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逆時鐘之戀
一
高二那年,學校后墻的老鐘忽然開始倒著走。
沒人知道緣由。鐘面斑駁,指針銹得像兩條不肯妥協的河流,固執地朝逆時針爬行。時間因此變得可疑:早自習的鈴聲總在七點零五分響起,卻在七點整消失;午休時,太陽會從云里退回天空;連操場上的風都像在回放,把她的馬尾辮吹回他的眼前。
沈嶼第一次注意到林笙,是在那天午后——準確地說,是在那天午后的“倒回”里。
他抱著試卷穿過回廊,看見她蹲在舊公告欄前,用粉筆在玻璃上寫一道公式。寫完后,她忽然抬頭,像被什么燙了一下,又迅速擦掉,把粉筆頭塞進口袋。風把她的劉海吹亂,他看見她鼻尖有一粒汗,像一粒不肯墜落的星。
沈嶼想:如果時間能停在這一秒就好了。
下一秒,鐘聲“噠”地一跳,所有動作倒帶。粉筆回到她指尖,汗珠縮回毛孔,風把她的劉海壓平。他站在原地,手里試卷的頁腳輕輕揚起,像一頁被撕下的日歷。
二
第二次見她,是在圖書館的樓梯間。
他上樓,她下樓,兩人在拐角相遇。林笙懷里抱著一本《時間簡史》,書脊被磨得發白。她抬頭看他,眼睛像兩枚被水浸過的黑曜石,亮得過分。
“你相信時間可以逆轉嗎?”她忽然問。
沈嶼愣住,下意識答:“鐘不是已經在倒著走了嗎?”
她笑了,嘴角彎成一個小小的括號,像把秘密關在里面。
那天之后,時間開始頻繁地“卡帶”。有時是半分鐘,有時是整整一節課。他們漸漸摸到規律:只要兩人同時出現在老鐘半徑五十米內,倒流就會發生。倒流的時間長短,取決于他們心跳的同步率——像某種古怪的共振。
他們開始實驗。
在空教室里,他把耳機分她一半,播放《Bohemian Rhapsody》。鼓點響起時,指針開始瘋狂逆轉,窗外的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倒退成雨。雨點升到空中,聚成云,再散開成晴。她趴在窗臺,笑得肩膀發抖,說:“我們像兩個偷時間的賊。”
沈嶼沒告訴她,他偷的不是時間,是她。
三
時間倒流得越來越長,副作用也隨之而來。
首先是記憶。倒流結束后,他們仍會保留“未來”的記憶,但其他人不會。于是沈嶼看見班主任在周三摔碎的玻璃杯在周二完好無損;看見林笙在周五考砸的數學卷在周四還是空白。他們像兩個活在夾縫里的幽靈,守著彼此的秘密。
其次是衰老。每次倒流,他們的身體會偷偷老一點點——像被時間報復。沈嶼發現林笙的眼角出現一道極細的紋路,在黃昏的光里像一道閃電。她本人沒察覺,仍興奮地計劃下一次“旅行”。
“我們去倒流到初中畢業那天吧。”她說,“我想看看我們第一次擦肩而過時,你有沒有回頭。”
沈嶼想說“沒有”,卻在她眼睛里看見自己撒謊的影子。于是他點頭。
倒流那天,是六月二十八日。蟬鳴像一把鈍鋸,割著所有人的神經。他們躲在老鐘下,手心貼手心,像兩塊即將融化的冰。鐘聲“噠”地一聲,世界開始褪色——
他看見十五歲的自己站在校門口,背著嶄新的書包。林笙從馬路對面跑來,馬尾辮像一條黑色的河流。他們在人群中短暫地擦肩而過,十五歲的沈嶼果然沒有回頭。
可二十七歲的沈嶼在倒流里哭了。他伸手想碰一碰那個少年,指尖卻穿過幻影,像穿過一團霧。林笙站在他身邊,輕聲說:“別哭,我們馬上就能回去了。”
然而倒流沒有停止。
指針越轉越快,像被抽打的陀螺。他們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身體從十七歲倒退回十六歲、十五歲……直到變成兩個小小的孩子,站在小學操場的塵埃里。林笙忽然松開他的手,說:“沈嶼,我忘了告訴你——每次倒流,其實是在透支我們的‘以后’。”
四
最后一次倒流,停在了一個雨天。
他們站在初三的教室里,窗外是灰色的雨幕。林笙穿著藍白校服,頭發還是濕的,像剛從水里撈出來的月亮。她踮起腳尖,在沈嶼耳邊說了一句話。
那句話被雨聲吞沒,沈嶼沒聽清。
下一秒,倒流結束。世界像被按下播放鍵,雨開始正常地下落。沈嶼站在原地,手里空無一物——林笙不見了。
他瘋了一樣跑遍整個校園,問所有人有沒有見過一個叫林笙的女生。他們搖頭,說學校根本沒這個人。老鐘的指針開始順時針轉動,銹跡一點點剝落,露出嶄新的金屬光澤。
沈嶼回到圖書館,在樓梯間撿到一本《時間簡史》。書扉頁有一行鉛筆字:
“如果時間不能讓我們相遇,就讓我用余生去記得你。”
落款是“林笙”,日期卻是十年后。
五
十年后,沈嶼成為物理學家,研究量子糾纏與時間對稱性。
他在論文里寫:時間并非線性,而是一張褶皺的紙。相愛的人會在某個褶皺里重逢,即使他們已忘記彼此的名字。
沒人相信他的理論,直到某天,他在實驗室的監控里看見一個穿藍白校服的女孩。她站在老鐘下,抬頭看指針——這一次,是順時針。
沈嶼沖出去,卻在門口停住。女孩轉身,眼角有一道極細的紋路,像一道被歲月撫平的閃電。
她問:“你相信時間可以逆轉嗎?”
沈嶼搖頭,又點頭。
“我不需要逆轉了。”他說,“我已經在最好的時間里,遇見了你。”
女孩笑了,嘴角彎成一個小小的括號。
這一次,鐘聲沒有響。
時間終于學會了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