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4章 注釋
- 第23章 參考文獻
- 第22章 基層法律人才培養模式
- 第21章 《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我國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人才培養模式
- 第20章 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的創新
- 第19章 卓越法律人才的素養和能力
第1章 前言
法學教育承擔著培養法律人才、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律精神、涵養法律道德的重要任務,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質的重要渠道,是培養法律人才的主要陣地,是構建和諧社會、推進民主法治進程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法學教育必然面臨著許多新的機遇和課題。
法學是一門實務性很強的學科,客觀要求其貼近現實,關注其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適用。我國高校法學教育與社會發展需求脫節的主要原因是在法律人才培養方面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灌輸,缺乏對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改革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在法學教育中加強實務化教學,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實務技能,已成為高校法學教育改革和法律人才培養的重心。因此,適應國家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以社會經濟發展對法學人才的需求為導向,切實研究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改革與創新,已成為法學教育界最為急迫的問題。我們要從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高度繼續提升法學教育的地位;要從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高度繼續發揮法學教育的作用;要在觀念和制度兩個層面繼續為法學人才施展才華創造更好的條件。
高校的教育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與接班人的重任,進一步將法學教育與德育管理結合起來,更新觀念,調整培養目標,拓寬專業口徑,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對學校教育的要求。本書從法學教育綜述介紹入手,針對法學教育教學實踐、法學教學模式分析進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對法學教育改革做了一定的介紹,還對法律人才培養方案、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做了研究。本書重視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和先進性,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通俗易懂,具有較強的科學性、系統性和指導性。對法學法律專業的教師教學以及人才的培養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