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雙對比,老朱震驚了
最新章節
- 第5章 這簡直太荒唐了!怎么能這樣做呢!
- 第4章 朕這把老骨頭,在眾多帝王里,應該也算突出的吧?
- 第3章 您現在回去好生調養,還能多活幾年
- 第2章 有時,朕真想一刀殺了你,你這張嘴真是毫無遮攔
- 第1章 若再拖延,到時候想走都走不了了
第1章 若再拖延,到時候想走都走不了了
永樂時期,在明軍的主營帳內,朱棣身著重甲,雖已年逾花甲,但其目光銳利似鷹隼,劍眉斜插入鬢,胸膛壯闊,威風凜凜,那股不怒自威的氣勢令人膽寒。
“陛下,您怎就如此執拗呢?再這般打下去,怕是難有善果,倒不如即刻班師回朝,于各方皆有益處!”
張奇身著一襲軍綠長袍,一頭利落短發,從旁走上前來。
朱棣本就心煩意亂,聽到張奇這番言語,頓時火冒三丈,“你這狂徒再敢妄言,小心朕取你性命!”
“陛下為何就是不信呢?您若繼續如此,不但自身會深陷危境,還會使大明陷入泥沼無法脫身。當下撤軍尚來得及,及時止損方為明智之選,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啊!”
“住口!”
朱棣怒目而視,“休得胡言,我大明雄師向來所向披靡,此次不過是天候突變,擾亂了進擊的步伐罷了!”
“那兩日之前臣呈遞給您的信函,陛下可還記得其中所寫?”張奇一邊說著,一邊幫朱棣解下盔甲,朱棣也順勢張開雙臂。
張奇從懷中掏出信件,其上寫著:天氣驟變,狂風肆虐,黃沙蔽日,視野受阻,此戰必敗無疑!
朱棣瞧見這些內容,不由得攥緊了拳頭。
這正是兩天前張奇給他的信,他一直貼身帶著。
沒料到,竟真被張奇言中了!今日確實因這惡劣天氣折損慘重,若非朱瞻基與朱高煦、朱高燧等人竭力補救,損失恐怕會更為巨大。
實則,張奇并無未卜先知的本領,他本是二十一世紀之人,機緣巧合下獲得了系統雙穿門,這才稀里糊涂地現身于朱棣的營帳之中。
他到此地已有多日,曾向朱棣坦陳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并告誡朱棣此次出征徒勞無功,還會危及自身安全,可朱棣并不采信,甚至為此與他起了沖突。
身為穿越者的張奇,性子亦是倔強,既然朱棣不信,他便非要讓朱棣信服不可。
而朱棣此時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張奇便決意陪他走到最后。
畢竟他有雙穿門,隨時都能回歸現代,這也讓他在面對朱棣時毫無畏懼。
“陛下,您實在是太固執了,這般年紀,也不安享晚年,為何就不聽勸呢……”
“換做他人,敢這般對朕說話,朕早就將其斬首示眾了。”此前,朱棣的確多次動過殺張奇的念頭。
就連太子朱高熾都不敢如此進言,朱棣只需一瞪眼,三個兒子都會嚇得瑟瑟發抖。
唯有皇太孫朱瞻基狀況稍好一些,畢竟隔代親,朱棣對他極為寵溺。
經過這幾日相處,朱棣發覺張奇別具一格,他身上沒有旁人面對皇帝時的那種敬畏與忌憚。
漸漸地,朱棣竟與張奇有了一種忘年之交的情誼。
旁人不敢說的話,張奇卻能毫無顧忌地講出來。
張奇與朱棣在桌案前落座,他毫無拘束之感,全然沒把自己當外人。
“陛下,此次傷亡情形怎樣?”
朱棣端起茶盞,說道:“你不是自稱來自未來嗎?怎還來問朕?”
“此類小事,或許史書都不會著墨,即便有記載,也未必能流傳數百年之久。”
朱棣長嘆了一聲,“兩萬有余啊!”
“還是盡早返程吧,如今我們尚有回旋余地,若再拖延,到時候想走都走不了了。”張奇仍未放棄規勸。
“此刻朕若撤軍,他人定然不會滿意,最盼朕撤軍的當屬那些游牧民族。”
“臣記得史書中提及,今年的雨季會提前來臨,依臣之見,也就是這幾日的事了。到那時,神機營的火炮將難以施展,而神機營可是大明軍隊抵御游牧民族騎兵的關鍵所在啊!”
在冷兵器時期,騎兵堪稱戰場霸主,其機動性極強。
此地乃是關外草原,正是騎兵大顯身手的絕佳之地。不過,即便騎兵機動性再強,面對火炮也難以施展。
大明軍隊兵種繁多,并非單一兵種作戰。
三千營皆由精銳騎兵構成,且這些騎兵并非漢人,而是歸附明王朝的蒙古人,鼎盛之際人數可達數萬之眾,足以與游牧民族的騎兵抗衡。
五軍營的將士大多是漢人,其中涵蓋騎兵、步兵、火槍兵、弓箭手等多個兵種,尤為特殊的是,五軍營中還有一支類似特種部隊的情報偵查與暗殺隊伍,專司獲取情報及斬殺敵方將領。
神機營則是大明稱雄的核心力量。
往昔,步兵常被騎兵克制,就連遠程攻擊的弓箭手對騎兵也畏懼有加。
但神機營的出現徹底扭轉了這一局面。遠程依靠火炮轟炸,能直接震懾敵方馬匹;中程用火銃威懾敵方戰馬,再用弓箭展開攻擊;近程火銃在 5米內更是能瞬間殺敵。
火銃與火炮相互配合,極大地提升了大明軍隊的戰斗力。
“即便沒有神機營的火炮,朕也要踏平草原,讓那些侵擾邊境的異族付出慘痛代價!”
朱棣猛地拍案而起,“漢武帝能重創匈奴,朕也定能讓這些北元殘余勢力受到嚴懲,起碼要為子孫后代換來五十年的太平!”
“陛下所言極是,您可是史上首位,亦是唯一一位封狼居胥的皇帝,這已然足夠偉大,五百年來,能打到此處的唯有您啊!”張奇趕忙附和道。
“你這小子,這話還算順耳!”朱棣聽了頗為受用。
“差不多就行了,見好就收吧。如今大明總體而言勝多敗少,此次出征也算有所斬獲,此刻回去正合適。”
朱棣卻搖了搖頭,“那可不行,此次若不能給他們致命一擊,他們定然不會心悅誠服。朕一旦撤軍,這些家伙必定會再度劫掠邊境,他們向來如此,朕對他們太了解了。”
“草原畢竟是他們的地盤,太祖高皇帝當年采取的也是防御之策,畢竟大明的主力是步兵,要找尋騎兵作戰并非易事。”
“這些還用你說,朕年輕時就沒少與他們交鋒,只是實在拿他們沒辦法,這些家伙就像難纏的蚊蟲,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