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1章 放手去愛,別讓包攬扼殺孩子的生存能力
- 第10章 期望值適當,別把孩子壓成侏儒
- 第9章 調教而非控制,淘氣孩子也能成才
- 第8章 引導而非逼迫,孩子才能愛上學習
- 第7章 父母蹲下去,孩子站起來
- 第6章 別壓抑!讓孩子把情緒發泄出來
第1章 前言
老話講: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把娃害!這條傳統教育中的“經典語錄”,千百年來一直被父母們奉為“至理名言”,時至今日仍有很多家長把“打罵教育”當成教養孩子的法寶。這真是錯得太離譜了!
打罵教育是中國傳統專制家庭制度的余毒,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不僅不會使孩子成才,而且還有可能釀成家庭悲劇。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思想家約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愛護和培養孩子的榮譽感和自尊心!”他反對打罵孩子,并斷言:“打罵式的管教,其所養成的只會是‘奴隸式’的孩子!”
打罵教育不是從孩子的需要與特點出發,而是一味從自我出發,不允許孩子有半點差錯或異議,使孩子感受不到親子之情,使孩子處于不安和焦慮之中,體力、智力發展都受到了不良影響。由于得不到應有的愛和支持,孩子往往會形成冷漠、孤僻、仇視、攻擊性強、自信心差等心理問題,并且這些心靈創傷,往往會成為日后不良行為甚至犯罪的根源。打罵教育造成終生遺憾的事情時有發生,孩子不堪忍受輕生者有之,離家出走者有之,父母失手打傷孩子的亦有之。
打罵教育從表面上看,似乎是起到了控制孩子不良習慣和不良行為的作用,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知道,在孩子心目中最具信服力的家長,并不是那些動輒打罵者——你可以用拳頭脅迫他們點頭,但卻永遠無法使他們的心靈為之洞開。你打得越狠、罵得越難聽,他們的心門也關得越嚴,越不信服你,越會反抗頂撞你。只有那些真正講道理,肯包容的家長才會使孩子信任并且佩服,以己為傲,才會從心底里聽從你的話,誠心地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教育。
在這本書里,我們最希望與您分享:如何去認識孩子的心理成長規律,如何以積極而科學的教養方式來回應孩子的各種表現。請相信,當我們更新了觀念,以全新的視角去看待孩子,以不同的做法去回應孩子時,您的教養之路將會越來越輕松。
這本書通過理論和個案解讀,讓父母跳出自身固有的教育思維慣性,透過反觀自己與孩子相處的模式,去清楚地認知自己與孩子的關系在于——愛,溝通、引導和教育,從而感受生命真愛的鏈接,正確激發孩子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