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星野風光攝影指南
最新章節:
12.5.2 星空調色盤跟蹤拍攝和后期處理技法
由于星野攝影涉及的題材眾多,背景知識龐雜、拍攝技巧豐富,為了盡可能在有限的篇幅里為讀者提供貨真價實、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攝影指南,每一章內容都是在參閱了國內外大量攝影師撰寫的相關文章和視頻的基礎上完成的,本書之所以能成稿是眾多星野攝影師集體智慧的結晶。為了驗證一些題材的拍攝方法,三年來多次到新疆、青海、西藏、四川、內蒙進行專題拍攝,以期為本書提供更扎實的內容、更生動的示例。
最新章節
- 12.5.2 星空調色盤跟蹤拍攝和后期處理技法
- 12.5.1 銀河跟蹤拍攝和后期處理技法
- 12.5 赤道儀跟蹤拍攝實例
- 12.4.8 極軸鏡精準對準法
- 12.4.7 PolarAligner Pro App法
- 12.4.6 Polar Scope Align Pro App法
上架時間:2023-06-19 16:02:16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 12.5.2 星空調色盤跟蹤拍攝和后期處理技法 更新時間:2023-06-19 16:31:58
- 12.5.1 銀河跟蹤拍攝和后期處理技法
- 12.5 赤道儀跟蹤拍攝實例
- 12.4.8 極軸鏡精準對準法
- 12.4.7 PolarAligner Pro App法
- 12.4.6 Polar Scope Align Pro App法
- 12.4.5 指南針+測角儀App對準法
- 12.4.4 地質羅盤儀對準法
- 12.4.3 北極星對準法
- 12.4.2 極軸對準的準備工作
- 12.4.1 極軸對準的原理
- 12.4 星野赤道儀極軸對準技巧
- 12.3.3 校正地磁偏角
- 12.3.2 全國各地的地磁偏角
- 12.3.1 地磁偏角的概念
- 12.3 地磁偏角
- 12.2.2 南天極定位方法
- 12.2.1 北天極定位方法
- 12.2 南北天極定位方法
- 12.1.2 星野赤道儀的選購技巧
- 12.1.1 赤道儀的工作原理
- 12.1 赤道儀的原理與選購
- Chapter 12 赤道儀與星野攝影
- 11.3.3 城市夜景閃電照片堆棧技法
- 11.3.2 多張閃電照片的堆棧合成技法
- 11.3.1 單張照片的后期處理技巧
- 11.3 閃電照片的后期處理技巧
- 11.2.3 不同場景下拍攝閃電的技巧
- 11.2.2 器材選擇與相機設置
- 11.2.1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 11.2 閃電的拍攝技巧
- 11.1.2 掌握雷雨天氣的變化
- 11.1.1 雷電是如何產生的
- 11.1 了解一些有關閃電的氣象知識
- Chapter 11 閃電攝影
- 10.3.3 合成彩虹全景照片
- 10.3.2 彩虹照片的后期處理
- 10.3.1 彩虹的拍攝技巧
- 10.3 彩虹的拍攝與后期處理技法
- 10.2.3 日暈與幻日
- 10.2.2 霧虹
- 10.2.1 雙彩虹
- 10.2 特殊彩虹
- 10.1.3 拍攝彩虹的方位和時間
- 10.1.2 彩虹的大小和形狀
- 10.1.1 彩虹形成的原理
- 10.1 了解一些關于彩虹的氣象知識
- Chapter 10 彩虹攝影
- 9.3.4 極光照片的后期處理
- 9.3.3 曝光與構圖
- 9.3.2 相機設置
- 9.3.1 防寒準備
- 9.3 極光拍攝
- 9.2.4 加拿大
- 9.2.3 美國阿拉斯加州
- 9.2.2 挪威
- 9.2.1 冰島
- 9.2 極光攝影圣地
- 9.1.3 Kp指數和極光可視區
- 9.1.2 極光發生的區域
- 9.1.1 極光的形成原理
- 9.1 了解一些極光的相關知識
- Chapter 09 極光攝影
- 8.3.2 流星雨堆棧合成示例
- 8.3.1 后期堆棧合成的基本思路
- 8.3 流星雨照片的后期處理技法
- 8.2.6 相機設置與構圖
- 8.2.5 拍攝器材的選擇
- 8.2.4 使用PhotoPills App制訂流星雨拍攝計劃
- 8.2.3 使用Planit App制訂流星雨拍攝計劃
- 8.2.2 影響流星雨拍攝的主要因素
- 8.2.1 獲取年度流星雨日歷
- 8.2 流星雨攝影
- 8.1.3 攝影師應了解的八大流星雨
- 8.1.2 從國際流星組織獲取流星雨信息
- 8.1.1 什么是流星雨
- 8.1 關于流星雨的天文知識
- Chapter 08 流星雨攝影
- 7.4.6 日食關鍵節點拍攝技巧
- 7.4.5 日全食攝影曝光指南
- 7.4.4 日食序列(延時)攝影
- 7.4.3 日食攝影前期準備
- 7.4.2 掌握拍攝地日食的關鍵信息
- 7.4.1 如何選擇最佳拍攝地點
- 7.4 日食攝影
- 7.3.5 2020-2030年的日食信息
- 7.3.4 日食帶
- 7.3.3 日全食的5個階段
- 7.3.2 日食的種類
- 7.3.1 為何會發生日食
- 7.3 了解一些有關日食的天文知識
- 7.2.3 月食特寫(放大)攝影
- 7.2.2 月食序列(延時)攝影
- 7.2.1 獲取拍攝月食的詳細信息
- 7.2 月食攝影
- 7.1.5 2020-2029年在我國可觀測的月全食信息
- 7.1.4 月食發生的頻次
- 7.1.3 月全食的紅月亮
- 7.1.2 月全食的7個階段
- 7.1.1 為何會發生月食
- 7.1 了解有關月食的天文知識
- Chapter 07 月食與日食攝影
- 6.5.4 機位到標志性建筑物的距離與對焦方式的選擇
- 6.5.3 標志性建筑物與月亮相同“大小”的拍攝技法
- 6.5.2 根據構圖和機位推算拍攝時間
- 6.5.1 根據日期、構圖選擇拍攝機位
- 6.5 標志性建筑物日月對齊的拍攝技法
- 6.4.2 月亮特寫照片的后期處理技術
- 6.4.1 月亮特寫照片的拍攝技法
- 6.4 拍攝月亮特寫照片
- 6.3.3 拍攝月亮的常用技法
- 6.3.2 現場拍攝操作指南
- 6.3.1 尋找合適的拍攝時機
- 6.3 拍攝月亮的基本技法
- 6.2.2 不同月夜拍攝題材鏡頭焦段的選擇
- 6.2.1 鏡頭焦距與圖像中月亮大小的關系
- 6.2 拍攝月亮的鏡頭選擇
- 6.1.3 超級月亮
- 6.1.2 月相及其變化規律
- 6.1.1 有關月球的6個冷知識
- 6.1 了解關于月球的天文常識
- Chapter 06 月亮攝影
- 5.8.7 銀河堆棧降噪+全景接片
- 5.8.6 堆棧圖像數量與降噪效果探討
- 5.8.5 Kandao Raw+堆棧降噪
- 5.8.4 Sequator堆棧降噪
- 5.8.3 Starry Landscape Stacker堆棧降噪
- 5.8.2 堆棧降噪的基本原理
- 5.8.1 圖像噪點與后期降噪
- 5.8 提升銀河圖像畫質的降噪技法
- 5.7.5 銀河矩陣接片弧形畸變校正方法
- 5.7.4 銀河全景照片后期合成技法
- 5.7.3 矩陣式構圖全景照片拍攝技法
- 5.7.2 橫向(水平)構圖全景照片拍攝技法
- 5.7.1 豎向(垂直)構圖全景照片拍攝技法
- 5.7 銀河全景照片拍攝及后期合成技法
- 5.6.4 低照度風格布光法(LLL)
- 5.6.3 前景光繪補光法(LP)
- 5.6.2 巧妙利用月光為前景補光
- 5.6.1 增加前景曝光量的“四倍法則”
- 5.6 前景曝光不足的解決思路
- 5.5.2 曝光時間的控制(500法則與NPF法則)
- 5.5.1 光圈、感光度和白平衡設置
- 5.5 銀河曝光參數設置
- 5.4.2 5種暗夜精準對焦的方法
- 5.4.1 相機、鏡頭及附件的選擇
- 5.4 拍攝器材的準備及暗夜精準對焦技法
- 5.3.3 利用AR功能進行模擬構圖
- 5.3.2 利用App謀劃構圖
- 5.3.1 利用三維衛星地圖尋找機位
- 5.3 借助App謀劃拍攝機位和拍攝時機
- 5.2.2 月光對銀河攝影的影響
- 5.2.1 光污染對銀河攝影的影響
- 5.2 尋找銀河攝影的暗夜之地
- 5.1.4 北半球不同時節銀河攝影特征
- 5.1.3 銀河中心可視性的季節變化
- 5.1.2 銀河中心可視性的地理差異
- 5.1.1 銀河系天文知識概要
- 5.1 了解與攝影相關的銀河(系)天文知識
- Chapter 05 銀河攝影
- 4.9.4 星軌照片中的“摩爾紋”成因及消除技巧
- 4.9.3 消除星軌上飛機軌跡的處理技巧
- 4.9.2 圓形星軌缺口消除技法
- 4.9.1 星軌缺口的成因
- 4.9 星軌缺陷修正技巧
- 4.8.2 StarStaX使用技巧
- 4.8.1 StarStaX功能簡介
- 4.8 使用StarStaX合成星軌
- 4.7.4 天空星軌與地面補光前景的曝光合成
- 4.7.3 使用智能對象最大值堆棧合成星軌
- 4.7.2 使用圖層“變亮”混合模式合成星軌
- 4.7.1 素材照片導入為Photoshop圖層的3種途徑
- 4.7 使用Photoshop合成星軌
- 4.6.3 月光對星軌拍攝的利弊分析
- 4.6.2 城市光污染環境中的拍攝技巧
- 4.6.1 彩色星軌的拍攝技巧
- 4.6 彩色星軌及光污染環境中的拍攝技巧
- 4.5.2 為前景補光
- 4.5.1 前景的選擇與構圖的考慮
- 4.5 星軌構圖與前景拍攝
- 4.4.3 拍攝時間與星軌的長度
- 4.4.2 相機曝光參數的設置技巧
- 4.4.1 拍攝前的相機設置及檢查
- 4.4 星軌攝影的前期準備
- 4.3.2 附件
- 4.3.1 相機和鏡頭
- 4.3 星軌攝影裝備
- 4.2.2 多張堆棧合成曝光法
- 4.2.1 單張長時間曝光法
- 4.2 拍攝星軌的方法
- 4.1.4 赤道附近不同方向的星軌形狀
- 4.1.3 南半球不同方向的星軌形狀
- 4.1.2 北半球不同方向的星軌形狀
- 4.1.1 星軌的成因
- 4.1 星軌的成因及形狀
- Chapter 04 星軌攝影
- 3.2.3 如何評估和發現暗夜之地
- 3.2.2 波特爾暗空分類法
- 3.2.1 光污染對星野攝影的影響
- 3.2 發現暗夜之地
- 3.1.3 防范大風
- 3.1.2 預防鏡頭結露
- 3.1.1 關注云層的分布和演變
- 3.1 把握有利的天氣時機
- Chapter 03 天氣與光污染
- 2.3.3 莉景天氣App
- 2.3.2 Meteoblue網站及App
- 2.3.1 Windy網站及App
- 2.3 天氣預報App
- 2.2.2 星際漫步—Star Walk 2
- 2.2.1 虛擬天文館—Stellarium
- 2.2 天文觀測App
- 2.1.3 太陽測量師—SUN SURVEYOR
- 2.1.2 攝影師的瑞士軍刀—PhotoPills
- 2.1.1 攝影計劃神器—Planit
- 2.1 星歷App
- Chapter 02 AI時代的星野攝影工具
- 1.2.3 攝影師鐘愛的兩個魔幻時刻
- 1.2.2 三個重要的曙暮光概念
- 1.2.1 從日出與日落說起
- 1.2 攝影師的晨鐘暮鼓
- 1.1.5 衡量天體間視覺遠近的角距離
- 1.1.4 衡量天體亮度的視星等
- 1.1.3 定位天體位置的坐標系
- 1.1.2 天球的概念
- 1.1.1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 1.1 地球與天球
- Chapter 01 天文知識
- 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Chapter 01 天文知識
- 1.1 地球與天球
- 1.1.1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 1.1.2 天球的概念
- 1.1.3 定位天體位置的坐標系
- 1.1.4 衡量天體亮度的視星等
- 1.1.5 衡量天體間視覺遠近的角距離
- 1.2 攝影師的晨鐘暮鼓
- 1.2.1 從日出與日落說起
- 1.2.2 三個重要的曙暮光概念
- 1.2.3 攝影師鐘愛的兩個魔幻時刻
- Chapter 02 AI時代的星野攝影工具
- 2.1 星歷App
- 2.1.1 攝影計劃神器—Planit
- 2.1.2 攝影師的瑞士軍刀—PhotoPills
- 2.1.3 太陽測量師—SUN SURVEYOR
- 2.2 天文觀測App
- 2.2.1 虛擬天文館—Stellarium
- 2.2.2 星際漫步—Star Walk 2
- 2.3 天氣預報App
- 2.3.1 Windy網站及App
- 2.3.2 Meteoblue網站及App
- 2.3.3 莉景天氣App
- Chapter 03 天氣與光污染
- 3.1 把握有利的天氣時機
- 3.1.1 關注云層的分布和演變
- 3.1.2 預防鏡頭結露
- 3.1.3 防范大風
- 3.2 發現暗夜之地
- 3.2.1 光污染對星野攝影的影響
- 3.2.2 波特爾暗空分類法
- 3.2.3 如何評估和發現暗夜之地
- Chapter 04 星軌攝影
- 4.1 星軌的成因及形狀
- 4.1.1 星軌的成因
- 4.1.2 北半球不同方向的星軌形狀
- 4.1.3 南半球不同方向的星軌形狀
- 4.1.4 赤道附近不同方向的星軌形狀
- 4.2 拍攝星軌的方法
- 4.2.1 單張長時間曝光法
- 4.2.2 多張堆棧合成曝光法
- 4.3 星軌攝影裝備
- 4.3.1 相機和鏡頭
- 4.3.2 附件
- 4.4 星軌攝影的前期準備
- 4.4.1 拍攝前的相機設置及檢查
- 4.4.2 相機曝光參數的設置技巧
- 4.4.3 拍攝時間與星軌的長度
- 4.5 星軌構圖與前景拍攝
- 4.5.1 前景的選擇與構圖的考慮
- 4.5.2 為前景補光
- 4.6 彩色星軌及光污染環境中的拍攝技巧
- 4.6.1 彩色星軌的拍攝技巧
- 4.6.2 城市光污染環境中的拍攝技巧
- 4.6.3 月光對星軌拍攝的利弊分析
- 4.7 使用Photoshop合成星軌
- 4.7.1 素材照片導入為Photoshop圖層的3種途徑
- 4.7.2 使用圖層“變亮”混合模式合成星軌
- 4.7.3 使用智能對象最大值堆棧合成星軌
- 4.7.4 天空星軌與地面補光前景的曝光合成
- 4.8 使用StarStaX合成星軌
- 4.8.1 StarStaX功能簡介
- 4.8.2 StarStaX使用技巧
- 4.9 星軌缺陷修正技巧
- 4.9.1 星軌缺口的成因
- 4.9.2 圓形星軌缺口消除技法
- 4.9.3 消除星軌上飛機軌跡的處理技巧
- 4.9.4 星軌照片中的“摩爾紋”成因及消除技巧
- Chapter 05 銀河攝影
- 5.1 了解與攝影相關的銀河(系)天文知識
- 5.1.1 銀河系天文知識概要
- 5.1.2 銀河中心可視性的地理差異
- 5.1.3 銀河中心可視性的季節變化
- 5.1.4 北半球不同時節銀河攝影特征
- 5.2 尋找銀河攝影的暗夜之地
- 5.2.1 光污染對銀河攝影的影響
- 5.2.2 月光對銀河攝影的影響
- 5.3 借助App謀劃拍攝機位和拍攝時機
- 5.3.1 利用三維衛星地圖尋找機位
- 5.3.2 利用App謀劃構圖
- 5.3.3 利用AR功能進行模擬構圖
- 5.4 拍攝器材的準備及暗夜精準對焦技法
- 5.4.1 相機、鏡頭及附件的選擇
- 5.4.2 5種暗夜精準對焦的方法
- 5.5 銀河曝光參數設置
- 5.5.1 光圈、感光度和白平衡設置
- 5.5.2 曝光時間的控制(500法則與NPF法則)
- 5.6 前景曝光不足的解決思路
- 5.6.1 增加前景曝光量的“四倍法則”
- 5.6.2 巧妙利用月光為前景補光
- 5.6.3 前景光繪補光法(LP)
- 5.6.4 低照度風格布光法(LLL)
- 5.7 銀河全景照片拍攝及后期合成技法
- 5.7.1 豎向(垂直)構圖全景照片拍攝技法
- 5.7.2 橫向(水平)構圖全景照片拍攝技法
- 5.7.3 矩陣式構圖全景照片拍攝技法
- 5.7.4 銀河全景照片后期合成技法
- 5.7.5 銀河矩陣接片弧形畸變校正方法
- 5.8 提升銀河圖像畫質的降噪技法
- 5.8.1 圖像噪點與后期降噪
- 5.8.2 堆棧降噪的基本原理
- 5.8.3 Starry Landscape Stacker堆棧降噪
- 5.8.4 Sequator堆棧降噪
- 5.8.5 Kandao Raw+堆棧降噪
- 5.8.6 堆棧圖像數量與降噪效果探討
- 5.8.7 銀河堆棧降噪+全景接片
- Chapter 06 月亮攝影
- 6.1 了解關于月球的天文常識
- 6.1.1 有關月球的6個冷知識
- 6.1.2 月相及其變化規律
- 6.1.3 超級月亮
- 6.2 拍攝月亮的鏡頭選擇
- 6.2.1 鏡頭焦距與圖像中月亮大小的關系
- 6.2.2 不同月夜拍攝題材鏡頭焦段的選擇
- 6.3 拍攝月亮的基本技法
- 6.3.1 尋找合適的拍攝時機
- 6.3.2 現場拍攝操作指南
- 6.3.3 拍攝月亮的常用技法
- 6.4 拍攝月亮特寫照片
- 6.4.1 月亮特寫照片的拍攝技法
- 6.4.2 月亮特寫照片的后期處理技術
- 6.5 標志性建筑物日月對齊的拍攝技法
- 6.5.1 根據日期、構圖選擇拍攝機位
- 6.5.2 根據構圖和機位推算拍攝時間
- 6.5.3 標志性建筑物與月亮相同“大小”的拍攝技法
- 6.5.4 機位到標志性建筑物的距離與對焦方式的選擇
- Chapter 07 月食與日食攝影
- 7.1 了解有關月食的天文知識
- 7.1.1 為何會發生月食
- 7.1.2 月全食的7個階段
- 7.1.3 月全食的紅月亮
- 7.1.4 月食發生的頻次
- 7.1.5 2020-2029年在我國可觀測的月全食信息
- 7.2 月食攝影
- 7.2.1 獲取拍攝月食的詳細信息
- 7.2.2 月食序列(延時)攝影
- 7.2.3 月食特寫(放大)攝影
- 7.3 了解一些有關日食的天文知識
- 7.3.1 為何會發生日食
- 7.3.2 日食的種類
- 7.3.3 日全食的5個階段
- 7.3.4 日食帶
- 7.3.5 2020-2030年的日食信息
- 7.4 日食攝影
- 7.4.1 如何選擇最佳拍攝地點
- 7.4.2 掌握拍攝地日食的關鍵信息
- 7.4.3 日食攝影前期準備
- 7.4.4 日食序列(延時)攝影
- 7.4.5 日全食攝影曝光指南
- 7.4.6 日食關鍵節點拍攝技巧
- Chapter 08 流星雨攝影
- 8.1 關于流星雨的天文知識
- 8.1.1 什么是流星雨
- 8.1.2 從國際流星組織獲取流星雨信息
- 8.1.3 攝影師應了解的八大流星雨
- 8.2 流星雨攝影
- 8.2.1 獲取年度流星雨日歷
- 8.2.2 影響流星雨拍攝的主要因素
- 8.2.3 使用Planit App制訂流星雨拍攝計劃
- 8.2.4 使用PhotoPills App制訂流星雨拍攝計劃
- 8.2.5 拍攝器材的選擇
- 8.2.6 相機設置與構圖
- 8.3 流星雨照片的后期處理技法
- 8.3.1 后期堆棧合成的基本思路
- 8.3.2 流星雨堆棧合成示例
- Chapter 09 極光攝影
- 9.1 了解一些極光的相關知識
- 9.1.1 極光的形成原理
- 9.1.2 極光發生的區域
- 9.1.3 Kp指數和極光可視區
- 9.2 極光攝影圣地
- 9.2.1 冰島
- 9.2.2 挪威
- 9.2.3 美國阿拉斯加州
- 9.2.4 加拿大
- 9.3 極光拍攝
- 9.3.1 防寒準備
- 9.3.2 相機設置
- 9.3.3 曝光與構圖
- 9.3.4 極光照片的后期處理
- Chapter 10 彩虹攝影
- 10.1 了解一些關于彩虹的氣象知識
- 10.1.1 彩虹形成的原理
- 10.1.2 彩虹的大小和形狀
- 10.1.3 拍攝彩虹的方位和時間
- 10.2 特殊彩虹
- 10.2.1 雙彩虹
- 10.2.2 霧虹
- 10.2.3 日暈與幻日
- 10.3 彩虹的拍攝與后期處理技法
- 10.3.1 彩虹的拍攝技巧
- 10.3.2 彩虹照片的后期處理
- 10.3.3 合成彩虹全景照片
- Chapter 11 閃電攝影
- 11.1 了解一些有關閃電的氣象知識
- 11.1.1 雷電是如何產生的
- 11.1.2 掌握雷雨天氣的變化
- 11.2 閃電的拍攝技巧
- 11.2.1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 11.2.2 器材選擇與相機設置
- 11.2.3 不同場景下拍攝閃電的技巧
- 11.3 閃電照片的后期處理技巧
- 11.3.1 單張照片的后期處理技巧
- 11.3.2 多張閃電照片的堆棧合成技法
- 11.3.3 城市夜景閃電照片堆棧技法
- Chapter 12 赤道儀與星野攝影
- 12.1 赤道儀的原理與選購
- 12.1.1 赤道儀的工作原理
- 12.1.2 星野赤道儀的選購技巧
- 12.2 南北天極定位方法
- 12.2.1 北天極定位方法
- 12.2.2 南天極定位方法
- 12.3 地磁偏角
- 12.3.1 地磁偏角的概念
- 12.3.2 全國各地的地磁偏角
- 12.3.3 校正地磁偏角
- 12.4 星野赤道儀極軸對準技巧
- 12.4.1 極軸對準的原理
- 12.4.2 極軸對準的準備工作
- 12.4.3 北極星對準法
- 12.4.4 地質羅盤儀對準法
- 12.4.5 指南針+測角儀App對準法
- 12.4.6 Polar Scope Align Pro App法
- 12.4.7 PolarAligner Pro App法
- 12.4.8 極軸鏡精準對準法
- 12.5 赤道儀跟蹤拍攝實例
- 12.5.1 銀河跟蹤拍攝和后期處理技法
- 12.5.2 星空調色盤跟蹤拍攝和后期處理技法 更新時間:2023-06-19 16: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