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梧桐絮落時
梧桐絮飄落的時候,我總想起蘇陽校服上沾著的白色絨毛。那是高二立夏的午后,他站在走廊拐角,陽光把睫毛染成琥珀色,說:“林小滿,我們絕交吧。“
我攥著物理競賽報名表的手指微微發(fā)顫。昨天實驗樓頂層的爭吵聲還在耳膜里震蕩,他摔碎的水晶音樂盒碎片扎進掌心,此刻正隱隱作痛。那些晶瑩的碎片讓我想起去年冬天,我們在音樂教室排練時打翻的玻璃糖罐,那時他蹲在地上撿拾碎玻璃,指尖被劃破卻笑著說:“你看,像不像星星碎片?“
“因為我撞見你在校長室下跪?“我的聲音被風吹得支離破碎,“還是因為我說你活該被父親拋棄?“話剛出口就后悔了。三天前的深夜,我在醫(yī)院走廊看見他蜷縮在長椅上,手機屏幕亮著二十七個未接來電——備注是“父親“。
蘇陽的喉結滾動了一下。他身后玻璃窗映出操場上奔跑的人群,那些喧鬧像隔著一層毛玻璃。我看見他攥緊的拳頭,指甲幾乎陷進掌心的舊疤痕——那是去年幫我修自行車時留下的。當時鏈條卡住我的裙擺,他徒手扯開發(fā)銹的齒輪,血珠滲進白色校服襯衫的紋理,在陽光下暈染成淡粉色的櫻花。
“林小滿,你根本什么都不懂。“他的影子被夕陽拉得很長,蓋住我白色帆布鞋上干涸的血跡。那些暗褐色的斑點讓我想起上周在生物實驗室,他失手打翻的福爾馬林標本瓶。青蛙的透明內臟在地面蠕動時,他突然捂住嘴沖出去,留我在刺鼻的藥水味里聽見自己劇烈的心跳。
梧桐葉沙沙作響。我想起高一開學那天,這個轉學生抱著吉他坐在梧桐樹下,耳機線在風里晃啊晃。他說要給我聽最特別的旋律,卻在分班考試后突然退出音樂社。后來我在垃圾桶里發(fā)現被撕碎的樂譜,粘著止咳糖漿的褐色藥漬。天臺欄桿上的銹跡還記得我們偷藏的汽水罐,而此刻他校服領口下若隱若現的,是醫(yī)院留置針的青色淤痕。
“蘇陽!“我追著消失在樓梯口的背影,卻在拐角撞見蹲著收拾藥盒的班主任。白色藥瓶上的“鹽酸帕羅西汀“在夕陽下泛著冷光,她的嘆息散在風里:“他媽媽上周癌細胞轉移了......這個月第三次請假陪護了。“
醫(yī)務室消毒水的氣味突然涌上來。三個月前的深夜,我舉著吊瓶架穿過急診大廳,看見蘇陽跪在搶救室門口。藍色簾子掀開的剎那,心電監(jiān)護儀的綠光落在他顫抖的肩胛骨上,像只瀕死的蝶。那晚他借我的校服外套右肩位置,至今留著被指甲抓破的細小孔洞。
“滿崽,把眼淚擦擦。“媽媽臨終前摸著我的臉,指尖的化療味道纏繞在呼吸間。此刻蘇陽課桌上未拆封的止痛貼,是否還帶著同樣的苦杏仁氣息?上周值日時,我在他抽屜深處發(fā)現半板阿普唑侖,鋁箔紙上的壓痕像殘缺的月牙。
高考前最后一場雨來得猝不及防。我在空蕩蕩的教室發(fā)現蘇陽的儲物柜沒鎖,褪色的拍立得照片飄落在地。畫面里是我們逃課去過的天臺,背面用鉛筆寫著:“其實那天想給你聽的是《Young and Beautiful》,但你說雨水把琴弦淋濕了。“照片邊緣有深褐色的圓形痕跡,讓我想起他總隨身攜帶的保溫杯——即使盛夏也冒著熱氣的中藥。
窗外梧桐絮紛紛揚揚,像場不會停的雪。我摸著后頸尚未拆線的傷口——那天推開沖向卡車的蘇陽時,碎玻璃在皮膚上劃出的新月形疤痕。護士拆紗布時說會留疤,我卻想起他手腕上排列整齊的刀痕,像五線譜上沉默的音符。那天在音樂教室,他教我認譜時指尖劃過我的手腕:“升調符號像不像小刀劃過的痕跡?“
高考結束那天下著滂沱大雨。我站在空蕩蕩的教室里,看著蘇陽的課桌。抽屜里躺著一個黑色筆記本,封皮已經磨損得看不出原來的顏色。雨水順著窗戶流下來,在玻璃上劃出蜿蜒的痕跡,像極了那天他手腕上的傷痕。筆記本扉頁夾著干枯的梧桐葉,葉脈間用針尖刻著“2017.5.21“——正是他宣布絕交的日子。
“滿崽,別看了。“閨蜜小雨拽了拽我的袖子,“他今天沒來考試。“她手腕上的轉運紅繩刺得我眼睛生疼,那是蘇陽去年在寺廟求的,當時他說:“給最怕打雷的人求個平安。“
我翻開筆記本,泛黃的紙頁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字。有些字跡被淚水暈開,像一朵朵枯萎的花。最后一頁寫著:“如果有一天你看到這本日記,說明我已經離開了。對不起,沒能陪你走到最后。“夾頁里掉出半張電影票根,是《超脫》的午夜場,日期停在我們吵架前三天。
雨水打在窗臺上的聲音突然變得很響。我想起那天在醫(yī)務室,他手腕上纏著紗布,卻還在對我笑:“林小滿,你真是個傻子。“當時不知道,他藏在枕頭下的診斷書寫著“重度抑郁伴焦慮障礙“,就像我不知道媽媽病歷本里被折角的那頁,寫著“乳腺癌IV期骨轉移“。
我沖出教室,雨水打在臉上生疼。街道上行人匆匆,梧桐葉在風雨中飄搖。我跑過我們曾經逃課去過的奶茶店,玻璃櫥窗上還貼著去年圣誕節(jié)的麋鹿貼紙;跑過一起等車的公交站,廣告牌換了新的偶像團體,但第七塊瓷磚的裂痕依舊;跑過深夜補習后分著吃的燒烤攤,油漬滲透的地磚縫隙里,或許還藏著我們掉落的孜然粒。
醫(yī)院消毒水的氣味撲面而來。我站在病房門口,看見他坐在床邊,正在給母親削蘋果。夕陽從窗外斜斜地照進來,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床頭柜上擺著褪色的全家福,穿白大褂的男人笑容溫和——那是他父親離開前最后的影像。
“蘇陽。“我輕聲喊他。
他抬起頭,眼神里有我讀不懂的情緒。母親已經睡著,呼吸機發(fā)出規(guī)律的聲響。他放下水果刀,示意我出去說話。刀鋒在暮色中閃過寒光,讓我想起音樂教室那架斷弦的吉他,最后一根鋼弦在他掌心勒出的血痕。
走廊里很安靜,只有我們的腳步聲。他靠在墻上,目光落在遠處的雨幕中:“我要走了。“
“去哪里?“
“上海。媽媽需要更好的治療。“他頓了頓,“我爸......在那里。“這句話說得艱難,像吞下帶刺的果實。我知道那個號碼在他手機里存了七年,卻從未被撥出過。
雨水打在玻璃窗上的聲音突然變得很響。我想起那天在天臺上,他說要給我聽最特別的旋律,卻因為突然流鼻血而中斷。白色的紙巾被染紅,他卻笑著說沒事。后來我在他書包里發(fā)現凝血酶凍干粉,說明書上“血友病“三個字像鋼針扎進視網膜。
“那......還會回來嗎?“
他搖搖頭,從口袋里掏出一個mp3:“這個給你。“金屬外殼還帶著體溫,側面貼著褪色的海綿寶寶貼紙——是我們第一次去游樂園贏的獎品。
我接過來,耳機里傳來熟悉的旋律。是那首《Young and Beautiful》,但這次是他自己彈的版本。琴弦震顫的雜音里,能聽見四月綿長的雨聲,和遠處隱約的救護車鳴笛。最后一個音符落下時,我聽見他說:“林小滿,其實我......“
話沒說完,護士匆匆跑來:“蘇陽,你媽媽醒了。“
他轉身跑向病房,背影消失在走廊盡頭。我站在原地,mp3還在循環(huán)播放那首歌。副歌部分突然插入電流雜音,在2分17秒處,有極輕的哽咽聲混在雨聲里。雨水順著發(fā)梢滴落,我想起那天在梧桐樹下,他說:“我們從來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卻忘了當時有片葉子落在他肩頭,像只欲飛的青鳥。
多年后,我回到母校。梧桐樹依然挺立,樹下的長椅上坐著一個熟悉的身影。他抬起頭,眼神依然清澈:“林小滿,你來了。“白襯衫袖口下,淡粉色的疤痕開成蜿蜒的花。
我走過去,看見他手里拿著一疊明信片。每一張都是上海的風景,背面寫著同一句話:“如果時光倒流,我會在天臺上把那首歌彈完。“最底下壓著泛黃的診斷書復印件——“誤診“兩個字被反復描摹,在紙面留下凹陷的溝壑。
暮色漸濃時,他取下頸間的銀鏈。吊墜是個迷你U盤,插進手機播放的,是當年未說完的那句話:“其實我想說,等梧桐絮再飛的時候,能不能......“電流聲突然淹沒尾音,但我們都看見了彼時年少,在漫天的白色絨毛里,兩個終于重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