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層層疊加的包青天形象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杰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

這首歌讀者一定不會陌生,這就是風靡九十年代,由金超群、何家勁主演的大型古裝電視連續劇《包青天》的主題曲,相信大家聽到這首歌后,都會引發大家美好的回憶。而包拯剛正不阿,秉公斷獄的正義形象,也留在了大家的心間。

1、少年包青天

眾所周知,包拯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很著名的清官。

中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老!意思是說,這個孩子有沒有發展,將來能不能成事,你兩三歲時就能看出來了。

《包公案》的小說中,包拯沒娘,是由嫂子撫養長大的,所以,他就一直管嫂子叫嫂娘,輩分不分了。

包拯在他少年時就體現了他優良的斷案素質。他上學時學習非常好,后來被保送到合肥興化寺讀書,這應該就是安徽當地的重點中學。

他嫂子就知道這小子以后給當官,還給當大官。但是她嫂子就特別擔心,這當大官不一定當好官!而且好多孩子,只會讀書,根本沒有社會經驗,你說讓你當官了,升堂判案,你能判的好嘛?所以,包拯的嫂子就想找個機會試試這個小包拯,看看你到底行不行?

嫂娘就煮了十個雞蛋,放在桌子上,讓小丫鬟春紅吃了一個,然后告訴小丫鬟,你別動聲色,我讓包拯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出是誰吃的雞蛋。

春紅暗笑,沒事人似的旁邊干活去了!隨后,嫂娘就把包拯叫過來了,“兄弟!我煮了十個雞蛋,放在桌子上了,一看怎么少了一個,不知道誰偷走了,你趕快想想辦法,看看是誰偷吃的。”

包拯略加思索覺得這偷吃雞蛋的嫌疑人必定是這個屋子里的人,但嫂娘這屋子里除了嫂娘和自己外,就只有那些小丫鬟了。所以包拯就讓嫂娘把那些小丫鬟都叫了出來。

叫來之后,丫鬟站成了一排,稍息立正,一二三報數!

一、二、三……

清點人數,丫鬟一個不少。包拯就開始案件調查了,他先拿來了一大摞的碗,旁邊放了一個水桶,然后讓每個丫鬟拿了兩個碗,一只碗舀水,然后丫鬟們喝完水漱漱口再把水吐到另外一個碗里。小包拯仔細觀察了每一碗吐出來的水,最后發現只有春紅吐出來的水里邊有細微的蛋渣。

小包拯嘿嘿一笑,“嫂娘你看見了吧?就是春紅偷吃的雞蛋。”

這嫂娘心想這小包黑子夠鬼的,雖然看到包拯破案心中暗暗高興,但她并沒有想這事就這么打住了,她還想試試包拯能不能秉公辦案,有沒有一顆公心?她就對小包拯說,“兄弟,你看我我這春紅,是我最喜歡的丫鬟了,看在嫂子的面子上就饒她一回吧。”

沒想到這小包拯把臉一橫,說道:“不行!錯就是錯,對就是對!案子雖小,也不應該礙著嫂嫂的面子饒了她。”說著,這包拯還真就讓下人筆墨伺候,寫了這樣的判決書,“春紅盜雞蛋偷吃,應按照家法處置,姑念案屬于初犯,予以從寬發落,爾后吸取教訓,其他丫鬟以儆效尤。”

案子審完了,小包拯宣布退堂,那架勢跟后來他坐開封府里那是一模一樣。

丫鬟們都退去了,只有嫂娘和春紅兩個人笑的連腰都直不起來了。小包拯納悶呢,你們笑什么?難道是我辦案不公?

春紅笑道:“小公子你斷案有方,絲毫不差,我是心服口服。”嫂娘接著說,“兄弟,你審春紅是我安排的,試探你是否能明察秋毫,清廉公正,今天一試,我就放心了。”

小包拯這才恍然大悟,忙說道:“嫂娘您放心,兄弟我永遠記住您的囑托。”

包拯之所以后來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和幼年時嫂娘的家教那是分不開的,所以說,讓孩子從小就有是非觀念,知法,懂法,從小做普法教育那是很重要的。

不過,現在很多孩子,家長就不太懂得教育,一上學去,就會比家里開什么車,住多大的房子,老爹是多大的官,這都是家里面教育出現了偏差,試問這樣的孩子能有什么是非觀念呢?

世界觀、價值觀都被歪曲了。最近還發生了這么一件事!中國有個小朋友,出名了,而且是出大名了,準確的說,應該是丟人了,丟大人了!人都丟到埃及去了。

2013年5月24日,有個網友發微博稱,他在埃及盧克索神廟旅游時,在浮雕上看到中文“丁錦昊到此一游”,對這個3000多年前的文物受損,他十分羞愧,并向導游道歉。這三字要是放外國游客還不一定看得懂,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法老圖騰了。

但是,巧了,旅行團里有中國游客,這游客挺有正義感和羞恥之心,就把這事給爆料了。

25日下午,南京一位中年男子打電話稱,他就是丁錦昊的老爹,要為“到此一游”事件道歉。在約定的地點,記者見到了孩子的父母。

據丁錦昊的父母稱,孩子今年上初一,平時成績不錯,但性格內向。對于丁錦昊具體出游埃及的時間、陪同人員等細節并不愿過多透露。只是稱是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發生的。當時那個旅行團人比較多,大家都各自欣賞風景,家人也沒注意到孩子在浮雕上刻畫了。后來聽孩子說了這事,當時就批評了他,孩子也認識到了錯誤。

“孩子犯錯誤,主要責任在大人,是我們監護不到位,平時教育得不好,我們和孩子向關注此事的人道歉,也向埃及方面道歉。”孩子的父親稱,這事在網絡上傳開后,他們心里很內疚,希望通過媒體為此事道歉。“從小帶他到外面玩,常常看到類似的情況,但我們沒有想到告訴他,這種做法是不對的。”說到這,孩子的母親已泣不成聲。

這一家三口能總去國外旅游,說明家庭條件差不了,但是這孩子的教育也要跟得上才行,人家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這走萬里路是做到了,但我也覺得走萬里路之前也給先給孩子普普法,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不能等真的釀成了大禍,再后悔,您說是不是?

最后,給大家說一下包拯的遺囑,“后世子孫要是做官的,如果有貪污的,那就不許進祖墳,如果有違背我的意志的就不是我的子孫。”您看,一個好的家教,才能出一個好血統的家族。

2、小試牛刀

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二十八歲就考中了進士,本來考中進士就可以當官了,但包拯是個孝子,他信守圣人“父母在,不遠游”的教誨,直到三十六歲時父母亡故后才正式出任天長縣(今安徽天長)知縣。

他損失了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一段人生的黃金歲月,但人生對每個人都很公平,包拯做天長縣知縣,發生了這么一件事,特別聲明一下,這個故事不再是野史,也不是小說上說的,而是出自《宋史·包拯傳》。

有一戶人家耕牛的舌頭,牛主人來到(縣衙)告狀。包拯說:“(你)只管回家去,殺了牛賣了它。”不久又有一人來到(縣衙)告別人私自宰殺耕牛,包拯當時正顏厲色地說:“(你)為什么割了別人家耕牛的舌頭,又來告他的狀?”這個盜賊感到很震驚,馬上跪下伏法認罪了。

包拯就在這個案件很富有一種現代辦案的思想,他審案不急于去查案,而是先要確定犯罪者的動機是什么?

包拯的分析是這樣的,割牛舌這種事,不是普通的劫財的盜賊所為,而是一樁因為仇恨報復的事件。理由是牛舌并不值錢,而且不是全縣的很多牛舌都被割掉了,盜賊不可能因為割掉牛舌來得到什么好處。最多就是晚上多做一個菜嗎!

所以包拯認定這是一起熟人作案,故意讓耕牛的主人把牛殺了,并去賣牛肉。因為當時耕牛是一項重要的勞動工具,在宋朝隨便殺耕牛是犯法的,讓牛的主人到集市上去賣牛肉,就是想讓那個割牛舌的人知道后,再來官府報官,從而達到繼續報復牛主人的目的。

我們能從這個案件,看到包拯斷案的很多智慧。如果換作一個普通的縣官,聽到有耕牛的牛舌被割了,如果負責任的發動府衙里的衙役、捕快去抓這個盜賊。遇到個不負責任的縣官,這算什么事,影響不大,消極怠工,很可能事就這么過去了。

但是,包拯卻用了一種非常先進的斷案思路,這在犯罪心理學中叫動機論。

就是破案的人員,在破案前,他先站在作案人的角度在想,他為什么要去實施犯罪,這個是一種非常先進的斷案理念。這種斷案的思維再后來經過不斷的演化,到現在也出現了新的發展。

比如現代刑事偵查中比較常用的犯罪現場模擬再現。就是通過把人置身在犯罪現場之中,盡量恢復當時的情境,然后警方模擬罪犯深處情境中,盡量模擬作案人當時的想法,其實這也是動機論的一種延伸。

包公破案的效率很高,他隨后智破的一起盜竊案。

一天,有個賣鐵鍋的小販拉著個只有一個胳膊的跛子到官府來,小販指著他帶來的一口鐵鍋對包公說:“小人以販賣這種鐵鍋為生,昨天夜里,店里被這個人偷走了五口鍋,他第二次來偷鍋的時候,被我當場抓獲,現在抓他來,請大人明斷!”

這個跛腳的人,不慌不忙,申辯道:“大人,您瞧瞧,我只有一只手臂,一條好腿,這么大的鍋,我如何能偷走?小人實在是冤枉!請大人給小的做主!”說完,坐上地炮了。

包公此時也納悶了,好像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人家不抓住偷鍋的人,也不能無緣無故的來報案,這偷鍋人,身上有殘疾,還真不是這么容易就能把鍋給偷走的。

包公聽了兩個人的話后,對誰說的是真話,誰說的是假話,一時難以判斷。心想:察言觀色,賣鐵鍋的小販外貿憨厚,神態自然,不像是誣告,而跛子所言,也有幾分道理。這案子該如何決斷才不有失公平。考慮了一會,包公突然將驚堂木一拍,對賣鐵鍋的小販大聲喝道:“他手腳殘疾,如何能偷走鐵鍋!分明是你誣陷好人。”

小販一聽,急了,“大人冤枉!”

包公不理他,和顏悅色對這個跛子說:“這人誣告你,本官自會處置,念你遭此冤枉,本官將他帶到公堂上的這口鍋賞給你,你快拿回去吧!”

這跛子一聽,心中暗喜:“我偷鍋無罪反受賞,看來包公也不過空有其名而已!”于是他就高高興興的走到了鐵鍋前,用僅有的一只胳膊,抓起鍋口,輕輕一提,腦袋順勢一低,順順當當地將鐵鍋頂在了頭上,得意忘形地往外就走。

包公看著跛子的舉動,心里就全明白了,他把驚堂木一拍,大喝一聲:“大膽毛賊,站住!看你的舉動,你是個慣偷!左右,給我拿下。”

堂上的衙役往上一闖,就把這個跛子給抓住了,得意忘形的跛子最終付出了代價,承認了自己偷盜鐵鍋的犯罪事實。

近些年,我國殘疾人犯罪呈現一種上升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的就業壓力大,生活條件差和社會關心度不夠造成的。

殘疾人由于其生理缺陷,有時造成心理上變異。在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上發生困難,在特定情況下造成犯罪。由于其感知、思維方面的缺陷,我國刑法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有些肢體不全的殘疾人,利用人們的同情心,搞詐騙、盜竊犯罪和教唆、窩藏犯罪,他們則應承擔全部刑事責任。

殘疾人犯罪的心理特征是自認為是弱者,受到社會冷漠歧視,自卑心理嚴重,故滋生報復與反社會心理;認知范圍窄、思維褊狹,情感易沖動;僥幸心理突出,利用人們不注意而乘機進行犯罪活動;暴力犯罪和智能犯罪兼有,常乘其不備突然襲擊,或施行盜竊、詐騙;有些殘疾人是因生理、精神需求受到壓抑和忽視而犯罪。

對殘疾人來說,他們存在的最大問題或許就是由于生理殘疾而帶來的精神上的殘疾。

殘疾人因自己身體上存在缺陷,因此在進行犯罪時,往往預先下手,追求一擊致命,手段兇殘,后果嚴重。

關于殘疾人犯罪的新聞,媒體時有披露。犯罪種類輕微的有小偷小摸,嚴重的有搶劫、強奸、殺人等,犯罪數量近幾年一直呈上升趨勢。殘疾人犯罪還表現出了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多經過其精心準備,專注程度高,計劃和實施時間長,下手黑,手段殘忍,犯罪后果嚴重。

殘疾人犯罪的根源是他的畸形心態。殘疾人長期受人歧視,慢慢心態變得扭曲了,呈現出一種病態。因為殘疾,自卑感重,便尋找比他更弱的事物作為發泄對象。殘疾人常趁小動物不備,一把捏死,以此來尋找強者的感覺。

殘疾人犯罪案件與他們的心理有關。因為殘疾,在許多方面似乎都比正常人差一點,容易自信心不足,產生自卑感;因為殘疾,往往招致周圍人的白眼,甚至家人的冷漠,他們容易脫離人群,孤獨感嚴重;因為殘疾,他們往往過多關注自己,對別人的態度和評論十分敏感;因為殘疾,他們受到了許多不公正的待遇,他們希望找到一種補償方式,他們探究原因,容易產生報復心理。日積月累,嚴重的心理變態就導致了不能融入主流社會的殘疾人,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其實,我們的國家,一直在致力于對殘疾人的保護和關懷,包括他們的學業和就業,都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關懷。而且有一大批身殘志堅的人,他們雖然身體上有殘疾,但是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在各自的空間里做出了一番大事業。

比如,我們前些年看春晚,看那些聾啞人女子,跳千手觀音,這不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還有霍金、張海迪、海倫凱勒,等等這些著名的殘疾人,都通過了自己的努力,在他們的領域里建立了屬于自己的豐碑。

所以,我們在關心殘疾人的同時,也應該去注意他們的感受,讓他們真正樹立敢于立足社會的勇氣,讓他們真的可以融入我們正常人的社會。

3、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

前文說過,老天是公平的。

兩年后,包拯升任端州(今廣東省肇慶市)知州,相當于市長。只不過呢封建社會和我們現在不一樣,司法權和行政權是不分開的,這個地區的知州就既是司法最高長官,也是行政最高長官。

端州出產一種名硯,是朝廷欽定的貢品,和湖筆、徽墨、宣紙一道,并稱“文房四寶”,文房四寶就是這么來的。

以往在端州任職的知州,總要在上貢朝廷的端硯數目之外,自己留幾塊收藏,這種事本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但包拯上任之后,一改陋習,決不多收一塊。后來包拯又升官了,離開端州,他發現船艙里私藏了一塊端硯,這是當地百姓悄悄送給他的。包拯一言不發,將那塊名貴的端硯丟入江心。

包拯一生就是這么清廉,他從走出小山村開始就立志要做個清官,他曾經做了這樣一首五言律詩: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

大意是說,做人要光明正大,就像秀挺的木材應該做房屋的棟梁,精煉的鋼料決不應去做鐵,我應該做一個無愧史書教誨的清官。

我前幾天去某法院參加訴訟,走到訴訟廳二樓的時候,發現那里就掛著一副包拯的畫像,法院把包拯列為中國古代十大法學家之一。

我就想說呢,包拯對司法領域的貢獻,不僅是因為他是一個法學家。其實他還給后世的司法工作者做了一個楷模,做了一個標桿。做司法工作,要公正,要清廉,這是一個司法工作者最為基本的素質。

包拯由于政績突出,升官的速度比火箭還快!封疆大吏,京官讓他做了一遍,這期間包大人還奉旨出使契丹。

不過包拯做的官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開封府尹。

開封府尹其實是包拯晚年才做的一個職位,而且前后只做了一年多,宋仁宗嘉佑二年也就是公元1057年3月開始做,到嘉佑三年六月就離職了,包拯是在公元1062年去世的。但就是在這一年的時間,包拯堅決懲治權貴的不法行為,堅決抑制京官的驕橫,懲辦無賴刁民。做了很多有益于人民的事。

我記得河南開封,有個開封府博物館,上邊記載著當年在開封府做過府尹的所有官員的名字,但是人們唯獨找不到包拯的名字。

這是因為包拯實在太有名了,每個游客來的時候,都要用手撫摸一下他的名字,久而久之,包拯的名字就變得模糊不清了,說明大家真的是很崇敬這位清官。

雖然包拯只在開封府呆了一年多的時間,但是很多后來的公案小說中,包公的故事幾乎都是在開封府發生的。

比如說,我們小時候看過的《三俠五義》,還有很多京劇里的故事,包拯的唱詞中也有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說到京劇,包公戲真的是很多。就算沒聽過京劇的人都能說出很多關于包公的京劇的名字。比如說《鍘美案》、《貍貓換太子》、《打龍袍》還有《鍘包勉》。

《鍘包勉》這個戲又叫《赤桑鎮》,情節是這樣的。包拯的親侄包勉,在擔任地方官以后,貪贓枉法,后來終于敗露。案卷幾經輾轉,到了開封府包拯手上。包拯閱卷后,怒不可遏,但是又十分為難。包拯自小父母雙亡,由包拯的嫂子,也就是包勉他媽一手撫養成人,所以他向來不叫“嫂子”而尊呼“嫂娘”,嫂娘對他恩重如山,包勉是嫂娘唯一的兒子。當然這個情節是虛構的,我前邊說了,包拯為了伺候生父生母三十六歲才出山的。

咱現在只說戲劇里的包拯,在公私兩難之中,包拯選擇了大義滅親,決然下令斬了包勉,然后再回到赤桑鎮向嫂娘賠情,就是這么一段故事。

但是,這段故事呢,其實對現代司法來講也有一些意義。

在現代司法當中,回避是訴訟法的基本原則,中國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均明文規定了這一原則。中國刑事訴訟法雖然沒有規定回避原則,但也以專章規定了回避制度。這一原則要求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必須依法實行回避制度。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承辦某一案件的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和勘驗人,因遇有法律規定的不得參與案件的審理或執行有關任務的情形,不參加對該案的審理或有關任務的執行。在審判案件和執行有關任務時,上述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其他關系。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承辦案件的審判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應主動地、自覺地提出回避。

如果在訴訟開始后,發現案件的審理人員與訴訟的另一方存在利害關系的,也可以當庭提出回避。在正常的訴訟程序中,法官也會在開庭前,問道雙方當事人你們是否對法官、書記員或者合議庭有異議?如果有,當事人就可以說出來,但是你必須要說明理由。

回到鍘包勉這個案子中來,也就是說這個案件如果放到現在,包拯完全是應該回避的。而且這件事在《公務員法》中也有明確的規定,公務員執行公務時,涉及本人利害關系的,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應當回避。

當然,我們很崇敬像包拯一樣可以大義滅親的清官,但是我們也要清楚法律的一個原則。

法律就是想用法條約束每個人的行為,讓很可能給其他人造成不公平的現象用法條予以避免,這就是法律的意義。即便是有大義滅親的正氣,也需要遵循法律辦事。

戲劇里包拯在開封府發生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們再來回憶一出京劇叫《鍘美案》,這個情節,沒必要細說了,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但是,熟悉情節,未必熟悉細節。我們現在來關注鍘美案中的一個細節。

包拯在問秦香蓮,陳世美殺你,你有什么證據?秦香蓮就把當初陳世美派出的韓琦要殺自己的那把佩刀拿了上來,這時陳世美就狡辯說,光有刀怎么沒有刀鞘?秦香蓮當時就說了刀鞘在那韓琦的腰上,包大人馬上就派人去廟里把刀鞘取了回來,因為當時的武器都是有出處的,刀鞘上肯定有駙馬府的印記,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證據鏈,認定要殺秦香蓮的人就是陳世美。

這個案件就現在來說呢,我覺得還是缺乏給陳世美定罪的決定性證據,這個證據就是到底怎么證明陳世美指使韓琦去殺人,因為韓琦自殺了,已經死無對證了。根據刑法,疑罪從無的原則,如果陳世美請一個好的律師,這個完全是可以脫罪的。

有人說,這不就放走了壞人了嗎?

沒辦法,這就是現代司法制度,我們要給犯罪嫌疑人充分辯解的理由,也要尊重物證大于人證,大于感情的原則。當然如果放到現在,我覺得放走陳世美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我們同樣可以回憶那里邊的細節,當時是陳世美把刀交給的韓琦,那上面一定有陳世美的指紋。這就是利用現代偵測的技術去彌補一些證據鏈條上的缺失。

4、包公智破殺人案

有一次,包拯受理了一起謀殺案,交給仵作驗尸,查明死因。但這個仵作幾經查驗,也沒有發現死因。按當時的法律規定,不能按時完成尸檢任務,那是要接受二十大板的處罰的。仵作,正在發愁呢,他的妻子知道后,就告訴他,復檢時要撥開死者的頭發,細查“頂門心”,仵作受到啟示,復檢時剃光了死者的頭發,細查頭皮層,果然在“頂門心”處發現了一個小孔。小孔處露出了一個不明顯的釘尖,仵作把這顆釘子拔出來,足有五寸長、是兩頭是尖的一棵鐵釘。死因查明,包拯找到了確切的證據,依法處決了案犯。

但是,此案了結后沒多久,這包公整天就好琢磨,這案子里還有疑點!結果多謀善斷的包公、明察秋毫的包公、大義滅親的包公、正直不阿的包公,就找來仵作問道:“尊夫人是否熟讀經書古文?”

仵作說了:“大人,您別抬舉她了,她沒念過書,文盲一個!”

包拯又問了:“尊夫人是原配嗎?”

仵作說了:“后娶的!他前任丈夫死了。”

包公又問了:“她前夫是得什么病死的?”

仵作答道:“聽我老婆說,是因為酒嗆心血暴斃而亡的。”

包公聽后,胸有成竹,立即派人暗中調查,然后就去傳仵作的妻子,結果發現仵作的妻子有重大嫌疑,然后開棺驗尸,發現仵作妻子的前夫的頂門心處拔出了一根五寸長的鐵釘。包公就這么又破了一起疑案。

大家看看,包公就是抱著這種認真負責,有點矯情的態度去破案的,本來第一起案件都已經破了,大家皆大歡喜,可就是這么一點點疑問,就讓他立即就獲得了另外的靈感,很快就破獲了第二期案件,真的是難能可貴。

我們現在的刑偵人員,在破案時,也不能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要舉一反三,把觸及到案件的每一個線索都想清楚。只要還存在疑問,就不能放棄追查。

包公不只是心細,而且很沉靜,破案時頗有一種大氣,不到最后,你都不知道他到底想的是什么。

包公還遇到過這樣的一個案件,包公有一次帶著開封府的人馬出外巡視,這日就溜達到了陳留縣的橫坑。橫坑就是個大峽谷,人煙稀少,樹林綿延三十余里。包公一行,人困馬乏,就在一個石臺旁稍事休息,他們忽見一大群蒼蠅,成群結隊飛來,山風夾雜著一股令人作嘔的臭氣。

包公就覺得這事太反常了,就派人四下查看,去查看的人就發現在一棵大楓樹下有一堆新土,土層有漏洞,大批的蒼蠅正往里邊鉆呢!去查看的人趕快回來,稟報包公。

包公趕緊命人把土堆扒開,結果發現了一具男尸。死者有傷痕多處,肌肉已經開始腐爛,身上沒有什么東西,唯有腰間系著一顆木頭印,包公將木印取下藏于袖內,又命人將尸體重新埋葬了。

然后,包公一行繼續向陳留進發。包公這一路上,又開始范琢磨了。這木印一看就知道是當時印在布匹上的,代表的是哪家商鋪的東西,就跟現在商標差不多,包公認定,死者應該是一名布商,兇手很可能是攔路搶劫的強盜,謀財害命!

問題是,這個案件并不復雜,可是到哪去找這幫子亡命徒呢?

包公不動聲色,就進了陳留城,他跟誰也沒再提這件事,手下人也就都忘了。縣令把包公迎進自己的縣衙里休息,包公就說了:“我奉旨來這里選購一些布匹,供皇帝使用。你協助辦一下。”

縣令那美的屁顛屁顛的,皇上讓我幫忙采購布匹,那是給我臉,趕快找到了本縣的最大布匹經銷商叫張愷。

包公就問了:“我要選購一批布匹,你這品種多不多?”

張愷是商人,一看包公雖然臉黑點,不過看那氣度就知道是大買主,回答道:“小人的商鋪貨源充足,品種繁多。大人需要什么布,盡管來取就是。”

包公說了,“你一樣,給我拿點樣品來吧!”

張愷高高興興的回去,把各色各樣的布匹樣品全部拿來,對讓在堂上。包公假意挑選布匹,實際上是在對照那個印章的款式,忽然他就見到了有一匹布的上面印跡和自己袖中的樣子相符。

包公就說了,“我就要這個了!把這種布料有多少取多少給我,其余的都不要了!”

張愷回家就把家里剩余的這二十多匹布都給拿來了!

包公一一對照,都有那個印記,“就這么多?這也太少了!”

張愷說了,“大人,就這么多!”

“那這布匹是從何而來?”

“這布是從太原客商李三那里得來的,他們有伙計四個人,就住在我們縣的客棧里。要不大人您去問問他,估計還有存貨。”

包公心里就有底了,叫人把李三等人叫來,“說這布從何而來?”

李三也挺狡猾,說道,“是我們從太原販來的!”

包公此時從袖口里取出了那枚木印甩給了李三,李三一看頓時變色,嚇得魂飛魄散,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包大人一拍桌子,“你們這伙圖財害命的強盜,膽敢冒充客商,逍遙法外,還不從實招來。”

李三等人只能交代了殺人越貨的犯罪事實,最后被斬首。包公領回了貨物,交給了那個商人的父親,并重新埋葬了那個商人。

從這個故事里,我們看出,包公從頭到尾,破案都秉承的一個原則,那就是保密,誰也不知道,包公已經看出了很多線索,連他周圍的人也不知道,所以李三等人才會受到包公的召喚,而沒有逃走。

現在,保密是刑偵中一項基本的原則,刑警突擊抓捕罪犯前,都要先把手機上交,有時還要把大家封閉起來,而且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這些都是為了讓罪犯放松警惕,在不知覺得環境下對罪犯進行抓捕,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抓捕的效率,達到減少傷亡,減輕人民財產損失的目的。

包公的形象變遷是十分具有深意的,他現在的形象是正史和野史的重重疊合,是人們愿意接受一個神人化的法官兼一個神探的形象,這也是包拯戲曲長勝不衰的一個原因。所以,20世紀末,電視劇《包青天》和本文開頭的那首主題歌,才會紅遍大江南北,海峽兩岸。

現在的包公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符號,代表著中國人民法文化的素質,并非是高素質,而是低素質,人們總是把正義寄托在一兩個清官的身上,而不愿意通過司法實踐去解決自己的問題,這個應該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意識缺失。

品牌:武漢閱米
上架時間:2024-02-29 16:26:15
出版社: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武漢閱米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青田县| 南汇区| 曲靖市| 岐山县| 红河县| 黔西| 文成县| 嵊州市| 郓城县| 东台市| 九江市| 马山县| 太白县| 进贤县| 调兵山市| 乐安县| 新巴尔虎左旗| 惠安县| 鄂尔多斯市| 乐清市| 平定县| 海晏县| 平昌县| 靖安县| 荥经县| 太谷县| 宝兴县| 台中市| 社旗县| 琼中| 渝中区| 黎川县| 大竹县| 平遥县| 太仆寺旗| 保山市| 长汀县| 盐源县| 长兴县|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