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論“禮儀之邦”

從古至今,中國一直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禮儀”一詞和我們的關系甚為密切,甚至說是息息相關也不為過。

遠古的夏、商時期已經有了孔圣人所謂的夏禮、殷禮。到了周時期,在周公主持下,時人對以往的宗法制度、傳統習俗進行了搜集、整理、修改和補充,制定出一套以維護宗法等級制度為中心的相對完備的行為規范以及相應的典章制度、禮節儀式,史稱“周公制禮”,而所制禮法后世稱其為“周禮”。

從此,周人便以“尊禮”著稱。周禮之中最為隆重的莫過于“九賓之禮”。

它是周朝天子專門用來接待天下諸侯的重典。周朝有八百個諸侯國,周天子按其親疏遠近關系,分別賜給各諸侯王不同的爵位。爵位從高到低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諸侯國內的官職又分為三等,從高到低依次為:卿、大夫、士。當時,諸侯國國君則自稱為“孤”。“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加上“孤、卿、大夫、士”四等官職合起來稱為“九儀”或稱“九賓”。因此,“九賓”到京畿去朝見周天子時所用的禮節,就叫“九賓之禮”。

“九賓之禮”大致是這樣一個過程:首先是“九賓”從殿內向殿外按照從高到低的尊卑次序排列。九位執掌禮儀的官員迎接賓客時則高聲呼喚,上下相傳,聲勢極其威嚴。這其中的程序時辰、人員穿著、會場布置、奏樂、宴飲、各種說辭等都有嚴格的規定,整個典禮儀式的場面十分宏大、壯觀。

孔子對周禮十分贊賞、推崇,甚至曾發出過“吾從周”的呼聲。到了東周時期,周王室日漸衰微,諸侯禮樂征伐頻出,封建制度、周禮遭到了嚴重破壞。孔圣人看到這個四處征伐戰亂不斷,生靈涂炭、滿目瘡痍的國家,不得不發出禮崩樂壞的喟嘆。

后來,諸侯國之一的秦國通過變法漸漸強大起來。到了秦王嬴政時期,秦國先后滅掉了關東六國,完成了國家統一,繼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華夏族為主體、多民族共融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新建立的秦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創新了一系列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制度,比如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

毀于春秋戰國的周禮雖已不能完全恢復,但新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度已經形成和確立,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地位也創立了一套宗族禮法制度,其中周禮的影子依稀可辨。漢代以后,儒家思想成為了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而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一直都是很崇尚“禮”的。因此,始建于秦朝的這套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宗族禮法制度經過后世不斷地發展和完善,一直在中國社會延續了兩千年,直到封建統治的滅亡。

我國古代素有“五禮”之說,即吉禮、兇禮、嘉禮、賓禮、軍禮。

“五禮”之中,吉禮為祭祀之禮,即對天地鬼神祖宗的祭祀時所遵循的禮制;兇禮為喪葬、撫恤之禮,即祭奠亡靈、安撫災民的禮制;嘉禮為個人成長慶典之禮,是主要用于婚嫁、加冠、出生等慶賀方面的禮制;賓禮即賓客交往之禮;軍禮即軍事方面的禮制。

“五禮”具體內容十分廣泛,包含了天、地、人方方面面的禮制,由此可見,中華民族是一個極其尚禮的民族。

“三禮”說法的出現和流行則更加體現了我國古代尚禮精神與禮制的成熟。“三禮”并非是具體的禮制,而是指三本記錄禮的著作,即《周禮》、《儀禮》和《禮記》。關于這三本書的成書時間和作者,文史學界至今仍存在質疑和爭論,不過這三本著作確有其書這是可以肯定的。

“三禮”之中,《周禮》偏重政治制度;《儀禮》偏重行為規范;而《禮記》則偏重對具體禮儀的解釋、論述。這三本著作中還記錄、保存了不少周代的禮儀。“三禮”幾乎涉及到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各種禮制,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禮制的總和。因此,“三禮”也被稱作是中國古代禮儀制度的藍本和百科全書。

雖然封建帝制已經覆亡,為中央集權服務、束縛人們思想的封建宗族禮制也沒有了存在的根基,但傳統禮法中“仁義禮智信孝悌”等精髓經過社會變革之后卻一直延續了下來,并且演變成為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美德。即便今天,這些傳統禮儀也深刻影響著國人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說了這么多,那禮儀到底應該作何解呢?

在我國古代,“禮”和“儀”既可以合到一塊兒講,也可以分開來講。合到一塊兒的“禮儀”就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它既是國家統治階級為維護統治所必須的典章制度、禮節儀式,同時又是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交往時應該遵守的道德規范、行為準則。

分開來講的話,“禮”和“儀”各有側重。“禮”主要偏重于禮節,往往強調的是個體行為,如,跪拜禮、作揖禮、握手禮等等;而“儀”則偏重于儀式,往往強調的是集體行為,如祭祀儀式、婚禮儀式等等。

從根本上講,中國古代社會所謂“禮儀”主要是為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而服務的,是一套嚴密甚至嚴苛的系統性的封建制度,其帶有強烈的束縛禁錮和等級色彩。

我們今天所說的“禮儀”和中國古代的“禮儀”不同。今日所謂之“禮儀”是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礎之上的。禮儀具體的含義是指,人類為調整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社會關系,維系正常的社會生活而約定俗稱的、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的,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

簡單通俗地講,禮儀就是人與人交往時,表達相互尊重的、約定俗成的各種行為或規范。有些禮儀準則甚至還會成為國家法律法規制定的依據。

如前文所說,系統而嚴密的中國封建宗族禮法制度雖然已經隨著封建社會的滅亡而瓦解,但是這套制度中關于“仁義禮智信孝悌”等方面的闡釋和規范卻已經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和傳統美德傳承了下來。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已經融入了世界大家庭的發展之中。在現代社會,我國這些傳統的道德規范已經和西方國家優秀的道德行為規范相互融合并逐漸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社交禮儀,影響并促進著人與人之間各個方面的交際活動。

在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中,禮儀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人際交往的傳播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

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禮儀已經發展成為了一門經世致用的學問,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小到個人的成長、發展,大到國家、乃至人類社會的和諧文明發展,禮儀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人都應當學好現代禮儀、用好現代禮儀。

現代化的禮儀又可以稱之為社交禮儀。根據具體活動內容的不同,社交禮儀大致可以分為一般性社交禮儀、服務禮儀、商務禮儀、政務禮儀和涉外禮儀等五大范疇。

這里需要簡單闡釋一下,“社交禮儀”是對現代化的禮儀的一個廣義上的總稱概念,包括一切社交活動中的禮儀。五大分支范疇之一的“一般性社交禮儀”主要是指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一般交往活動中的禮儀。因為這種一般性的交往活動本身帶有很強的隨意性、隨機性,人與人之間也顯示出一種弱關系場,因此這種活動中的禮儀也就帶有一定的隨便性,不那么嚴謹和程序化。比如,熟人見面時隨便問候一句“你吃了沒”、“你好”;打招呼時招個手、點個頭、微笑一下等等。

另外的四種禮儀則很好理解,服務禮儀主要是指各種服務場合和服務活動中使用的禮儀規范,比如餐廳服務人員接待顧客的禮儀。商務禮儀則主要是指商務活動中的禮儀規范和行為準則,比如商務談判、商務會議、商務宴請等等活動中的禮儀。政務禮儀主要是指行政人員或其他人員在進行行政活動中應遵守的禮儀規范。涉外禮儀則主要是指在國際交往活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和處事準則、原則。

后四種禮儀都是特定的活動所要遵循的禮儀,因此這幾種禮儀也就具有特定性、針對性、嚴肅性、規范性和程序性特征。這幾種禮儀各自都是一個相對獨立和完整的行為規范系統。

本書將主要介紹商務禮儀,站在方便、實用的角度為大家系統梳理商務活動中我們所應當遵循的各種行為準則和規范,從而為商務人士從容地參與商務活動提供相關指導,使其在商海之中無往不利、馬到功成!

品牌:東方資治
上架時間:2015-04-07 17:23:50
本書數字版權由東方資治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松溪县| 通山县| 包头市| 鄂尔多斯市| 聂拉木县| 顺平县| 泽普县| 佛教| 洪江市| 丽水市| 隆子县| 连州市| 大安市| 隆回县| 综艺| 萝北县| 施甸县| 缙云县| 肃宁县| 杭锦后旗| 霍邱县| 汶上县| 恩平市| 潮安县| 长葛市| 当阳市| 长武县| 宁南县| 都昌县| 唐海县| 阿克陶县| 清水县| 隆昌县| 敦化市| 沁源县| 开平市| 龙井市| 得荣县| 十堰市|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