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在所有的奮不顧身里
下一個決定需要多長時間,也許我不清楚別人的,但是我清楚我自己的。它有時候因倔強產生,好的,我就是不服氣,心里有一股氣憋著,就是非要發出不可,即使這口氣喘出來也許很長時間。看起來,這種決定的出發點并不“正能量”喲,算是一時氣憤,一時賭氣,總之是一時的,不是深思熟慮,然后產生的。所以,這樣的想法,大多數時間里,我們都認為這是一種不和諧的想法,它產生于沖動之中,沖動容易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所以我們把它埋沒掉。
可是與之相反的一個觀點又出現在腦海:很多偉人的想法也是在一瞬間提出來實現的呀!為什么我不能學習偉人呢?這種觀點在“大人”的世界里,幾乎被淡然一笑,如此天真的想法,在我過去幾十年的人生中,早已得到實踐,哪有那么容易實現,不過都是寫出來宣揚偉人的偉大罷了,都是拿出來哄小孩兒的,大點的孩子都不相信啦~
那么下一個,決定需要深思熟慮嗎?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也許是需要的,至少在大人之間是必要的,因為現實世界的復雜、因為不得不,所有不同尋常的東西都有可能是陷阱,即使是一個想法,哦,對了,這個時代最危險的就是想法。好的,我們作為大人確實需要考慮一些在我們能夠思考的范圍內來估計每個事物的“危險程度”,大人的世界確實有些許復雜,貪心的人很多,想不勞而獲的人很多,浮躁充滿著這個世界。的確是這樣。
好的,這就產生了一個矛盾,一個決定,到底是沖動決定好呢,還是深思熟慮以后再決定好呢。之前我一直以為這是一個不值得考慮的問題,因為這個世界太自由了,做出決定太具有偶然性了,我可以為自己的決定買單,我可以這個樣子,也可以那個樣子,怎么樣都是自由的樣子,都是我自己的樣子。可是,你真的可以為自己的決定買單嗎?所有的人,包括我自己,真的可以為它買單嗎,即使它是深思熟慮過的。
還是之前說的,它太具有偶然性了。舉個例子,我喜歡一本書,我想看,這個時候我想看就是一個決定,所以我下單買了這本書,不管這本書因為什么被我喜歡,看直播講解也好,被朋友推薦也好,總之,我對它產生了興趣,所以買它,可是后來,我不喜歡它了,不看了,那我買了這本書沒看完是不是沒有為我的決定負責任,或者說買單,我說我已經買啦,我付錢啦,我已經為我的決定買單啦,不是的,付錢并不是買單,如果你只是為了下單的快樂,好的,你確實已經為自己的喜歡買單了,至于說買來看不看,那就無所謂了,因為你的決定只是買下一本書,并不是從中獲取知識。伸長一點,如果我買一本書,是為了獲取知識,后來我放棄了它,我也沒從中獲取到所需要的知識,那么我就沒有為自己的決定買單。所以做個決定和做其他事情一樣,都有失敗的可能,這個過程隨時可能夭折,很有偶然性。
既然做決定如此具有偶然性,那么怎么樣才能成功,我只能說堅持,持續做決定,做同一個決定,做所有能堅持這個決定的事情。一定會辛苦,一定會累,因為那是自由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