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的反面教材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寫給每個和自己一樣處在一個窒息家庭的讀者
寫給每個和自己一樣處在窒息家庭的人
我想先抱抱你,因為我太清楚,在那些窒息的瞬間,哪怕一個小小的擁抱,都能成為救命的氧氣。那些家庭里的壓抑,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無病呻吟,是深夜躲在被子里無聲的啜泣,是想開口求救卻被“家丑不可外揚”堵住的喉嚨,是明明身處人群,卻像被透明玻璃罩困住的孤獨。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時刻?父母的爭吵像驚雷,在頭頂炸響,可你連勸架的勇氣都沒有,只能縮在角落數(shù)著墻上的裂縫;他們用“為你好”的名義,把你的夢想撕得粉碎,說“別搞這些沒用的,找個安穩(wěn)工作才是正途”;又或者,家里永遠彌漫著沉默的硝煙,哪怕你小心翼翼呼吸,都能被指責(zé)“整天擺著張臭臉”。那些窒息感,像潮濕的藤蔓,一點點纏住你的心臟,讓你覺得自己不配快樂,甚至懷疑,是不是連存在都是一種錯。
但你知道嗎?這不是你的問題。家庭本應(yīng)是遮風(fēng)擋雨的港灣,可我們不幸駛?cè)肓瞬紳M礁石的海域。那些被否定、被壓抑的情緒,不是矯情,是真實的傷口。我也曾無數(shù)次想逃離,想對著這一切大喊“我受夠了”,可每次邁出腳步,又被“血緣”的繩索拽回。直到后來我明白,逃離不是軟弱,自救也不是背叛——我們可以在窒息的縫隙里,給自己鑿出透氣的窗。
試著寫日記吧,把那些不敢說出口的委屈、那些在心底扎根的不甘,都倒在紙頁上。哪怕字里行間都是淚痕,也是你與黑暗對抗的證據(jù);去交幾個能讓你卸下心防的朋友,不是那種只聊八卦的泛泛之交,而是當(dāng)你說“我很難過”時,會認(rèn)真看著你的眼睛說“我在聽”的人;也可以培養(yǎng)一個小小的愛好,像種下一顆種子,在家庭的凍土上,努力開出屬于自己的花。我開始寫故事時,就像握住了一把小鏟子,一點點挖開困住自己的泥沼,那些虛構(gòu)的人物和情節(jié),成了我喘息的出口。
別害怕孤獨,那些獨自舔舐傷口的時光,會讓你長出更堅韌的翅膀。也別著急原諒,不是所有的傷害都能被一句“過去了”輕輕帶過。我們可以帶著傷疤前行,讓那些痛苦成為提醒自己“要好好活下去”的印記。家庭或許給了我們窒息的開場,但人生的劇本,我們可以自己改寫。
你看,現(xiàn)在的我能坐在這里,把這些話說給你聽,就說明黑暗沒有吞噬所有的光。那些在窒息家庭里掙扎的日子,讓我比任何人都懂得“活著”的重量,也讓我更珍惜每一個能為自己而活的瞬間。
所以,不管此刻的你有多難,都請再堅持一下。你值得被看見,值得擁有屬于自己的晴朗天空。哪怕家庭的窒息感還在,也別忘了,你心里那團想掙脫、想發(fā)光的火,永遠不會熄滅,那就是你自救的力量,是你走向新人生的起點。我們不是待宰的羔羊,我們是自己命運的牧羊人,哪怕起點是荊棘滿途的窒息家庭,也能走出屬于自己的、帶著血與淚卻無比珍貴的路。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想告訴和我一樣的人:你不是孤獨的困獸,那些在窒息家庭里的掙扎、痛苦、自我懷疑,我都懂。我們不必強迫自己去原諒傷害,也不用假裝家庭是完美的避風(fēng)港,但請一定記得——你有資格追求屬于自己的光。
那些被父母否定的夢想,被家庭壓抑的情緒,都該成為你掙脫枷鎖的力量,而非困住自己的理由。我想讓你看見,有人和你一樣在深淵里摸爬滾打,卻依舊固執(zhí)地尋找出口;想告訴你,哪怕家庭給的底色是灰暗的,你也能靠自己的雙手,在人生畫布上涂滿屬于你的色彩。
別放棄自救的勇氣,別讓“原生家庭”成為困住一生的標(biāo)簽。我們可以帶著傷疤前行,把那些窒息的過往,變成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的火炬。因為經(jīng)歷過黑暗的人,更懂得如何為自己、為同路人點亮星光,這是我們在窒息家庭里,能給自己、給彼此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