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采桑子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集評】
許昂宵云:“閑雅處,自不可及。”(《詞綜偶評》)
俞陛云云:“下闋四句,極肖湖上行舟波平如鏡之狀。‘不覺船移’四字,下語尤妙。”(《宋詞選釋》)
[采桑子]
春深雨過西湖好,百卉爭妍。蝶亂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間。水闊風高飏管弦。
采桑子
畫船載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盞催傳。穩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連。疑是湖中別有天。
【集評】
俞陛云云:“湖水澄澈時,如在鏡中,云影天光,上下一色,‘行云’數語,能道出之。”(《宋詞選釋》)
采桑子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蒙蒙。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集評】
譚獻云:“‘群芳過后’句,埽處即生,‘笙歌散盡游人去’句,悟語是戀語。”(譚評《詞辨》)
俞陛云云:“西湖在宋時堤上鄉車,湖中畫舸,極游觀之盛。此詞獨寫靜鏡,別有意味。”(《宋詞選釋》)
劉永濟云:“此詞雖意在寫暮春景物,而作者胸懷恬適之趣,同時表達出之。作者此詞皆從世俗繁華生活之中滲透一層著眼。蓋世俗之人多在群芳正盛之時游覽西湖,作者卻于飛花、飛絮之外,得出寂靜之鏡。世俗之人皆隨笙歌散去;作者卻于人散、春空之后,領略自然之趣。其后蘇軾作詞,皆直寫胸懷,因而將詞體提升與詩同等。此種風氣,歐陽修已開其端,特至東坡方大加發展,遂令詞風為之一變。蓋風氣之成,必有其漸,非可突然而至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
采桑子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誰知閑憑闌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采桑子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諠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采桑子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采桑子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采桑子
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西南月上浮云散,軒檻涼生。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
采桑子
平生為愛西湖好,來擁朱輪。富貴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
采桑子
畫樓鐘動君休唱,往事無蹤。聚散匆匆。今日歡娛幾客同。去年綠鬢今年白,不覺衰容。明月清風。把酒何人憶謝公。
采桑子
十年一別流光速,白首相逢。莫話衰翁。但斗尊前語笑同。勸君滿酌君須醉,盡日從容。畫鹢牽風。即去朝天沃舜聰。
采桑子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風清。憂患凋零。老去光陰速可驚。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里聲。
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詞話]
《詞苑》云:“‘山色有無中’,歐陽公詠平山堂句也,或謂平山堂望江南諸山甚近,公短視故耳。東坡為公解嘲,乃賦快哉亭詞云:‘記得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蓋山色有無,非煙雨不能也。然公詞起句是‘平山闌檻倚晴空’,安得煙雨,恐東坡終不能為公解矣。”(《歷代詞余》附詞話引)
《蓼園詞選》云:“歐陽文忠公守維揚日,于西城北大明寺側建平山堂,頗得游觀之勝。金華劉原父出守揚州,文忠公作《朝中措》以餞之,后東坡亦守是邦,登平山堂有感而賦《西江月》一闋云:‘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末句感慨之意,見于言外。”
【集評】
潘游龍云:“只山色一句,此堂已足千古。”(《古今詩余醉》)
李廷機云:“山色有無中,寫景絕。”(《新刻注釋草堂詩余評林》)
黃蓼園云:“按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無事不在少年努力者,現身說法,神采奕奕動人。”(《蓼園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