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插足
建安四年,易地。
時值五月,寒氣已褪,諸綠漸濃,繾綣春意中頗有些倦怠疏懶的氛圍。
此刻易京城外,稍遠處的山坡上,身著輕甲的方司行駐足遠眺,俊朗的眉間濃愁不散。
“大哥,你在這立了半個時辰了,可看出了什么名堂?”
身后,身著陋衣的隨從張丑等的實在不耐煩,出聲詢問。
方司行搖頭嗤笑。
“大哥,你笑個什么勁?”
張丑滿臉不解,自從跟了這個書生樣貌文弱不堪的老大后,沒少見到他獨自發笑或自言自語的場景。
“我笑這公孫瓚無謀少智,這易京樓雖攻守完備,但受圍日久必會人心離散,魚爛而亡。”
方司行笑的很曹公。
隨從似乎很不能理解他的成竹在胸。
“老大你是說公孫瓚這廝要完蛋哩?但我看人家的泔水比咱寨子里吃的要好呢?!?
方司行但笑而不語。他裝X會慌嗎?會慌個屁!
這是三國演義上白紙黑字寫的結局。
他穿越了,前生只是個愛讀《三國演義》的普通大學牲,一朝不慎被泥頭車套餐免費包郵送來這里。
系統金手指一概沒有,只有模糊的聲音告知他必須一統三國才能成功返回原本的世界。
掛一個沒送,麻煩一個沒少,剛來就被卷進了袁紹和公孫瓚的對峙中。
靠著看起來有些謀略的書生面貌和好說歹說的一頓忽悠才勉強召集了百來個流民傷兵當手下。
對比煽動起黃巾起義的張角前輩只能說還差了三十個蔣干。
牢騷得發,但是勢力家底還是要積攢。
以現在的形式過不了幾天自己這一百多手下就會因為餓肚子而鳥獸四散。
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好辦法就是趁火打劫,袁紹和公孫瓚斡旋正酣,獅虎相斗自然顧不上他這小小蚊蠅,很適合他插一腳撈點利益出來。
戰爭財好發的很,老美的發家史他還是懂的。
他望去不遠處袁紹軍營,只見兵陣進出有序,軍容整肅,稱得上虎狼之師。
心中暗道不愧一方諸侯,如今雄踞北方,逼得曹操都不得孤注一擲,血戰官渡。
袁軍正在起鍋升灶,炊煙如柱匯聚在軍營頭頂,讓他大概能理解些古人為何常有龍氣一說——
白煙滾動,幾乎成云,飄向遠處的易京城,蒼茫天空下,高大的易京樓也顯渺小,頗有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氣勢。
他默默記下袁軍的駐扎布陣,思索片刻后,心中有了些主意,不禁拍起手來。
“老大似乎高興地很哩!”
張丑被他成竹在胸的情緒感染,不禁跟著叫好。
長風勢猛,吹得袁軍陣營軍旗獵獵,他立在山頭,身形瘦弱卻如水中磐石不移,眉眼間似有千軍萬馬赫赫風雷。
“彼可取而代之!”
張丑撓了撓頭,表示想不明白,
“大哥,那袁紹是正式八經的漢子,娶他做啥子么?!?
方司行抬手敲了敲他不開竅的腦殼。
“我們回去。給寨子里的兄弟們傳話,我有要事安排,割城雄踞,指日可待!”
“大哥,割什么熊?”
天輔山,并沒有它名字所示的那般高大,嚴格來講這是幾個不太明顯的小山丘,曲線微弱的如未遇颶風的浪。
本名:“石頭疙瘩山”,之所以如此霸氣威武要歸功于想要借此為噱頭招攬手下的山賊陳時。
現在他立在方司行身邊畢恭畢敬,儼然一副御前侍衛左膀右臂的樣子。
不久前這書生帶著幾十人找上山來,他本以為是來投奔自己或者山賊火拼,沒想到后者直接侃侃而談,開始勸降。
從黎民蒼生說道光復漢室,從順應天命說道濟世度人,從當今形勢說到未來展望。
從經濟發展說到土地規劃,從稀有資源說到環境治理……
陳時聽不太懂但大受震撼,當即和方司行促膝長談,并勇敢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先生牛波一!
而后拱手讓出山寨頭把交椅的位置,表示愿意鞍前馬后唯命是從。
方司行并沒有看到身后手下眼睛里倒映著自己的光輝偉岸形象,目光所及之處是聚集起來的山寨眾人。
“大哥,人都齊全了。”
張丑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
方司行回頭看向身后稍微明白些的陳時,問道:
“寨子守備如何?”
“回老大,倚靠天險,萬無一失。”
“人數幾何?”
“不足千數?!?
“武器何如?”
“雖不齊整,勝在種類繁多,相輔相成?!?
方司行看著基本沒什么防衛設施的破爛寨子,歪歪斜斜的一百多手下和他們手里在農耕方面確實配合有效的農具。
覺得陳時說的倒也沒錯。
他俯下身,用樹枝在泥地上畫下了這幾天自己觀察到的袁軍營地分布,用小點表示袁軍。
隨后在營地某處畫了個圈。
自己都覺得明了清晰,
張丑端詳著他畫著的那個圓,眉頭緊皺好像在努力思索。
隨后忽然豁然開朗,學著他之前拍起手來,
“大哥我明白了!”
方司行有些詫異,沒想到這素來沒腦子的張丑竟然能看懂這些。
自己確實是以貌取人了,剛要問他有何高見,只聽張丑大聲說道:
“大哥你擱這畫餅呢!”
方司行黑線滿臉,忍住了拖下去問斬的沖動,自己開始解釋,
“這是袁紹軍營的守備圖,點數多的地方守備森嚴,點數少的地方則防守平常?!?
他又用力點了點自己畫下的圈,
“這是袁軍關押公孫瓚軍逃兵俘虜的地方?!?
那圈上幾乎沒有點,甚至周圍的防線上也沒點數密集的地方。
“大哥,要是這樣那袁紹也太看不起對方,守備太稀松了點!”
張丑撓頭表示自己確實聽懂了些。
“這只是表象。倘若防御真如此松散,這些俘虜早就跑了去,如今沒有聽到這般消息只說明一點——這些都是做給公孫瓚看的!”
張丑醍醐灌頂,
“大哥我懂了!袁紹這陰損家伙是看那公孫瓚只當縮頭烏龜不出來,用這招騙他出城哩!”
隨即他又捋了捋濃厚的胡須,小心問道,
“但這公孫瓚也不是傻鳥,俺這大老粗都能看出來的東西,他咋會中招?”
“不錯,不錯,張丑,你已經看透了第一層,但袁紹的用意可不止這么簡單?!?
張丑想不明白,安靜的等待他講述。
“他本來的目的,就是讓公孫瓚龜縮城內?!?
“不想讓他出來?這不和大哥你之前說的話自相矛盾了嗎?”
方司行笑笑,用棍子在地上的袁紹軍營外畫了個方框代表公孫瓚的易京城,
“古人有言,‘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拙┏鞘匦l完備,糧草充足,袁軍雖比瓚軍勢大,但想要攻下并不容易,就算贏也不是血賺的買賣,可能會讓其他勢力得利?!?
“所以想要拿下公孫瓚,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內部瓦解?!?
方司行看了多日易京城的地勢,不禁感慨即便是開了上帝視角的自己也不知何從下手。
公孫瓚雖然在三國演義里退場很早,但不愧是留下白馬義從佳話的豪杰。
“這些俘虜就是袁紹下的棋。”
“公孫瓚要來救,就是被伏兵埋伏,大敗而歸,要是不來救——”
他環顧四周,最后又把目光鎖定了張丑,
“張丑,我問你,假如寨子里的兄弟們半數被困山林,我卻處處鉗制你不讓你去搭救,你會作何感想?”
“那怎么行!大家都是手足兄弟,大哥那樣也不算是大哥哩!”
“正是此理?!?
“袁紹就是想讓瓚軍內部產生這種心理,時間一久,瓚軍內部人心離散,自然土崩瓦解!”
張丑瞪大眼睛看著地上歪歪扭扭的圖線,終于明白了!
這些讀書人的腸子,比這線還要彎彎繞繞的多。
方司行擦掉了地上的易京城,公孫瓚在他眼里已經是已死之人。
袁紹的陽謀,公孫瓚未必沒有看穿,但是三國演義里他卻說了這樣一番話,
“若救一人,后之戰者只望人救,不肯死戰矣。”
而這,就是方司行下手的最好時機!
“陳時張丑,今晚子時,你二人帶五十人去袁軍此處營地襲劫糧草。放火即可,只管大呼‘公孫瓚前來借糧!’”
張丑看著那附近密集的黑點,瞬間哭喪著臉,
“大哥,你這不是讓我二人去送死?”
“但去無妨,袁軍包圍日久,不敢過度勞軍,既然俘虜處設伏,這糧草囤積之處防守必然稀薄,火勢會令袁軍大亂,你們趁機逃跑便是?!?
“老大,這當真安全嗎?”
一向唯他馬首是瞻的陳時也不禁問道。
“以我項上人頭做保?!?
兩人聽見此話,紛紛領命。
“剩下的兄弟隨我走,等到袁軍陣腳一亂,前去護衛糧草時,我們去劫營救人!”
他目光如炬,公孫瓚要的是財寶金銀,固守城池,
而他方司行,就要人,水能載舟,他要掀起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