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寫給導演者

首先我要說明:對于話劇的一切,我都外行,我之所以要寫劇本是因為(一)練習練習;(二)戲劇在抗戰宣傳上有突擊的功效。因此,我把劇本寫成,自己并不敢就視為定本,而只以它為一個輪廓;假若有人愿演,我一點也不攔阻給我修改。導演者改動劇本,我想,大概有兩個理由:(一)著者對舞臺技巧生疏,寫出來的未必都能適合于舞臺條件,或未必發生效果;(二)著者在某一處的設意遣配混含不清,導演者有設法使之強調明晰的必要。前者事微,只要導演者不是處心要以低級趣味博觀眾的歡心,就無所不可。后者,卻不這樣簡單;因著者的混含,頗足引起誤解;不幸,導演者而誤解了劇本原意,則難免驢唇不對馬嘴,越改越不象樣子了!

按理說,劇本根本就不應有混含之處,使人為難。可是,在實際上,這卻很難避免。劇著者未必都技巧純熟,百發百中,難免不東搖西擺,自陷迷陣。還有,客觀上必要的顧忌,不許寫者暢所欲言,遂爾隱晦如謎。

我這劇本,因為缺乏舞臺的經驗與編劇的技巧,自然有許多不妥當的地方,必須改正,而且歡迎改正,不在話下。我最不放心的倒是那些不甚清楚,容易引起改正的善意,而未必不改錯了的地方。所以我覺得有寫出幾句來的必要。從一方面說,這是個歷史劇,雖然我不大懂戲劇,可是我直覺的感到,從問題與掙扎中來表現歷史的人物,一定比排列事實,強加聯系更有趣味與意義。以中心問題烘托中心人物,自然是如魚得水。但是,我不能這樣作;以中心人物逝世未久,人與事的切近反倒給我許多不方便。

問題,足以使人格逐漸發展的問題,的確能找到,但不便采用。比如說,在抗戰開始的時候,許多的誤會把張將軍遮在黑影里,這里很有“戲”。可是我不敢用。我把這黑影點化成了墨子莊先生。這里虛擬,不是事實。因此,墨先生這個人,與他所代表的一切,好象是可有可無;而且第二幕仿佛與其他三幕殊少調諧——它似乎要提出問題,而剛一提出就自行結束了。假若第二幕完全是寫臨沂之戰,我想一定較好,至少也有四幕一致的好處——都寫事實,根本不許問題露面。可是,臨沂之戰的寫出,以我這點才力,必與第四幕相同;兩幕同調,恐怕不易寫好,故棄而不取。

從另一方面說,這是個抗戰宣傳劇。在實際抗戰中,我們有許多困難與問題。這時代的英雄無疑的就是能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人。假若我沿著這條路走,也許能使劇本更生動深刻一些。打一個勝仗絕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專靠主將勇敢是辦不到的,張將軍打過許多次勝仗;他的確是勇敢,可絕不會單憑勇敢。他一定是克服了許多困難,解決了許多問題。可是,我又不能寫!一談困難與問題就牽扯到許多人許多事,而我們的社會上是普遍的只準說好,不準說壞的。因此,我的手既不能自由,到了非有襯托不可的地方,我只好混含。因此,我既沒把張將軍表現得象個時代的英雄,又沒能從抗戰的艱苦中提出教訓!我希望導演者勿以為我把問題都可惜的混含過去,而須細細考慮一下,我之混含自有理由。除非你有既能使之明顯而仍能不失含蓄的手段,千萬莫輕易改動。

張將軍在抗戰中幾乎是每戰必勝,按照他的戰功來說,應當納入劇本的至少有(一)臨沂之戰,(二)徐州突圍,掩護退卻,(三)隨棗之役,(四)殉國。以此四題分入四幕是個很不錯的辦法,可是四事皆為戰爭,即使每戰各具特色,恐怕在舞臺上也難免過于單調,我沒敢這樣辦。

戰爭而外,他的治軍方法,對百姓的態度,和他自己的性格,自然也都須描寫,否則只有“開打”而無人物。有這么兩層——戰功與人格——都須顧及,所以我取了交織的辦法:第一幕寫他回軍,表現他怎樣得軍心。第二幕寫臨沂之戰及徐州掩護撤退。這兩件大事可是全沒由正面寫,為是給第四幕留地步,使各幕情調不同。第三幕寫他自己由徐州撤退,好把他怎樣對部下對百姓,和與士卒共甘苦等等,略事介紹。第四幕正面寫戰爭,他戰,他死。這樣布置的好壞,我不曉得;我只覺得第一二兩幕中有不少墨先生的戲,使全劇站立不穩!而且,二幕中由側面寫臨沂之戰與掩護撤退,也嫌纖弱無力!有了第二幕便使人弄不清著者到底是要干什么!可是,我沒法子再改,因為一丟開墨先生,就必定要以一個戰爭——臨沂之戰或掩護撤退——或一些問題——關于友軍的聯絡或某種困難——來代替。用戰爭,則與第四幕雷同。用問題,則極易惹起反感。顧及與避免單調,逼我取了一條不甚好走的道路,而且是勞而無功的亂跑一遭!

全劇既顯著雜亂無章,我只好希望在演出的時候每一幕都有個情調,以免亂上添亂——假若導演者忽略了這一點,而專注意到小的動作上,一定非大亂不可!第一幕,在我的設計上,是由苦悶而狂喜,等張將軍一露面,即立刻顯出嚴肅與緊張。苦悶與狂喜都是烘托,嚴肅與緊張才是正筆;假若前者表演得太火熾,則后者即變為沉悶,失其重心矣。

第二幕是平列的三件事:臨沂之戰,接受徐州掩護退卻的命令,及結束墨先生。由事實上說,前二者宜占重要地位;由我的寫法上說,末一項倒很有“戲”。假若太注意了“戲”,則不但破壞了事實的正確,而且也破壞了全劇的調諧。我不曉得怎辦好,我只能對導演者放“警報”,這幕不大好辦!

第三幕和第一幕在情調上很調諧,是老老實實的表現事實,沒有什么可說的。不過,這一幕也許要大失敗,假若各場的角色找不到適當的人來演。有好幾位角兒只在這一幕里露一場就完,恐怕好演員不肯來擔任;而這幾場若無好手扮演,則全幕等于虛設。還有一件該注意的,就是必須表現出士兵是怎樣的疲憊。在那么疲憊殘缺之中,還能那樣守紀律,才能暗示出治軍的有力,并補釋了第二幕接受掩護任務的勇敢沉著!

第四幕最難寫,因為許多事都得“混含”。要混含,所以不能一開幕便把困難擺出來——假如先說困難,而后以殉國作結,有多么順當呢!因此,我只能由靜而動,慢慢的緊上去;自然,我也就只寫了英勇,而放棄了克服困難!我希望導演者別再特別加重英勇這一點——那樣,就是表現了一位猛張飛,而不是屢建奇功的大將軍了。還要注意:張將軍是越到險境越從容,可是不許因從容而失去嚴肅。后半部緊張,可也勿顯出慌亂。

真的材料,因為小心,未能采用。表現出些“意思”,人物與事實乃不惜虛構。真的人只有張將軍,張高級參謀,與賈洪馬三副官,他們是與張將軍同時殉國的。在事實上,張高級參謀是新任的,應在第二幕就出來;為了人物的不都出沒無常,故違背了事實。丁順實有其人,可是今猶健在,所以未使用真的姓名。胖火夫也是真的,可是我覺得寫出姓名,不如“胖火夫”有力。這些真人物的性格事跡,除了張將軍,都是多半出于虛擬,便易于作“戲”。

可是,談到作“戲”,這劇本著作又碰到了個難以克服的困難:軍隊中只有服從,不許質問辯論。不錯,一位軍長或司令對他的秘書或顧問是可以隨便的談談;可是對他的師長旅長便要保持個相當的距離了。他說怎樣,便是怎樣,別人不能隨便開口,也就沒有了“戲”!所有的“戲”幾乎都在無所表情的服從里,即等于沒有“戲”!在初稿中,我甚至連一個勤務兵都給了表情的機會,可是在修改的時候不能不勾去十之七八!越改越單調,這劇本直象一株枯樹!

以上所述,都是我自己在寫作時所感到的困難,和怎樣因為困難才取了明知笨拙而無法避免的路子。此外,大概還有我未曾想到的許多缺欠與漏隙,都請指正!

品牌: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
上架時間:2023-09-19 16:43:02
出版社:北京明天遠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夏县| 鹿泉市| 师宗县| 吉木萨尔县| 勐海县| 江西省| 桑日县| 肥东县| 凤城市| 若羌县| 志丹县| 大丰市| 长泰县| 湘阴县| 广宁县| 迁西县| 泸州市| 米林县| 江门市| 抚松县| 东海县| 内乡县| 健康| 鄂州市| 永新县| 靖江市| 淮阳县| 广平县| 小金县| 高淳县| 延川县| 东阳市| 弥渡县| 奉贤区| 宝山区| 东丽区| 湛江市| 紫金县| 文山县| 夹江县|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