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序幕

1921年,北平,春。

每天早上,天剛亮,在前門外的珠市口,那些賣綾羅綢緞、金銀首飾、南北雜貨的大鋪子和戲園子、飯莊子還沒打開店門做生意的時候,就會有三個孩子,從路東的胡同里出來,到路西穿過煤市街去上學。三個孩子中有兩個男孩、一個女孩,都是七八歲的年紀。他們穿得都體面,锃亮的皮鞋踩在還沒什么行人的路面上格外響亮,身后還各自跟著一個仆人,替他們提著書包、水壺和墨盒。他們向北到了大柵欄,就往西穿過煤市街,再沿著前門西河沿街往西去廠甸小學上學。煤市街雖說和大柵欄、珠市口隔著不遠,卻像是兩個世界。大柵欄、珠市口那邊,沿街的都是大商鋪大字號,這煤市街上,卻是擠滿了大雜院,就連個二葷鋪子都沒有,只有一口蒸饅頭的大鍋,和一堆估衣堆在路邊,只要扔上兩個銅板,就能拿走一個熱氣騰騰的大饅頭或者一件估衣。這里是窮人聚居的地方,他們也只買得起這兩樣。

三個孩子自然管不了這里污水遍地、街面雜亂,其實,他們去上學,根本不用進煤市街,完全可以一直往西,但他們卻每次都拐到煤市街上來走一陣子。而且,他們每回路過最大的那家煤店,都會放慢些腳步,他們盼著能見著那些運煤進城的大駱駝。這些駱駝都是在房山、門頭溝那一帶的煤礦拉了煤,走上兩天才能到北平城外,如果運氣不好,城門已經閉了,只能在城外待上一宿。這些孩子,當然也去過西郊的動物園,但那里的動物都是關在籠子里的。哪像這里的駱駝,可以伸手摸它們的毛和鈴鐺。

三個孩子里,瘦瘦的名叫穆立民,是天祥泰綢緞莊東家穆世軒的兒子;壯實一些的,名叫阮化吉,是奎明戲院的少東家;那女孩名叫潘慕蘭,她父親是大飯莊子正和樓的老板。

這天下午放學后,三人路過煤市街一個大雜院的門口時,看到一個比自己大一些的男孩正在門口寫字。但他不是用毛筆端端正正地在宣紙上寫小楷,而是用一根干樹枝在地上寫。這大孩子沒穿鞋,身上的衣服雖然洗得很干凈,但一點兒也不合身,一看就是撿回家后又洗干凈的。三人看了幾眼,阮化吉說:“穆立民,你看人家寫的這千字文,比咱們在紙上寫得都好。”

穆立民點點頭,問這個大孩子在哪里上學。這個大孩子搖搖頭,說自己沒上過學。三人不信,潘慕蘭就問他為什么沒上過學就會寫字,還寫得這么好。他說家里沒錢送他上學,但自己喜歡讀書,就經常到附近小學的教室外聽老師上課。“我知道你們都是廠甸小學的,全南城就數你們這個小學好。我看見過你們在教室里上課。”他指著潘慕蘭說,“你叫潘慕蘭,你上學不專心,老師講課時,你老在本子上畫畫。”

他又指著阮化吉說:“我也知道你,奎明戲院就是你們家的。你也不好好上課,凈在上課時折紙飛機。有一回,老師上完課往外走時,你還用紙飛機去扔老師,都戳到老師頭發上了。”最后,他對穆立民說:“你上課比他們都認真,但你也有一樣不好,你太愛看閑書了。遇到不愛上的課,你就偷偷看閑書。照我說,閑書回家再看,上課還是要聽先生的。”

三個孩子互相看了看,吐了吐舌頭。這時,從遠處走來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中年女人,懷里抱著一堆衣服。這大孩子叫聲媽,從這女人懷里接過一些衣服。他對三個孩子說:“好了,我該回去幫我媽洗衣服了。”

這孩子抱著衣服進了院子,穆立民朝他喊著:“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蘇,叫順子。”

“蘇順子,禮拜天我們若去永定門外放風箏,你也來吧。”

蘇順子轉過身,搖搖頭,說:“我得幫我媽干活兒,或者上街撿煤核。”

這時,他已經走進院子里,朝外招招手,就和他媽一起把衣服往大盆里一放,洗了起來。

三個孩子后來又看見過這個大孩子好幾回,他不是在地上寫字,就是拿著一本又臟又破的課本在看。有時三個孩子還能從大雜院敞開的大門看見他在里面洗衣服。

開春時節的一個禮拜天,穆立民他們在永定門城樓外面的空地兒上放風箏。這風箏是三個孩子湊錢在琉璃廠“風箏哈”買來的大沙燕兒,足有半個八仙桌大小,著實精致。他們剛把風箏放到天上,正好有幾個藍眼睛大鼻子的洋孩子從南苑打完獵,騎著自行車進城。這幾個洋孩子背著獵槍,車把上掛著滴著血的野兔、山雞,看見穆立民他們正玩得開心,相互使個眼色,就跳下車來搶穆立民和潘慕蘭手里的風箏線軸。洋孩子們比穆立民他們足足高出一個頭,阮化吉上來和他們對打,結果三個中國孩子都被他們踹倒了。洋孩子舉著線軸哈哈大笑,開始手忙腳亂地把風箏收回來。穆立民從地上爬起來,抓住最兇的那個洋孩子就在他手上咬了一口。這洋孩子慘叫起來,手一松,風箏拖著線軸飛遠了。他一見到手的風箏又沒了,登時急眼了,大吼一聲,抓過獵槍就瞄準了穆立民。他嘴里念念有詞,眼瞪得通紅,旁人雖然不知道是哪國話,但肯定不是什么好詞兒。他舉著槍,朝穆立民越逼越近,槍口眼看都戳到穆立民太陽穴了。三個中國孩子嚇得一動不動,眼看那個洋孩子就要扣動扳機,一塊磚頭不知道從哪里飛來砸中他的手臂。他慘叫一聲,疼得把獵槍扔了出去,結果獵槍撞在地上走火了,只聽砰的一聲,子彈在城墻上打出一個煤球大小的洞來。

幾個孩子都嚇了一跳,扭臉一看,蘇順子正攥著一塊磚頭,站在不遠處。那個洋孩子捂著胳膊哭喊起來,嘴里飛快地嚷著一大串誰也聽不懂的洋文。城門外的巡警聽到這邊有動靜,大聲喊叫著趕了過來。穆立民低聲對蘇順子喊道:“快,趕緊跑!”這時,潘慕蘭和阮化吉才醒過神來,在巡警手邊鉆過去,又鉆進城門,進了城。

四個孩子一口氣跑到天橋,四周全是來游玩的市民,他們這才放下心來,背靠著一棵大樹,大口喘著粗氣,心還在撲通撲通地狂跳著。

等呼吸平穩了一些,潘慕蘭回想著剛才的情形,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阮化吉臉色慘白,一直搖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穆立民對蘇順子說:“你救了我,我得帶你見見我奶奶和我爹、我娘。”

四個人一起去了穆立民家。穆立民向穆家長輩說完事情的經過后,阮化吉補了一句說:“那一槍要是打在人的頭上,非得把腦漿子打出來不可。”穆老夫人這天由貼身丫鬟袖兒陪著去茶館里聽評書了,穆夫人聽完,嚇得臉都白了,腿腳哆嗦個不停。穆世軒稍一沉吟,就派天祥泰綢緞莊最干練的伙計周雙林去煤市街把蘇順子的母親請了過來。

穆世軒取了五十塊大洋交給蘇順子母親,說,大恩不敢言謝,這點錢也談不上報答救命之恩,只是略表心意。穆夫人則說,家里還有空房,他們母子可以搬進來,以后每月給他們十塊大洋,他們什么活兒都不用干。蘇順子的母親瞟了一眼托盤里的兩大封銀圓,苦笑著搖頭拒絕了,說:“順子,你告訴他們幾位,咱們為什么會來北平。”

原來,蘇順子一家是山東陵縣人,他們所在的那個村子向來有外出事廚的傳統,蘇順子的父親也是從小就到濟南學了一手魯菜手藝。后來,他們有不少同鄉來北平的大飯莊當大廚,沒幾年就攢了一大筆錢。蘇順子的父親心動了,也到了北平。本來蘇順子的父親跟他們娘兒倆說,在北平苦熬上三年,攢夠能自己開一家飯鋪的本錢就回來。可他父親竟然一去不回,如今已經有五年音訊全無了。蘇順子說完,他母親說:“穆太太,您是好心幫我們,可我們來這北平,不是來享福的,是來找順子他爹的。我們娘兒倆要是真住進您府上,可沒法再滿北平城找他爹了。眼下我們娘兒倆,仗著我會洗洗補補,順子也懂事,能撿煤核撿廢紙掙錢,日子倒也過得下去。”

穆世軒說,自己店鋪里的伙計,加上宅子里的仆傭,一共三十多人,這些人可以一起幫他們找人。穆夫人看了看潘慕蘭,朝穆世軒使個眼色,穆世軒明白她的意思,低聲說:“她家的正和樓倒是個魯菜館子,但正和樓向來以海味為主,后廚多來自煙臺一帶,沒聽說有從濟南來的。”

穆夫人勸蘇順子的母親把大洋收下,她卻堅辭不受。蘇順子看了一會兒,過去扶著母親的胳膊,說:“媽,咱們回去吧。”穆立民趕緊到自己母親耳邊說了幾句,穆夫人點點頭,說:“蘇家大姐,我敬佩你們行得正立得直,但蘇少爺救了立民的命,這恩我們可不能不報。要說這恩也不是輕易能報答得了的,您看這樣行不行,蘇少爺也想念書,我們家替他把廠甸小學的學費交了,以后呢,還請他陪著立民上學放學,我們這兒里里外外的衣裳,也都歸了包堆,全送到您那兒,這兩樣加起來,每月給您十塊大洋的工錢。這您可千萬別推辭了,我說的這個數,大概也就是個行情價。”

蘇順子的母親眼淚汪汪的,摸著蘇順子的頭頂,說:“這孩子,就是好念書,在地上撿起來個有字兒的紙,都要看上半天。”

穆世軒和穆夫人見她點頭了,互相看了看,都松了口氣。但蘇順子的母親堅持每月最多要三塊大洋,再多就不答應了。

品牌:聯合天暢
上架時間:2025-06-26 10:44:54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聯合天暢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神池县| 吴堡县| 台北市| 赣榆县| 蓬莱市| 潮州市| 区。| 南平市| 天全县| 宜川县| 基隆市| 米脂县| 来宾市| 百色市| 洪雅县| 石首市| 浏阳市| 炉霍县| 拉萨市| 元谋县| 枣阳市| 工布江达县| 福建省| 青浦区| 隆子县| 太和县| 安丘市| 车险| 晋宁县| 上蔡县| 霍邱县| 九龙县| 巩留县| 温州市| 沙坪坝区| 米易县| 阳泉市| 钟山县| 贡觉县| 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