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序

我在前一部書[1]里專門描寫了種族心理。本書將研究群體心理。

出于遺傳的原因,每個種族里的每個人都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它們組合起來構成了該種族的心理。當其中的一部分人團結起來行動時,我們通過觀察發現,僅這一聚集行為便會使這些人產生一些新的心理特征,它們與種族特征重合,但有時又與其截然不同。

有組織的群體在民族生活中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而這角色從未像現在這般重要。群體的無意識行動取代個體的有意識活動,這是當今時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我曾試圖用純科學方法,即在努力找到一種方法的同時對所有觀點、理論和學說置之不理,來討論群體的難題。我認為這是發現某些真理的唯一辦法,尤其是像現在:我們談論的是一個大家都非常感興趣的問題。作為學者,如果想證明某一現象,那就不必考慮其結論可能會觸犯到的那些利益。著名思想家戈布萊·達爾維拉先生在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我,說我不屬于任何當代流派,有時還反對所有學派的某些結論。我希望我正在做的這項新研究值得這樣的評價。屬于一種學派,必然會受該學派的偏見和成見的影響。

不過,我必須向讀者解釋他為何發現我的結論與人們乍一看所得出的結論完全不是一回事。比如,我發現群體在精神上具有低劣性,包括精英群體;但我同時又說,盡管如此,干涉其組織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

這是因為我對歷史事實做了細心的觀察。我每次都發現,社會組織同人的結構一樣復雜,我們根本不可能讓它們猛然承受深刻的改造。大自然有時是武斷的,但絕不會像我們認為的那樣,所以嗜好深刻變革對一個民族來說是最可怕的事之一,無論這些變革從理論上看多么絕妙。如果這些變革能即刻改變民族心理,那它們就不是有益的——唯有時間擁有此能力。人類只受觀念、情感和習俗這些存在于我們內心深處之物的支配。制度和法律反映了我們的心理,是心理需求的表達。它們源自人的心理,因而無法改變心理。

社會現象存在于民族中,對其研究離不開民族研究。從哲學上講,這些現象可能有某種絕對價值,但在實踐上只有相對價值。

因此,在研究某個社會現象時,我們必須從兩個完全不同的視角審視它。這樣我們就會發現,純粹理性之教誨與實踐理性之教誨常常是背道而馳的。這種矛盾性適用于所有材料,甚至物質材料。從絕對真理的角度看,一個方塊,一個圓,都是被一些公式嚴格界定的不可改變的幾何形體。從我們肉眼的角度看,這些幾何形體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形狀。因為透視法可以將方塊變成錐形或方形,將圓變成橢圓或直線。這些虛構的形狀比真實的形狀更值得我們去研究,因為它們才是我們肉眼所見的東西,是照片和繪畫可以再現的。非現實在某些情形下比現實更真實。用精確的幾何形狀畫物體會扭曲本質,使其變得叫人無法辨認。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世界:居民只能復制物體或給物體拍照卻不能觸碰它們,那他們就很難對物體的形狀有正確的概念。如果一個物體的形狀只被少數學者了解,那么它也不會有過多價值。

研究社會現象的哲學家應該牢記,除了理論價值,社會現象還具有實踐價值,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唯有后者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一旦哲學家覺察到這樣的事實,他們就會極其謹慎地對待那些定律強加于他的結論。

他的這種審慎態度還別有原因。社會現象如此復雜,要想全面了解是不可能的,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的后果也是無法預料的。可見現象的背后有時似乎隱藏著不計其數看不見的緣由。可見社會現象仿佛一股強大的無意識作用產生的結果,對它們做理性分析往往是無用之功。我們可以把可見現象比作海面波浪,涌動的海浪讓我們想到這片海域暗藏著我們所不知的海底風暴。觀察群體,我們發現他們的大部分行為常常顯現出群體極其低劣的心理。但也有一些行為,群體似乎受到某些神秘力量的操縱。古人稱之為命運、本性、天意,我們稱之為死亡之聲。雖然我們還不了解這些神秘力量的本質,但絕不可以輕視其威力。民族內部有時似乎也存在著一些操縱著群體的潛在力量。比如有什么東西比一門語言更復雜、更合乎邏輯、更美妙呢?語言這東西,結構嚴密,意義微妙,如果不是出自群體無意識心理,又來自何處?學術性最高的科學院、最受人尊敬的語法學家只能勉強將那些語言規則記錄下來,根本無法將它們創造出來。甚至包括偉人的絕妙思想,我們能斷定它們都出自他們自己的頭腦嗎?也許它們是由孤獨者創造的,可是,思想得以萌芽的這片土壤是由無數塵埃積淀而成的,群體的心理不就是這些塵埃嗎?

群體或許總是無意識的,但這種無意識本身可能就是群體強大的一個秘密。在大自然中,只服從本能的生物,它們的某些動作出奇的復雜,令人驚嘆。理性是新近出現在人類中的東西,還太不完美了,無法向我們揭示無意識的規律,更不可能取而代之。在我們的所有舉動中,無意識所占比重很大,而理性則極小。無意識作為一種尚且不明的力量在起著作用。

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停留在狹隘的但真實的范圍內,徘徊于模糊的推測和大膽的假設領域之外,那么我們只好觀察肉眼可見的現象,并且局限于觀察得出的結論。我們觀察得出的所有結論往往都是倉促的,因為在我們所見的現象背后,還有我們看不清的東西,甚至或許,在這些看不清的事物后面,還有我們看不見的東西。

注釋

[1]即《民族進化的心理定律》(Lois psychologiques de l'évolution des peuples,1894)。——編注。

品牌:譯林出版社
譯者:李焰明
上架時間:2023-08-18 15:08:32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譯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SHOW| 庆云县| 滨州市| 呼玛县| 顺义区| 湘潭市| 鲜城| 石渠县| 辽宁省| 铁岭县| 沐川县| 万盛区| 喀什市| 南昌市| 如皋市| 土默特右旗| 建平县| 大名县| 黄龙县| 紫阳县| 永修县| 巴楚县| 繁峙县| 洛南县| 信丰县| 博野县| 建湖县| 岳阳县| 万山特区| 竹北市| 南平市| 于都县| 勃利县| 花莲县| 萨嘎县| 迁安市| 南召县| 兴化市| 新巴尔虎左旗|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