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Pandas入門與實戰應用:基于Python的數據分析與處理
周峰等編著 著
更新時間:2024-03-22 19:16:21
開會員,本書免費讀 >
最新章節:
14.4.8 時間序列數據的自回歸移動平均預測法
本書首先講解Pandas快速入門的基礎知識,如Pandas的定義、可處理的數據類型、優勢、開發環境配置、常用的數據結構等;然后通過實例剖析講解Pandas數據的導入、導出、查看、清洗、合并、對比、預處理;接著講解Pandas數據的提取、篩選、匯總、統計及可視化;然后講解Pandas數據的線性模型和廣義線性模型,最后講解Pandas數據實戰分析。在講解過程中即考慮讀者的學習習慣,又通過具體實例剖析講解Pandas實戰應用中的熱點問題、關鍵問題及種種難題。
最新章節
- 14.4.8 時間序列數據的自回歸移動平均預測法
- 14.4.7 時間序列數據的Holt-Winters季節性預測法
- 14.4.6 時間序列數據的霍爾特線性趨勢預測法
- 14.4.5 時間序列數據的簡單指數平滑預測法
- 14.4.4 時間序列數據的移動平均預測法
- 14.4.3 時間序列數據的簡單平均預測法
上架時間:2024-03-22 18:57:08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 14.4.8 時間序列數據的自回歸移動平均預測法 更新時間:2024-03-22 19:16:21
- 14.4.7 時間序列數據的Holt-Winters季節性預測法
- 14.4.6 時間序列數據的霍爾特線性趨勢預測法
- 14.4.5 時間序列數據的簡單指數平滑預測法
- 14.4.4 時間序列數據的移動平均預測法
- 14.4.3 時間序列數據的簡單平均預測法
- 14.4.2 時間序列數據的樸素預測法
- 14.4.1 時間序列數據的準備
- 14.4 時間序列數據的預測
- 14.3.4 時間序列數據的滑動窗口
- 14.3.3 時間序列數據的重采樣
- 14.3.2 時間序列數據的篩選
- 14.3.1 時間序列數據的提取
- 14.3 時間序列數據的操作技巧
- 14.2 時間類型與字符串型的轉換
- 14.1.3 時間戳對象
- 14.1.2 利用date_range()方法創建時間序列實例
- 14.1.1 date_range()方法及參數
- 14.1 Pandas時間序列的創建
- 第14章 Pandas的時間序列數據
- 13.7.6 伯努力樸素貝葉斯模型實現實例
- 13.7.5 多項式分布樸素貝葉斯模型實現實例
- 13.7.4 高斯樸素貝葉斯模型實現實例
- 13.7.3 樸素貝葉斯算法的優缺點
- 13.7.2 樸素貝葉斯算法的步驟
- 13.7.1 樸素貝葉斯算法的思想
- 13.7 樸素貝葉斯算法
- 13.6.5 支持向量機實現實例
- 13.6.4 支持向量機的缺點
- 13.6.3 支持向量機的優點
- 13.6.2 核函數
- 13.6.1 支持向量機的工作原理
- 13.6 支持向量機
- 13.5.4 隨機森林實現實例
- 13.5.3 隨機森林的應用范圍
- 13.5.2 隨機森林的優缺點
- 13.5.1 隨機森林的構建
- 13.5 隨機森林
- 13.4.4 決策樹實現實例
- 13.4.3 決策樹的缺點
- 13.4.2 決策樹的優點
- 13.4.1 決策樹的組成
- 13.4 決策樹
- 13.3.3 查看iris數據集實例
- 13.3.2 iris數據集
- 13.3.1 sklearn包中的數據集
- 13.3 機器學習的sklearn包
- 13.2 常見的機器學習算法
- 13.1.2 機器學習的類型
- 13.1.1 什么是機器學習
- 13.1 機器學習概述
- 第13章 Pandas數據的機器學習算法
- 12.2.7 添加坐標軸網格線實例
- 12.2.6 設置線條的寬度和顏色實例
- 12.2.5 legend()方法的應用實例
- 12.2.4 add_axes()方法的應用實例
- 12.2.3 subplot()方法的應用實例
- 12.2.2 plot()方法的應用實例
- 12.2.1 figure()方法的應用實例
- 12.2 利用Matplotlib包繪制Pandas數據圖形
- 12.1.4 利用plot()方法繪制其他類型圖形實例
- 12.1.3 繪制條形圖實例
- 12.1.2 繪制折線圖實例
- 12.1.1 plot()方法及參數
- 12.1 利用Pandas中的plot()方法繪圖
- 第12章 Pandas數據的可視化
- 11.3.2 協方差相關系數的應用
- 11.3.1 協方差的應用
- 11.3 數據相關性分析
- 11.2.5 標準差的應用
- 11.2.4 方差的應用
- 11.2.3 中位數的應用
- 11.2.2 利用describe()方法進行數據表描述性統計實例
- 11.2.1 數據表描述性統計
- 11.2 數據統計
- 11.1.2 利用sample()方法進行數據采樣實例
- 11.1.1 sample()方法及參數
- 11.1 數據采樣
- 第11章 Pandas數據的統計
- 10.2.4 利用crosstab()方法透視數據實例
- 10.2.3 crosstab()方法及參數
- 10.2.2 利用pivot_table()方法透視數據實例
- 10.2.1 pivot_table()方法及參數
- 10.2 Pandas數據的透視
- 10.1.4 transform()方法的應用
- 10.1.3 agg()方法的應用
- 10.1.2 groupby()方法的應用
- 10.1.1 groupby()方法及參數
- 10.1 Pandas數據的分組
- 第10章 Pandas數據的分組與透視
- 9.5.2 count()函數應用實例
- 9.5.1 count()函數及參數
- 9.5 count()函數的應用
- 9.4.2 min()函數應用實例
- 9.4.1 min()函數及參數
- 9.4 min()函數的應用
- 9.3.2 max()函數應用實例
- 9.3.1 max()函數及參數
- 9.3 max()函數的應用
- 9.2.2 mean()函數應用實例
- 9.2.1 mean()函數及參數
- 9.2 mean()函數的應用
- 9.1.2 sum()函數應用實例
- 9.1.1 sum()函數及參數
- 9.1 sum()函數的應用
- 第9章 Pandas數據的聚合函數
- 8.4.2 使用filter()方法進行數據篩選實例
- 8.4.1 filter()方法及意義
- 8.4 使用filter()方法進行數據篩選
- 8.3 使用query()方法進行數據篩選實例
- 8.2.3 使用“非”進行數據篩選實例
- 8.2.2 使用“或”進行數據篩選實例
- 8.2.1 使用“與”進行數據篩選實例
- 8.2 Pandas數據邏輯篩選
- 8.1.4 小于和小于等于關系數據篩選實例
- 8.1.3 大于和大于等于關系數據篩選實例
- 8.1.2 不等于關系數據篩選實例
- 8.1.1 等于關系數據篩選實例
- 8.1 Pandas數據關系篩選
- 第8章 Pandas數據的篩選
- 7.4 利用for循環提取數據
- 7.3 利用屬性提取數據
- 7.2.3 利用iloc[]提取具體數據
- 7.2.2 利用iloc[]提取整列數據
- 7.2.1 利用iloc[]提取整行數據
- 7.2 利用iloc[]提取數據
- 7.1.3 利用loc[]提取具體數據
- 7.1.2 利用loc[]提取整列數據
- 7.1.1 利用loc[]提取整行數據
- 7.1 利用loc[]提取數據
- 第7章 Pandas數據的提取
- 6.4 列的拆分
- 6.3.2 根據多個條件進行分組標記
- 6.3.1 利用where()方法添加分組標記
- 6.3 分組標記
- 6.2.2 按指定列排序
- 6.2.1 按索引列排序
- 6.2 排序
- 6.1.4 利用reset_index()方法還原索引列實例
- 6.1.3 利用set_index()方法設置索引列實例
- 6.1.2 set_index()方法及參數
- 6.1.1 Pandas索引的作用
- 6.1 設置索引列
- 第6章 Pandas數據的預處理
- 5.4.2 利用compare()方法對比數據實例
- 5.4.1 compare()方法及參數
- 5.4 利用compare()方法對比數據
- 5.3.2 利用merge()方法合并數據實例
- 5.3.1 merge()方法及參數
- 5.3 利用merge()方法合并數據
- 5.2.4 合并數據的交集
- 5.2.3 利用concat()方法橫向合并數據
- 5.2.2 利用concat()方法縱向合并數據
- 5.2.1 concat()方法及參數
- 5.2 利用concat()方法合并數據
- 5.1.6 追加字典列表
- 5.1.5 追加Series序列
- 5.1.4 利用append()方法實現忽略索引的數據追加
- 5.1.3 利用append()方法實現不同結構數據表的數據追加
- 5.1.2 利用append()方法實現相同結構數據表的數據追加
- 5.1.1 append()方法及參數
- 5.1 利用append()方法追加數據
- 第5章 Pandas數據的合并與對比
- 4.2.6 數據內容的清洗
- 4.2.5 數據表列名的清洗
- 4.2.4 重復數據的清洗
- 4.2.3 錯誤數據的清洗
- 4.2.2 格式錯誤數據的清洗
- 4.2.1 空值的清洗
- 4.2 Pandas數據表的清洗
- 4.1.8 利用tail()方法查看數據表后幾行數據
- 4.1.7 利用head()方法查看數據表前幾行數據
- 4.1.6 利用info()方法查看數據表的基本信息
- 4.1.5 利用unique()方法查看列中的無重復數據信息
- 4.1.4 利用isnull()方法查看空值信息
- 4.1.3 利用columns和values屬性查看數據表的表頭和數據信息
- 4.1.2 利用dtype和dtypes屬性查看列數據的類型
- 4.1.1 利用shape屬性查看數據表的維度
- 4.1 Pandas數據表信息的查看
- 第4章 Pandas數據表的查看和清洗
- 3.4.3 輸出JSON文件
- 3.4.2 輸出Excel文件
- 3.4.1 輸出CSV文件
- 3.4 Pandas數據的輸出
- 3.3.3 利用read_json()方法導入JSON文件實例
- 3.3.2 read_json()方法
- 3.3.1 創建JSON文件,并輸入內容
- 3.3 導入JSON文件
- 3.2.3 利用read_excel()方法導入Excel文件實例
- 3.2.2 read_excel()方法
- 3.2.1 在Excel中輸入內容并上傳
- 3.2 導入Excel文件
- 3.1.4 利用read_csv()方法導入CSV文件實例
- 3.1.3 read_csv()方法
- 3.1.2 創建CSV文件,并輸入內容
- 3.1.1 CSV文件概述
- 3.1 導入CSV文件
- 第3章 Pandas數據的導入與導出
- 2.4.2 二維數組應用實例
- 2.4.1 一維數組系列應用實例
- 2.4 Pandas的數據結構
- 2.3.10 矩陣的逆
- 2.3.9 矩陣的行列式
- 2.3.8 數組的向量內積
- 2.3.7 兩個向量的點積
- 2.3.6 兩個數組的點積
- 2.3.5 NumPy的矩陣
- 2.3.4 NumPy數組運算
- 2.3.3 NumPy序列數組
- 2.3.2 NumPy特殊數組
- 2.3.1 NumPy數組的創建
- 2.3 NumPy的數據結構
- 2.2.6 集合應用實例
- 2.2.5 字典應用實例
- 2.2.4 元組應用實例
- 2.2.3 列表應用實例
- 2.2.2 字符串型應用實例
- 2.2.1 數值型應用實例
- 2.2 Python的數據結構
- 2.1.3 什么是數據結構
- 2.1.2 什么是信息
- 2.1.1 什么是數據及數據處理
- 2.1 初識數據結構
- 第2章 Pandas常用的數據結構
- 1.4 實例:第一個Pandas數據處理程序
- 1.3.3 Jupyter Notebook的文件操作
- 1.3.2 Jupyter Notebook的編輯頁面
- 1.3.1 Jupyter Notebook的主界面
- 1.3 Jupyter Notebook界面的基本操作
- 1.2.5 Jupyter Notebook概述
- 1.2.4 Anaconda的安裝
- 1.2.3 Anaconda的下載
- 1.2.2 Anaconda概述
- 1.2.1 Python概述
- 1.2 Pandas開發環境配置
- 1.1.3 Pandas的優勢
- 1.1.2 Pandas的主要數據結構
- 1.1.1 什么是Pandas
- 1.1 初識Pandas
- 第1章 Pandas快速入門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簡介
- 前言
- 第1章 Pandas快速入門
- 1.1 初識Pandas
- 1.1.1 什么是Pandas
- 1.1.2 Pandas的主要數據結構
- 1.1.3 Pandas的優勢
- 1.2 Pandas開發環境配置
- 1.2.1 Python概述
- 1.2.2 Anaconda概述
- 1.2.3 Anaconda的下載
- 1.2.4 Anaconda的安裝
- 1.2.5 Jupyter Notebook概述
- 1.3 Jupyter Notebook界面的基本操作
- 1.3.1 Jupyter Notebook的主界面
- 1.3.2 Jupyter Notebook的編輯頁面
- 1.3.3 Jupyter Notebook的文件操作
- 1.4 實例:第一個Pandas數據處理程序
- 第2章 Pandas常用的數據結構
- 2.1 初識數據結構
- 2.1.1 什么是數據及數據處理
- 2.1.2 什么是信息
- 2.1.3 什么是數據結構
- 2.2 Python的數據結構
- 2.2.1 數值型應用實例
- 2.2.2 字符串型應用實例
- 2.2.3 列表應用實例
- 2.2.4 元組應用實例
- 2.2.5 字典應用實例
- 2.2.6 集合應用實例
- 2.3 NumPy的數據結構
- 2.3.1 NumPy數組的創建
- 2.3.2 NumPy特殊數組
- 2.3.3 NumPy序列數組
- 2.3.4 NumPy數組運算
- 2.3.5 NumPy的矩陣
- 2.3.6 兩個數組的點積
- 2.3.7 兩個向量的點積
- 2.3.8 數組的向量內積
- 2.3.9 矩陣的行列式
- 2.3.10 矩陣的逆
- 2.4 Pandas的數據結構
- 2.4.1 一維數組系列應用實例
- 2.4.2 二維數組應用實例
- 第3章 Pandas數據的導入與導出
- 3.1 導入CSV文件
- 3.1.1 CSV文件概述
- 3.1.2 創建CSV文件,并輸入內容
- 3.1.3 read_csv()方法
- 3.1.4 利用read_csv()方法導入CSV文件實例
- 3.2 導入Excel文件
- 3.2.1 在Excel中輸入內容并上傳
- 3.2.2 read_excel()方法
- 3.2.3 利用read_excel()方法導入Excel文件實例
- 3.3 導入JSON文件
- 3.3.1 創建JSON文件,并輸入內容
- 3.3.2 read_json()方法
- 3.3.3 利用read_json()方法導入JSON文件實例
- 3.4 Pandas數據的輸出
- 3.4.1 輸出CSV文件
- 3.4.2 輸出Excel文件
- 3.4.3 輸出JSON文件
- 第4章 Pandas數據表的查看和清洗
- 4.1 Pandas數據表信息的查看
- 4.1.1 利用shape屬性查看數據表的維度
- 4.1.2 利用dtype和dtypes屬性查看列數據的類型
- 4.1.3 利用columns和values屬性查看數據表的表頭和數據信息
- 4.1.4 利用isnull()方法查看空值信息
- 4.1.5 利用unique()方法查看列中的無重復數據信息
- 4.1.6 利用info()方法查看數據表的基本信息
- 4.1.7 利用head()方法查看數據表前幾行數據
- 4.1.8 利用tail()方法查看數據表后幾行數據
- 4.2 Pandas數據表的清洗
- 4.2.1 空值的清洗
- 4.2.2 格式錯誤數據的清洗
- 4.2.3 錯誤數據的清洗
- 4.2.4 重復數據的清洗
- 4.2.5 數據表列名的清洗
- 4.2.6 數據內容的清洗
- 第5章 Pandas數據的合并與對比
- 5.1 利用append()方法追加數據
- 5.1.1 append()方法及參數
- 5.1.2 利用append()方法實現相同結構數據表的數據追加
- 5.1.3 利用append()方法實現不同結構數據表的數據追加
- 5.1.4 利用append()方法實現忽略索引的數據追加
- 5.1.5 追加Series序列
- 5.1.6 追加字典列表
- 5.2 利用concat()方法合并數據
- 5.2.1 concat()方法及參數
- 5.2.2 利用concat()方法縱向合并數據
- 5.2.3 利用concat()方法橫向合并數據
- 5.2.4 合并數據的交集
- 5.3 利用merge()方法合并數據
- 5.3.1 merge()方法及參數
- 5.3.2 利用merge()方法合并數據實例
- 5.4 利用compare()方法對比數據
- 5.4.1 compare()方法及參數
- 5.4.2 利用compare()方法對比數據實例
- 第6章 Pandas數據的預處理
- 6.1 設置索引列
- 6.1.1 Pandas索引的作用
- 6.1.2 set_index()方法及參數
- 6.1.3 利用set_index()方法設置索引列實例
- 6.1.4 利用reset_index()方法還原索引列實例
- 6.2 排序
- 6.2.1 按索引列排序
- 6.2.2 按指定列排序
- 6.3 分組標記
- 6.3.1 利用where()方法添加分組標記
- 6.3.2 根據多個條件進行分組標記
- 6.4 列的拆分
- 第7章 Pandas數據的提取
- 7.1 利用loc[]提取數據
- 7.1.1 利用loc[]提取整行數據
- 7.1.2 利用loc[]提取整列數據
- 7.1.3 利用loc[]提取具體數據
- 7.2 利用iloc[]提取數據
- 7.2.1 利用iloc[]提取整行數據
- 7.2.2 利用iloc[]提取整列數據
- 7.2.3 利用iloc[]提取具體數據
- 7.3 利用屬性提取數據
- 7.4 利用for循環提取數據
- 第8章 Pandas數據的篩選
- 8.1 Pandas數據關系篩選
- 8.1.1 等于關系數據篩選實例
- 8.1.2 不等于關系數據篩選實例
- 8.1.3 大于和大于等于關系數據篩選實例
- 8.1.4 小于和小于等于關系數據篩選實例
- 8.2 Pandas數據邏輯篩選
- 8.2.1 使用“與”進行數據篩選實例
- 8.2.2 使用“或”進行數據篩選實例
- 8.2.3 使用“非”進行數據篩選實例
- 8.3 使用query()方法進行數據篩選實例
- 8.4 使用filter()方法進行數據篩選
- 8.4.1 filter()方法及意義
- 8.4.2 使用filter()方法進行數據篩選實例
- 第9章 Pandas數據的聚合函數
- 9.1 sum()函數的應用
- 9.1.1 sum()函數及參數
- 9.1.2 sum()函數應用實例
- 9.2 mean()函數的應用
- 9.2.1 mean()函數及參數
- 9.2.2 mean()函數應用實例
- 9.3 max()函數的應用
- 9.3.1 max()函數及參數
- 9.3.2 max()函數應用實例
- 9.4 min()函數的應用
- 9.4.1 min()函數及參數
- 9.4.2 min()函數應用實例
- 9.5 count()函數的應用
- 9.5.1 count()函數及參數
- 9.5.2 count()函數應用實例
- 第10章 Pandas數據的分組與透視
- 10.1 Pandas數據的分組
- 10.1.1 groupby()方法及參數
- 10.1.2 groupby()方法的應用
- 10.1.3 agg()方法的應用
- 10.1.4 transform()方法的應用
- 10.2 Pandas數據的透視
- 10.2.1 pivot_table()方法及參數
- 10.2.2 利用pivot_table()方法透視數據實例
- 10.2.3 crosstab()方法及參數
- 10.2.4 利用crosstab()方法透視數據實例
- 第11章 Pandas數據的統計
- 11.1 數據采樣
- 11.1.1 sample()方法及參數
- 11.1.2 利用sample()方法進行數據采樣實例
- 11.2 數據統計
- 11.2.1 數據表描述性統計
- 11.2.2 利用describe()方法進行數據表描述性統計實例
- 11.2.3 中位數的應用
- 11.2.4 方差的應用
- 11.2.5 標準差的應用
- 11.3 數據相關性分析
- 11.3.1 協方差的應用
- 11.3.2 協方差相關系數的應用
- 第12章 Pandas數據的可視化
- 12.1 利用Pandas中的plot()方法繪圖
- 12.1.1 plot()方法及參數
- 12.1.2 繪制折線圖實例
- 12.1.3 繪制條形圖實例
- 12.1.4 利用plot()方法繪制其他類型圖形實例
- 12.2 利用Matplotlib包繪制Pandas數據圖形
- 12.2.1 figure()方法的應用實例
- 12.2.2 plot()方法的應用實例
- 12.2.3 subplot()方法的應用實例
- 12.2.4 add_axes()方法的應用實例
- 12.2.5 legend()方法的應用實例
- 12.2.6 設置線條的寬度和顏色實例
- 12.2.7 添加坐標軸網格線實例
- 第13章 Pandas數據的機器學習算法
- 13.1 機器學習概述
- 13.1.1 什么是機器學習
- 13.1.2 機器學習的類型
- 13.2 常見的機器學習算法
- 13.3 機器學習的sklearn包
- 13.3.1 sklearn包中的數據集
- 13.3.2 iris數據集
- 13.3.3 查看iris數據集實例
- 13.4 決策樹
- 13.4.1 決策樹的組成
- 13.4.2 決策樹的優點
- 13.4.3 決策樹的缺點
- 13.4.4 決策樹實現實例
- 13.5 隨機森林
- 13.5.1 隨機森林的構建
- 13.5.2 隨機森林的優缺點
- 13.5.3 隨機森林的應用范圍
- 13.5.4 隨機森林實現實例
- 13.6 支持向量機
- 13.6.1 支持向量機的工作原理
- 13.6.2 核函數
- 13.6.3 支持向量機的優點
- 13.6.4 支持向量機的缺點
- 13.6.5 支持向量機實現實例
- 13.7 樸素貝葉斯算法
- 13.7.1 樸素貝葉斯算法的思想
- 13.7.2 樸素貝葉斯算法的步驟
- 13.7.3 樸素貝葉斯算法的優缺點
- 13.7.4 高斯樸素貝葉斯模型實現實例
- 13.7.5 多項式分布樸素貝葉斯模型實現實例
- 13.7.6 伯努力樸素貝葉斯模型實現實例
- 第14章 Pandas的時間序列數據
- 14.1 Pandas時間序列的創建
- 14.1.1 date_range()方法及參數
- 14.1.2 利用date_range()方法創建時間序列實例
- 14.1.3 時間戳對象
- 14.2 時間類型與字符串型的轉換
- 14.3 時間序列數據的操作技巧
- 14.3.1 時間序列數據的提取
- 14.3.2 時間序列數據的篩選
- 14.3.3 時間序列數據的重采樣
- 14.3.4 時間序列數據的滑動窗口
- 14.4 時間序列數據的預測
- 14.4.1 時間序列數據的準備
- 14.4.2 時間序列數據的樸素預測法
- 14.4.3 時間序列數據的簡單平均預測法
- 14.4.4 時間序列數據的移動平均預測法
- 14.4.5 時間序列數據的簡單指數平滑預測法
- 14.4.6 時間序列數據的霍爾特線性趨勢預測法
- 14.4.7 時間序列數據的Holt-Winters季節性預測法
- 14.4.8 時間序列數據的自回歸移動平均預測法 更新時間:2024-03-22 19: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