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初入職場
陳默站在省城商業銀行總部門前,仰頭望著高聳入云的玻璃幕墻。陽光在玻璃上折射出刺眼的光芒,他下意識地瞇起眼睛,抬手擦了擦額頭的汗。
八月的省城像個巨大的蒸籠,他身上的白襯衫已經濕透,緊貼在背上。這件襯衫是他特意為了今天報到買的,花了他整整一百二十塊錢,相當于他在老家一個月的伙食費。
“新來的?“
身后傳來一個略帶嘲諷的聲音,陳默轉過身,看到一個穿著筆挺西裝的年輕男人正打量著自己。那人約莫二十七八歲,梳著油光水滑的大背頭,手腕上戴著一塊閃閃發亮的勞力士。
“是的,我是來報到的。“陳默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
“哪個學校畢業的?“對方漫不經心地問。
“省財經大學。“
“哦?“對方挑了挑眉,“那怎么分到我們這來了?“
陳默聽出了話里的潛臺詞。省財經大學是省內最好的財經類院校,往年畢業生大多去了總行或者一線城市的分行。而他,卻被分配到了省城最偏遠的城西支行。
“可能是組織上的安排吧。“陳默勉強笑了笑。
“呵,“對方從鼻子里哼了一聲,“我叫李明,是城西支行的副行長。既然來了,就好好干吧。“
陳默跟著李明走進電梯,聞到了一股若有若無的古龍水味道。電梯里還有幾個衣著光鮮的男女,他們低聲交談著,時不時發出輕笑聲。陳默站在角落里,感覺自己格格不入。
到了十五樓的人力資源部,李明把他交給了一個中年女人就離開了。陳默注意到,李明走的時候連個招呼都沒打。
“這是你的工牌和員工手冊。“中年女人遞過來一個文件夾,“明天早上八點,準時到城西支行報到。“
陳默接過文件夾,手指微微發抖。他知道,從明天開始,他就要正式踏入這個光鮮亮麗的金融世界了。
第二天一早,陳默提前半小時就到了城西支行。支行位于老城區,周圍都是些低矮的居民樓,和總部的現代化大樓形成了鮮明對比。
“你就是新來的信貸員?“一個胖乎乎的中年男人從辦公室里探出頭來,“我是信貸部主任王德發,進來吧。“
陳默跟著王德發走進辦公室,發現里面堆滿了各種文件和報表,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霉味。
“咱們支行條件比較艱苦,“王德發一邊翻找文件一邊說,“不過機會也多。最近總行在推小微企業貸款,你剛來,就從這塊開始做吧。“
陳默點點頭,心里卻有些忐忑。他知道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大,收益低,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對了,“王德發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咱們支行有個規矩,新來的信貸員要完成一百萬的放貸任務才能轉正。你抓緊時間吧。“
陳默心里一沉。一百萬,對于他這樣一個毫無人脈的新人來說,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接下來的日子里,陳默開始了艱難的展業之路。他每天早出晚歸,跑遍了城西的每一條街道。可是,那些小老板們一聽說他是銀行的,要么避之不及,要么獅子大開口。
一個月過去了,他的業績依然是零。
這天傍晚,陳默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支行。剛進門,就聽見李明在辦公室里大發雷霆。
“這個月的業績又是墊底!你們都是干什么吃的?“李明的怒吼聲透過薄薄的墻壁傳來,“尤其是那個新來的,一個月了連個屁都沒放出來!“
陳默站在走廊里,感覺臉上火辣辣的。他知道,李明說的“新來的“就是他。
“小陳啊,“王德發不知什么時候出現在他身后,“別往心里去。李行長就是這樣,脾氣大。“
陳默勉強笑了笑,“王主任,我是不是特別沒用?“
“說什么呢!“王德發拍拍他的肩膀,“做信貸這行,最重要的是堅持。你知道嗎?咱們老行長張建國,當年也是從最基層做起的。“
“張建國?“陳默一愣,“是那個退休的張行長嗎?“
“對,就是他。“王德發壓低聲音,“聽說他現在在城西開了家小超市,你要是真想學東西,不妨去找他請教請教。“
陳默的眼睛亮了起來。他知道,這可能是他最后的機會了。
第二天一早,陳默就按照王德發給的地址,找到了張建國的超市。那是一家不大的店面,門口掛著“便民超市“的招牌。
推開門,陳默看到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在整理貨架。老人穿著樸素,但舉手投足間仍能看出曾經的風范。
“張行長?“陳默試探著叫了一聲。
老人轉過身,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是銀行的?“
“是的,我是城西支行新來的信貸員。“陳默連忙自我介紹,“我叫陳默。“
“哦,“張建國點點頭,“王德發那小子讓你來的吧?“
陳默有些尷尬,“是我自己想來請教您。“
張建國放下手中的貨物,走到收銀臺后面坐下,“說吧,遇到什么困難了?“
陳默把自己這一個月的經歷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張建國靜靜地聽著,不時點點頭。
“你知道你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嗎?“等陳默說完,張建國問道。
陳默搖搖頭。
“你太著急了。“張建國說,“做信貸,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你天天追著人家問要不要貸款,人家當然躲著你。“
“那我該怎么辦?“
“先交朋友,再談業務。“張建國從抽屜里拿出一本泛黃的筆記本,“這是我當年做信貸員時記的,你拿回去看看吧。“
陳默接過筆記本,感覺手里沉甸甸的。
“對了,“張建國突然說,“明天早上七點,你到城西批發市場來找我。“
第二天一早,陳默準時來到了批發市場。遠遠地,他就看見張建國正在和一個賣水果的攤主聊天。
“老張,今天怎么有空來啊?“攤主熱情地打招呼。
“帶個小朋友來轉轉。“張建國指了指陳默,“這是我遠房侄子,剛來省城,以后還請你多關照。“
陳默一愣,隨即明白過來,連忙上前打招呼。
就這樣,張建國帶著陳默在市場里轉了一圈,把他介紹給了十幾個攤主。陳默注意到,張建國和這些人說話時,從不提貸款的事,只是聊家常,問生意。
“記住,“臨走時張建國對陳默說,“做信貸員,首先要學會做人。這些人都是你的潛在客戶,但更是你的朋友。“
從那天起,陳默每天都會來批發市場轉轉。他開始幫攤主們搬貨、記賬,甚至幫忙照看攤位。漸漸地,大家對這個勤快的年輕人產生了好感。
一個月后,當陳默第一次主動提出可以幫他們辦理貸款時,竟然有五個攤主當場就答應了。
“小陳啊,“一個賣干貨的老大爺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們信得過你。你幫了我們這么多,現在也該我們幫幫你了。“
就這樣,陳默終于完成了他的第一個百萬放貸任務。當他拿著合同回到支行時,李明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不錯嘛,“李明翻看著合同,“看來你還挺有兩下子。“
陳默笑了笑,沒有說話。他知道,這只是開始。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金融世界里,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陳默站在批發市場的入口,深吸了一口氣。清晨的空氣里飄蕩著各種食材的味道,混雜著商販們的吆喝聲,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
“小陳!這邊!“干貨攤的王大爺遠遠地朝他招手。
陳默快步走過去,接過王大爺手中的一袋干香菇,“王大爺,今天生意怎么樣?“
“托你的福啊,“王大爺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自從用了你教的那個記賬方法,我這賬目清楚多了。“
陳默幫王大爺把貨物擺放整齊,又檢查了一遍賬本。這是他這一個月來養成的習慣,每天早上都會來市場轉轉,幫攤主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對了,“王大爺突然壓低聲音,“你聽說了嗎?市場要改造了。“
陳默一愣,“改造?“
“是啊,“王大爺指了指市場東頭,“那邊要建一個大型生鮮超市,聽說是什么連鎖品牌。“
陳默的心猛地跳了一下。作為信貸員,他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機會。
“王大爺,“他湊近了些,“您認識市場管理處的張主任嗎?“
“認識啊,“王大爺說,“老張頭嘛,經常來我這買香菇。“
“能幫我引薦一下嗎?“陳默問。
王大爺打量了他一會兒,笑了,“你小子,是不是又打什么主意了?“
陳默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就是想了解一下市場改造的事。“
當天下午,在王大爺的引薦下,陳默見到了市場管理處的張主任。那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戴著厚厚的眼鏡,看起來有些嚴肅。
“小陳是吧?“張主任翻看著陳默的名片,“你們銀行對市場改造感興趣?“
“是的,“陳默恭敬地說,“我們銀行最近推出了針對小微企業的新型貸款產品,利率優惠,審批快捷。“
張主任推了推眼鏡,“具體說說。“
陳默從包里拿出一份資料,詳細介紹了貸款產品的特點。他注意到,當說到“最長可貸五年,前兩年只還利息“時,張主任的眼睛亮了一下。
“這樣吧,“張主任說,“下周一市場要開商戶大會,討論改造的事。你要是有興趣,可以來做個宣講。“
陳默強壓住內心的激動,“謝謝張主任,我一定準時到。“
從市場管理處出來,陳默立刻給王德發打了個電話。電話那頭,王德發的聲音透著興奮,“好小子,這可是個大單子!我這就向李行長匯報。“
然而,事情并沒有陳默想象的那么順利。
第二天一早,陳默剛進辦公室,就被李明叫到了行長室。
“聽說你聯系上了市場管理處?“李明靠在真皮座椅上,手指有節奏地敲打著桌面。
“是的,“陳默說,“下周一有個商戶大會,我準備去做個宣講。“
李明冷笑一聲,“你一個新人,能把握住這么大的項目嗎?“
陳默心里一緊,“李行長,我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
“這樣吧,“李明打斷他,“這個項目由我親自負責,你配合就行。“
陳默攥緊了拳頭,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一旦項目成功,功勞都是李明的;如果失敗,責任就是他的。
“李行長,“他深吸一口氣,“這個項目是我...“
“怎么?“李明瞇起眼睛,“你有意見?“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一個穿著職業套裝的女人走了進來,高跟鞋在地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李行長,“女人微笑著說,“總行剛剛通知,要我們支行推薦一個優秀信貸員參加總行的業務培訓。“
李明愣了一下,“蘇經理,這事...“
“我聽說小陳最近表現不錯,“被稱作蘇經理的女人看向陳默,“就讓他去吧。“
陳默認出來了,這是總行人力資源部的蘇雨晴。上次在總部報到時見過一面。
“可是...“李明還想說什么。
“這是總行的決定,“蘇雨晴的語氣不容置疑,“培訓期間,小陳手頭的工作就由其他人接手吧。“
從行長室出來,陳默還有些恍惚。他沒想到事情會出現這樣的轉機。
“小陳,“蘇雨晴叫住他,“好好把握這次機會。“
陳默點點頭,“謝謝蘇經理。“
“叫我雨晴就好,“蘇雨晴笑了笑,“我比你大不了幾歲。“
看著蘇雨晴離去的背影,陳默突然意識到,這個看似偶然的機會,或許并不那么簡單。
培訓為期兩周,地點在總行的培訓中心。這里的環境比支行好得多,食堂的飯菜也豐盛許多。但陳默沒有心思享受這些,他滿腦子都是批發市場的項目。
培訓的最后一天,陳默接到了王大爺的電話。
“小陳啊,“王大爺的聲音有些焦急,“市場改造的事定了,明天就要簽合同了。“
陳默心里一沉,“這么快?“
“是啊,“王大爺說,“聽說李行長親自來談的,條件很優惠。“
陳默握緊了手機。他知道,如果讓李明談成了這個項目,自己在支行就更難有出頭之日了。
“王大爺,“他壓低聲音,“您能幫我約張主任今晚見個面嗎?“
“這...“王大爺有些猶豫,“不太好吧?“
“就聊聊天,“陳默說,“不談業務。“
當晚,陳默請張主任在一家小飯館吃飯。席間,他絕口不提貸款的事,只是和張主任聊家常,聊市場的發展。
“小陳啊,“酒過三巡,張主任突然說,“其實我知道你為什么來找我。“
陳默心里一驚,正要解釋,張主任擺擺手,“你不用說了。我告訴你,明天的合同還沒簽。“
陳默的眼睛亮了起來。
“但是,“張主任話鋒一轉,“你得給我一個理由,為什么要選擇你們銀行。“
陳默深吸一口氣,從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張主任,這是我這兩周做的市場改造融資方案。“
張主任接過文件,仔細翻看起來。漸漸地,他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有意思,“他合上文件,“你這份方案,比李行長給我的要詳細得多。“
陳默的心跳加快了。
“這樣吧,“張主任說,“明天上午九點,你帶著這份方案來管理處。記住,只有你一個人來。“
第二天一早,陳默準時來到了市場管理處。讓他意外的是,李明已經等在那里了。
“你怎么來了?“李明的臉色很難看。
“張主任讓我來的。“陳默平靜地說。
就在這時,張主任走了出來,“都進來吧。“
會議室里,除了張主任,還有幾個市場管理處的領導。陳默注意到,他們面前都擺著一份文件,正是他昨晚給張主任的那份方案。
“開始吧,“張主任說,“李行長,你先說說你們的方案。“
李明站起來,開始介紹他們支行的貸款方案。陳默聽出來,這和他最初準備的方案幾乎一模一樣。
“很好,“張主任點點頭,“小陳,該你了。“
陳默站起來,打開筆記本電腦。他的方案不僅包括了貸款方案,還有一整套市場改造后的運營建議,甚至詳細到了每個攤位的布局。
“根據我的調研,“陳默指著投影屏幕,“改造后的市場可以引入智慧支付系統,這樣不僅能提高交易效率,還能為商戶提供精準的銷售數據...“
他講了整整一個小時。結束時,會議室里鴉雀無聲。
“啪、啪、啪。“張主任帶頭鼓起掌來。
“小陳,“他笑著說,“你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最終,市場管理處選擇了陳默的方案。這個項目不僅為支行帶來了可觀的業績,更重要的是,它讓陳默在支行站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