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亮相:教育孩子應該懂的心理學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一
黨立杰
尚宗奎,鄖陽區退休教師,任鄉村教師達41年。退休后,致力于家庭教育的研究與寫作,出版了兩本教育專著。一本是《喚醒孩子的人格自信》,主要解決語言暴力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問題;另一本是《心理亮相:教育孩子應懂的心理學》,主要解決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問題。這兩本書均可以視為教育孩子成長的說明書。
“教育的最大危險是不懂心理學的人教育人,使得孩子不能成為期待的樣子。如果懂得心理學,才能培養有模有樣的孩子。只有做到有知有覺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會換來孩子不知不覺的行為改變”。尚宗奎在文中說。
亮相一詞,源于戲曲表演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種手段,指劇中人物上場、下場或者一節舞蹈動作完畢后,一個短暫中所做的富有雕塑感的藝術造型,用以集中而鮮明地突出人物當時的精神狀態。比喻公開表態,亮明觀點。
《心理亮相:教育孩子應懂的心理學》針對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這一問題,提供了大量的理論、技巧和實踐,提出了心理亮相的思想,為教育者提供了實踐經驗和指導,點燃了人們思維的火花。因為,渴望好的教育,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是現今社會人們的共同愿望。
該書讀來發人深省或催人奮進,或給人感動,或給人警示。
例如,第二課“思維是人類最美的花朵”。分九部分內容做了解讀:一認知思維,二思維概念與特征,三思維的智力操作過程,四思維的種類,五概念的定義與形成,六問題解決,七思維的發展概況,八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力,九同步練習。
教育孩子,我們家長究竟怎么辦?許多家長都忽視了一個問題:動手能力的培養。尚宗奎的書中說“有句成語叫心靈手巧,意思是說,心負責思維。思維和手確實聯系密切,這已經通過現代生理心理學的研究得到證實。人們常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說明動手的重要性。動手能力不是天賦。動腦不見得動手,但動手一定得動腦。如果父母對孩子一味地溺愛,樣樣包辦代替,什么都不讓孩子動手,那么孩子的思維就難以發展。如替孩子穿衣服、背書包、做作業。這樣孩子就失去了實踐和鍛煉的機會”。
這一“亮相”使人茅塞頓開,發現過去的追求適得其反,也就知道今后究竟怎么做了。
我相信,讀了他的書之后,一定會有更多的人來討論《心理亮相:教育孩子應懂的心理學》,體會教育的真諦,開始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感悟,作者的努力能得到回報。假如你還沒有找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那么,建議你翻翻這本書,也許能夠幫助到你,從中汲取到營養。
在讀者看來,《心理亮相:教育孩子應懂的心理學》每一課都有簡便、詳盡的指南和具體的實踐。完整呈現原因分析、現象解說、方法指導、愛的實踐。解決了教育孩子中的許多重點、難點、焦點和敏感的問題。適合學校教育、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適合老師和家長閱讀參考。無論什么人什么時候讀來,都有所感有所悟。
更值得我們欣賞的還是全書洋溢于對教育“無邊的大愛”,用了256面的篇幅,寫出了那么多敏感、深刻的問題。在“專業教育家”看來,恐怕也“匪夷所思”了。
前不久,朋友介紹我讀這本書。而這一看,聞到了書香,我就立刻“著道了”——拿起來就放不下手,幾乎是一口氣就讀了三分之一。吸引力主要來自作者才思的曠達敏捷和文筆的通俗曉暢。書中提及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也能讓我感到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好像自己也融入其中了,讀來欲罷不能。
比如,在思維發展中。書中解讀道“3歲前的嬰幼兒的思維支柱是感知覺,即:直覺形象思維,自我安全感為中心。假如把6個月左右的嬰兒放在桌子上讓他爬,當他爬到桌子邊緣時會停止爬,已經有了深度的直覺怕掉下桌子。又如把他放在地上爬,他爬一會兒回頭看一下,爬一會兒回頭看一下,為什么?分離焦慮。看距離多遠,怕離媽媽距離遠了沒有安全感”。
這樣具體的現象描述,流出了筆端的《心理亮相:教育孩子應懂的心理學》,不再是簡單的描述,而是心理徹悟,其中的教育理論隱而可見。
今年70歲的尚老師,我為他的情懷所感動。一名退了休的教師,不為名利還在追求好的教育,寧可犧牲自己利益,為社會造福,實在令人欽佩。從他身上使我仿佛看到了成千上萬個鄉村教師的新形象,看到了他們默默耕耘為教育奉獻的身影。
尚宗奎老師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姊妹十人,經歷了三次搬家的磨難。從劉洞高中畢業后任民辦教師三年,后被鄖縣師范錄取,畢業后分配到鄖陽區桂花中學任教直到退休。
尚老師認為生命的意義在于追求,生命的價值不在于長度而在于厚度。如果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就對不起教師的這個職業。所以,尚老師退休后仍然經常深入學生家中走訪,研究教育方法,先后寫了《做孩子心靈的喚醒師》和《數學概念都可以這樣教》等十幾篇論文在專業報紙雜志上發表。
一個中學高級教師,年已古稀,退休后不去休閑娛樂,仍然堅持教育研究和學習。退休后又考取了國家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和心理咨詢師”的資質證書,真不簡單。還經常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義務講課,自愿免費提供教育咨詢服務和心理咨詢服務。我從中深刻體會到他對教育的熱愛和追求。這是什么精神?這就是教師的奉獻精神。
衷心祝愿:家長成為教育家,家家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