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我是劉備謀主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使君此行實乃亡途
建安四年,夏五月。
豫州梁國。
睢陽城東面二十里外,寬敞的大道上旌旗飄揚,煙塵滾滾。
數千名身穿戎服手持刀盾矛戟的兵士,正在列隊向東整肅行進。
矛戟尖刃在熾熱陽光的照耀下,卻讓人感覺到一陣寒意。
“來了來了,你們快看。”
六個小孩站在道旁,伸長著腦袋往遠處望去,一個小孩大喊著指向那些騎坐在馬上之人。
這六個小孩,最大的十歲左右,小的只有五六歲,其中一個是女娃。
看衣著裝扮就知道,這些都是尋常人家的子女。
“是他們,大耳朵那個就是劉備劉使君,紅臉長須的叫關羽……”
“黑黑兇兇那個一定是張飛!”
“還有呢?還有呢?”
只有五六歲的女娃跳著腳喊道。
“其他的不認識,蘇哥哥只說了這三人的相貌。”
“來,我們大家一起喊。”
“劉使君……劉使君……”
六個小孩齊聲呼喊。
“嘿,你們不要喊了。”
一個手握腰刀的軍候趕緊從隊列中出來喝止。
“我們要見劉使君!”
年紀最大的小孩指著遠處坐在馬上的劉備。
“幾個小兒,劉使君豈是你們想見就見的!見了我們這么多兵馬,竟然還敢站在這里大呼小叫,你們難道不害怕嗎?”
軍候感到有些奇怪,按理來說,兵馬行軍,所經之處,附近的百姓都是有多遠避多遠,躲在家里不敢出門,更不要說來道旁觀望了。
一個年紀稍小,卻一臉淡定的小男孩昂起頭道:“劉使君是愛護百姓的仁義君子,他統領的兵馬是仁義之師,我們當然不害怕!”
“嗬,你們竟然懂這個,誰教你們說的?”
軍候說著抬頭往道旁數丈外的涼亭看去。
涼亭里擺著一張幾案,案旁踞坐著一位身穿白色長袍的年輕人。
那年輕人面上無須,膚色微黑,卻是五官俊美,頭上裹著灰巾,看年紀只有二十歲左右,正捧著一卷書簡在看。
女娃回頭指著涼亭里的人,怯聲道:“是蘇哥哥教我們說的,蘇哥哥說劉使君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我們這里的人都不怕劉使君……對了,這個是給劉使君的。”
年紀最大的小孩把一塊布帛塞到軍候手里。
軍候展開布帛一看,頓時面色大變,疑慮的看了看眼前的幾個小孩,又看了看坐在涼亭里讀書的年輕人。
他不再遲疑,連忙將布帛疊起,緊緊捏在手里,轉身向劉備跑去。
軍候跑到劉備面前停下,雙手托著布帛,稟道:“前面有幾個小孩,說這個是給將軍的。”
“那邊涼亭里的人還教這幾個小孩,說將軍是愛護百姓的仁義君子,統領的兵馬是仁義之師,因此他們不會害怕。”
“還說將軍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軍候將幾個小孩的話如實稟報。
劉備身穿華秀錦袍,腰間佩劍,勒馬停住,臉上微微現出喜色。
他看了軍候托在手里的布帛一眼,又看了看前面道旁那幾個向自己張望的小孩,抬手道:“拿來看看。”
軍候趕忙前移幾步,走到劉備馬旁,將手舉高。
劉備端坐馬上,伸手接過布帛,狐疑的往前面的涼亭望去。
那涼亭里有一身穿白袍之人正在靜坐讀書。
望了一會,劉備收回目光,慢慢展開布帛,低頭一看。
“使君此行實乃亡途!”
布帛上的幾個字讓劉備微微變色。
右邊的關羽斜過身探頭看了一眼,棗紅的臉色頓時變得陰沉起來。
“大哥,難道是曹司空派來的人?”
關羽往涼亭望去,眼神里顯露出一絲殺意。
另一邊的張飛也看到了布帛上的字,立刻嚷道:“大哥,俺去把他擒來問問。”
“不可。”劉備趕緊制止,回頭看了看跟在后面的朱靈和路招,又往涼亭望去,沉吟片刻,“他是不是曹司空派來的人,我們去見見便知。”
“傳令,兵馬原地暫歇。”
劉備跳下馬,往涼亭走去。
關羽和張飛緊隨其后,再后面是陳到帶領十二名護衛跟隨,其余人馬原地休息。
涼亭里,蘇成踞坐在地上席中,身旁放著一個包袱。
他手里捧著一卷書簡,本來正在靜看,待劉備等人走近涼亭,才忽然大聲讀道: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殺之也。殺之則曷為謂之克?大鄭伯之惡也……”
關羽皺了皺眉,他聽出來了,對方讀的應該是《春秋》,但不是《春秋左傳》。
劉備也聽出來了,對方讀的是《春秋公羊傳》。
他曾跟隨盧植讀書,雖然平時不甚樂讀書,但也讀過,尤其對這一段頗有印象。
劉備帶著關羽張飛跨步入亭,陳到和十二名護衛守在亭外。
蘇成猛然抬頭,趕緊將書卷放在幾案上,起身作揖道:“蘇成拜見劉使君!”
劉備作揖還禮,面帶微笑問道:“足下可是在此處等我?”
“正是,成已在此處等候多時,使君請坐!”
幾案兩邊都鋪置了草席,劉備脫履入席,跪坐之后,蘇成才在對面跪坐。
關羽和張飛站在劉備身后,手握腰間刀柄,面色嚴肅。
蘇成仔細觀察著對面的劉備,果然耳朵奇大,雙手過長,身上所穿亦是華美衣服。
而劉備身后二人,一個紅臉長須,微昂著頭,一對丹鳳眼微微瞇起,頗顯傲氣;一個臉黑如炭,身健如虎,一雙豹眼瞪得圓大如鼓,甚顯威猛。
這就是劉關張!!!
蘇成心中暗嘆,今日親眼所見,確實正如傳聞所言。
此時不由想起,自己穿越過來已有半年,這半年來所有的謀劃與努力,等的正是今日。
至于為什么會穿越,他也搞不清楚。
只記得自己用半個月的時間,看完了一本很長很長的三國小說,突然間就變成父母雙故,又無兄弟姐妹,身處漢末亂世,家在梁國睢陽的蘇成。
父母留給他的,只有三間破草屋和二十畝薄田。
面對如此境況,蘇成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在這亂世活下去。
什么爭霸打天下,那是不可能的,這樣的身份和條件,生存都成問題。
況且當時已是建安三年末,聽說曹操剛剛在徐州下邳斬殺了呂布。
苦思數日,蘇成慶幸自己之前因為愛好而比較了解漢末三國這段歷史,認為自己可以利用這些歷史知識,找到一條生存下去的路子。
沒錯,就是輔佐劉備!
不但因為自己以前喜歡劉備,更因為跟著劉備,自己才有機會爬上高位,得到名望和財富,可以更好的生存。
曹操袁紹和劉表那些,自己若是去了,恐怕連他們的面都見不到,更不要說出謀獻策和飛黃騰達了。
只有劉備不會計較自己的出身,從而重用。
雖然當時滅了呂布之后,曹操和劉備親密得如戀人一般,出則同車,坐則同席,但蘇成知道,劉備最終會和曹操分手變成死敵。
蘇成把僅有的二十畝田,賤賣給縣中的豪強黃瑞。
黃瑞曾經是朝廷的虎賁士,頗善使劍,聽說之前常與虎賁王越交流劍術。
蘇成先是懇求黃瑞教自己識字,當時的隸書他還看不太懂,更不會寫。
因為一教就會,一點就通,黃瑞對此前目不識丁的蘇成感到非常驚訝,覺得是個奇才,大喜之余,又潛心教他劍術,還贈送了一把好劍。
苦練半年,蘇成不知道自己的武力如何,從來沒有和別人真正交過手,但黃瑞說他每日用功苦練,以現在的武力,獨戰十幾個兵士完全沒問題,足以自保。
蘇成聽說曹操讓劉備督領兵馬離開許都,去下邳阻擋袁術北上,恰好劉備率軍要從睢陽經過,因而在此處亭中等待。
此時,劉備也是打量了蘇成許久,又看了看對方腰間所佩之劍,知道那是一把好劍。
能有如此好劍,還能誦讀春秋,這樣的人,應該不是泛泛之輩。
劉備將手中的布帛展開,放在幾案上,面色微肅,看著蘇成問道:“此字可是足下所寫?”
蘇成看了幾案上的布帛一眼,朗聲答道:“正是。”
“請問使君,曹操傻嗎?”蘇成緊接著又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