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方案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她的對照組
柳遲遲大四開學進入二院的藥劑科實習,迄今整整十個月。
今天是實習最后一天,她在盤點處方單準備交接。輔導員的消息第五次彈出來:找到工作了嗎?記得簽署就業協議。
她看著手機熄屏,作為全班唯一一個沒有簽署就業協議的,輔導員對她格外上心,這關系著班級的就業率。
特殊窗口需要晝夜倒班,柳遲遲是唯一一個主動來的實習生。母親告訴她工作要爭取吃苦,要勤奮,要踏實肯干。
她的評語確實是踏實努力,帶過她的老師都說她是最聽話的一個。
但十個實習生,兩個留任名額,沒有她的名字。
“聽話”不如“靈活”,靈活的人擅長主動提出問題,提前規避風險,會被老師夸張地稱為“小福星”;也不如“熱情開朗”,能夠撫平大吵大鬧患者的情緒,那是科室的社交達人。
那兩種人會得到留任名額,但“聽話”的柳遲遲只會得到更多的工作。
交接的藥師看著她電腦上長長一列處方單,不耐煩地皺起眉:“這個,這個,還有這幾個都是三天以前的了,還沒取藥。你沒有聯系一下嗎?”
“已經聯系過了,這幾個說明天來拿,這個聯系不上。”
“所以你要把這些工作都留給我嗎?”
“對不起,”柳遲遲迅速道歉,忍讓是她長期接受的教育,“我明天會完善它們。”
“你們實習結束了,我可沒有讓你來加班的意思。”
“我會和老師說是我的工作還沒有完成。”把錯誤攬在自己身上會收獲別人的好臉色,柳遲遲看著藥師的天色多云轉晴,長舒一口氣。
她和同一個家屬院的孫瑩一起回家,孫瑩開車載她。柳遲遲手機屏幕亮著,上面全是輔導員的詢問。孫瑩無意間瞥了一眼,“找到工作了嗎?”
“還沒。”
“你媽知道這事么?”
“別告訴她。”柳遲遲一下子緊張起來,媽媽很在意她醫院里的工作。在媽媽的交友圈里,醫院是非常體面的工作單位,社會地位足以勝過離婚后父親新家庭的兒子。用媽媽的話說,在社區搞服務的,哪有在醫院治病救人的高貴。
書上說工作沒有三六九等,但人心里有。
打開家門的時候,柳遲遲聞到了飯菜的味道,但今天并不是母親休假的日子。
柳遲遲戰戰兢兢地坐到餐桌旁。
柳春紅沒動筷子,柳遲遲也沒敢動。
“留任了嗎?”
聲音很冷,不像疑問句。柳遲遲心中警鈴大響,在思考如何應對的空隙中,她嘗試先緩和母親的情緒:“還沒出結果呢。”
“撒謊!今天是你們實習最后一天,如果不是我給你們輔導員打電話,你還要瞞我多久?你還學會撒謊了你?!你明明很聰明的啊,背詩比她兒子背得多,大學也考得比他好,他都進編制了,你難道要出去打工嗎?”
“她兒子”,那個離婚后父親新家庭的繼子,一個比她還大兩歲的男孩子,一個永遠站在她面前作為參考線的人。柳遲遲和他素未謀面,但他出現在自己的每一個人生節點,像主觀題的參考答案,她必須等于,或者超越他,才能在母親那里得分。
“你知道我賺錢多幸苦嗎?我在超市打工,每天精打細算,我連衣服都舍不得買,就為了供你讀書,讓你出人頭地……”
這些說了無數遍的話再次重演,柳遲遲看著母親身上的紅色POLO衫,鎖骨位置繡著“美好生活”,試探性地小聲開口:“媽媽,我可以出去工作……”
母親的訓話被突然打斷,她張著嘴,短暫地卡頓了一會,突然猛地一拍桌子,“你真想要出去打工?!”
多年的相處讓柳遲遲明銳地感覺到,她惹怒母親了。
她快速眨眼,想要判斷出到底是哪里不對,小心翼翼地解釋:“我會努力進辦公樓工作,當個白領,像你之前說的那樣……”
“那是多少年前的話了,現在白領不也是打工的,你知道她兒子考了個什么?那是帶編制的,能干一輩子不下崗!”母親扯著衣服,“美好生活”四個字幾乎要湊到柳遲遲臉上,“醫院留不下來你就去打工,那公司不要你了,你要和我一樣進超市賣菜嗎?”
柳春紅猛地一揮手,巴掌落到柳遲遲臉上之前,筷子筒先掉在地上,木制的筒身和筷子瞬間散開。
童年的陰影再次浮現在她眼前,她立刻趴在地上開始一根一根撿回來,她記得很清楚,八雙十六根,一根也不能少,少了不能睡覺。
她從冰箱下摸索出最后一根筷子,洗干凈放回筒里,擺在桌子上。拿出手機,調到微信界面,討好地朝母親笑:“我沒騙你媽媽,你看我們的工作群,結束實習的同學都不在了,但我還在呢。你知道的呀,我在的窗口特殊,實習期也比較長。”
她此刻無比感謝那位藥師,醫院工作涉及多方隱私,離職即清退,但因為柳遲遲報告老師工作還沒有完善,她還在群里。
柳遲遲調出多個群消息,看著實習群里發表的實習結束感言,工作群里不斷刷新的溝通信息,柳春紅臉上憤怒的紅色褪去。她像變臉一樣露出專屬于母親的慈愛憐惜笑容,伸手溫柔地撫摸女兒的臉:“遲遲,你知道的呀,媽媽都是為了你好,媽媽這輩子已經完了,我不希望你像我一樣。”
神經質一般的生活。
這個念頭再次浮現在柳遲遲腦海。
桌子上的飯菜還在冒著熱氣,房間里是獨屬于六月的悶熱,柳遲遲卻感覺自己周身都涼下來,被汗水打濕的衣服緊貼著胸口,寒意透過皮肉撞進心里。
有時候柳遲遲會恍惚地覺得,母親像在排演一場話劇,大起大落的情緒是她的表演方式,而自己是劇場的重要道具,需要最大化地烘托演員的情感。
而道具本身是不需要個人情感的。
反抗的道具會被當作壞掉的道具修理,就像她在小學時忤逆母親,所以在夜晚被罰站門外一樣。九歲那年樓道里忽明忽暗的燈是她的心理陰影,也是母親的“修理痕跡”,將柳遲遲脫離掌控的步伐撥回母親安排好的軌道。
沒有聽到她的回答,柳春紅再次強調:“你要聽話呀囡囡,媽媽只有你了,媽媽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柳遲遲蹭了蹭母親的掌心,像一只溫順的寵物:“我會聽話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