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與風對話的夏天》
十歲那年的夏天,風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我叫陳小風,名字是爺爺取的,據(jù)說,我出生的那天窗外刮著特別大的風,把醫(yī)院樓下的梧桐樹吹得嘩嘩作響。爺爺說,這孩子準是和風有緣。十年來,這句話在我身上應驗得徹徹底底。
我們住在南方一個叫青溪的小鎮(zhèn),四周是連綿的矮山,風從山谷里鉆出來,帶著青草和泥土的味道。每天放學后,我都會繞到學校后面的小山坡上,躺在柔軟的草地上,看天上的云被風推著走。
“今天你又遲到了。“我對著風說,手指間夾著一片剛摘的草葉。草葉顫動起來,一陣微風拂過我的臉頰,像是在回應我的話。
我笑了,把草葉舉到眼前,看它在風中跳舞。這是我和風之間的游戲——我說一句,它回一句,用樹葉的沙沙聲,用發(fā)絲的輕拂,用衣服的鼓動。大人們總說我愛自言自語,只有我知道,我是在和風說話。
“小風!回家吃飯了!“山下傳來媽媽的呼喚。我拍拍褲子上的草屑,對著風來的方向揮揮手:“明天見。“
風卷起幾片落葉,在我腳邊打了個旋兒,像是在和我告別。
那天晚上,我趴在窗邊寫作業(yè),風從窗縫里鉆進來,翻動我的作業(yè)本。我伸手想按住紙張,卻摸到了風微涼的觸感。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冒出來:如果風有生命,它會是什么樣子?
我放下鉛筆,從抽屜里找出素描本,開始畫起來。先是一個模糊的人形,然后加上飄動的頭發(fā),透明的身體,還有——我咬著筆頭想了想——對,要有翅膀,但不是鳥的翅膀,是像蒲公英那樣輕盈的翅膀。
“你在畫什么?“爸爸不知什么時候站在了我身后。
“風精靈。“我頭也不抬地回答,“它住在我們后山的松林里,每天傍晚都會來找我玩。“
爸爸笑著揉了揉我的頭發(fā):“想象力挺豐富。不過作業(yè)寫完了嗎?“
我吐了吐舌頭,趕緊把素描本合上。但我知道,風精靈是真的存在的,只是大人們看不見罷了。
第二天是周六,我一大早就溜出了家門。初夏的陽光還不算太烈,空氣中飄著槐花的甜香。我跑到后山的小溪邊,脫下涼鞋踩進水里。溪水冰涼,鵝卵石光滑得像抹了油。
“喂——“我對著山谷大喊,聲音被拉得很長很長。幾乎是立刻,一陣風從對面山上俯沖下來,吹亂了我的頭發(fā),還帶走了我放在石頭上的草帽。
“還給我!“我笑著追上去,草帽在風里翻滾,像只頑皮的小狗。跑著跑著,我撞到了一個人。
“哎喲!“我們倆都摔倒了。我抬頭一看,是班上的林小雨,她手里抱著一大把野花。
“陳小風!你干嘛呢?“她皺著鼻子問。
“我在追我的帽子。“我指著不遠處掛在灌木上的草帽,“風把它吹跑了。“
小雨幫我撿回帽子,好奇地問:“你剛才是在和風說話嗎?我聽見你喊'還給我'。“
我猶豫了一下,點點頭:“嗯,風是我的朋友。“
出乎意料的是,小雨沒有笑我,而是眼睛亮了起來:“真的嗎?我奶奶說,小孩子能看見大人看不見的東西。“
就這樣,我有了第一個相信風有生命的朋友。我們坐在溪邊的大石頭上,我把所有關(guān)于風的秘密都告訴了她——風怎么在春天帶來花香,在夏天送來清涼,在秋天卷走落葉,在冬天呼嘯著穿過小巷。
“它還會安慰我。“我說,“上次數(shù)學考砸了,我躲在這里哭,風就一直輕輕摸我的頭。“
小雨聽得入迷,突然跳起來:“我們來做個實驗吧!“
她從書包里拿出一個玻璃瓶,跑到開滿野花的草地上:“風,如果你能聽見,就把花瓣吹進瓶子里!“
我們屏住呼吸等著。起初什么也沒發(fā)生,但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一陣旋風突然卷起,粉白的野花瓣紛紛揚揚地飄起來,有幾片真的落進了瓶子里。
“太神奇了!“小雨尖叫著跳起來,我也跟著歡呼。我們決定成立一個“風之友“秘密俱樂部,就我們兩個人。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發(fā)明了各種與風玩耍的游戲。用報紙做風車,看誰的風車轉(zhuǎn)得最快;用舊床單做風箏,比誰的飛得最高;甚至嘗試用蘆葦桿做笛子,想吹出風的聲音。
最難忘的是那個暴雨前的下午。天空陰沉沉的,風越來越大,帶著潮濕的氣息。我和小雨在田埂上奔跑,張開雙臂像兩只小鷹。
“風今天好興奮啊!“小雨的辮子早就散了,頭發(fā)在風中狂舞。
我點點頭,感覺風在推著我的后背,像是催促我跑得更快些。我們跑到村口的老槐樹下,樹葉嘩啦啦響成一片,像是在鼓掌。
突然,一滴雨砸在我鼻尖上,緊接著是第二滴、第三滴。
“要下大雨了!“小雨拉著我的手往回跑。但風突然轉(zhuǎn)向,迎面吹來,強得讓我們幾乎睜不開眼。
就在這時,我聽見了一種從未聽過的聲音——風在槐樹枝丫間呼嘯,不再是平時的沙沙聲,而是一種低沉的、近乎嗚咽的聲音。
“風在哭嗎?“小雨緊緊抓著我的袖子。
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雨點越來越密,我們縮在槐樹下不敢動。風繞著大樹打轉(zhuǎn),時而怒吼,時而低吟,像是在掙扎什么。
“我們得回家了!“我鼓起勇氣,拉著小雨沖進雨里。風撕扯著我們的衣服,雨點打在臉上生疼。跑到半路,小雨的風箏從她書包里滑出來,瞬間被風卷上了天。
“我的風箏!“小雨想回頭去追,我死死拉住她:“太危險了!“
我們眼睜睜看著那只蝴蝶風箏在灰暗的天空中翻滾,越飛越遠,最后消失在雨幕里。回到家時,我們都成了落湯雞,被各自的媽媽訓了一頓。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聽著窗外呼嘯的風聲,怎么也睡不著。風還在哭嗎?為什么突然變得這么兇?我第一次感到,風也許不只是我的朋友,它也有自己的脾氣,自己的秘密。
第二天一早,我發(fā)現(xiàn)院子里的晾衣繩斷了,媽媽剛種的花也被吹倒了好幾棵。爸爸一邊修理一邊嘟囔:“這風真是瘋了。“
上學路上,我看見村里不少人家都有損失——東家的瓦片掉了,西家的籬笆倒了。小雨在村口等我,眼睛紅紅的。
“我的風箏找不到了。“她哽咽著說,“奶奶說被風帶到山那邊去了。“
我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她,只能遞給她一顆水果糖。我們沉默地走著,風輕輕拂過臉頰,溫柔得像是道歉。
“它昨天不是故意的。“我突然說。
小雨抬頭看我:“你怎么知道?“
“我就是知道。“我踢開腳邊的小石子,“就像你有時候也會不小心弄壞東西一樣。“
那天放學后,我們又去了后山。暴雨過后的草地格外青翠,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我的風箏還掛在槐樹低矮的枝丫上,濕漉漉的像只受傷的鳥。
“看,風把它還給我們了。“我爬上樹取下風箏。雖然骨架斷了,紙也破了,但蝴蝶的圖案還清晰可見。
小雨小心地撫平風箏的褶皺:“我們能修好它嗎?“
“當然能。“我自信地說,“我們可以做一個更結(jié)實的。“
接下來的周末,我們收集了更堅韌的竹條和防水油紙。爸爸教我們怎么烤彎竹條,媽媽給了我們結(jié)實的棉線。新風箏做好的那天,風恰到好處地來了,不疾不徐,像是特意等著這場重逢。
“去吧!“我和小雨一起松開手中的線,蝴蝶風箏乘風而起,越飛越高,直到變成藍天中的一個小點。
“風原諒我們了。“小雨輕聲說。
我搖搖頭:“是我們原諒風了。“
那天晚上,我在素描本上又畫了一幅風精靈——這次它不再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小精靈,而是一個有笑有淚、會生氣也會道歉的朋友。因為我知道,真正的友誼不只有快樂,還包括理解對方的每一面。
暑假來臨前,我和小雨在后山的小溪邊埋下了一個玻璃瓶,里面裝著我們的秘密——一片風干的楓葉,一朵壓扁的野花,還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致我們的朋友風,謝謝你陪我們長大。“
風吹過水面,泛起一圈圈漣漪,像是在閱讀我們的心意。我知道,這個與風對話的夏天,會成為我永遠珍藏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