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Node.js 12實戰
最新章節:
12.5.3 博客詳情頁
本書分為四大部分共17章,第一部分為Node.js12概述和開發環境介紹,共兩章。第二部分是Node.js12編程基礎,主要介紹Nodejs編程的基本知識。第三部分為Nodejs開發實踐,全面講解Nodejs在實際開發中的具體應用和實際案例。第四部分Nodejs開發項目實例,以項目的形式為讀者深入講解建立一個Nodejs應用的整個過程。
- 12.5.3 博客詳情頁 更新時間:2022-07-27 19:19:47
- 12.5.2 博客列表頁
- 12.5.1 目錄結構
- 12.5 博客前臺站點的實現
- 12.4.3 博客管理
- 12.4.2 權限管理
- 12.4.1 目錄結構
- 12.4 博客后臺管理的實現
- 12.3.5 博客管理
- 12.3.4 賬戶管理
- 12.3.3 搭建路由和控制器
- 12.3.2 配置中間件
- 12.3.1 啟動后臺應用
- 12.3 服務端實現
- 12.2.3 創建表結構
- 12.2.2 連接數據庫
- 12.2.1 數據準備
- 12.2 數據庫設計
- 12.1 項目結構
- 第12章 實戰:基于Koa+MongoDB實現博客網站
- 11.3.4 增刪改查接口
- 11.3.3 注冊/登錄接口
- 11.3.2 啟動應用
- 11.3.1 數據庫設計
- 11.3 后端代碼實現
- 11.2.4 管理頁
- 11.2.3 登錄頁
- 11.2.2 注冊頁
- 11.2.1 項目依賴的模塊
- 11.2 前端代碼實現
- 11.1 項目結構
- 第11章 實戰:基于Vue+Express+MongoDB實現一個后臺管理系統
- 10.8 文件上傳
- 10.7 處理POST請求
- 10.6 非阻塞式處理請求響應
- 10.5 請求處理程序
- 10.4 設計請求路由
- 10.3 服務端模塊化
- 10.2 HTTP服務器
- 10.1 項目任務
- 第10章 實戰:使用原生JavaScript開發Node.js案例
- 9.3.4 消息中介
- 9.3.3 集合——Set
- 9.3.2 列表——List
- 9.3.1 Node.js連接Redis
- 9.3 Redis
- 9.2.2 數據庫操作
- 9.2.1 創建數據庫
- 9.2 MongoDB
- 9.1.3 使用Sequelize操作數據庫
- 9.1.2 數據庫操作
- 9.1.1 Node.js連接MySQL
- 9.1 MySQL
- 第9章 Node.js的數據處理
- 8.6 代碼覆蓋率工具istanbul
- 8.5 測試HTTP接口
- 8.4 Assert
- 8.3 Mocha
- 8.2 一個簡單的單元測試
- 8.1 什么是單元測試
- 第8章 Node.js的測試
- 7.3.7 多進程模式加異常捕獲后重啟
- 7.3.6 使用domain模塊
- 7.3.5 Promise方式
- 7.3.4 Callback方式
- 7.3.3 使用event方式來處理異常
- 7.3.2 異步代碼的錯誤處理
- 7.3.1 同步代碼的異常捕獲處理
- 7.3 實戰演練異常-錯誤處理
- 7.2 函數的錯誤處理
- 7.1 錯誤的分類
- 第7章 Node.js的錯誤處理
- 6.4 Node性能小結
- 6.3.4 多進程
- 6.3.3 libuv
- 6.3.2 Node.js 內部分層
- 6.3.1 單線程的JavaScript
- 6.3 在Node.js中實現多線程
- 6.2.3 并發與并行
- 6.2.2 應用場景
- 6.2.1 進程、線程、協程
- 6.2 進程、線程、協程等
- 6.1.3 異步I/O與輪詢技術
- 6.1.2 操作系統對異步I/O的支持
- 6.1.1 異步I/O的必要性
- 6.1 異步I/O
- 第6章 Node.js的異步I/O與多線程
- 5.2.2 使用VSCode IDE調試
- 5.2.1 使用Inspect調試
- 5.2 進階調試
- 5.1.3 控制調試日志
- 5.1.2 自定義stdout
- 5.1.1 基礎API
- 5.1 基礎調試
- 第5章 Node.js調試
- 4.10 實戰演練RESTful API
- 4.9.5 錯誤事件
- 4.9.4 添加監聽器/移除監聽器事件
- 4.9.3 最多只觸發一次的監聽器
- 4.9.2 給監聽器listener傳入參數與this
- 4.9.1 注冊事件名&監聽器
- 4.9 事件
- 4.8.3 管道流
- 4.8.2 可寫流
- 4.8.1 可讀流
- 4.8 流
- 4.7.2 實戰:ws簡易聊天室
- 4.7.1 ws模塊
- 4.7 WebSocket
- 4.6.3 Node.js實現HTTPS的配置
- 4.6.2 使用OpenSSL進行證書生成
- 4.6.1 SSL簡介
- 4.6 SSL
- 4.5.3 構建TCP客戶端
- 4.5.2 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的通信
- 4.5.1 構建TCP服務器
- 4.5 TCP服務
- 4.4.2 http2模塊
- 4.4.1 http模塊
- 4.4 HTTP/HTTP2服務
- 4.3.7 fs.close異步關閉文件
- 4.3.6 fs.read異步讀文件
- 4.3.5 獲取文件信息
- 4.3.4 寫入文件
- 4.3.3 打開文件
- 4.3.2 同步讀文件
- 4.3.1 異步讀文件
- 4.3 File System
- 4.2.3 Buffer與性能
- 4.2.2 Buffer類及其方法
- 4.2.1 Buffer與字符編碼及轉換
- 4.2 Buffer
- 4.1.2 require方法中的文件查找策略
- 4.1.1 創建和使用模塊
- 4.1 Module
- 第4章 Node.js常用模塊
- 3.9 使用N-API
- 3.8 使用Babel轉碼
- 3.7.4 export與import
- 3.7.3 import命令的特點
- 3.7.2 as的用法
- 3.7.1 基本用法
- 3.7 ES6的模塊化
- 3.6.3 super關鍵字
- 3.6.2 封裝與繼承
- 3.6.1 基礎用法
- 3.6 類
- 3.5.7 屬性的遍歷
- 3.5.6 屬性的可枚舉性
- 3.5.5 對象的新方法
- 3.5.4 對象的擴展運算符
- 3.5.3 方法的name屬性
- 3.5.2 屬性名表達式
- 3.5.1 屬性的簡潔表示
- 3.5 對象
- 3.4 閉包
- 3.3.4 箭頭函數
- 3.3.3 name屬性
- 3.3.2 rest參數
- 3.3.1 參數的默認值
- 3.3 函數
- 3.2 數組常用方法及ES6中的數組方法
- 3.1 ECMAScript 6標準
- 第3章 Node.js的語法
- 2.8 事件循環
- 2.7 并行和并發
- 2.6 單線程和多線程
- 2.5.3 同步/異步和阻塞/非阻塞
- 2.5.2 阻塞和非阻塞
- 2.5.1 同步和異步
- 2.5 同步/異步和阻塞/非阻塞
- 2.4 回調函數
- 2.3.2 vm
- 2.3.1 Runtime
- 2.3 Runtime和vm
- 2.2 REPL的使用
- 2.1.4 NPM的常用命令
- 2.1.3 package.json屬性說明
- 2.1.2 NPM的工作原理
- 2.1.1 NPM簡介
- 2.1 NPM的使用
- 第2章 NPM、REPL與Node.js工作原理
- 1.6 Node.js的開發調試工具Inspect
- 1.5.3 創建Node.js項目
- 1.5.2 交互模式
- 1.5.1 純腳本示例
- 1.5 第一個Node.js實現的Hello World
- 1.4 JavaScript與Node.js對比
- 1.3.4 Mac OS X中Node.js版本的切換和升級
- 1.3.3 在Mac OS X上安裝Node.js
- 1.3.2 在Linux發行版上安裝Node.js
- 1.3.1 在Microsoft Windows系統上安裝Node.js
- 1.3 Node.js 12安裝前的準備
- 1.2 第一個JavaScript實現的Hello World
- 1.1 JavaScript與前端
- 第1章 Node.js與JavaScript
- 作者簡介
- 本書讀者
- 源代碼下載
- 4.項目案例典型,實戰性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 3.對Node.js開發的各種技術和框架進行原理上的分析
- 2.涵蓋Node.js開發的各種熱門技術及其整合使用
- 1.附帶源碼,提高學習效率
- 本書特色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簡介
- 前言
- 本書特色
- 1.附帶源碼,提高學習效率
- 2.涵蓋Node.js開發的各種熱門技術及其整合使用
- 3.對Node.js開發的各種技術和框架進行原理上的分析
- 4.項目案例典型,實戰性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 源代碼下載
- 本書讀者
- 作者簡介
- 第1章 Node.js與JavaScript
- 1.1 JavaScript與前端
- 1.2 第一個JavaScript實現的Hello World
- 1.3 Node.js 12安裝前的準備
- 1.3.1 在Microsoft Windows系統上安裝Node.js
- 1.3.2 在Linux發行版上安裝Node.js
- 1.3.3 在Mac OS X上安裝Node.js
- 1.3.4 Mac OS X中Node.js版本的切換和升級
- 1.4 JavaScript與Node.js對比
- 1.5 第一個Node.js實現的Hello World
- 1.5.1 純腳本示例
- 1.5.2 交互模式
- 1.5.3 創建Node.js項目
- 1.6 Node.js的開發調試工具Inspect
- 第2章 NPM、REPL與Node.js工作原理
- 2.1 NPM的使用
- 2.1.1 NPM簡介
- 2.1.2 NPM的工作原理
- 2.1.3 package.json屬性說明
- 2.1.4 NPM的常用命令
- 2.2 REPL的使用
- 2.3 Runtime和vm
- 2.3.1 Runtime
- 2.3.2 vm
- 2.4 回調函數
- 2.5 同步/異步和阻塞/非阻塞
- 2.5.1 同步和異步
- 2.5.2 阻塞和非阻塞
- 2.5.3 同步/異步和阻塞/非阻塞
- 2.6 單線程和多線程
- 2.7 并行和并發
- 2.8 事件循環
- 第3章 Node.js的語法
- 3.1 ECMAScript 6標準
- 3.2 數組常用方法及ES6中的數組方法
- 3.3 函數
- 3.3.1 參數的默認值
- 3.3.2 rest參數
- 3.3.3 name屬性
- 3.3.4 箭頭函數
- 3.4 閉包
- 3.5 對象
- 3.5.1 屬性的簡潔表示
- 3.5.2 屬性名表達式
- 3.5.3 方法的name屬性
- 3.5.4 對象的擴展運算符
- 3.5.5 對象的新方法
- 3.5.6 屬性的可枚舉性
- 3.5.7 屬性的遍歷
- 3.6 類
- 3.6.1 基礎用法
- 3.6.2 封裝與繼承
- 3.6.3 super關鍵字
- 3.7 ES6的模塊化
- 3.7.1 基本用法
- 3.7.2 as的用法
- 3.7.3 import命令的特點
- 3.7.4 export與import
- 3.8 使用Babel轉碼
- 3.9 使用N-API
- 第4章 Node.js常用模塊
- 4.1 Module
- 4.1.1 創建和使用模塊
- 4.1.2 require方法中的文件查找策略
- 4.2 Buffer
- 4.2.1 Buffer與字符編碼及轉換
- 4.2.2 Buffer類及其方法
- 4.2.3 Buffer與性能
- 4.3 File System
- 4.3.1 異步讀文件
- 4.3.2 同步讀文件
- 4.3.3 打開文件
- 4.3.4 寫入文件
- 4.3.5 獲取文件信息
- 4.3.6 fs.read異步讀文件
- 4.3.7 fs.close異步關閉文件
- 4.4 HTTP/HTTP2服務
- 4.4.1 http模塊
- 4.4.2 http2模塊
- 4.5 TCP服務
- 4.5.1 構建TCP服務器
- 4.5.2 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的通信
- 4.5.3 構建TCP客戶端
- 4.6 SSL
- 4.6.1 SSL簡介
- 4.6.2 使用OpenSSL進行證書生成
- 4.6.3 Node.js實現HTTPS的配置
- 4.7 WebSocket
- 4.7.1 ws模塊
- 4.7.2 實戰:ws簡易聊天室
- 4.8 流
- 4.8.1 可讀流
- 4.8.2 可寫流
- 4.8.3 管道流
- 4.9 事件
- 4.9.1 注冊事件名&監聽器
- 4.9.2 給監聽器listener傳入參數與this
- 4.9.3 最多只觸發一次的監聽器
- 4.9.4 添加監聽器/移除監聽器事件
- 4.9.5 錯誤事件
- 4.10 實戰演練RESTful API
- 第5章 Node.js調試
- 5.1 基礎調試
- 5.1.1 基礎API
- 5.1.2 自定義stdout
- 5.1.3 控制調試日志
- 5.2 進階調試
- 5.2.1 使用Inspect調試
- 5.2.2 使用VSCode IDE調試
- 第6章 Node.js的異步I/O與多線程
- 6.1 異步I/O
- 6.1.1 異步I/O的必要性
- 6.1.2 操作系統對異步I/O的支持
- 6.1.3 異步I/O與輪詢技術
- 6.2 進程、線程、協程等
- 6.2.1 進程、線程、協程
- 6.2.2 應用場景
- 6.2.3 并發與并行
- 6.3 在Node.js中實現多線程
- 6.3.1 單線程的JavaScript
- 6.3.2 Node.js 內部分層
- 6.3.3 libuv
- 6.3.4 多進程
- 6.4 Node性能小結
- 第7章 Node.js的錯誤處理
- 7.1 錯誤的分類
- 7.2 函數的錯誤處理
- 7.3 實戰演練異常-錯誤處理
- 7.3.1 同步代碼的異常捕獲處理
- 7.3.2 異步代碼的錯誤處理
- 7.3.3 使用event方式來處理異常
- 7.3.4 Callback方式
- 7.3.5 Promise方式
- 7.3.6 使用domain模塊
- 7.3.7 多進程模式加異常捕獲后重啟
- 第8章 Node.js的測試
- 8.1 什么是單元測試
- 8.2 一個簡單的單元測試
- 8.3 Mocha
- 8.4 Assert
- 8.5 測試HTTP接口
- 8.6 代碼覆蓋率工具istanbul
- 第9章 Node.js的數據處理
- 9.1 MySQL
- 9.1.1 Node.js連接MySQL
- 9.1.2 數據庫操作
- 9.1.3 使用Sequelize操作數據庫
- 9.2 MongoDB
- 9.2.1 創建數據庫
- 9.2.2 數據庫操作
- 9.3 Redis
- 9.3.1 Node.js連接Redis
- 9.3.2 列表——List
- 9.3.3 集合——Set
- 9.3.4 消息中介
- 第10章 實戰:使用原生JavaScript開發Node.js案例
- 10.1 項目任務
- 10.2 HTTP服務器
- 10.3 服務端模塊化
- 10.4 設計請求路由
- 10.5 請求處理程序
- 10.6 非阻塞式處理請求響應
- 10.7 處理POST請求
- 10.8 文件上傳
- 第11章 實戰:基于Vue+Express+MongoDB實現一個后臺管理系統
- 11.1 項目結構
- 11.2 前端代碼實現
- 11.2.1 項目依賴的模塊
- 11.2.2 注冊頁
- 11.2.3 登錄頁
- 11.2.4 管理頁
- 11.3 后端代碼實現
- 11.3.1 數據庫設計
- 11.3.2 啟動應用
- 11.3.3 注冊/登錄接口
- 11.3.4 增刪改查接口
- 第12章 實戰:基于Koa+MongoDB實現博客網站
- 12.1 項目結構
- 12.2 數據庫設計
- 12.2.1 數據準備
- 12.2.2 連接數據庫
- 12.2.3 創建表結構
- 12.3 服務端實現
- 12.3.1 啟動后臺應用
- 12.3.2 配置中間件
- 12.3.3 搭建路由和控制器
- 12.3.4 賬戶管理
- 12.3.5 博客管理
- 12.4 博客后臺管理的實現
- 12.4.1 目錄結構
- 12.4.2 權限管理
- 12.4.3 博客管理
- 12.5 博客前臺站點的實現
- 12.5.1 目錄結構
- 12.5.2 博客列表頁
- 12.5.3 博客詳情頁 更新時間:2022-07-27 19: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