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來活了
攝影棚內,空氣里混雜著咖啡的甜膩、金屬燈架散發的燥熱,以及幾十號人凝結的緊張氣息。
一場關鍵的雙人對話戲剛被導演王振邦喊了“Cut”。
監視器后,導演臉色陰沉的可怕。
他猛地將手中卷成筒的劇本摔在扶手上,指著監視器,對旁邊的攝影師咆哮:
“老劉!你他媽在搞什么飛機?!
我要的是那種劍拔弩張的張力!這鏡頭死氣沉沉的,跟拍家庭錄像似的!重來!”
攝影師老劉臉色訕訕,沒敢反駁,只是低聲指揮攝像助理重新調整機位。
片場陷入一種高壓的沉默,只有軌道車移動時輪子摩擦地面的細微聲響。
導演又對身后喊:
“賈文呢?你給這干看著啊?你是導演助理,不是觀眾,去幫忙啊!”
“來了。”
一個年輕人跑過來,穿著洗得發白的T恤,手里緊握著場記板和那份被翻得卷邊的《電影鏡頭語法》。
他沒有去調整機位,而是掃過監視器上定格的構圖,又迅速看向剛剛停止滑動的軌道車和固定在三腳架上的主機位。
他喉結滾動了一下,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清晰的穿透力,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寂靜:
“王導,關于剛才的鏡頭調度,我有點想法……”
王振邦的脖子像生銹的軸承,極其緩慢地轉向賈文。
他瞇起眼:
“哦?”
他拖長了尾音,嘴角掛著一絲冰冷的嘲弄:
“我們的大理論家又有什么真知灼見?說來讓我這個老家伙開開眼。”
賈文無視嘲諷,指著機位布置,語速平穩地說:
“王導,這場戲是兩人關系轉折點的關鍵對峙,沖突張力應該層層遞進。但目前的調度……”
他略作停頓,組織更專業的語言:
“當女主說出那句關鍵臺詞‘我們完了’時,按照情緒的頂點,鏡頭應該給予強化的反應。
但主攝A機紋絲不動,B機還在慢悠悠地做它的‘藝術性’環繞,呈現出那個不溫不火的中景。
結果就是,臺詞的力量被稀釋了,本該爆發的情緒點被過于平滑的鏡頭語言硬生生壓了下去,所以您才會覺得‘死氣沉沉’。”
賈文的話,如同在平靜的水面投入了一塊巨石。
所有人都驚愕地看著他,一個導演助理,竟然在片場,當著所有人的面,如此精準地剖析導演的鏡頭調度失誤?!
導演王振邦臉上的橫肉劇烈地抽搐著,他猛地從導演椅上彈起來,動作之大讓椅子“哐當”一聲翻倒在地。
他指著賈文:
“你在教我做事?”
賈文不卑不亢:
“我是看您一直對拍攝效果不滿意,所以…”
“閉嘴!”
王振邦粗暴地打斷他,口水噴濺在賈文臉上:
“一個才摸過幾天機器、扛過幾天滑軌的毛頭小子!
一個連分鏡頭腳本都輪不到你畫的小助理!
你懂什么叫現場調度?
你懂什么叫鏡頭節奏?!”
他目光落在賈文手里那本《電影鏡頭語法》上。
他伸手一把奪過那本書,“啪!啪!”兩聲,狠狠地在賈文眼前拍打著書封。
“就看了幾本這種破書!
就以為自己能指點江山了?
就能教我王振邦怎么擺弄鏡頭了?
老子拍片的時候,你他媽還在穿開襠褲玩泥巴呢!
藝術是干出來的!是在現場磨出來的!
不是靠你這種紙上談兵的玩意兒,坐在這里指手畫腳,批判鏡頭調度!”
他越說越激動,將書本狠狠摔在地上,泄憤似的在上面狠狠碾踩了幾下:
“賈文!你被解雇了!立刻!馬上!滾出我的片場!”
賈文平靜地撿起地上的書,撣干凈上面的塵土,從休息區拿上自己的杯子,在眾人復雜的目光中離開了片場。
身后傳來“Action!”的聲音,王振邦已經重新坐回被人扶起的導演椅上,拿起對講機,仿佛剛才那場風暴從未發生過:
“全體準備!剛才那條情緒點不對,重新來!B機滑軌速度放慢20%,A機保持不動!燈光!給我把女主臉打亮一點!3,2,1,走!”
賈文穿過橫店,路過眾多正在拍攝的劇組,其中一大半都是拍攝短劇的。
他搖搖頭,感慨:
“世風日下,短劇這種東西都能端上桌了,還被受追捧,真是時代的悲哀。”
坐上公交,一路晃晃悠悠一個多小時才回到自己的出租屋。
賈文看著已經干癟的掛面袋子,有些懊惱剛才從劇組走的時候沒有帶一份盒飯。
他倒頭睡下,準備睡到下午再吃飯,連帶晚飯一起解決了。
不知道是心里裝著事,還是饑餓的問題,一直輾轉反側睡不著。
回想自己從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半年,那份“用光影雕刻世界”的野心,被冰冷的現實打磨得所剩無幾。
投出去的簡歷石沉大海,參加的幾個所謂“青年導演扶持計劃”也杳無音信。
咚咚咚。
敲門聲干脆利落,打破了屋內的死寂。
賈文煩躁地搓了搓臉。
估計房東又來催房租了。
他趿拉著拖鞋,帶著麻木的警惕走到門邊。
“誰?”聲音沙啞。
“賈文,是我,王姐!”
門外傳來一個清亮的熟悉嗓音。
賈文一怔,拉開老舊的防盜門。
門外站著一個女人,三十歲上下。
長相普通,一頭短發,穿著一身質地尚可的深色休閑西裝,腳下是一雙軟底的黑色平底鞋。
鼻梁上架著一副細邊眼鏡,鏡片后的目光銳利如刀,帶著一種職業性的審視。
她是王雅,圈里人稱“王姐”,一個以眼光毒辣、手腕利落著稱的經紀人,和賈文曾在一次學生短片展映上短暫合作過。
“王姐?”
賈文有些意外,更多的是窘迫。
這位大姐怎么會找到這來?
“嗯,找你有點事兒。”
王姐點點頭,視線已經像探照燈一樣越過賈文,快速掃視了一圈屋內:
斑駁的墻壁、雜亂的書籍影碟、墻上貼著的大師海報和分鏡稿紙、桌上的泡面碗…
她的目光在掛面袋上停留了半秒,隨即回到賈文臉上,表情沒什么變化,只是推了推眼鏡。
“不請我進去坐坐?你這……藝術家的地盤,挺有‘沉淀感’的。”
王姐的語氣聽不出是調侃還是陳述,不等賈文反應,她已經側身,利落地踏進了門內。
她精準地避開了地上的雜物,徑直走向屋內唯一還算能坐的舊沙發——那上面也堆著幾本書。
她自然地伸手把書挪開,騰出一小塊地方。
“王姐,您怎么……”賈文關上門,局促地問。
“有活兒。”
王姐打斷他,開門見山。
她從隨身的黑色通勤包里抽出一份打印稿。
“我手上正好缺個能鎮得住場的執行導演,想起你了。”
“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