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5評論第1章 登基為王
昊天世界,一條大河橫貫南北。
有一國,以大河為名。
這一日,大河國京都,恢宏的皇宮大殿之內(nèi),一位身披紅色神袍,面色冷硬的中年男子正平靜的向著一眾朝臣宣讀神諭。
所有人都神情恭謹,嚴肅,細心聆聽。
唯有皇座之上,身子站的筆直,面無表情的年輕新君,眼中帶著幾分無人可見的譏嘲。
堂堂一國之主,登基之時,還需要得到昊天道的承認,由西陵天諭大神官親自冊封,才能繼位。
或許在無數(shù)昊天道的信徒眼中,這是無上的榮耀,但在他的眼中,自己這個所謂的國君,不過只是君權(quán)神授之下,一個明面上統(tǒng)治這大河國的傀儡罷了。
而且,不僅僅只是西陵昊天道,大河國之中的墨池苑,同樣是壓在他這個一國之君頭上的一座大山。
墨池苑之主王書圣的地位,在這大河國之中,就與書院夫子在唐國幾乎一般無二。
其一言,同樣可以直接決定他這個大河國之主的命運。
而此刻的他,不論是面對墨池苑,還是更加龐大可怕的西陵昊天道,都無異于一只螻蟻。
這何其可悲。
當然,正常情況下,即便是一國之君怕是也不可能對這兩個地位極其特殊的龐然大物心生不滿。
但他卻并非這個世界土生土長的原住民,而是一個穿越者。
十余年前,他不過是因為一個小小的意外,便來到了這個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有意思的是,不論前世今生,他都叫做齊新。
另外,雖然穿越之初,他就變成了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孩子,但經(jīng)過他的驗證,自己的身體還是前世的原裝貨,只能算是歷經(jīng)了一次返老還童,也算不幸中的萬幸。
當然,前世的他也只是二十出頭罷了,倒也稱不上老。
然而哪怕在這世界呆了十余年,他也很難生出什么對昊天的信仰,更別說,他比這世上無數(shù)人更清楚昊天的本質(zhì)究竟是什么。
自然更不可能對昊天道生出什么敬畏。
對于自己登基為帝還需要昊天道允準之事,自然也是相當不爽。
只是胳膊拗不過大腿,如今的他也只能暫且忍耐。
隨著時間的流逝,漫長的神諭終于迎來了尾聲,在一眾朝臣高呼的萬歲聲下,這看起來頗為盛大的登基大典漸漸落下了帷幕。
送走了一個個朝臣,西陵大神官和王書圣之后,齊新便在一眾宮女侍衛(wèi)的前呼后擁之下,回到了寢殿。
他揮退了所有人,便迫不及待的盤膝安穩(wěn)的坐在了榻上。
心神已然沉浸在了一片無盡的虛無之中。
這虛無之中空空蕩蕩,什么都不存在,唯有一顆看起來絲毫不起眼石珠安靜的在其中沉浮。
讓他穿越到這一方昊天世界的罪魁禍首,便是此物。
當年他無聊之下玩了一個洪荒向的頁游,歷經(jīng)了千辛萬苦完成了上百個連環(huán)任務,才終于獲得了一個隱藏的終極獎勵。
鴻蒙珠。
他只看到了一中標注的破損二字,便發(fā)現(xiàn)整個屏幕突然變成了一堆亂碼。
然后他只覺眼前一黑,再睜眼時,就已經(jīng)換了一個世界。
而那游戲中破損版的鴻蒙珠也隨他一起,來到了這個世界。
此刻這鴻蒙珠雖然早已經(jīng)陷入了死寂,但僅僅只是偶爾的一絲氣韻流出,對于他來說,便已經(jīng)是莫大的造化。
隨著他潛心的冥想潛修,便自然而然的能夠?qū)⑦@一絲氣韻,緩緩的吸收,借此修復他受損的神魂。
而自他穿越而來之后,這個過程算上今日,已經(jīng)不間斷的維持了整整十年之久。
終于,在歷經(jīng)了最后一夜的冥修之后,他當年因為一場意外,受損頗重的神魂終于徹底的恢復痊愈。
剎那間,一種無比暢快,圓融如意的感覺油然而生,令他情不自禁的發(fā)出了一聲低吟。
十年過去了,他終于不必繼續(xù)停留在修行者的初識之境,可以繼續(xù)向著更高的境界邁進了。
于此同時,在他十余年前,初次修行,邁入初識境界后,因觸動鴻蒙珠所感悟到的一篇功法也終于可以真正的開始修行了。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是無奈的睜開了眼睛。
一日一夜的時間轉(zhuǎn)瞬即逝,殿外已經(jīng)有宮女喚他上朝了。
不管是不是君權(quán)神授,也不管他頭上是不是還有一個太上皇,如今的朝堂,在修行者不參與其中的時候,他這個新任君主,便是明面上地位最高,且說一不二的存在。
而身為君主,享有崇高的地位,自然也有著需要擔負的責任。
大河國雖然遠不如唐國強大,在南方諸國之中,也算不得出挑,但終究是一個擁有著近千萬人口的國家,大大小小的城池加起來也有數(shù)十座之多。
這意味著其中擁有著極其龐雜的事務需要他這個大河國國君處理。
即便其中有不少本屬于這個國家的權(quán)力,已經(jīng)被各地代表著昊天道勢力的道觀所奪取,但歸集到京都之中的事務之多,依舊可以輕易堆成一座小山。
更何況,朝中官員派系復雜,官員職權(quán)不清,一方面導致政事處理速度緩慢,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因此產(chǎn)生糾紛,而這些糾紛,也需要他這個大河國君主去親自處理。
當然,若真是將精力投入其中,怕是再無空閑。
這也是為何,昊天世界的各國君主,除了天賦所限之外,幾乎沒有修行者的原因所在。
畢竟,政事繁雜之下,又如何還能夠安心修行?
即便是唐國長安城那位修行天賦并不低的朝小樹,若非辭去了魚龍幫幫主的位置,卸下了一身負擔,只怕也未必能夠一朝悟道,踏入知命。
齊新自然清楚這其中的得失,不過對此,他在登基之前,便早有了腹案。
國君之位他不可能拱手讓人。
他更希望,有朝一日,他的王號和旗幟,能夠插遍昊天世界之中的每一寸土壤。
身為鴻蒙珠的宿主,他隱約間能夠察覺到,如果他能夠做到這一步,對于鴻蒙珠的復蘇,也會有著幾分助益。
但修行之事,他也絕不可能放下。
畢竟,他可是很清楚,在真正強大的修行者面前,所謂的一國之主,無上君王,怕是連狗都不如。
他可不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會有人因為一樁婚事,肆無忌憚的殺入皇宮,高坐在那龍椅之上,憐憫般的讓他在退位和死之間任選其一。
所以,他未來的道路可以說已經(jīng)十分簡單了。
在牢牢的掌控著整個國家權(quán)勢的同時,自身的修行也絕不能荒廢。
畢竟,他很清楚,比起強大的唐國和西陵,他想要統(tǒng)一整個世界,夫子和昊天才是他真正難以逾越的兩座大山。
……
金龍殿內(nèi),比起昨日登基大殿時的肅穆和隆重,此刻便顯得樸素了幾分,當然依舊頗有幾分嚴肅。
古語有云,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朝天子一朝臣。
不論是臺上的新君,還是臺下的朝臣,都很清楚這一點。
說到這,雖然齊新對于昊天道大神官的所謂賜福認可,十分的不爽,但不得不承認,此刻的他,因為有著昊天道的認證,在面對下方的臣子時,便擁有了極高的法理和權(quán)威。
至少,明面上,一旦他在某件事中表達出了堅決的意志,除非西陵大神官或者王書圣親自發(fā)話,便無人能夠反對。
當然,很多事也并不需要他這位新君直接下場,畢竟,這十年的時間,他雖然只能停留在初識之境,無法在修行一道上更進一步,卻并不意味著,他什么都沒有做。
此前,他身為一國儲君,同樣擁有著極大的特權(quán)和資源。
至少足以讓他用十年的時間,培養(yǎng)出一批完全能夠為他所用,足以助他改朝換代的心腹之士。
故而,朝會一開始,便有一道年輕的身影跨步而出,語聲清朗提出了三件事。
一,改立國號。
二,設(shè)立三審六部,權(quán)責細分。
三,科舉改革,有教無類,唯才取士,網(wǎng)羅天下人才。
話音一落,霎時間,滿朝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