獨幕喜劇《往日的故事》。
一八七一至一八八〇年是莫泊桑的創作準備階段,對他來說,最具有決定意義的是師從福樓拜。福樓拜是他舅舅和母親的朋友。這位名作家將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深印在他的腦海里:必須仔細觀察生活,從中找到別人沒有發掘過的東西;反對在作品中現身說法,要保持客觀;揭露和鞭撻資產階級偏見。福樓拜還教導他,才能只不過是長期勤奮的工作而已。
一八八〇年《羊脂球》的發表使他一舉成名。聚集在左拉周圍的幾個自然主義作家,以普法戰爭為題,結集出版《梅塘之夜》,《羊脂球》是其中最優秀的一篇,福樓拜稱之為杰作。長期的寫作準備和生活積累,使莫泊桑就像閘門打開,水流洶涌而出一樣,在十年左右寫出了三百篇中短篇小說。成名以后,莫泊桑有機會涉足上流社會,擴大了他的視野。
從一八七六年起,莫泊桑就犯有心絞痛和強烈的偏頭痛,隨后出現神經痛、視力混濁和血液循環障礙。一八九二年初他神經失常,自殺未遂,此后一直未恢復清醒,十八個月后在布朗什大夫的療養院中去世。他還發表過一部詩集、三部游記和四個劇本,在報紙專欄上撰寫的文章有三大卷之多。
莫泊桑的思想滲透了濃厚的悲觀主義。在哲學上,他深受叔本華的影響。他認為叔本華是“人間出現過的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他接受叔本華關于事物永無休止地消逝,時間不斷地在分崩離析的觀點,認為人類永遠無法達到目的。
莫泊桑的美學思想首先反映在他堅持現實主義的寫真實論,但是他反對只有唯一的一種真實和反映所謂全部的真實。他認為現實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蕪雜的事實,大部分是毫無趣味的。而“藝術是有選擇的和有表現力的真實”,作家應該排除一切跟他的主題無關的東西,闡明本質的和有特點的東西:“現實主義者倘若是個藝術家的話,不是要力圖給我們提供生活的平庸照片,而是要給我們提供比現實本身更全面、更鮮明、更令人信服的圖景。”他認為自然主義者在作品中展示所有材料的寫法是錯誤的,作家必須做長期的準備工作,去粗取精。其次,他認為作家必須保持無動于衷。作家要“不著痕跡,看上去十分簡單,使人看不出也指不出作品的構思,發現不了他的意圖”。
作為短篇小說大師,莫泊桑從內容到形式都有重大突破。他的短篇小說大致有如下幾個題材:①普法戰爭。②小資產階級和公務員。③農村生活。④怪誕故事。⑤關于愛情、婚姻和家庭生活。這些在本書收集的短篇小說中都有反映。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取得很高的藝術成就,他把短篇小說的創作提高到梅里美還沒有達到的高度。
首先,在謀篇布局上,莫泊桑不愧為大師。有的小說截取生活的一個橫斷面,有時寫人物相當長的一段生活,有時在幾小時內進行,有時從側面去烘托,一般用白描手法,但經常進行心理探索和心靈的挖掘。既有平鋪直敘,也有倒敘回憶。他的寫法集十九世紀短篇小說的大成。一般而言,他喜歡這樣的結構:先以簡練的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勾畫出背景,然后是人物出場,作家準確有力地勾勒出他們的外貌;接著正文開始,故事簡單而平凡,意料不到的事態使情節急轉直下,向悲劇發展,而敘述仍保持冷靜、客觀。《兩個朋友》很能體現莫泊桑這種現實主義藝術的主要特點。開首只有三句話,沒有羅列材料的描寫,幾句簡潔的說明,便勾畫出背景。隨后人物出場,三言兩語描畫出他們的身影和愛好,讓讀者領會到在他們揶揄加親密的語氣中的激動和憤慨。不料他們在釣魚時碰到了德國兵,被當做間諜槍斃了。他們釣到的鱸魚成了德國人的盤中餐。作者無一字評點,可是通過對這兩個普通法國人和平生活受到侵擾,而且慘遭殺害的經過,對侵略者的控訴力透紙背,而這種譴責是盡在不言中的。
表面看來,似乎莫泊桑是隨手拈來,取材不費思索,其實他對題材的選擇非常嚴格。例如,寫普法戰爭的小說很多,《羊脂球》能鶴立雞群就在于作者對生活的提煉別具只眼。莫泊桑選取了一個處于社會最底層、受人歧視的妓女作為正面人物來描繪,已是與眾不同;他將這個妓女同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資產階級人物做對比,后者為了自身利益,不但連普通的愛國心都沒有,甚至在人格和禮儀上也相形見絀,這樣描寫更是別出心裁。從這一精選的場景中,莫泊桑確實提供了比現實更全面、更鮮明、更使人信服的東西。其他寫普法戰爭的短篇,有的頌揚人物的沉著英勇,有的寫人物的機智果斷,有的寫敵人的殘暴,有的寫敵人的愚蠢,選取的角度頗多變化。
莫泊桑擅長描寫小資產階級和農民,他的人物畫廊豐富多彩,有的個性突出,有的氣質鮮明,這些人物展現了十九世紀末葉法國社會形形色色的眾生相。莫泊桑創造的人物形象之多可以同莫里哀和巴爾扎克媲美。
莫泊桑大大發展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他的短篇有一半是用第一人稱來寫的,細分起來,有如下五種:敘述者向聽故事的人講述他親身經歷或目睹的遭遇;敘述者遇到一個朋友或相識,將自己的往事講給他聽,這兩類敘述的結尾,幾乎總是回到開頭的場面,做個交代;敘述者直接訴諸讀者,講述個人回憶;敘述者講述他聽到的一件事,故事正文則用第三人稱;用書信的形式來寫,口氣是第一人稱。莫泊桑認為,親口敘述故事能得到直接感動人的效果。
莫泊桑是語言大師。他不以纖巧華美的詞藻取勝,而是以平易通俗、準確有力、能為所有人接受的文學語言征服讀者。很少有作家能寫出比他更明晰、更清澈如水、更難以捕捉到的語言了。也很少有讀者讀不懂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因為其中沒有絲毫晦澀的東西;讀者只覺得莫泊桑找到了最恰當的描述方式,而無法用另一種文字和方式來表達。福樓拜的語言略顯枯澀,而莫泊桑的語言更具感染力。同時莫泊桑也使用方言土語,但總是以讀者能了解為限度。由于語言的純粹,莫泊桑的短篇已成為學習法語者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