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郊區(qū)
或許,在未來的過去,面對永恒的終結(jié),黎維·洛倫茲·洛夫克拉夫特將會再一次回到那個平平無奇的遙遠下午。
那時他還是密斯卡托尼克大學古典語言學專業(yè)的三年級學生,正無所事事地在露臺靠椅上翹著腿,讀著雜志上那部連載小說的第一行字:
在那陰沉無光的黃昏斜陽時分,我坐上出租車,從阿卡姆的波士頓-緬因火車站前往密斯卡托尼克河東南半英里開外的城郊地段。
阿卡姆是一個比起鄰近的金斯波特和印斯茅斯要年輕得多的地方,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
早期的殖民者為了躲避公理會的壓迫,在如今的法蘭西山區(qū)上鋪設(shè)出了阿卡姆最早的街道,他們大都是具有良好教育的實業(yè)家和學者,這也就奠定了阿卡姆此后在學院教育上的沉穩(wěn)學風和城鎮(zhèn)治理上的開明得體。
然而在新英格蘭女巫審判時期,那些從塞勒姆來的女巫密會將黑暗可怖的異端巫術(shù)連同巫術(shù)恐慌一并帶到了阿卡姆,為城鎮(zhèn)的前景蒙上一層不祥的霧靄,直到移民中的一伙暴徒將潛伏在城郊的邪惡巫術(shù)師古迪·福勒抓住,并將其絞死在阿卡姆西邊的劊子手山上,阿卡姆人人自危的巫術(shù)恐慌方才告一段落。
但《新英格蘭樂土上的奇術(shù)異事》上所記載的恐怖并未到此結(jié)束,據(jù)說在五朔節(jié)前夕或萬圣節(jié)第二天獨自在劊子手山上過夜的人會遭遇古迪的鬼魂。
譬如在1901年就有一位試圖在山頂過夜的波士頓男子,意圖戳破這段讓人不安的傳聞,此人至今下落不明。
而臭名昭著的不死魔女凱夏·梅森和她那可怖隨從并未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湮沒無蹤,據(jù)說她仍活動于法蘭西山區(qū)的魔女之屋,在為她那邪惡密謀進行殘酷的獻祭。
周遭多發(fā)的愛爾蘭移民兒童失蹤案雖然鮮少被報紙報道,但不得不承認,這些案件直至今日依然是籠罩城鎮(zhèn)一角的陰云。
就在前年的五朔節(jié)前夜,我的一位與警察打交道的偵探朋友告訴我說,阿卡姆警局和埃塞克斯郡的警官接收到情報,聯(lián)合突襲了位于城鎮(zhèn)北邊一處溪谷的邪惡巫術(shù)聚會,邪教成員們四散而逃,警方只抓到了兩個落單的邊緣成員。
然而現(xiàn)場找不到任何犯罪活動的證據(jù),因而他們被無罪釋放了,這兩個人很快不知所蹤。
人們最后看到他們的地方,便是我現(xiàn)在前往的地方。
那里是阿卡姆短暫的海上貿(mào)易生涯的沒落之后,于1796年陸續(xù)開設(shè)幾座紡織工廠的廠區(qū)。
或許是吸收了艾爾斯伯里和博爾頓等工業(yè)城市的前車之鑒,廠區(qū)的設(shè)立有意與城區(qū)相隔離,避免充斥著移民勞動力的紡織工廠大肆向空氣和密斯卡托尼克河里排放污染物,也極力避免諸如謀殺、綁架、入室盜竊、失蹤、打架以及酗酒等犯罪事件毀壞這座城鎮(zhèn)的體面氣質(zhì)。
一條陰森可怖的薩姆納河暗流涌動,蜿蜒向北匯入密斯卡托尼克河。
潛伏的無名恐懼盤踞在廢棄的郊區(qū)建筑群中,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霉味,遠處的廢棄房屋里隱約傳來低沉的、令人不安的嗡鳴。
焦黑的火燒痕跡,銹蝕的骯臟信箱,缺少維護的塌陷石子路面,尚存理性的人已經(jīng)搬離了這里,哪怕連自然也嫌棄著此處,不愿伸展新綠的根須往那廢棄地段生長。
人們對這塊不潔之地避之不及。僅僅是因為過去數(shù)十年里發(fā)生的幾起駭人聽聞、令人發(fā)指的謀殺事件,尚不足以完全解釋人們?yōu)楹卧跐撘庾R里對這里繞道而行,我想在這些事件的背后,存在著某種更悖逆常軌的怪誕。
原先的住民如此述說著離奇的傳說,在深夜時分,獨行的夜行者會驚恐地發(fā)覺,在他們身后數(shù)碼外,有時會一閃而過某種鬼祟的身影,而手提燈火的搖曳殘光,或許能讓其中一些不幸者,在那一瞬之間得以看清一雙血絲虬結(jié)的眼睛,和某種蒼白無血、墮落腐朽的類人面孔。
如果在此刻,恰巧燃油將盡,或許隔天,人們將會看到一道血跡延展向一間廢屋,里頭只剩下一具被鼠群啃咬得殘缺不全的肢體。
不幸目睹尸體那張殘存的面孔的人如此述說:那是一張人類極度恐懼與痛苦交加,在絕望瘋狂下扭曲變形的臉,即便是最具氣魄的人,也不愿去看那一張駭人惡象。
有時夜空會劃過一道驚雷,而不幸者的血跡則會半途憑空消失,似乎連同尸體被黑暗中的譫語不休吞噬,吐出些許殘肢或布料,最后化作一則失蹤的布告。
更有些時候,血跡會莫名其妙地延展向一些冷漠住民的住宅、或是那些荒廢偏僻的紡織工廠,但就連最細致入微的警探也無從查明任何確鑿線索,受害者就這樣不翼而飛,沒有線索的警員只得不了了之,并努力想象某種野獸,將一切罪名歸咎于它的名下。
自然,流言在傳播中總會逐漸失真,如同電臺中的雜音,除了當?shù)啬切┓忾]愚昧且不開明的愛爾蘭裔外,沒有人如此堅信過這些互相矛盾、荒誕不經(jīng)的傳聞。
我探尋著真相,如飛蛾撲火般命中注定地被吸引到了這座有著神秘歷史的城鎮(zhèn)。
最初的契機來自一位多年前搬離該地的親屬,我從他那里打聽到了諸如此類傳說,不久后便乘坐火車穿越鐵道踏入這片密斯卡托尼克河流經(jīng)的土地。
朋友為我找了郊區(qū)一幢房產(chǎn)擁有者的代理人,我計劃好租上幾個月,而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比起偵探梳理線索或歷史學家挖掘史料,我想我的行為更像啃噬腐肉的蛆蟲,一點點地啃光這個地方的所有令人厭惡的秘辛,以此化作鋼筆墨水中的怪異的災(zāi)厄氣息。
幸運,或是不幸的,那位房產(chǎn)的代理人為我介紹了幾位合租者,然而……
黎維略帶倦意地放下雜志,按揉著太陽穴,在一票三流怪奇小說中,這篇文章算得上文采斐然,另一方面而論,他不太喜歡這種浮夸的添油加醋,無論如何,作為閑時消遣這本雜志已經(jīng)夠格了。
“幸好那家雜貨鋪的汽水沒被買光。”黎維拿起一旁的汽水貼在額頭感受一會冰涼,在這酷熱難耐的鬼天氣只能靠冷飲和風扇降降暑氣。
他接著用開瓶器撬開碳酸汽水瓶蓋,猛灌一口,瞇著眼睛感受氣泡的沖擊,再長舒一口氣,隨即將玻璃瓶放在露臺桌面,轉(zhuǎn)身撐起那把二手陽傘,與此同時,目光隨意地掃向冷清的灰色街道。
東南郊區(qū)地段沒有值得一看的風景,只有稀疏的老式宅邸散布在周遭的空地里,歪歪斜斜的綠色林蔭伸張自然之手探向街道上原屬于人類的領(lǐng)域,吞噬路緣沒人處理的垃圾,而無人維護的稀疏路燈沉默地佇立在林間陰影中。
不過他并不排斥這種冷清孤寂的氛圍,黎維拉扯著短衫的衣領(lǐng),試圖帶起幾許涼風,再將幾口冰飲灌下肚,勉強緩解幾分暑意。今年的秋季午后的炎熱實在冗長難耐,從體感上而言,就如同夏日酷暑從未結(jié)束一般。對在馬薩諸塞州待了二十年的他來說,這樣的氣候確實算得上是少見的怪相。
而屋里頭也悶熱得厲害,外頭倒是勉強能吹吹風,將工作學業(yè)上的雜事拋之腦外后,黎維閉著眼躺在老舊的搖椅上歇息半晌,直到某種細微的噪音將他散漫的思緒拉回現(xiàn)實。
他起身打著哈欠,視線則在街上隨意游弋,這條泥濘坑洼、長久缺少維護的街道上人煙向來稀少,他的目光理所當然鎖定在這么一個郵差打扮的稀客身上。
那身材不高的郵差費勁地在顛簸路面上騎著單車沿街而來,眼睛在門牌上依次掃視,最終停步在一幢有著復(fù)折式屋頂?shù)莫殫澖ㄖ啊?
好巧不巧,正是自己腳下這棟老宅。
郵差從挎包中取出一份包裹,望向宅邸,看來是注意到了露臺上的黎維,伸手打了個招呼,然后停車走向正門。
“誰的包裹?”黎維將杯子擱置一邊,快步走下樓去。
腳下這所老別墅除了自己外還有兩位合租的住客。
第一位是個瘦削的小說家,給報社或雜志社寫恐怖小說的那種,在他的印象中這位先生一直戴著一副金屬圓框眼鏡,留著淺褐色短胡子,三十多歲,面貌有些蒼白病態(tài),目前已經(jīng)失聯(lián)三個月,剛才看的雜志中的幾個故事便是他幾個月前寫的,估計是看不到后續(xù)劇情了。
根據(jù)警方模棱兩可的說法,這位小說家可能是卷入了債務(wù)危機,目前正在逃債中,大概……
而第二位是自己在密斯卡托尼克大學的同窗,由于家境變故,他不得不設(shè)法在經(jīng)濟上開源節(jié)流,于是搬進這個不受歡迎的老宅里,順帶拉上了抱著同樣想法的自己。
只是這位朋友數(shù)月前不幸地患上精神病,疑神疑鬼嚷著墻和地板里有無數(shù)鼠群在陰暗爬行,期間病情逐漸惡化,直到幻覺頻發(fā),大喊大叫著地窖里有怪物、閣樓里有死人等鬼話,之后當然是搬離了這里,但也難逃精神失常,最后被人送進阿卡姆瘋?cè)嗽豪镤仢M軟墊的單獨隔間。
據(jù)醫(yī)生的說辭,很可能是家族精神病史的原因,當然環(huán)境也造成了雙向影響,最終造就了這一出不幸的悲劇。
這些內(nèi)容聽起來像是愛倫·坡筆下的恐怖驚悚小說里,被詛咒的宅邸常會出現(xiàn)的事情,但小說終究只是小說,這里住起來還算舒坦安逸,雖然偏僻,但芬恩幫和石頭幫的街頭混子們不怎么樂意光顧此地,比起那些混混橫行的下三濫河岸街巷的出租小房間,這里明顯是個不會被人打攪的好地方。
這棟樓里的大多設(shè)施雖然歲數(shù)比他大但至少接了水電,此外租金相當廉價,堪稱慈善,除了交通不太便利、屋子缺少維修,洗熱水浴還得去南岸的一家浴場,別的小缺陷尚能容忍。
比起密大那門窗漏風、管道故障、隔音奇差、四季夏暖冬涼的“東部地獄”一年級男生宿舍樓,這里已經(jīng)稱得上人間天堂了。
至于那些亂七八糟的流言蜚語和縹緲虛無的怪力亂神,或是些形跡可疑的混賬們,黎維相信,家中那把裝填.45 ACP彈藥的M1911手槍足以應(yīng)對一切潛在威脅,他對自己的射擊精度同樣抱有相當?shù)淖孕拧?
敲門聲再度響起,黎維也正好拉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