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二月二十六日,奏乞宣諭館伴等俱曉分水嶺本末事云:臣等竊聞昨夜蕭禧在驛,與館伴將元執到白劄子商量王吉地、義兒鋪、黃嵬大山、石長城、瓦窯塢等處已定,只是尚執分水嶺未肯了當。

臣等今有所見,雖不知是否,或恐有助對答折難之意,如后:

一、蕭禧既承認黃嵬大山北面為界,則明知元不以雪山、黃嵬山、牛頭山照望為界之意。

自黃嵬之南界至已定,乞令館伴通曉,宜無稍及照望之語。

一、蕭禧堅執以分水嶺為界,臣等以謂若令館伴及定地界官依下項劈折得事理分明,即除黃嵬大山一處已經定奪不可改移外,其余雖悉以分水嶺為界,亦無所妨。

今具逐段地分如后:王吉及與窯塢見今標與北人處已是分水嶺,別無可爭。

雁門寨即今來移退義夷鋪及三小鋪處已是分水嶺,別無可爭。

西逕寨地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遠探、白草鋪一帶便是分水嶺。

當初本朝為執定長連城為界,則分水嶺是近里地分。

今來既自白草、遠探等鋪一帶照望大長城割與北人,即已是用分水嶺。

竊慮館伴不見得此意度,尚惑牛頭、雪山照望為分水嶺,多方回避,卻致北人猜疑。

據三次國信文字,北人之意,元不至此。

欲乞子細宣諭館伴及定地界官,令具曉本末,但指望定白草鋪一帶是分水嶺,卻明與此處,以分水嶺為界不妨。

又三月二十八日,資政殿進呈所爭界至地名白劄子云:

蔚州地分,本朝元以秦王臺、古長城為界,北人稱以分水嶺為界,所爭地東西約七里以上。

一、朔州地分往前已經定奪,以黃嵬大山北腳為界,今來北人稱以黃嵬大山分水嶺為界,所爭地南北約三十里。

一、武州地分,本朝以烽火鋪為界,北人稱以瓦窯塢分水嶺為界,所爭地南北十里以上。

一、應州地分,本朝以長連城為界,北人稱以水峪內分水嶺為界。

其分水嶺即無山名,元不指定的實去處,后來因劉忱等累行問難,須要指定分水嶺山名。

后來梁潁等對答稱:“自雪山照望黃嵬大山、牛頭山一帶分水嶺為界。”

所爭南北地約十七八里。

貼黃。

治平二年,因北人侵越地個,采木蓋鋪,代州累曾移牒北界,請嚴行戒約,卻準順義軍牒稱:“勘會圖經元載西自雪山南邊嶺至黃嵬大山東北照望牛頭山一帶分水嶺為界。”

又上項治平二年順義軍牒內又稱:“貴州于當小地分赤泥泉、段家堡招誘戶民,請射住佃。”

其長城自西陘口取黃嵬大山北面過赤泥泉、段家堡,并是當道近里地方,請先拆去上項村堡當道,即于西陘、雁門口內長城北久遠安立鋪形。

又日后凡系與北人言語文字,且乞都不令涉著蘆芽、雪山、牛頭山照望之意,卻恐緣此引惹詞說。

又所爭處地里,只是略訪問得定地界,信臣口說,別未有文字照證。

又耶律榮執到文字內,有“以石長城為界”,于地界第一冊內簽出。

又蕭禧執到文字內,有“以石長城為界”,于地界內第一冊內簽出。

又梁潁稱雪山照望牛頭山文字,在河東路商量地界第五冊內簽出。

臣等早來于資政殿進呈白劄子一道,并續簽貼到事節,謹具繳連進呈。

三月二十八日又奏云:臣等伏見朝廷近以北人邀請地界,累有文字,據理折難,斷在不與。

今來始聞圣慈為民敦好,欲議俯從。

所降指揮,若復具存折難之言然后與之,萬一禧有難受之意,改之則愈損事體,不改又恐未即只受。

且契丹微弱,但當藐之,彼自不能窺測。

使詔辭稍近平易,免致改易頻數,則朝廷之體自重。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25 14:33:57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峰县| 拉萨市| 恩平市| 梁山县| 左权县| 揭西县| 雷山县| 垣曲县| 察哈| 柏乡县| 宁德市| 凤冈县| 天镇县| 阿拉善右旗| 泸溪县| 宣威市| 应城市| 长兴县| 承德市| 久治县| 陆河县| 分宜县| 龙胜| 武鸣县| 萝北县| 辰溪县| 山西省| 项城市| 兴和县| 商城县| 淮安市| 施秉县| 云林县| 泌阳县| 镇宁| 大渡口区| 衢州市| 罗甸县| 海兴县| 哈尔滨市| 贞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