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李府風波(一)
三月。春寒料峭,花草樹木還是一片死寂,毫無生機,它們仿佛在告訴的世人,今年的春天要來的稍晚一些。
一大早,大家都出來趕早市,街邊小販的吆喝聲、餛飩店的水蒸汽、酒樓店小二的招呼聲......人們仿佛沒有受到初春寒意的影像,街上依舊那么熱鬧。
王淵山急匆匆的出門,關上門的時候,家里的母親還在叮囑:“記得去街口張叔餛飩店那吃個早飯,衙門的差事要好好辦,但也不能不注意了自己的身體啊!你也別擔心錢的事,娘最近賣了一批刺繡,有點收入。“
“知道了,娘,我會注意的。”王淵山嘴上應和著,心里卻想著,哪有心思吃早飯啊,昨天剛剛整理完李家滅門案的卷宗,今天還要拿給衛大人看呢。
路過張叔的餛飩店,張叔見了王淵山,招呼著:“淵哥兒,這么早就上衙門啊,吃了早飯不,張叔給你下碗餛飩?”
王淵山聽著張叔的招呼,拒絕了他的好意,直奔衙門而去:“不了,張叔,我還要去衙門辦事呢,就不在你這吃了。下次來您這吃。”
對于王淵山的回絕,張叔倒也不在意:“行,下次等你有空的,張叔這又新添了芹菜餡的餛飩,下次你來嘗嘗。”
“行。”王淵山山應了一聲,急匆匆地趕往衙門。
看著王淵山的背影,張叔也感到欣慰,咱們縣,可算是出了個有出息的。王淵山十五歲中了秀才,去年秋天也中了舉人,說不定以后還能中個會元,然后再參加殿試,拿個狀元哩!
張叔端著剛剛出過的餛飩,給客人送去:“您的芹菜餡餛飩來了,當心燙啊!“
“謝謝啊,老張。聽你的話,剛剛那小伙子是衙門的人?”
“是啊,老王,你難得來我們縣一次,可能不認識他。剛剛那小伙子可是我們縣的名人——王淵山。十五歲中了秀才,去年秋天參加鄉試,拿了個解元。因為家里窮,拿了解元之后,縣太爺就讓他再衙門辦事,寫寫卷宗,拿點俸祿,好讓他攢點路費,去參加之后的會試、殿試。”張叔每次講起王淵山都特別自豪,就跟是自家們出了個解元一樣。
“那老張,跟你打聽個事啊,你們這兒的李員外家怎么了?我昨兒還想去跟李員外談生意,結果到了李員外家,就看見一些殘轅斷木,就跟被大火燒了一樣,那場面嚇了我一跳,這是啥情況啊?”老王想想當時的場景就心驚,昨天到得晚,路上也沒人可問,就想著今早問問老張,打聽打聽消息。
“那李家,可太倒霉了。這個事我也就知道個大概,你就聽一聽,具體的,那你還是等會去衙門問問吧。”
老王一聽這話,就知道這李家估計是兇多吉少了。
“二月的時候,李家被一把火燒了,全家沒有一個活人留下!你昨天去的時候,那場面還算好的了。出事的那個夜里,我是恍惚聽到有人說走水了,還聽到了官兵救火的腳步聲。第二天一早,我準備開攤子,就聽說李府昨夜被燒了,想著之前李老爺在我困難的時候,給我減租,想著有什么能幫忙的,就去幫幫忙。我還沒到李府跟前呢,就聞到了一股焦味。到了李府,就見衙門的人把李府圍了起來,有幾個捕快,在里面搜尋,估計是看能不能找到活口。整個李府的圍墻都被燒黑了,大門‘李府’的牌子都燒掉了,哪還能看出以前氣派的樣子啊!”
老王心中一驚:“是哪個殺千刀的干的,這李老爺多好的人啊,你們縣、我們縣多少人受過他的恩啊!這......這......這......究竟是些什么事啊!”
老張想著李老爺平時的好,也沒忍住,破口大罵:“還不是哪些江湖人士弄得。正月的時候,李老爺府上負責采辦的喬大爺,來我這吃餛飩,說,那幾天,有一些江湖人士,天天去李府,說是要找回盟主令。李老爺平常也就做做小生意,不跟江湖門派往來,哪知道什么盟主令,就說自己不知道這個盟主令是什么,還好吃好喝招待了這些人。有幾波人看李老爺這態度,就沒繼續難為他,但是,有一波人,就跟潑皮一樣,就是不信李老爺的話,威脅李老爺,說要是一個月內不交出來信物,就滅了他滿門。李老爺被嚇得立刻去找了縣太爺主持公道,之后就沒江湖人士再去找李老爺的,但是過了一個月,李家......李家......李家......就真的沒了......”
老王看著老張憤慨的樣子,拍了拍他的肩:“你曉得是哪一波江湖門派下的手嘛?”
“這我哪知道,不過聽說,衙門已經抓到李家這案子的兇手了,已經審訊結束,準備結案了。”老張狠狠的甩了下肩上的汗巾。“那個殺千刀的即便是判了死罪,也是便宜了他。李老爺多好的一個人啊,逢年過節就給大家減租,還建學堂,收我們這種沒錢人的孩子,讓他們讀書識字......這么好的人,就這么走了,全家一個活得都沒剩下,這老天,真的是沒開眼啊!”
“老板,來碗餛飩,多加點辣子和醋!”隔壁桌不知什么時候坐下了一個姑娘,打斷了兩人的談話。
老張應了一聲:“好嘞,姑娘,馬上來!”,轉頭跟老王招呼著“老王,你先吃著,我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草甸縣縣衙門靜室
“大人,這是李家滅門案的卷宗,小人拿來給您過目下。”王淵山將卷宗小心翼翼地遞到衛大人地案桌上。
衛大人隨意扒拉兩下卷宗,說道“淵山,你做事,我是放心的。這案子,事發第二天,犯人就來自首了,不過是之前李老爺在外地談了筆生意,礙著了當地門派的路,他們氣不過,跑來尋仇罷了。”
“是,大人說的是。”王淵山低著頭連連附和道。“那我現在找人寫告示,公布案情結果了?”
“嗯,去吧。為了這事,我最近也真的是累的夠嗆。”衛大人松松散散的癱坐在太師椅上,準備開始閉目養神。
王淵山去拿案桌上的卷宗,準備退出房間,找人去寫告示。
“對了,淵山,你快參加會試了吧?”衛大人突然發問。
“承蒙大人惦念,小人六月參加會試。”
“嗯,那等這個案子結了,你就回家安心準備會試吧。走之前,來我這一趟,我這還有點積蓄,先給你拿去用吧。”
“多謝大人,他日若小人能有幸告終,畢定報答大人的恩惠。”王淵山聽著了話,感激涕零,激動地跪下就要給衛大人磕頭。
3年前父親因意外去世后,家里就靠母親賣刺繡維持生計。母親為了自己,日日繡,患上眼疾,自己正愁著母親的醫藥費時,衛大人帶著大夫來家中,為母親醫治,還讓自己來衙門辦事,賺點俸祿,讓自己可以安心準備會試。這份恩情,這輩子,自己怎么都要還上。
“淵山啊,別跪,快起來。”衛大人連忙扶起王淵山,“行了,快去吧,讓師爺寫告示去吧。”
“是,大人,小人告退。”王淵山說罷便轉身離開了房間。
衛大人瞇了瞇眼,看著王淵山單薄的背影,越發覺得自己當初幫王淵山是一個十分明智的決定,這孩子聰明、單純、懂得知恩圖報。聰明,意味著之后有希望進殿試,說不準還能得個狀元;單純,意味著在他面前,隨便掩飾一番,他便不會發現自己干的腌臜事;至于懂得知恩圖報嘛。。。衛大人想著想著,便不禁笑出了聲。
李府門口
二白看著眼前滿目瘡痍的李府,剛剛在餛飩店的事情,心中有些難過:“師傅,李爺爺全家都沒了,現在這世上真的就只有我一個人了。”說著眼淚不自覺地留下,也不知是為李府流的,還是為自己流的。
二白想起了師傅囑托,他希望自己能在李爺爺那,做個大夫,養活自己,現在李爺爺去找師傅匯合了,自己得再想其他辦法了。
她擦了擦眼淚,挺直了腰,嘴里嘟囔道:“可不能哭了,不然師傅要擔心了。”抬起頭,看了看快西落地太陽,準備找個客棧先住下,再做打算。
---------------------------------------------------------------------------------------------------------------------------------
二白從小就跟著她的師傅生活在藥谷。兩人在藥谷相依為命十幾年,去年秋天,破老頭舊疾復發,到了藥石無醫的地步,師傅臨死前,叫來二白,叮囑道:“二白,我怕是熬不過這關了,我想著往后你一個人生活在藥谷,也不是個事,你還記得這些年,來過藥谷幾次的李爺爺嘛?我之前跟他說過,要是有天我不行了,他會替我照顧你的。等我走后,你就去曹甸縣找他,他家大業大,你就在他那里謀個差事,憑我教你的這些本事,夠你生活的了。”
“呸呸呸,臭老頭,你瞎說些什么呢。你應該這樣說,‘二白啊,憑我教你的本事,你肯定能治好我的。’我可不聽你剛剛什么喪氣的話呢”二白拿著自己剛剛寫好的方子,故作輕松道,“來來來,快看我剛剛做的方子,這個方子,肯定能治好你。”
宋老頭聽了二白的話,哭笑不得“二白啊,我活的太久了,久到當初的身邊的人也剩不下幾人了,上天已經很對我很好了,要說,我在這世上還有什么念想,那只有你了。我走了后,你可要好好的啊。”
二白聽他還在說喪氣話,心里越發堵得慌,低著頭賭氣道“老頭,既然我還在,那你怎么能說走就走呢。你要是敢走,我就一把火把你的寶貝藥田都給燒了。”
宋老頭聽著這話,無奈的嘆了口氣:“還真是個孩子啊,二白啊,記得一定要去找你李爺爺啊,這樣我也走的安心。”
“我不去,我不去,我現在給你去谷里采,這個方子一定可以治好你。”少女執拗地看著床上地老人。
宋老頭看著二白眼里的執著,嘆了口氣,像往常一樣,對她叮囑道“那你去吧,早點回來,谷里蛇蟲多,記得多帶點雄黃,師傅在家等你回來。”
二白聽著宋老頭的話,有些怔住,呆呆的回了句“好。”也不行動,就這么楞楞的看著宋老頭。
“去吧,去吧,二白,師傅還在等你的藥呢。”宋老頭溫聲道。
似乎是這句話,給了二白力量,她轉身背起藥簍,向外跑去,堅定道:“嗯,老頭,你等我,我太陽落山前肯定能回來。”
宋老頭看著二白的身影,眼前仿佛看到了那個永遠堅挺的背影,耳邊也傳來那人放肆的笑語:“越澤,你看,這幫蠻夷被咱們兄弟打的落荒而逃,哈哈哈哈哈哈......真痛快啊......哈哈哈哈哈......”
當時自己是怎么回他來著,哦,對了,當時自己難得說了次腌臜話“去他娘的北蠻人,就應該狠狠教訓他們一下,讓他們長長記性,省的他們覺得我們錦朝人好欺負!”
就這一句話,那人就像是抓住了我尾巴一樣,到處跟別人說“呦呦呦,是我耳朵被號角震聾了嘛?我剛剛好像聽到我們溫良老實的越澤說“去他娘的”了!”
眼前的身影漸漸遠去,耳邊的聲音也漸漸消失,只留下一個老人安詳的躺在床上,一動不動。
二白回來的時候,就看見宋老頭,一臉安詳地躺著,就像睡著了一樣。“騙子,說好的等我呢。你個言而無信的老頭子。”二白地聲音越來越弱,再往后,便只剩下嗚咽聲,越來越大。
屋外的藥田依舊茂盛的長者,風依舊柔和的吹著,太陽依舊不緊不慢的西落,除了屋里那個嚎啕大哭的姑娘,似乎誰都沒發現一個老人就此逝去。
藥谷就只剩二白一個人了,安葬了宋老頭,收拾了屋子,鎖上了門,二白又去了趟廚房,按照方子,熬好了藥,撒到了宋老頭地墓前,“師傅,藥熬好了,你可要乘熱喝,不然藥性就弱了。”
“師傅,我要去找李爺爺了,憑你教我的本事,我會活得很好的。”
“師傅,以后每年我都會回來看你。”
“師傅,我走了。”
春節剛過沒多久,大家還沒走出春節愉悅地氣氛中,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地笑容,誰都沒注意到,一個姑娘背著一個大大的包袱,正在逐步走向未知的旅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