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網絡輿論下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設法治化研究
最新章節: 注釋
在我國,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政府公信力建設。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提醒全黨注意“塔西佗陷阱”,他說,“我們當然沒有走到這一步,但存在的問題也不謂不嚴重,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就會危及黨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在互聯網時代,網絡輿論對地方政府公信力沖擊的頻率和程度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如何建設地方政府公信力,已經成為黨和政府高度關心的重大問題,也是一個時代性的重大課題。網絡輿論下的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設本質上是一個法治問題,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書以法治理念為指導構建我國網絡輿論回應法律制度,包括政府網絡新聞發言人、網絡問政平臺和網絡輿論回應責任三項法律制度,其集中體現了網絡善治所要求的透明、回應與問責三個核心標準,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善治或網絡善治所要求的法治、共同參與、平等和包容、實效與效率、達成共識等標準。這三項法律制度共同指向網絡輿論下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設(包括地方政府公信力維持、修復與提升)這一根本目標。“法治視角”和“研究的系統性”,是本書與同類研究相區別的根本所在。
因版權原因待上架

上架時間:2022-11-11 15:13:03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