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 第32章 決策選將與統(tǒng)一臺灣
- 第31章 臺灣問題初現(xiàn)
- 第30章 平叛艱難歷程
- 第29章 撤藩決策與叛亂爆發(fā)
- 第28章 三藩隱患初現(xiàn)
- 第27章 智擒鰲拜:皇權的初步穩(wěn)固
第1章 《從十三副遺甲到后金霸業(yè):努爾哈赤的崛起傳奇》:建州崛起
少年磨難與志向萌生
1559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出生于明朝建州左衛(wèi)赫圖阿拉城。他出身于女真建州左衛(wèi)的貴族家庭,其六世祖猛哥帖木兒本是斡朵里部的首領,后率部南遷至遼東,被明成祖朱棣封為建州左衛(wèi)都指揮使,子孫世襲。然而,努爾哈赤的童年卻并不順遂。
十歲那年,努爾哈赤的母親不幸離世。此后,繼母對他十分刻薄,這讓年幼的努爾哈赤過早地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十九歲時,努爾哈赤不得不與家人分家單過。分家后的他,生活陷入了困境,家境貧困的他只能和弟弟一起,靠著販賣人參、松子等山貨維持生計。
為了換取生活所需的日用品,努爾哈赤常常前往山林中挖掘山貨,然后到撫順進行交易。在這個過程中,他接觸到了不同的人群,開闊了眼界。他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這為他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通過與不同民族的交流,努爾哈赤了解到了外面世界的廣闊和復雜,也讓他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多的憧憬。
努爾哈赤尤其喜愛《三國演義》和《水滸》這兩部書籍。書中那些英雄豪杰的故事讓他心馳神往,也激發(fā)了他內心的豪情壯志。他從書中汲取了智慧和勇氣,學會了如何運用謀略和策略。這些書中的故事,成為了他在困境中堅持下去的動力,也塑造了他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性格。
在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中,努爾哈赤逐漸養(yǎng)成了獨立、堅強的品質。他學會了如何在困境中生存,如何應對各種挑戰(zhàn)。生活的磨難沒有打倒他,反而讓他更加堅定了改變命運的決心。他渴望有一天能夠出人頭地,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日子。
同時,努爾哈赤也看到了女真各部之間的紛爭和混亂。當時,女真分為三大部落,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而這三大部落又分裂為諸多小部落,他們之間互相征伐,干戈不止。這種混亂的局面讓努爾哈赤意識到,只有實現(xiàn)女真各部的統(tǒng)一,才能結束這種無休止的戰(zhàn)爭,讓女真族走向強大。
在與外界的接觸中,努爾哈赤深刻地認識到了女真族與其他民族之間的差距。他渴望學習先進的文化和技術,提升女真族的實力。這種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民族發(fā)展的責任感,進一步激發(fā)了他的志向。他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帶領女真族走向繁榮昌盛。
盡管生活充滿了艱辛,但努爾哈赤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他在困境中不斷磨礪自己,積累著經驗和力量。那些艱苦的經歷,就像一把把利刃,雕琢著他的性格,讓他變得更加成熟和穩(wěn)重。他的心中燃燒著一團火焰,那是對未來的希望和對理想的追求。
努爾哈赤的能力和威望逐漸得到了提升。他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展現(xiàn)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和智慧。他善于團結身邊的人,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這些都為他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個過程中,努爾哈赤也經歷了許多挫折和困難。有時候,他辛辛苦苦挖到的山貨,在交易時卻換不到足夠的生活用品;有時候,他在山林中遭遇野獸的襲擊,生命受到威脅。但這些困難并沒有讓他退縮,反而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正是這些童年的磨難和經歷,塑造了努爾哈赤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性格,也讓他萌生了統(tǒng)一女真各部、建立強大政權的志向。
父祖之仇與起兵契機
當時,女真諸部陷入連年內戰(zhàn),分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部落,且各部落又分裂成諸多小部落,相互征伐不斷。努爾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雖實力較強,但內部也并不太平。而明朝對女真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奉行“誰強就打誰”的原則,以此保持女真各大勢力的均勢。
努爾哈赤這一支與明朝的關系頗為復雜,尤其是與遼東總兵李成梁。努爾哈赤早年還曾作為質子在李成梁身邊。那時,建州右衛(wèi)王杲勢力強大,他是努爾哈赤的外公,卻因反明被明朝擊敗。王杲死后,他的兒子阿臺(努爾哈赤的舅舅)在古勒寨繼續(xù)反明。
1583年,李成梁大兵壓境,包圍了古勒寨。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和祖父覺昌安聽聞消息后,心急如焚。他們擔心阿臺之妻(努爾哈赤祖父的孫女)的安危,便匆忙進入古勒寨,試圖勸說阿臺投降,以保全眾人的性命。
然而,建州圖倫城的城主尼堪外蘭心懷不軌。他覬覦建州女真的統(tǒng)治權,想要消滅努爾哈赤的父祖和阿臺,自己獨霸建州。于是,尼堪外蘭來到古勒寨城門外,向城內士兵喊話,聲稱只要殺死城主阿臺,就有重賞。阿臺的部下被他的話所迷惑,為了得到賞賜,他們殘忍地殺害了阿臺,然后開城投降。
李成梁在古勒寨降順后,卻下達了一個殘酷的命令——“誘城內人出,不分男女老幼盡屠之”。在這場血腥的屠殺中,努爾哈赤的父祖也未能幸免,無辜地死于亂軍之中。
努爾哈赤得知父祖遇害的消息后,悲痛欲絕。他憤怒地質問明軍:“我的父親和爺爺為何被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仇也!”明軍自知理虧,為了平息努爾哈赤的怒火,給了他30道敕書、30匹馬作為補償,又讓他襲封建州左衛(wèi)都指揮使。所謂敕書,是允許努爾哈赤與明朝通貢的許可證,憑借它,努爾哈赤可以通過貢市獲得必要的物資;而襲封建州左衛(wèi)都指揮使,則代表著明朝對他身份的承認。
但這些補償遠遠無法撫平努爾哈赤心中的傷痛和仇恨。他深知,父祖的死與尼堪外蘭的陰謀密切相關。于是,他下定決心,要為父祖報仇雪恨。然而,此時的努爾哈赤勢單力薄,身邊僅有十幾個步卒,根本無法與擁兵百萬的大明王朝抗衡。而且,他也清楚地認識到,直接與明朝對抗無異于以卵擊石。
努爾哈赤將報仇的目標首先鎖定在了尼堪外蘭身上。他認為,若想抗衡大明,必先統(tǒng)一女真;若想統(tǒng)一女真,必先統(tǒng)一建州八部;若想統(tǒng)一建州八部,必先攻克尼堪外蘭。同時,在完成這一系列事情的過程中,還要穩(wěn)住大明,打消明廷對他的懷疑。
于是,努爾哈赤以父祖留下的十三副遺甲為基礎,召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正式起兵。他打著為父祖報仇的旗號,向尼堪外蘭所在的圖倫城進發(fā)。盡管此時他的隊伍人數(shù)不多,但每個人都懷著滿腔的仇恨和堅定的信念。
尼堪外蘭得知努爾哈赤前來尋仇的消息后,嚇得魂飛魄散。他本就是個膽小怕事、無德無才之人,根本沒有勇氣與努爾哈赤正面交鋒。于是,他連家人都顧不上,帶著一家老小倉皇潛逃。
努爾哈赤帶著一百來人幾乎沒費什么力氣就拿下了圖倫城。他趁機收復了尼堪外蘭的舊部,并將他們整編到自己的麾下。這一戰(zhàn)的勝利,不僅讓努爾哈赤獲得了一定的物資和兵力,更重要的是,它極大地鼓舞了士氣,讓人們看到了努爾哈赤的決心和能力。
此后,努爾哈赤開始了他統(tǒng)一建州女真的征程。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滿了艱難險阻,但為了父祖的血海深仇,為了實現(xiàn)統(tǒng)一女真的志向,他毫不退縮,勇往直前。每一場戰(zhàn)斗,他都身先士卒,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帶領著士兵們沖鋒陷陣。
在這個過程中,努爾哈赤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挑戰(zhàn)。有些部落并不愿意輕易歸順,他們聯(lián)合起來對抗努爾哈赤;還有些部落則在明朝的挑撥下,對努爾哈赤產生了敵意。但努爾哈赤憑借著卓越的領導才能和靈活的策略,一次次地化解了危機。
他善于利用各部落之間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逐個擊破。同時,他還注重與周邊部落建立友好關系,通過聯(lián)姻、結盟等方式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在不斷的征戰(zhàn)和斗爭中,努爾哈赤的隊伍逐漸壯大,他的威望也越來越高。
統(tǒng)一建州女真之路
拿下圖倫城后,努爾哈赤并未被勝利沖昏頭腦,他深知統(tǒng)一建州女真的道路才剛剛開始。尼堪外蘭雖然逃走了,但他的存在始終是個隱患,而且建州女真內部還有其他部落對努爾哈赤的崛起心懷不滿,隨時可能聯(lián)合起來對抗他。
不久后,努爾哈赤又將目光投向了兆佳城。當時,兆佳城城主李岱在明朝的挑唆下,準備引明軍前來攻打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得知這個消息后,決定先發(fā)制人。
1584年正月,努爾哈赤率領軍隊冒著大雪向兆佳城進發(fā)。雪越下越大,道路變得異常濕滑難行,士兵們的腳步也變得沉重起來。然而,努爾哈赤沒有絲毫退縮,他堅定地走在隊伍的最前面,鼓舞著士兵們的士氣。
當他們抵達兆佳城時,發(fā)現(xiàn)城門緊閉,城墻上布滿了防守的士兵。兆佳城地勢險要,城墻高大堅固,想要強攻并非易事。努爾哈赤仔細觀察了城防情況后,決定采用智取的策略。
他先派一部分士兵在城門前叫陣,吸引城上士兵的注意力,然后暗中派遣精銳部隊從城墻的一側攀爬而上。在攀爬過程中,士兵們小心翼翼地避開城墻上的守衛(wèi),利用繩索和鉤子一點點向上攀登。
就在士兵們快要接近城墻頂部時,一名守城士兵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行蹤,立刻發(fā)出警報。城墻上的士兵們頓時亂作一團,紛紛拿起武器進行抵抗。努爾哈赤見狀,果斷下令城門前的士兵發(fā)起攻擊,一時間,喊殺聲震耳欲聾。
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努爾哈赤身先士卒,親自登上城墻,與敵人展開了近身肉搏。他揮舞著手中的長刀,左劈右砍,敵人紛紛倒地。在他的帶領下,士兵們士氣大振,奮勇殺敵。經過一番激烈的戰(zhàn)斗,努爾哈赤的軍隊終于攻破了兆佳城,李岱被生擒。
努爾哈赤并沒有殺害李岱,而是對他曉以大義,勸他歸順自己。李岱被努爾哈赤的寬宏大量所感動,決定帶領兆佳城的部眾加入努爾哈赤的隊伍。這一戰(zhàn)的勝利,不僅讓努爾哈赤擴大了自己的勢力范圍,也讓他在建州女真中贏得了更多的威望。
然而,努爾哈赤的崛起引起了其他部落的警惕。馬爾墩寨的寨主納木占、薩木占等人擔心努爾哈赤會威脅到他們的利益,于是聯(lián)合起來,設計殺害了努爾哈赤的妹夫噶哈善哈思虎。
努爾哈赤得知妹夫遇害的消息后,悲憤交加。他發(fā)誓要為妹夫報仇雪恨,于是在1584年6月,率領軍隊攻打馬爾墩寨。馬爾墩寨建在一座陡峭的山上,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寨墻高大厚實,周圍布滿了陷阱和障礙物。
努爾哈赤的軍隊在攻打馬爾墩寨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他們多次發(fā)起沖鋒,但都被寨上的滾木礌石擊退。士兵們傷亡慘重,士氣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面對這種情況,努爾哈赤并沒有氣餒。他重新調整了作戰(zhàn)策略,決定采用火攻的方法。他命令士兵們收集大量的柴草,堆放在寨墻下,然后點燃柴草。熊熊大火迅速蔓延,寨墻上的守衛(wèi)被大火逼得節(jié)節(jié)后退。
與此同時,努爾哈赤親自帶領精銳部隊從側面的一條小路繞到寨后,發(fā)起突然襲擊。寨上的守衛(wèi)被前后夾擊,頓時亂了陣腳。努爾哈赤的軍隊趁機攻破了寨門,沖進了寨內。
在激烈的巷戰(zhàn)中,努爾哈赤的軍隊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斗。經過一番苦戰(zhàn),他們終于擊敗了敵人,占領了馬爾墩寨。納木占、薩木占等人被擒獲,努爾哈赤為妹夫報了仇。
此后,努爾哈赤繼續(xù)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他先后攻打了董鄂部、渾河部等部落。在攻打董鄂部時,努爾哈赤遇到了頑強的抵抗。董鄂部是建州女真中比較強大的一個部落,他們擁有精良的武器和訓練有素的士兵。
1584年九月,努爾哈赤率領軍隊進攻董鄂部的齊吉答城。在攻城過程中,董鄂部的士兵奮勇抵抗,他們用弓箭和火器向努爾哈赤的軍隊射擊。努爾哈赤的軍隊傷亡慘重,但他始終沒有放棄。
就在戰(zhàn)斗陷入僵持階段時,突然天降大雨。努爾哈赤靈機一動,他命令士兵們停止進攻,原地休息,等待雨停。雨停后,地面變得泥濘不堪,董鄂部的士兵以為努爾哈赤的軍隊不會再進攻了,于是放松了警惕。
然而,努爾哈赤卻趁機發(fā)起了突然襲擊。他帶領士兵們迅速沖向城門,用云梯和繩索攀爬城墻。董鄂部的士兵措手不及,被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經過一番激烈的戰(zhàn)斗,努爾哈赤的軍隊終于攻破了齊吉答城。
接著,努爾哈赤又率領軍隊攻打董鄂部的翁科洛城。在攻城過程中,努爾哈赤被敵人的箭射中了頸部,鮮血直流。但他不顧傷痛,繼續(xù)指揮戰(zhàn)斗。最終,他的軍隊攻破了翁科洛城,俘虜了射箭的敵人鄂爾果尼和洛科。
努爾哈赤并沒有懲罰鄂爾果尼和洛科,反而對他們的勇敢表示贊賞,并將他們收為自己的部下。這件事讓努爾哈赤在士兵中贏得了極高的威望,也讓更多的人愿意追隨他。
在攻打渾河部時,努爾哈赤采用了分化瓦解的策略。他先派人暗中與渾河部的一些部落首領接觸,向他們承諾,如果他們歸順自己,將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一些部落首領被努爾哈赤的誠意所打動,決定帶領部眾歸順。
然后,努爾哈赤利用這些歸順的部落作為內應,里應外合,對渾河部的其他部落發(fā)起了攻擊。在戰(zhàn)斗中,努爾哈赤的軍隊勢如破竹,很快就擊敗了渾河部的抵抗,統(tǒng)一了渾河部。
隨著努爾哈赤的勢力不斷壯大,他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越來越多的部落開始主動歸順他,他的隊伍也不斷擴大。然而,他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zhàn)。
在統(tǒng)一建州女真的過程中,努爾哈赤需要不斷地應對其他部落的聯(lián)合抵抗。有些部落為了自保,會聯(lián)合起來對抗努爾哈赤。此外,明朝也對努爾哈赤的崛起保持著警惕,不時地對他進行打壓和挑撥。
為了應對這些困難,努爾哈赤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他一方面加強自己的軍事建設,訓練出一支紀律嚴明、戰(zhàn)斗力強的軍隊;另一方面,他注重與周邊部落建立友好關系,通過聯(lián)姻、結盟等方式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
同時,努爾哈赤還積極與明朝進行周旋。他表面上對明朝表示忠誠,按時向明朝進貢,以換取明朝的信任。但在暗中,他卻不斷地發(fā)展自己的實力,等待時機的到來。
1586年,努爾哈赤得知尼堪外蘭的下落。此時的尼堪外蘭已經逃到了鄂勒琿城,投靠了明朝。努爾哈赤決定徹底鏟除這個心腹大患。
他率領軍隊攻打鄂勒琿城。在攻城過程中,努爾哈赤的軍隊遭到了明朝軍隊的阻攔。明朝軍隊聲稱尼堪外蘭是他們的人,不允許努爾哈赤攻打。
努爾哈赤并沒有被明朝的威脅所嚇倒。他向明朝軍隊表明了自己為父祖報仇的決心,并指責尼堪外蘭是殺害他父祖的兇手。在努爾哈赤的強硬態(tài)度下,明朝軍隊最終讓步,同意讓努爾哈赤帶走尼堪外蘭。
努爾哈赤終于抓住了尼堪外蘭,為父祖報了仇。這一事件讓努爾哈赤在建州女真中的威望達到了頂峰,也讓他的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此后,努爾哈赤繼續(xù)征戰(zhàn),先后攻取了哲陳部、完顏部等部落。經過幾年的浴血奮戰(zhàn),到1589年,努爾哈赤終于統(tǒng)一了建州女真各部。
應對海西女真聯(lián)盟
1591年,努爾哈赤面臨著起兵以來最大的困境。此時,他雖已成功統(tǒng)一建州女真各部,但勢力的迅速擴張引起了海西女真的警覺。女真各部落都有世屬的領地,努爾哈赤的擴張下一步顯然就是要威脅到海西女真的利益了。于是,海西女真四部(葉赫、烏拉、輝發(fā)、哈達)聯(lián)合蒙古科爾沁等九部,結為聯(lián)盟,直撲建州,想要一舉滅掉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
海西女真四部中,葉赫部實力最強,其貝勒布寨野心勃勃,一直想稱霸女真各部。他看到努爾哈赤統(tǒng)一建州后勢力日益壯大,深感不安,便聯(lián)合其他三部以及蒙古的一些部落,組成了一支龐大的聯(lián)軍。這支聯(lián)軍人數(shù)眾多,裝備精良,來勢洶洶,大有將建州女真一舉蕩平之勢。
九部聯(lián)軍首先向建州的邊境發(fā)起了攻擊。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建州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努爾哈赤得知九部聯(lián)軍來襲的消息后,并沒有驚慌失措。他深知這是一場生死之戰(zhàn),必須冷靜應對。
努爾哈赤迅速召集將領們商議對策。他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形勢,指出九部聯(lián)軍雖然人數(shù)眾多,但內部矛盾重重,各懷鬼胎。只要能夠抓住他們的弱點,采取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就有可能戰(zhàn)勝他們。
努爾哈赤制定了詳細的作戰(zhàn)計劃。他決定先集中兵力防守赫濟格城,同時派手下大將額亦都領兵連夜搶占赫濟格城對面的古勒山。古勒山居高臨下,是個有利的地勢,占據(jù)了古勒山,就可以對九部聯(lián)軍形成居高臨下的攻擊態(tài)勢。
額亦都領命后,帶領一百來人趁著夜色悄悄出發(fā)。他們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前行,終于在天亮前趕到了古勒山。額亦都立即指揮士兵們在山上準備了不少滾木礌石等物資,以備第二天的奇襲。
第二天,九部聯(lián)軍來到了赫濟格城外,將努爾哈赤堵在城中。聯(lián)軍將領們看到赫濟格城防守嚴密,一時難以攻克,便決定先派人勸降努爾哈赤。他們派使者進城,威脅努爾哈赤如果不投降,就將他的建州女真全部消滅。
努爾哈赤聽了使者的話,哈哈大笑。他對使者說:“我努爾哈赤從來就不知道什么是投降。你們九部聯(lián)軍雖然人多勢眾,但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我建州女真的將士們個個都是英勇善戰(zhàn)的好漢,一定會將你們打得落花流水。”
使者見勸降不成,只好灰溜溜地回去復命。九部聯(lián)軍的將領們聽了使者的回報,惱羞成怒,立即下令對赫濟格城發(fā)起猛攻。
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動地,九部聯(lián)軍如潮水般向赫濟格城涌來。城墻上的建州士兵們在努爾哈赤的督戰(zhàn)下,奮勇抵抗。他們用弓箭、石塊等武器向聯(lián)軍射擊,一次次地打退了聯(lián)軍的進攻。
然而,九部聯(lián)軍人數(shù)太多,他們不斷地發(fā)起沖鋒,建州士兵們漸漸有些招架不住了。就在這時,努爾哈赤站在城墻上,大聲喊道:“將士們,不要害怕!我們只要堅守住城池,等待時機,就一定能夠打敗敵人。”
在努爾哈赤的鼓舞下,建州士兵們士氣大振,他們更加奮勇地抵抗著聯(lián)軍的進攻。經過幾個回合的激戰(zhàn),九部聯(lián)軍的攻勢漸漸減弱了。他們發(fā)現(xiàn),赫濟格城并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
多番強攻卻收效甚微,九部聯(lián)軍的氣勢變頹。九部的貝勒們開始心生退意,他們打算重新整頓隊伍后再發(fā)動進攻。站在城墻上的努爾哈赤見此,知道時機到了。于是他令旗一揮,古勒山上的大將額亦都立即率領一百來人沖下山坡,向聯(lián)軍發(fā)起攻擊。
一百來人沖殺九部聯(lián)軍,這在聯(lián)軍看來簡直就是自尋死路。他們看額亦都人少,爭先恐后想要爭功將他殲滅。額亦都佯裝戰(zhàn)敗,退向古勒山,聯(lián)軍緊追不舍。
卻沒想到,古勒山中努爾哈赤早已備好了滾木礌石。九姓聯(lián)軍一入山口便遭到重挫。無數(shù)的滾木礌石從山上滾落下來,砸向聯(lián)軍,聯(lián)軍頓時大亂。
混戰(zhàn)中,九姓聯(lián)軍的總指揮——葉赫貝勒布寨死于亂軍之中。布寨的死讓聯(lián)軍失去了主帥,登時一片混亂。努爾哈赤乘機揮兵追殺,聯(lián)軍死傷無數(shù),兵馬填江,積尸遍野。
古勒山一戰(zhàn),努爾哈赤以少勝多,威震遼東。此役不僅讓建州女真避免了被九部聯(lián)軍消滅的命運,還極大地提升了努爾哈赤的威望和影響力。
對于海西女真來說,這次失敗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他們的聯(lián)盟被徹底瓦解,實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此后,海西女真各部再也無法組織起如此強大的力量來對抗努爾哈赤。
而對于努爾哈赤來說,古勒山之戰(zhàn)是他統(tǒng)一女真各部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通過這場戰(zhàn)役,證明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也讓其他部落看到了他的實力和決心。從此,越來越多的部落開始主動歸順努爾哈赤,他的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壯大。
在戰(zhàn)后,努爾哈赤并沒有乘勝追擊,擴大戰(zhàn)果。他深知,雖然九部聯(lián)軍被打敗了,但海西女真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而且,明朝也在密切關注著女真各部的動態(tài),如果他過于激進,可能會引起明朝的不滿和干預。
于是,努爾哈赤采取了穩(wěn)扎穩(wěn)打的策略。他一方面加強建州女真的內部建設,發(fā)展經濟,訓練軍隊;另一方面,他繼續(xù)與周邊部落建立友好關系,通過聯(lián)姻、結盟等方式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
同時,努爾哈赤也在密切關注著海西女真各部的動向。他知道,海西女真不會輕易放棄,他們一定會尋找機會進行報復。因此,他時刻保持著警惕,準備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挑戰(zhàn)。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努爾哈赤不斷地鞏固和發(fā)展自己的勢力。他的軍隊越來越強大,他的威望也越來越高。而海西女真各部則在經歷了古勒山之戰(zhàn)的失敗后,陷入了內部紛爭和混亂之中。他們的實力逐漸削弱,再也無法與努爾哈赤相抗衡。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