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罪夢捕捉師1:噩夜之奔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慕名而來的咨詢者
我和李毓珍的初次見面是在心理咨詢室的會客廳。
她是通過朋友介紹來到我這里的。
李毓珍說,此次前來,不是為了自己咨詢,而是為了她的丈夫楊逸凡,一個電商平臺的項目負責人。
在李毓珍的口中,丈夫楊逸凡是一個憨厚細心的男人,雖然話不多,但是對她和家人、朋友都很好。
“你想要為他咨詢什么問題呢?”我禮貌地問她。
“呃……他的精神出現(xiàn)了一點問題……”李毓珍眼神憂戚地回道,“醫(yī)生說他是……精神錯亂。”
“精神錯亂?”
“當然了,我根本不相信那些醫(yī)生說的。”她又慌忙補充道,“老楊他只是精神出了一點問題,一點問題而已。”
“請說一下他的具體病癥吧。”雖然有了專業(yè)醫(yī)生的診斷,但我還是選擇聽完李毓珍的敘述后再做判斷。
“哦,大概兩個月前吧……”她嘆了口氣,回憶道,“有一天晚上,我起夜的時候,發(fā)現(xiàn)老楊站在陽臺上抽煙,就走過去問他為什么不睡覺,他說做噩夢了,突然就睡不著了。我也沒在意,從衛(wèi)生間里出來后就回床繼續(xù)睡了。第二天晚上,我加班到凌晨兩點才回家。回家后,我見老楊坐在衛(wèi)生間的馬桶上發(fā)呆,便問他怎么了,他只是說失眠。我也沒有多想,倒頭就睡下了。雖然嘴上沒說,但是我心里還是惦記老楊的,等到第三天晚上,我特意在他的睡前牛奶里加了助眠藥,他確實很順利地睡著了。大約凌晨兩點吧,他再次被噩夢驚醒,之后就再也睡不著了。我問他到底怎么了,他解釋說,最近在談一個重要項目,只不過進展很慢,經(jīng)理給了他不小的壓力。”
“接下來呢?”我追問道。按照楊逸凡的解釋,巨大的工作壓力確實會引發(fā)噩夢,甚至是失眠。
“接下來的日子,老楊幾乎夜夜失眠,睡眠時間越來越少,質(zhì)量也越來越差。”李毓珍無奈地說,“即便勉強睡著了,也會被噩夢驚醒,醒了,就再難入睡了,他就那么坐著,一直挨到天亮。”
我一邊聆聽,一邊適時地做些記錄。
“白天高強度地工作,晚上卻無法正常休息,老楊的身體很快支撐不住了,這也導致他負責洽談的項目出現(xiàn)了嚴重失誤,不僅給公司帶來了損失,也流失了重要客戶,經(jīng)理讓他在家休息一段時間,實際上就是變相把他辭退了。這件事給他帶來了不小的打擊,他的失眠狀況越發(fā)嚴重,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也是每況愈下。”
“你帶他就醫(yī)了嗎?”
“我?guī)チ酸t(yī)院,醫(yī)生排除了身體方面的疾病,確定他是因為精神緊張、過度焦慮而患上了失眠癥,可以選擇入院治療,只不過,他不愿意,醫(yī)生就給我們開了藥。”
“服藥之后呢,狀況有所改善嗎?”
“服藥之后,老楊倒是可以睡著了。”李毓珍嘆息道,“我本以為病情就此好轉了,沒想到他醒來之后,精神狀態(tài)卻更差了,不僅懼怕睡覺,甚至開始疑神疑鬼!”
結合李毓珍所說,楊逸凡確實像患上了失眠癥,只是,癥狀應該很輕,至少不是非常嚴重。
理論上說,癥狀會在服藥之后有所減輕。
“然后呢?”我又問。
“我以為是藥量不夠所以效果不明顯,于是偷偷加大了劑量。”李毓珍停頓片刻,“雖然老楊睡眠的時間延長了,醒來后卻出現(xiàn)了,出現(xiàn)了幻覺。”
“幻覺?”這讓我有些意外,“有具體癥狀嗎?”
“他先是哭泣,然后又充滿戒備,好像我要謀害他一樣,即便稍稍放松下來,他也會反復問我,這到底是夢境還是現(xiàn)實。我說當然是現(xiàn)實了,他卻不相信,總說自己是在夢里,這里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虛幻的,他要回到現(xiàn)實之中。”說到這里,李毓珍忍不住哭了,“他不僅自殘,甚至想要自殺,還說只要他死了,就可以回到自己的世界了……”
看得出來,她確實為丈夫的病痛承受著不小的壓力。
我將紙巾盒輕輕地推到她的面前:“后來,你又帶他去看過醫(yī)生嗎?”
李毓珍啜泣著點了點頭:“醫(yī)生說他很可能患上了精神錯亂癥,我們甚至還去了北京和上海的知名醫(yī)院,得到的答案也都是一樣,精神錯亂癥。但是,我不相信,也不能接受……”
精神錯亂癥?
我緩緩地在紙上寫下這五個字。
精神錯亂癥,又名輕度意識紊亂癥。
具體癥狀表現(xiàn)為患者因傾向于幻想,不能分辨外界和自己的狀態(tài),但是還能意識到自己的思考,可是缺乏系統(tǒng)性,又因語無倫次,自然就處于矛盾的狀態(tài)。如若病情發(fā)展,則說胡話,病情較輕,則趨于幻想。
李毓珍若有所思地說:“親友們知道老楊的狀況后,一邊勸我們治療,一邊迅速地躲避我們,鄰居們也對我們一家指指點點,說什么的都有,甚至有物業(yè)的工作人員來到我家,要求我們搬走……”
我知道,精神疾病的可怕之處不僅僅是疾病本身帶給病患的痛苦,還有周遭的冷漠與無形的傷害。
根據(jù)李毓珍的描述,楊逸凡的癥狀確實很像精神錯亂癥,只是,失眠癥怎么會突然發(fā)展成精神錯亂癥呢?
“在他出現(xiàn)失眠癥狀之前,有沒有服用什么特別的藥物?”我又問。
“沒有。”李毓珍搖了搖頭。
“他有精神病史嗎?”
“據(jù)我所知是沒有。”
“家族病史呢?”
“這個我確實不太清楚,老楊也沒有提及這方面的事情。”李毓珍思忖片刻,“我想,應該也沒有吧。”
“他有任何機體疾病或器質(zhì)性病變嗎?”
“我?guī)w檢過兩次,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
“你有沒有了解一下,他在發(fā)病前及發(fā)病期間的工作情況和人際關系,或者遇到了哪些可能或可以引發(fā)精神緊張甚至焦慮的事情。”我逐一排除著可能。
“我問過他的同事了,大家也只是提到了那個洽談失敗的項目。雖然感覺壓力很大,但他也不是第一次洽談類似項目了。”
“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沒有了。”
“你丈夫目前人在哪里呢,精神狀態(tài)又怎么樣?”我將這些信息一一記錄,又將話題轉回到最初。
“之前在精神病院治療了一段時間,確實沒有什么效果,我更加確定他不是精神錯亂,就將他接回了家,請了兩個護工專門看護。”
“所以你沒帶他來?”
“其實,帶他來也沒什么用,就算你想要和他交流,他也不會和你說話的。”李毓珍解釋道,“自從我把他接回來之后,他就什么也不說了,不論怎么問,問什么,他都不回答。”
見我有些失望,她又說道:“不過,我有他睡著和醒來之后的視頻,不知道對咨詢有幫助嗎?”
“當然有幫助!”我答道。
既然不能和楊逸凡交流,通過視頻資料也會對他的病癥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李毓珍從包里取出一臺平板電腦交給我:“這里面有三段視頻,第一段是他剛剛失眠時蘇醒后的樣子,第二段是他和我的一次對話場景,第三段則是他最近一段時間的狀態(tài)。”
“你記錄下了他剛剛失眠時蘇醒后的樣子?”我追問道。
“那時候我和朋友提起過,她說可以咨詢心理醫(yī)生的。”見我有些疑問,李毓珍解釋道,“為了便于了解病情,我才偷偷記錄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