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長平,長平!(諸公,請收藏啊!)
趙煦跪坐在席上,看著眼前中年男子自信滿滿的樣子,額頭上青筋跳動。
“廉頗老朽昏庸,屢戰不利,如今竟命大軍堅守不出,分明是怯戰!”
男子滿臉傲然之色,不屑道:“像他這樣的庸人,根本不配做我趙國的將軍。”
趙煦忍著頭暈腦脹,無奈開口道:“馬服子,廉頗將軍這是老成持重之舉啊!兵法有云…”
“太子!”男子三縷長髯顫動,上身挺直面色漲紅,強忍著怒意道:“論及兵法,即便我父在世也不如我。太子莫小看于我!”
趙煦這才反應過來,眼前這人,可是史書留名的熟讀兵法之人,世之“名將”、成語“紙上談兵”的主人公——趙括!
以自己那點微末的一知半解在他面前討論兵法,確實有點班門弄斧。
“馬服子!咳咳…”
趙煦還想說什么,卻咳嗽起來。
“太子不必多言!大王有令,命我接替廉頗為將,我已經答應了。”趙括言辭決絕道:“您大病初愈,就不要亂走動。好好歇息著吧,等著聽我打進函谷關的消息!”
看趙括起身要走的樣子,趙煦連忙阻攔道:“這是秦國的奸計啊!馬服子!”
自覺受辱的趙括卻根本不加理會,徑直下拜告別便大步流星離開了太子府。
看著趙括的背影,趙煦又氣又無奈。
他穿越過來至今也才三天。每天半昏半醒躺在榻上,今天才勉強能起身,就聽說大王有意派趙括去前線接替廉頗將軍指揮趙國大軍。
趙國、廉頗、趙括…
這些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如同一記重錘,一下子就讓趙煦從恍惚中清醒過來,強打著精神召來趙括,想要勸他。
卻…
“我真服了…”
趙煦扶額,一想到史書上慘烈的長平之戰,就覺得頭疼欲裂。
前年四月,秦國派左庶長王龁(he)率軍經太行道進攻上黨地區,廉頗統率趙軍在長平抵擋秦軍入侵,屢戰失利。
于是廉頗禁止趙軍與秦軍交戰,堅守不出,與秦軍依丹水防線相持不下。
秦國使用離間計,接連傳出了“破秦者括也”、“秦人不懼廉頗,獨懼趙括為將”的謠言,使趙括名聲大噪;又派人在趙國上層賄賂游說,多管齊下,最終使趙王下決心臨陣換將,用趙括取代廉頗。
而秦國,則暗里派將軍白起前往長平指揮秦軍。
后來,據史書記載。
秦將白起于長平大破趙軍,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眾!
四十萬啊!
四十萬青壯、數十萬個家庭,只因為將者的盲目自大,就要白白送命、支離破碎。
而且,因為這件事而引發的后續,更讓史書上的趙煦也為之喪命。
趙括這個狗東西!
突然他感覺眼前一黑,一陣天旋地轉,“砰”一聲倒在地上。
當趙煦醒來時,天已經完全黑了。
昏暗的房間里,一盞油燈散發著微弱的光芒。
而燈下,一位慈祥的婦人跪坐在榻上,低頭垂目,嘴里不知在念些什么。
趙煦的腦袋還暈沉沉的,但還是一眼認出那位婦人正是自己這具身體的生母,趙王后。
“母后…”
趙煦輕呼,這才發覺自己的嗓子竟是如此干啞。
“煦!”婦人聽到呼喚,連忙睜開眼湊過來,關切道:“我兒,終于醒了。現在感覺如何?”
看著老母布滿血絲的雙眼中透露的關切,趙煦心頭一顫,感覺整個人都被一種前所未有的溫暖包裹住。
前世是某點孤兒院長大,何曾體會過這種關切。
之前半昏半醒的那三天,多半也是老母的照顧,才讓趙煦慢慢好了起來。
“母后毋慮,我很好。”
趙煦溫聲道。
“那就好…那就好…真的是,嚇死我了…”
老母語無倫次,又是憂心又是歡喜,輕輕摸著趙煦的頭,眼中淚水簌簌落下。
“母后,怎么又是您照顧我?杏呢?去哪兒了?”
看著老母流淚,趙煦偏過頭,他感覺有點鼻酸。
杏是太子貼身奴婢。
“給你準備了飯食,涼了又熱,一直在等你醒來。”
母親擦了擦眼淚,起身笑道:“一整天沒吃東西,餓了吧,等等我去看看。”
……
躺在床榻上,趙煦看著婦人的背影,心中升起暖意。
“放心吧,以后我就是趙煦。我會替你好好孝順母親!”
趙煦在心里輕聲道,像是對自己說的,瞬間他感覺跟這個陌生的時代多了一份羈絆。
一份承諾。
但是隨即,他想起趙括,想起長平那四十萬正在為國征戰的士卒,想到將來發生的事,不由心頭一緊。
可能就這幾日,趙括就要動身前往上黨了吧…
趙煦的腦袋愈發清明。
他必須要想辦法改變那個悲慘的結局!
不為別的,只為了自己。
倘若真如歷史發展,趙括長平兵敗,秦軍很快就會大舉進攻,包圍趙都城邯鄲。
而趙煦,這個原本時空中的趙國太子,會在驚懼中病死。
如今趙煦穿越過來,雖然身體仍然不佳,但大概率不會死的那么窩囊。
但是,邯鄲之圍雖然因魏國信陵君率領魏楚聯軍而解,趙國還是因為長平之戰元氣大傷,無力抵擋幾年后的秦軍進攻。
太子會成為促成和談的重要籌碼,被送往秦都咸陽,成為質子,從此寄人籬下,朝不保夕。
長平,長平!
一想到關乎自己身家性命的大事,竟被托付在趙括那樣的人手里!
“我淦里良!”
正冥思苦想自救之法,母親推門而入,她身后是舉著食盒的杏。
煮的軟糯的粟粥、肥瘦相間的肉脯、韭菜做的菜餅、還有“趙煦”最愛吃的桃。
聞到食物的香味,趙煦一下子感覺自己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不過他還是先請母親回去休息,讓杏也去送母親回宮。
等她們都離開了,趙煦才細嚼慢咽地吃著。
大腦中卻在飛速運轉,思索著可行的辦法。
趙括已經接下了趙王的命令,不日便將動身前往長平。趙煦算是看出來了,想讓那個盲目自信自大的趙括主動抗命根本沒有可能。
那就只能改變趙王的想法,讓他放棄臨陣換將這種危險的事。
可趙煦雖貴為太子,卻畢竟年輕,不一定能改變趙王的決定。
但是,他卻可以尋一位德高望重的人,請一同他去勸諫趙王。
趙煦的心中漸漸浮現出一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