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幸運(yùn) 不幸
著名奧地利心理學(xué)家阿德勒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則治愈童年”說不清楚自己是前者還是后者是幸福還是不幸,我想應(yīng)該是屬于幸福的!
2002年我出生了,我們一家都是農(nóng)村人,我生長都在春天有嫩葉,夏天有蟬鳴,秋天有收獲,冬天有白雪的村子里。我們村子里大多都是留守兒童,我以為不例外,我是奶奶帶大的,整個童年整個青春里都是她對我來說是全部。
小時候,對爸爸媽媽的印象特別單薄,現(xiàn)在回想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也想不到有什么特殊的感情,怎么形容呢,應(yīng)該只有不太適宜的“相敬如賓”這個詞語可以概括我們之間的關(guān)系。
爺爺去世很早,應(yīng)該是在我一歲還是兩歲的時候,奶奶一個人操持著家里10多畝地要養(yǎng)著嗷嗷待哺的我上學(xué)試,學(xué)會的第一首詩是李白的《靜夜思》回家第一時間被給奶奶聽,那個時候她是我的一片天,是我喜怒哀樂的起始點(diǎn),是我的全部。奶奶不識字,但是在我一直不停炫耀自己成績,一直背這首詩的情況下,一個星期的時間光聽我背誦的她竟然也背會了,她不識字啊!那時候不覺得她也背會了有多么值得歌頌,只當(dāng)做耳熟能詳罷了,只覺得這是一件極小極小的事情,就像每天都要吃飯睡覺這樣普通。可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不就是炙熱的在乎嗎?每次回想起來都熱淚盈眶。
慢慢的我長大了,在我上2年級的時候,媽媽把妹妹送回來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自己有妹妹,她從小在姥姥家長大比我小兩歲,沒什么做姐姐的概念,還是以我自我為中心,還是以為自己可以想之前在奶奶面前為所欲為,要什么說什么呼之欲出,可很多次令妹妹不開心的時候,奶奶說:你大一些你要讓著妹妹。這句話對當(dāng)時的我來說,沒有什么特別的,過耳云煙般的不在意,慢慢的在生活中,這句話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
隨著父母過年回來,這句話的頻次是直線上升的,我不理解,很不理解,后來慢慢的我變得愛笑了,變得不愛說話了,是在父母面前不愛說話了,好像是沉默,好像是乖巧,又好像是隱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