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濱孫漂流記
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導讀
丹尼爾·笛福,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歐洲“小說之父”。
笛福小說中的想象,來源于親身經歷和現實生活的啟發。笛福1660年出身于英國首都倫敦的一個小商人家庭。他早年經營煙酒、羊毛織品、制磚業,曾到各國經商。1692年他經商破產,負債達17000鎊,以后又屢屢失敗,因而不得不用各種方法謀生,他曾充當政府的秘密情報員,同時進行寫作。
據說笛福曾與20多家雜志有聯系,被稱為“現代新聞報道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論冊子,大多是城市中產階級感興趣和關心的問題。1702年笛福發表政論《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用反諷手法,反對國教壓迫不同教派人士,文筆巧妙,開始竟未被人識破是反對國教,后被發覺,受到罰款和坐牢的懲罰,入獄6個月,枷示3次,卻被倫敦市民奉為英雄。
1719年笛福第一部小說《魯濱孫漂流記》發表,大受歡迎。他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理想化的資產者形象,在歐洲小說史上是一項創舉。小說講述了魯濱孫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獨自生活了28年的故事。說生活其實不準確,生存才是魯濱孫最真實的寫照。他在島上白手起家,通過努力,終于過上了自給自足的日子,可他很孤獨,只有鸚鵡和他說話,并且鄰居是偶爾造訪的食人族。然而,他堅信,只要運用智慧,就能夠創造出生存所需的一切物資;他堅信自己救下的仆人“星期五”心地善良,值得依靠;他堅信自己一定會獲救……正是這樣的信念與勇氣,使得他最終返回英國。笛福用生動逼真的細節把虛構的情景寫得讓人身臨其境,使故事具有強烈的真實感。
《魯濱孫漂流記》出版后,被譯成多種文字,流傳于世界各地,并多次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