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

第1章 譯者序

《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曾經風靡全美,至今仍暢銷不衰,書中主人公安德魯·羅文已成為忠誠敬業、盡職盡責、主動服從的象征人物。

有人說,在這個彰顯個性、崇尚自由的年代,重提敬業、服從的話題未免顯得過于陳舊,甚至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然而,時代在發展,羅文身上所體現的精神卻永不過時,因為它代表了維系人類社會和推動文明進步的古老而美好的價值觀。

看看我們的周圍,你不難發現,員工忠誠和敬業的精神正在消失,職業道德風險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企業的老板和企業管理者。在一些企業里總是存在這么一類人,他們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對待自己的人生。他們要么不以為然、消極懈怠,要么頻繁跳槽。他們總是認為自己在為別人打工,在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他們把忠誠和敬業視為老板愚弄和剝削下屬的手段。

這些人忽視了人類社會運行的一個基本法則:忠誠才會獲得信任,付出才會獲得回報。本書的主人公安德魯·羅文中尉在接到任務后,不計個人得失,毅然決定履行艱巨任務,在歷盡艱辛與危險后,終于成功地把信送給加西亞。羅文中尉因此獲得杰出軍人勛章,并在生前身后贏得無數人的崇敬。企業中也有很多“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任務,企業發展與個人利益息息相關,如果你能像羅文一樣忠誠敬業、盡職盡責、主動自發,那么任何一個老板都會視你為企業的棟梁,你也會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在哪呢?老板們常常發出這樣的感慨。這樣的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至少《致加西亞的信》會告訴你如何把自己塑造成像羅文中尉一樣的人。本書字數不多,道理也很淺顯,卻超過了許多大學和職業培訓專家所教導的那些理論。

愿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這本書,愿羅文中尉那樣的人越來越多。

作者簡介

《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曾經風靡全美,至今仍暢銷不衰,書中主人公安德魯·羅文已成為忠誠敬業、盡職盡責、主動服從的象征性人物。有人說,在這個彰顯個性、崇尚自由的年代,重提敬業、服從的話題未免顯得過于陳舊,甚至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然而,時代在發展,羅文身上所體現的精神卻永不過時,因為它代表了維系人類社會和推動文明進步的古老而美好的價值觀。愿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這本書,愿羅文中尉那樣的人越來越多。

阿爾伯特·哈伯德(1856~1915年),美國著名出版家、作家,《菲士利人》、《兄弟》雜志的總編輯,羅依科羅斯特出版社創始人。

1856年7月19日,哈伯德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布魯明頓,父親既是農場主又是鄉村醫生。哈伯德在塔福學院獲得了學士學位,在芝加哥大學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他做過教師、出版商、編輯和演說家,1895年,在紐約東奧羅拉創立了羅伊科羅斯特公司,制造和銷售各種手工工藝品,隨后又開設了一家印刷裝訂廠。1899年,他根據安德魯·薩默斯·羅文的事跡,寫出了《致加西亞的信》一書。該書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

哈伯德終生致力于出版與寫作,除了為創立的兩份雜志撰稿外,其主要著作有《致加西亞的信》、《短暫的旅行》、《現在的力量》、《自己是最大的敵人》、《一天》等,其中《致加西亞的信》在經濟管理學領域最為著名。

1915年5月7日,哈伯德和他的妻子在愛爾蘭海的路西塔尼亞號上不幸遇難。

原出版者手記

阿爾伯特·哈伯德,美國紐約東奧羅拉的羅依科羅斯特出版社的創始人。他堅強剛毅,畢生不懈努力地工作。不幸的是,在1915年,他乘坐的路西塔尼亞號輪船被德國水雷擊中沉入海底,這過早地結束了他輝煌的事業。

1856年,哈伯德出生在伊利諾伊州的布魯明頓,后來因羅依科羅斯特出版社創辦的高質量出版物而聞名于世。在經營這家出版社的同時,阿爾伯特·哈伯德還創辦了兩本雜志:《菲士利人》和《兄弟》。實際上,雜志中的許多文章都是出自他一人之手。在寫作、出版的同時,哈伯德還致力于公眾演講,他在演講臺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亞于在寫作和出版上的成績。

《致加西亞的信》一經問世就贏得了極高的贊譽,這出乎作者意料。

故事中的那個英勇的送信人,叫安德魯·羅文,是一位年輕的美國陸軍中尉。在美西戰爭爆發時,美國第25任總統麥金萊急需一名信使,去完成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將一封密信交給古巴的加西亞將軍。軍事情報局向總統推薦了這名中尉。

在孤身一人沒有任何護衛的情況下,羅文中尉立刻出發了,一直到他秘密登陸古巴島,古巴的愛國者們為他派了幾名當地的向導。那次冒險經歷,用他自己謙虛的話來說,僅僅受到了幾名敵人的包圍,然后設法從中逃出來并把信送給了加西亞將軍——一個掌握著決定性力量的人。

期間自然避免不了許多促使其成功的偶然因素,但是,個人的努力以及這位迫切希望完成任務的年輕中尉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是成功的必然因素。為了表彰他所作的貢獻,美軍陸軍司令曾為他頒發了獎章,并給他以極高的評價:“羅文出色的成績,是軍事史、戰爭史上最具冒險性和最勇敢的事跡。”

這一點當然毫無疑問,但人們更應該意識到,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因為他杰出的軍事才能,而是他崇高的道德品質。正是這種品質,才使得羅文中尉永遠為歷史、為世人所銘記。

這本書道盡所有

威廉·亞德利

一百年前,著名的出版家阿爾伯特·哈伯德寫下了他那篇風靡全美的文章——《致加西亞的信》。哈伯德作為《菲士利人》的出版商正在為三月份的雜志做準備,當時雜志社刊登一些能夠“促進懶惰的人變得勤奮,變得積極向上”的文章,但哈伯德當時并未想到羅文中尉,文章的靈感來自于哈伯德與家人一起喝茶時一次小小的爭論。當時,大家都認為美西戰爭的英雄是古巴起義軍首領加西亞將軍,但哈伯德的兒子卻提出,真正的英雄是羅文,正是他把信送給了加西亞。哈伯德馬上意識到孩子是正確的,于是,立即放下茶杯,僅用一個小時就寫了《致加西亞的信》一文,想都沒想就把它刊登在《菲士利人》雜志上。

事實上,《致加西亞的信》只是一篇僅有24個段落的文章,封面和裝訂都很簡單。《致加西亞的信》首次出版是在1899年,敘述了英勇無畏的美國中尉安德魯·羅文在1898年進入古巴的經過。美國將向西班牙宣戰,麥金萊總統派遣羅文去尋找加西亞將軍,因為加西亞將軍是古巴反對西班牙統治的起義軍領袖。沒有問總統他怎樣去,在哪兒能找到加西亞,羅文接過任務就出發了。他找到了加西亞,并返回華盛頓,向麥金萊總統匯報了起義軍的力量和位置,以及西班牙軍隊的情況。在開戰前夕,這些情報是至關重要的。報紙熱烈贊揚他順利完成了這項簡直難以完成的艱巨任務,于是羅文一下子出了名。故事的簡單并沒有影響它的暢銷,刊登這篇文章的《菲士利人》雜志很快脫銷。以后的日子,這篇文章更是得到企業、軍事、政治各界人士的青睞。

對于管理者來說,《致加西亞的信》能夠給自己的團隊一些重要的啟示。從內容上看來,這是一本勸告員工如何敬業和勤奮工作的書籍,哈伯德強調主動完成任務,切中了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命脈,因而得到企業管理層的認可和重視。一個多世紀以來,它在更為廣泛的領域被人們所應用。

長期以來,美國西點軍校和海軍學院的學生都要上一門關于自立和主動性的課,教材就是這本題名為《致加西亞的信》的小冊子,其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員。在政界,這本書也成為培養公務員敬業守則的必讀書。布什家族成員都深受其影響,布什就曾在這本小硬皮書里簽名,將它贈送給自己的助手。

2000年6月21日,《圣彼得堡時報》刊登了一篇報道,講述了布什家族和這本書的不解之緣。當年布什在上任州長的第一天,就將這本書簽名后送給了他的助手。“它靜悄悄地躺在弗蘭克·布隆恩辦公室的一張桌子上,布什在上面寫了一句話:‘你是一個送信者。’”后來,布隆恩真的成為了布什政府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幾個月來,政府辦公室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被要求閱讀這本書,并且要在一張特定的紙上簽上自己的名字。”

布什說:“我將這本書送給了辦公室里的每一個人,我正在尋找那些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并邀請他成為我們團隊中的一員。正是這些無須他人監督就能主動完成任務的人改變了整個美國。”

布什在得克薩斯州競選總統時,將此書送給了他24歲的兒子喬治·布里斯科特·布什。布什說,這是他給兒子上的最重要的一課。布什的新聞部長賈斯廷·賽非也說:“新聞機構里的每個人都應該閱讀這篇文章。這是一個很好的指導原則,我通常就用這個原則:完成任務時,不要陷進障礙的泥沼里去,要獨立自主地完成任務。所有的高級官員都應該閱讀這篇文章。”

那么,杰布·布什又是如何讀到《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的呢?這與賴特有關。作為一名奧蘭多的律師,賴特長期效力于布什以及其當過總統的父親。賴特于1998年老布什競選總統時向他推薦了這本書。

賴特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寫道:“我從來都不允許抱怨。我的人生準則就是:你擁有了一份工作,你就得為這份工作全力以赴。”賴特準確地回憶了當時自己給布什推薦這本書時的對話:

“我把這本書給杰布,杰布說:‘我不會對這些新世紀的東西感興趣。’

“我就對他說:‘杰布,讀讀這本書吧,它只需要花費你喝一杯咖啡的時間,雖然它的歷史很悠久,但我向你保證,它永遠不過時。’

“當我再次遇見他的時候,他已經把那本書讀完了。他的反應如我們預料那樣:‘這本書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說了!’”

作者序 (1913年版)

阿爾伯特·哈伯德

《致加西亞的信》這本小冊子是在一天晚飯后完成的,而且僅僅用了一個小時。那天正好是1899年2月22日——華盛頓的誕辰日——我們正忙著準備出版三月份的《菲士利人》。

懷著激動的心情的我在勞神費力的一天結束后寫完了這本小冊子。當時我正努力地教育那些行為不良的市民提高覺悟,重新振作起來,別再渾渾噩噩、無所事事。

創作的靈感來自于一次喝茶時小小的辯論。當時我的兒子認為羅文是古巴戰爭中真正的英雄,他只身一人出發,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把信送給了加西亞。

他的話像火花一樣在我的腦海里一閃,兒子是對的,英雄是給加西亞送信的那個人。于是,我離開飯桌,寫下了《致加西亞的信》這篇文章。當時我沒把它當一回事,它在當月的《菲士利人》上出現時,甚至連標題都沒有。這一期雜志迅速銷售告罄,要求加印的訂單很快來了。12份,50份,100份……當美國新聞公司訂了1000份時,我禁不住詢問我的一個助手是哪篇文章引起了如此的轟動,他說:“是關于加西亞的那篇東西。”第二天,紐約中心鐵路局的喬治·丹尼爾發來這樣一份電報:“將關于羅文的文章,印刷成小冊子,封底刊登帝國快遞的廣告,現訂購10萬份,請予以報價,并告知最快船期。”

我給了他報價,并且確定我們能夠在兩年時間內提供那些小冊子。當時的印刷設備十分簡陋,10萬冊書聽起來是一項十分可怕的任務。

我答應丹尼爾先生按照他的方式來重印那篇文章,最后的結果是,他居然銷售和發送近50萬本這樣的小冊子,其中的兩三成都是由丹尼爾先生直接發送的。除此之外,這篇文章在兩百多家雜志和報紙上轉載刊登,現在已被翻譯成各種各樣的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在丹尼爾先生印發《致加西亞的信》時,時任俄國鐵路局總長的西拉克夫親王正好在美國。他是美國中央鐵路局的客人,由丹尼爾斯先生親自陪同游覽了美國,這本小書引起了親王的興趣,可能是因為它發行的數量很大,而不是因為別的什么。不管怎么說,他返回俄國后,就讓人把這本小書翻譯出來,發給俄國鐵路職工,讓他們每人一冊。

接著,其他國家也紛紛翻譯引進了這篇文章,從俄羅斯到德國、法國、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和中國。日俄戰爭期間,每一位上前線的俄羅斯士兵手中都有一份《致加西亞的信》。日本人在俄羅斯俘虜的物品中發現了這些小冊子,他們認定這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東西,于是便將它翻譯成了日文。日本天皇下了一道命令:每一位日本政府官員、士兵乃至平民都要人手一冊《致加西亞的信》。

迄今為止,《致加西亞的信》的印數高達4千萬冊。可以說,在一個作家的有生之年,在所有的文學生涯中,沒有人可以獲得如此成就,也沒有一本書的銷量可以達到這個數字!

整個過程就是由一系列偶然與幸運的事情構成的。

上架時間:2016-02-29 09:52:26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望奎县| 多伦县| 枣庄市| 连平县| 韶关市| 南平市| 凤阳县| 新河县| 绥江县| 航空| 汝南县| 商水县| 罗定市| 廉江市| 尚义县| 滁州市| 株洲县| 黎城县| 南岸区| 朔州市| 曲阳县| 醴陵市| 苏州市| 越西县| 康乐县| 云林县| 崇仁县| 罗甸县| 灌阳县| 安乡县| 清丰县| 石家庄市| 会东县| 突泉县| 保定市| 松滋市| 邹平县| 唐海县| 万安县| 宁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