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5評論第1章 青山(重修版)
大魏定鼎江山已有七十年有余。
疆域綿延萬里。
太祖皇帝開國之初,定下規矩,各大省道,約為地界,劃分為三十多個地界,均為功勛之家共治。
北直界,青云山。
此山高聳于云,有八十余座高峰,陡峭異常,尋常人等,鮮少能攀越登階。
青云山下稀稀落落有零星農戶,尋常務農維持生計。
只不過,現在的時節,單單靠著務農,那點田產,也很難做到全家果腹。
故而,有些許膽大的青壯漢子,偶爾會進山打獵,砍柴,彌補家用。
白維秋一直生活在這青云山之中,平日里是不會見到外面的生人。
當然,這和他的身份有關系。
身為異類,和人相見,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沒想到轉眼之間,都已經過去這么長一段歲月,隱約間還感覺停留在當初轉世的時刻。”
他身形矯健,平穩的落在一處小溪邊上,看著倒影出來的輪廓,多少有一些無奈。
轉世成為異類,算得上是有一些離奇了。
當然,這也不算是多大的事情,畢竟都已經轉世了。成為什么樣的物種,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內。
前塵種種,終歸是塵歸塵,土歸土,不在此世。
讓白維秋慶幸的是,即便是轉世成為了異類,卻也沒有和人產生太大的差異。
只因現在的白維秋,是一頭白猿。
猿猴本就和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加上自白維秋轉世重生以來,也察覺到了這世界的不同之處。
前世的白維秋不過是一個普通人。
但是這一世,轉世之后,腦海之中便多出一些不同的東西。
“一晃眼就已經是有十年之久,那篇修行的功法,也算是有些許的眉目了。”白維秋不禁有一些感慨。
他腦海之中的修行功法,不知道從何而來,只知道從轉世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牢牢的刻印在自己的記憶之中,加上從小開始嘗試修行,逐漸的也掌握到了其中一些玄妙。
人和異類的修行是有所不同的。
異類修行,更多的還是依托于月華的能量。
白天正常捕獵,尋找食物,夜晚開始沐浴月華,吸收能量。
按照目前的境界劃分來看,白維秋勉強算是步入到了練氣境界。
修行的功法之中,有一部分的介紹,不過并不全面,估計是按照白維秋的修行進展,逐步的進行介紹。
目前已知的境界上,有練氣,采藥,金丹三大境界。
練氣境界顧名思義,要的是吸收月華能量,凝練成為體內生生不息的真元。
可惜的是,接觸到腦海中的修行功法十年以來,日夜勤修,也尚未達到真元生生不息的層次。
這一次白維秋閉關接近一個月的時間,便是為了嘗試更進一步,達到練氣境界的圓滿層次。
也幸好是積累的足夠多,轉世之后第十年,白維秋如愿以償,練氣境界圓滿達成。
閉關結束之后,白維秋第一時間就前往之前的族群所在地。
閉關之前,他曾經和族群中的長輩談到這件事情,當時正值族群準備遷徙,前往另外一處山峰,一路上留下標記,好讓白維秋能順著印記尋找到族群的蹤影。
青云山之中,像是白維秋這樣能夠修行的異類不在少數,他們多多少少都有自己修行的功法,這種功法究竟因何流傳下來,又是如何修行成功,都算是大家內心的秘密。
在白維秋所在的猿猴族群之中,他并不是第一個嘗試修行的異類。
恰恰相反,很多族人都有自己的修行功法。
按照長輩的說法,這是屬于血脈上的傳承,是無法被強行剝離出去的財富。
能夠嘗試修行,甚至是修行成功的異類,便會成為新一代族群的守護者,直到下一代出現新的異類,能夠繼承血脈傳承,修行成功。
白維秋在修行上面,族群給予了許多的幫助。
尋常的搜尋食物,夜里的防備,亦或者是繁衍后代這樣的事情,大部分都讓白維秋躲了過去。
其他的都還好說,唯獨這個繁衍后代,白維秋實在是無法接受。他現在雖然是猿猴的身體,但是靈魂實打實屬于人。
在族人眼中,貌美如花的母猿,對于白維秋而言,就純粹的無感。
一邊胡思亂想接下來要準備如何嘗試突破練氣境界,一邊沿著族群留下的印記趕路。
忽地便聽見附近傳來一聲慘叫。
白維秋停頓身體,側耳仔細辨別。
“人的聲音?青云山處處危險,怎么還有人出現?”
白維秋納悶的想著,朝那發出聲音的位置趕去。
此處算是青云山距離外界不遠的一處低矮山峰,不過并無什么開辟出來的山路,多得是陡峭的巖壁,偶爾還能看到一些郁郁蔥蔥的草木聚攏在某一個平緩的地勢上。
雖然青云山附近有人家,但大部分都不會選擇上山,畢竟太過危險了。
順著聲音攀過陡峭的一段山體,白維秋這才看到有一道人影被懸在半空之中,好險有一株老樹橫向生長,卡在了那處位置,不至于讓此人直接跌下摔死。
那人看上去年歲不大,約莫有二十出頭的樣子,神色驚恐,手中還緊緊握著一把柴刀,背后的竹簍半掛在身上,隱約間能看到有幾株藥草的形狀。
白維秋并未著急上前營救這名年輕采藥人。
他現在并非人類,突然出現,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況且,非敵非友,真的將人救下來,暴露了自己的行蹤,豈不是得不償失?
現在的大魏朝可不比之前,早就已經有了動蕩的征兆。
之前白維秋青云山附近巡游的時候,也曾經目睹過有官差強征苛稅,百姓怨聲載道。
“有人嗎?”采藥人悲切的大聲呼救。
喊到一半,好似想到了什么一般,就緊閉嘴巴,靜靜等死。
只因這青云山常年只有猛獸精怪出沒,尋常人士,凡是聽聞此山傳言的,皆是繞道而行,鮮少有商旅行人。
加上這一帶本就沒有開辟出山路來,多是披荊斬棘一路慢慢摸索,更加不可能出現什么人影了。
這時候若是大聲呼救,怕是還能引來猛獸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