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楔子:《長安殂謝前遺淮深帖》

淮深吾侄:

衰朽殘軀,臥長安病榻,氣息如絲,猶執管欲書。當此際,風沙蝕骨之痛、河西光復之艱,悉涌心頭,不得不訴諸筆端,為吾侄陳之。

憶昔少時,居沙州塢堡,吐蕃肆虐,漢民如芥。阿耶每夜啟藏書窟,示吾《漢書·衛霍傳》,指霍去病“驃騎出塞,封狼居胥”事,目眥欲裂言:“河西本漢家膏腴,唐人血脈,斷不可絕!”彼時窟中唐燭搖曳,祖父遺留之《河西輿圖》,邊角凝血,乃吐蕃陷沙州時,祖父親書“不降”,為箭鏃所傷。吾蜷伏經卷間,偷摹漢字,手為吐蕃稅吏折斷,阿耶冒死詣贊普牙帳,以粟特銀幣賄司馬,歸則以胡笳骨為筆,碎青瓷為硯,月下授吾“忍”字,墨淚相和,染透殘編。

會昌二年,吐蕃內亂,洛門川兵戈起。阿耶啟波斯毯下輿圖,解幞頭示發,泣言:“天寶以降,河西淪喪廿年,唐人骨斷,血未斷也!”斯時茶湯騰煙,映父子影重,官袍下襕衫隱現,輿圖“沙州”血漬,乃祖父拒降時,箭鏃穿胛之證。吾自此串聯義士,藏典護文,如履薄冰,志在復唐。

大中二年,舉義旗,沙州父老響應,“漢人皆助之,虜守者驚走”,光復故地,瓜州繼克。旋遣吏奉表長安,道途險厄,信使幾為吐蕃截殺,然漢家氣節,終達天聽。其后十載,收復十一州,涼州之戰尤艱。吐蕃殘兵聚姑臧,城高池深,吾率蕃漢聯軍七千,對陣數萬之眾。箭矢穿云,血濺戎衣,祁連雪光,映吾橫刀,劈吐蕃旗,血漬城磚“唐”字。戰后得吐蕃降將囊熱所藏琵琶,弦斷柱折,纏半幅《霓裳》舞譜,念及沙州驛館云娘,斷肢畫影,方知文化骨殖,刀下抽芽。

然長安猜忌,如影隨形。兄議譚入朝為質,吾后亦赴闕,為解朝廷疑。宣政殿外,雨濕官袍,為兄整粟特衣領,手抖逾克瓜州時。兄登玉輅,車簾啟處,見其靴藏漢皂,乃父臨終以《漢禮圖》易之,忠義相傳,肝腸寸斷。朝堂之上,唐使側目,宦豎擲涼州節度印,金聲裂帛,較之沙州矢鏃,更刺吾心。吾嘗見通譯李崇禮,初懷復漢之志,周旋吐蕃權貴,暗藏典籍,然臨危變節,獻經求榮,其狀可悲,其心可嘆,亂世之中,人性之復雜,大抵如此。

今病革,唯念河西文脈,如莫高窟畫工,于吐蕃顏料下藏漢家飛天;藏經洞經卷,歷劫不亡。又思文書孫季還,以巴豆入墨,使吐蕃讀漢籍而嘗苦;新兵李青,戰前書家書,言“愿埋骨河西,復我大唐”,此等微人物,亦為光復大業添磚加瓦。汝承歸義軍帥,當守漢字為史筆,護唐人血脈。吐蕃以刀劍迫,終不能斷文化之根,蓋“唐”字刻入骨髓,縱千難萬險,漢家魂魄不滅。

狼毫將墜,墨瀋漶紙,猶望吾侄,持節奮進,續大唐余暉,使河西故事,盡書漢字,傳之后世。若遇困厄,可思驃騎將軍之勇,念祖父輩之忠,莫負沙州父老所托。

老病垂絕張議潮書于長安垂拱殿廡下

咸通十三年臘月廿三

版權:創世中文網
同類熱門書
重生之女將星
會員
唐磚
極品家丁
漢鄉
窮鬼的上下兩千年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林口县| 滕州市| 夏邑县| 沾益县| 中方县| 亚东县| 扬中市| 始兴县| 永善县| 乌兰县| 峨山| 当涂县| 霍林郭勒市| 潞西市| 大悟县| 新晃| 石嘴山市| 本溪| 申扎县| 政和县| 政和县| 常州市| 延吉市| 延吉市| 祥云县| 沙洋县| 舒兰市| 元阳县| 靖西县| 华亭县| 安阳市| 白城市| 麟游县| 壤塘县| 防城港市| 玉屏| 廉江市| 甘孜| 余江县|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