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第1章 甄家
看著眼前這個橫跨二街的豪門宅邸,即使是出身公府的賈璉也不由得暗自咋舌,這起碼也得有個八九進大小吧!
不愧是在太上皇執政時期,和元平帝執政初期,共接駕過四次上皇圣駕的甄家,也就只有他們這經過一次次接駕,不斷擴制的甄家才有如此的規模了。
要知道,大庾對府宅規格看的很重,以當初榮寧二公滔天之功,敕造的國公府,亦不過只是七進的規模。
這還是因為寧榮二公功勞太盛,太祖提高了規格的緣故,正常來說伯爵是四進,侯府是四五進之間,國公府則是五六進之間。
就連那臣子禮遇天花板的圣人后裔,山東‘孔家’也不過就九進罷了。
另外‘九’屬神,如那東岳大帝廟都只是九進院落群,而孔家則是因‘圣人’而抬格。
所以甄家這院子毫無疑問是逾制的,但因為事出有因,乃是因為要接待了四次上皇,在不斷翻建造的過程中,才導致了現在的規模。
再加上太上皇又一向尊崇那位甄家的老祖宗‘奉圣夫人’以及宮中那位甄太妃的原因,所以知情者們不敢多言。
而一向討厭鋪張浪費的元平帝,又因為‘孝道’的束縛,去公然處理,不然在外界看來就是他不給太上皇和養母甄老太妃面子,皇家內部不和。
(ps:元平帝一登基就抬了已經死了的生母敬嬪為太后,正欲抬甄老太妃為太后時,遭到了朝廷上下的反對,因為甄老太妃畢竟只是養母,
二來太上皇和原配太后還活著呢!元平帝總不能當著他老子面降他正妻的位格吧。再加上剛剛登基,根基不穩,正當元平帝要發狠時,甄老太妃主動說愿終身位格居于太后之下,這才不了了之。)
所以,在種種原因之下,便維持了一種詭異的配合,所有人都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而有心結束這一切的,則都在暗暗的等著太上皇和甄太妃二人閉上眼睛,離去的那一刻,他們也好露出他們那早已磨好多時的鋒利刀刃。
而甄家則是繼續的醉生夢死,以為靠著那位念舊情太上皇陛下對自家老太太的尊崇,再加上那位同樣出自他們甄家的老太妃,他們甄家就能夠以此來高枕無憂。
其中或許有那么一二明眼之士,但他們阻止不了這‘濤濤’之勢,已經紙醉金迷慣了的人,是不會聽從他們這些有識之人那所謂的‘杞人憂天’,更不會因此而有所收斂。
更有甚者,直接就孤立了他們,久而久之,少數的幾個明眼人也就都放棄了,他們自暴自棄,他們安靜的等待,‘屠刀’舉起的那一刻來臨。
在金陵到處都有眼線的甄家,早早的就發現了,賈璉等人已經到了碼頭,所以他們早早的在府內的每個陰暗角落里都掛起了大紅燈籠,
他們根據時間,緊急安排了宴席,一組廚師不夠,那就再加幾組,他們要用人力爭奪時間。
自靠近他們甄家十里左右,延邊每隔四十步,兩邊就各自有著一個手提燈籠照路的下人,和一個躬身站在一旁的小廝,
每當賈璉等人走到那一組的范圍,他們一旁的那個小廝就會快速的跑去下一個點的小廝那里通報。
就這樣,甄家能夠準確的知道賈璉等人的‘實時距離’,他們也好根據冷熱盤,卡點將宴席擺好,并一并預備好了隨行兵士的那份。
甄家自己豢養的那兩個戲班也急忙開始了準備。宴席桌位兩邊侍立著的亦都是那未經人事,面容較好,精通各種禮儀的二八少女。
而備受甄家注重的賈璉所座位置,一旁侍立的那兩個侍女,更是由甄家從揚州那里,精心挑選過的上等‘瘦馬’。
這一個個即使是達官貴人,亦都會感到些瞠目結舌的夸張操作,對于甄家的這些人來說卻早已是習以為常。
畢竟此次運送的‘寶丹’代表著太上皇的榮寵,而負責護送的賈璉又是當今陛下的心腹,他們自然不會‘怠慢’,使些‘尋常’功夫應對。
待到賈璉等人抵達之時,甄家一干人等早已在門口等候,就連那原本已經在榻上休息的甄家老太太也起了來,一同過來了門口。
看到這位主,趙全立馬躬身行禮,并示意手下將裝有‘寶丹’的瓷瓶拿了過來,隨后他更是親自上前,雙手貢上給了這位甄家老太太。
而一旁的賈璉自是也不會怠慢,直接走上前去,對著這位甄家老太太恭身行禮。
且不說因為太上皇與甄太妃的緣故,就憑借太上皇乳母的身份,就連元平帝都得給這位‘奉圣夫人’甄氏那么三分薄面。
再加上他賈家本就與與甄家乃是摯交的關系。
畢竟,原著中,這位主把甄家在京的兩位大姑娘托付給了賈母看顧,而因為元春省親一事,賈府需要去姑蘇聘請教習,采買些女孩子,以及置辦樂器行頭等事,
都委托了甄家去代辦,更是直接一封信,便是五萬兩銀子直接交予甄家,這是何等的放心。
而最終甄家被抄家以后,也是把部分財產委托給了賈家藏匿,并且只要入京,必是馬上前去賈府拜訪,賈甄兩家,關系之密切,可想而知!
所以作為一個小輩,執晚輩禮本就是理所應當。
而對面的老太太,在恭敬接下了趙全手中的‘寶丹’并朝著京城的方向俯首謝恩以后,就將目光移到了賈璉身上。
“你就是璉哥兒,果然是一表人才!”
看著眼前這個一笑起來滿面春風,且唇紅齒白,儀表堂堂又不失陽剛氣的俊朗少年,作為顏控的甄家老太太,那是越看越是喜歡。
事實上,作為他們金陵一系出身的如四大家族為代表的世家里,這一代最有出息的孩子,
自小榮國公去世,賈家落寞以后,因老太妃和奉圣夫人的緣故,一直興盛不衰,隱隱有著金陵一系第一世家之事的甄家,自那次救駕之后就開始關注起了這個少年。
實際上甄家真正做主的三個人,即:宮中的甄老太妃,位居欽差金陵省體仁院總裁的甄應嘉,以及太上皇乳母出身的奉圣夫人甄老太太。
都早已看出自家那表面的鮮花錦簇之下暗流涌動著的種種危機,元平帝的務實之名,人盡皆知,如今因四次接待太上皇,
甄家挪動了大量來自織造府所儲存的錢財,如今因為孝道的壓制看著,元平帝只能因為太上皇,老太妃,乃至親自奶過太上皇的甄家老太太的原因。勉強克制著自己不要發作。
可她和老太妃本就是年事已高,隨時都有逝去的可能性,在脫離了她們的庇護之后,到時她們甄家又該何去何從呢?
想起元平帝那較真的個性,甄家老太太就有些不寒而栗,四次接駕所遺留的巨大虧空,根本不是他們甄家所能彌補的了的。
難道就只能坐以待斃了嗎?當然不能,最近甄太妃就寫信給她,讓她再過幾年就把那兩個大丫鬟送去京城,到時候老太妃在謀求賜個婚什么的。
最好是皇室,其次則是像北靜王府一樣世襲罔替的實權貴爵。
想要甄家在他們逝去之后依然安穩,就得去尋找新的靠山,而賈璉作為如今元平帝帶在身邊親自培養的心腹愛臣,日后自然是前途無量。
再結合元平帝安排賈璉于自己幾位嫡子一起讀書,騎馬射箭之事,不難看出這是想把賈璉當成多朝重臣,擎天一柱去培養啊!
想到這里,老太太看了眼這位俊朗少年,甄家作為太上皇帝的心腹,自是知道許多隱秘之事。
比如說某位在太上皇的眼皮底下,在太上皇的基本盤江南,有著小動作的某位,老太太就忍不住有些想笑,若不是太上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那位怕不是早就被收拾了,想起自甄太妃的信,那里得知的,太上皇現在也有些快要忍不住了,畢竟元平帝這些年的表現,太上皇都放在心里,
自是滿意的,如果不是不想再出現骨肉相殘之事發生,說不定不等元平帝出手,太上皇自己都要‘滅’了對方。
既然太上皇已經快要忍無可忍,那么自己不妨賣給這個小子一個人情,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再加上兩家這些年的交情,她就不信這個看面相不像奸惡之輩的少年,日后不會看顧看顧他們甄家。
想到這里,老太太眼中的笑意愈發明顯了起來,隨后就帶著眾人進入了甄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