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2評論第1章 我是誰
一九三七年八月下底,早上四點,天色已經很亮了。
晨曦中,樹木枝葉和即將成熟的莊稼的葉子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在晨風輕輕吹拂下,枝葉微微搖曳不停,晶瑩的露珠隨著枝葉的晃動,不時閃現出亮晶晶的光亮,一切都顯得是那么的寧靜祥和。
陜西三原縣,石橋鎮外一處村落中的一間茅草房內,一個十八九歲歲的年輕人依舊躺在土炕上,睜著一雙黑亮的眼睛,怔怔地望著棚頂出神,似忽是在想著什么心事。
青年叫秦川,現在是已經改編成八路軍的一二九師三八六旅補充連的代理連長。
自從由紅軍一方面軍醫院中醒來以后的這些天里,只要是他一個人的時候,他幾乎每天都會這樣默默想著心事。
因為秦川很是奇怪,他竟然有著似忽三段記憶。
頭一段記憶中他是湖北人,不過卻是幾十年后出生的,在他十八歲時參軍入伍,最后入選戰區特種部隊,記憶中,他的身手非常好,各項戰斗技能也都是出類拔萃。記憶最深的還是,從上中學開始直到入伍參軍,他都經常會在互聯網上閱讀穿越小說。
這些記憶在他腦海中印象尤為深刻,甚至就像是昨天剛剛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歷歷在目。
第二段記憶中,他祖籍東北,父母都是北平的大學生,他在徐州出生,還有在上海的一段童年記憶,不過卻有些模糊,只記得后來莫名其妙地就跟隨一位叔叔到了大別山成為紅軍戰士,后來又跟著他的現任團長李云龍一路隨大部隊轉戰,還到過四川、走過草地。
第三段記憶,則最為模糊,好像他所在部隊打了許多惡仗大仗,他從一名普通戰士開始成長,先后當過班長、連長,好像還做過一個獨立營的營長。
再然后,當他剛剛醒來時,他正躺在紅軍的醫院里接受治療,而醒來的最初時刻,他的記憶好似一片空白,什么都沒有,醫生告訴他,是因為他頭部受了重創,而導致的失憶。
最后,還是在許多戰友們還有他的團長李云龍,到醫院去看望他時,幫助他一點點回憶,他才慢慢在腦海中逐漸出現了后兩段記憶,不過,還是有許多地方很模糊。
只是,讓秦川感到非常奇怪的是,關于這第三段記憶,所有前來看望他的戰友們和李團長,對此都三緘其口,仿佛誰都不愿意提起,甚至他自己的內心最深處也似忽對此非常抵觸,每次思緒一觸動這一段記憶,他都會感覺頭痛欲裂。
對于他的第一段記憶,沒有任何人和他提起,這是他在恢復過程中逐漸自己恢復起來的,而那段記憶中的穿越網文也終于讓他慢慢明白了,他的這一段記憶才是最真實的他,他是二十一世紀的人,他是穿越回到了幾十年后的時代。是一個穿越者,而且是穿越到一個很著名的電視連續劇《亮劍》中的那個時代背景中了。
關于這一段記憶,他沒有敢向任何人透漏一絲一毫,畢竟穿越這件事對于這個時代來說,還是太過匪夷所思了。
現在,日寇已經開始大舉入侵,不僅已經占領了河北,還開始進攻上海,在那里此刻正在進行淞滬會戰,日寇正準備大舉入侵山西。為了抗戰,紅軍就在幾天前,也就是八月二十五日,已經正式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很快就會進入山西與日寇血戰,抵抗日寇侵略。
由于那位委員長只給了紅軍115、120、129三個師的正規軍番號,紅軍許多部隊都需要合編縮編,秦川所在部隊被編入129師。一二九師是由原四方面軍一些零散部隊和四軍、三十一軍,原陜北紅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軍和獨立第一至第四團以及十五軍團的騎兵團合編而成。
因為這三個師都是由許多紅軍部隊合編而成,紅軍中許多干部都要降級使用,李云龍也因此由團長變為129師386旅772團三營營長。
原本按照秦川的資歷,估計最多也就在改編后的129師當一個排長,可據說是因為李云龍,還有張栩等許多東北籍戰士們不愿意離開秦川,紛紛打報告向上級一再反應。
最后,秦川才在李云龍這個營掛了一個不倫不類的補充連代理連長職務,將秦川原部隊的戰士們就地轉為補充連戰士。秦川和所有補充連排以上干部的前綴都有代理二字,這是因為,許多很有資歷和戰功的紅軍營級干部許多人也才是排長。他們這些人如果都成了排長、連長,顯然不是很合適,哪怕是補充連。
當然,這么一個不倫不類的補充連是不在129是正式序列中的。
而秦川的記憶告訴他,八路軍很快就會召開誓師大會,然后全師立刻開始東渡黃河進入山西進行八年的浴血抗戰。
“滴滴答答”一陣嘹亮的起床號聲響起,多年軍旅生涯養成的習慣讓秦川飛快地跳起身,以極快的速度,迅速穿好軍裝,跨上駁殼槍以及扎好武裝帶和綁腿,疊好被褥,這一切只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他甚至還有閑暇匆忙洗了一把臉,然后從床頭被褥下面取出一把M1928軍用勃朗寧手槍別在后腰皮帶上的槍套內。
這把勃朗寧手槍,不僅精度和威力不俗,更有十三發子彈的彈倉,這種型號的勃朗寧手槍雖然在國內數量不多,可也并不是很罕見。自從秦川醒來后,在武器方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可見這把槍和這個身體的原主人感情有多深,就是現在的秦川也對這把槍情有獨鐘。
對于這把雙排彈倉的大容量手槍,秦川非常珍愛,每天睡覺前都會仔細擦拭一番。
做好這一切,秦川大步走出房間,一路小跑著來到訓練場。
當秦川來到訓練場時,全連戰士們已有一少半趕到并開始列隊,這些戰士們都和秦川一樣,軍裝已經換上了改編后的新軍裝,只不過帽徽卻都沒有戴。人員到齊后各班排長迅速組織隊列和點名,一切都在緊張而有序中進行。
這是秦川自從傷好后回到部隊第一次參加早操,秦川能感覺到,對于他來出早操,干部戰士們眼中都露出興奮和期待已久的神情。
在他負傷期間一直負責部隊實際工作的副連長張栩,對于他的出現更是眼含熱切與激動的神情。不過兩人并沒有說話,而是互相微微一點頭,秦川就站到隊伍的最后。他的通信員二牛,背著一支毛瑟步槍跑到訓練場,看到秦川來出早操,興奮的眼淚都快落下,急忙跑到秦川身后站定。
二牛背著的這支毛瑟步槍,是秦川的專用步槍,平時就由他的通信員二牛保管。
在點齊人數后,張栩就開始帶頭跑出村子。
他們這段時間的早操很簡單,就是十公里武裝越野,回來后簡單休息洗漱,在這期間連部會檢查各班排內務,然后就會吃早飯。
十公里跑下來,秦川已經是滿頭大汗呼吸急促。秦川感覺,并不是他體力不濟,而是這身體長時間沒有進行這么劇烈運動的緣故,只要稍加鍛煉絕對有非常大的提升潛力。
現在,秦川迫切想著要盡快恢復身體,很快就要走上抗日戰場了,他前世所掌握的那些戰斗技能要發揮出來,必須要有好的身體來配合。
看著一直跟在他身后滿頭大汗,累的呼呼喘著粗氣,年紀只有十七八的通信員二牛,秦川笑著拍了拍二牛肩頭,“二牛,從明天開始,早操的時候這枝步槍就交給我來背。”
想要拒絕的二牛,看到秦川堅定的目光,只好不情愿地點頭答應。
“連長好!”
“連長好!”
在隊伍解散的瞬間,幾乎所有的戰士們都圍攏到秦川身邊,紛紛大聲問候。
問候的戰士們中許多人秦川都已經很熟悉地記起了他們的名字,他們有電視劇亮劍中就出現的人物,比如神槍手王喜奎,神投手王根生,神炮手王承柱,此外還有小四川,一個他在部隊轉戰四川時救回來的小戰士,還有他當戰士時和他當初同在一個班的小廣東,小廣西。
另外還有很多戰士向他問候,這些人的口音天南地北都有,有湖北、陜西、四川、河南、甘肅、東北,其中以東北口音最多,而且似乎都對他很親近,秦川能感覺得出,絕不是僅僅因為他祖籍東北和口音中隱約有點東北味這么簡單。
因為那些東北籍戰士看著他的眼神中,除了親近還有一種很深的敬意,這讓秦川很有些奇怪,就連副連長張栩也是東北口音,連里怎么會有這么多東北人?
從他所屬的四方面軍的轉戰歷程來說,應該是湖北、四川人多些才對。
關于這個問題,秦川也問過張栩,只是張栩顧左右而言他,簡單地說連里包括他在內的這些東北軍當初參加紅軍時就和秦川在一起,紅軍中東北人少,他們這些東北籍戰士自然就和秦川這半個東北人親近一些。
張栩的話,秦川自然是不信的,連里其他戰士們對他親近,那是秦川和他們在一起戰斗生活了好幾年,可這些參加紅軍不久的東北籍官兵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秦川雖然百思不得其解,卻也一時間找不到答案,他也索性也就不再去想。
“連長,身體還吃得消嗎?”部隊一解散,張栩就忙走過來關切地詢問。
“沒事,我感覺身體很好,”
秦川笑著說,對于這個副連長張栩,秦川非常認可,張栩不僅戰斗技能和戰術素養很高,還是東北講武堂炮兵科出身,參加紅軍前做過炮兵連連長,甚至還代理了幾天炮兵團團長,真不知道以他一個炮兵連連長的身份是如何代理團長的,難道是那個炮兵團的團級干部和營級干部都在同一個時間出現某種問題?
甚至秦川還聽李云龍隱約說起,上級本來是要調張栩去師部做參謀的,不過張栩卻堅決拒絕,只愿意留在秦川身邊,這又是一個讓秦川非常不解的謎。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就準備去檢查連隊戰士們的內務。只是不想,在村口卻被一個滿臉風霜,腰間還系著一塊白布圍裙的老戰士怒氣沖沖地堵住了。
非常感謝閱讀本書的書友,希望大家收藏,投票,你們的支持就是“愛喝啤酒的馬”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