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初始
清晨的江南小鎮,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水汽,青石巷的老墻壁上長滿青苔,像是小鎮的記憶,隱隱約約透出舊日的痕跡。沈景生輕輕推開自家大門,門軸發出“嘎吱”一聲,驚動了窩在門口的野貓。貓抬頭看了他一眼,悄無聲息地躥進草叢。
他身上的衣服打著補丁,褲腿上沾滿泥土,鞋底磨得薄如紙。
沈景生一夜未眠,通宵在鎮上碼頭搬貨,換來二十塊錢。他一邊走,一邊將皺巴巴的錢小心地攥在手里,心里盤算著這筆錢該怎么用——
母親的藥、
女兒小花的學費,
甚至還要剩下一點用來買米。
抿了抿干裂的嘴唇,走進院子,他看到老太太早已醒來,正坐在臺階上看著青石巷盡頭的方向,似乎在等待什么人。老太太的頭發已完全花白,背微微駝著,手中拄著一根舊竹杖。她的神情恍惚,仿佛不記得今夕何年,只是怔怔地望著遠方。沈景生心里一酸,走上前輕聲道:“娘,天涼了,回屋吧。”
老太太沒有回應,過了好一會兒,才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低頭看了他一眼,皺著眉頭說:“你是……景生?小秋呢?她怎么還不回來?”
“阿秋……”沈景生頓時語塞,眼眶微微發熱,千思萬緒在心頭閃過,但很快壓下了情緒,緩緩道,“娘,阿秋在外頭,估摸著這會兒忙著呢。咱們先吃早飯,您得吃點東西,吃了藥才好養身子。”
老太太輕輕“嗯”了一聲,隨他進屋。屋里光線昏暗,只有一盞老舊的煤油燈掛在墻上,墻壁早已被煤煙熏得發黑。桌上擺著一碗稀粥和幾根腌咸菜,沈景生從柜子里拿出一副碗筷,默默地為母親盛了一碗粥,端到她手里。
老太太捧著碗,慢慢地喝了幾口,忽然又停下,輕聲問:“小秋去哪兒了?她幾天沒回來了啊,莫不是,莫不是生我的氣了……”
沈景生心中一緊,阿秋離開的情景再度浮現在他眼前。那天夜里,阿秋和他大吵了一架,說她受不了這種貧困的日子,說她想要去城里,尋找新的生活。他沒有回應,只是默默地看著她,心里想著鎮上還欠的債,想著母親和女兒,想著他一個人的孤獨。
阿秋終究還是走了,帶著他攢下的最后一點積蓄,甚至連一句告別都沒有。他有時會想,她是不是真的已經把這個家拋在了腦后,去了一個遙遠的地方,從此再也不回來。
“阿秋過些日子就回來了。”沈景生低聲說,聲音微微哽咽。他不敢告訴老太太真相,怕她受不了。
吃過早飯,沈景生照例在院子里打掃。院子不大,角落里堆著幾只破舊的竹籃,是他父親生前編的,母親一直舍不得丟。院子中央有一棵老桂花樹,每到秋天開得熱鬧,滿地金黃。小時候,父親常會把落下的桂花掃成一堆,讓他和弟弟妹妹在上面打滾。可是弟弟妹妹早已各奔東西,桂花樹也年久失修,葉子零零落落。
小花趿拉著鞋從屋里跑出來,怯生生地站在院子里,望著父親,問道:“爹,今天我可以去鎮上上學嗎?”
她眼睛里閃著期待的光芒,手里緊攥著幾本舊書,那是她去年上學時學校發的。沈景生頓時感覺胸口一陣酸楚,女兒才十歲,卻比同齡孩子懂事太多。鎮上學費漲了,他暫時供不起小花繼續讀書,可小花始終渴望著課堂,渴望著那個裝滿書香的教室。
“再過兩天,爹再想辦法。”他勉強笑了笑,撫摸著小花的頭,心里卻在打鼓,自己能否真的再湊出這筆學費。他最近已經借遍了鎮上的親戚,甚至連一些不熟的鄰居也去試探過,但大家都生活拮據,無人能幫他一把。
小花點了點頭,沒有再問,低著頭默默走回屋里,將書本小心翼翼地放好。沈景生望著她瘦小的身影,心如刀絞。他知道,自己的無能讓女兒受了太多苦,可眼下的生活已經艱難得他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
中午,沈景生收拾完家里的雜事,便帶上幾只竹籃,去鎮上賣點小手工活。這些竹籃是他母親教他的手藝,編得結實耐用,在鎮上還能賣幾塊錢。到了鎮上,他默默地坐在巷口,旁邊是一些來擺攤的老鄉,每個人都滿臉風霜,眼中透出生活的艱辛。
太陽漸漸西斜,鎮上的行人越來越少,他只賣出了兩只竹籃,勉強賺了幾塊錢。回家的路上,沈景生從口袋里掏出這幾塊錢,心里嘆息:今天又沒賺到多少。他心里盤算著,明天再去碼頭搬貨,或許能多掙些錢,孩子的學費和母親的藥錢是拖不起的。
回到家時,天色已暗,母親在昏暗的屋里,坐在桌邊發呆,小花則趴在母親腿上,輕聲地念著從舊書上學到的字詞。她的聲音稚嫩卻堅定,似乎并不因生活的艱難而退縮,反而在困苦中散發出一種純凈的力量。沈景生站在門口,聽著女兒的讀書聲,心里慢慢浮現出一絲希望:也許日子再難,他們也總能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