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8評論第1章 棺材里爬出來的親爹
泰山腳下,禹城驛館內(nèi)。
白幡高掛,四壁無塵,一名年逾四十的男子一身藏青色朝服,靜靜地躺在一口薄棺里。
屋內(nèi)一字排開四名仆人,都站在離棺材不遠的地方默默垂首。床邊的矮幾旁,一個身著素白儒裙的丫鬟正將一個黑色的“奠”字剪出來。整個屋內(nèi)都透出幾許傷感與悲愴。
這像靈堂一樣的布置都是在半個時辰之前做好的,雖說匆忙了些,但大抵該有的都有了。
若真要說差了點什么,大概就是棺材里的人還沒咽氣。
“你們記住了,入殮時一定要將棺材換成上好的、配玉蘭雕花的沉香木,其他的木頭,都沒它來得考究。”將死之人在薄棺之中字正腔圓地開口。
“出殯時的儀仗也不需要太隆重了,弄個百來人,意思一下就行了。陪葬的東西里,張遠志的字畫一定要有,汝窯的瓷瓶要高腳的,林之棟的筆洗……”
“老爺。”其中一個管家模樣的老者終于忍不住打斷了他。
“林之棟去年就不做筆洗了,流傳在外的也都有市無價,您看……”
“不做筆洗了?”棺材里的人猛然坐起身,“我床頭第三個匣子里還有一個他早年做的,你拿出來給愉貴妃送過去,等我死后,她也好關(guān)照一下咱們府上。”那焦急的架勢,嚇得老管家頻頻點頭。
老管家跟著沈括有些年頭了,眼見著他從六品殿儀做到四品大員,送出去的禮堆起來能繞護城河三圈不止。如今沈括跟著瑞親王祭拜泰山,老管家本以為這是個封官加冕的肥差,沒想到的是他家老爺卻在驛館修整的當口,把準備供奉于山頂?shù)募郎届`石給弄丟了。
遺失圣祖遺物是掉腦袋的死罪,沈括嚇得不敢上報,就打算偷偷將自己埋了,好留個“全尸”。
屋內(nèi)的氣氛一時冷凝起來,門扉輕動,發(fā)出一聲細微的輕響,是有人進來了。
夕陽的余暉穿過半開的門,打在一個小姑娘的臉上,不算明艷,卻柔和了一室黯然。
她的臉上未施脂粉,頭上松攏的發(fā)髻也只用了一支碧綠的步搖做裝飾,一張俏臉干凈澄澈,漂亮的杏眼并不張揚,顧盼之間自有一種靈秀的韻味。
沈括幾乎一看見她進門,就手腳并用地爬起來,口里嚷嚷著:“衡衡過來。”
少女清秀的臉上閃過一瞬間的僵硬。
畢竟,青天白日看見自己的爹從棺材里爬出來,不是誰都能淡定自若的。
好在沈衡是個適應能力極強的姑娘,沒等沈括半條腿邁出來就已經(jīng)走了過去。
她姿態(tài)虔誠地將他塞回棺材,柔聲道:“爹,再躺一會兒吧,傍晚就得將這棺材送回去了,人家死了的二姨婆還等著明早下葬呢。”
鮮少有這種“現(xiàn)死現(xiàn)買棺材”的,就這口杉木棺材還是三十兩銀子一天租來的。
沈括聞言趕忙躺回去,摳著棺材板感嘆:“還是你孝順,跑了那么遠給爹找棺材,旁人是決計做不到的。”
沈衡默默點頭,覺得他話都說到這分上了,那租棺材的錢就別問他要回來了。
她用帕子擦著他幾日未洗的油頭,問:“那祭山石您放在什么地方了?有沒有可能是在行進的途中丟失的?”
她沒看過那東西,只知道它被他爹摟著,跟摟祖宗牌位似的。如果不是在驛館弄丟的,那一定就是在路上出了問題。
“不可能,那靈石臨到驛館時都還放得好好的。前天日頭出來,我不過是將它擦拭了一下,放在院中晾了半個時辰就不見了。驛館四周一直有人嚴防死守,院子里除卻外圍巡邏的侍衛(wèi)就是咱們府里的這些人。方寸大小的地方,找遍了都沒找到。”
他自顧自地說著,沒發(fā)現(xiàn)沈衡在聽到“驛館院中”這四個字的時候瞬間錯愕的神情。
“那祭山石是什么樣子的啊?”良久,她試探著問。
“不過就是塊巴掌大的石塊,”沈括用手比畫著,“四四方方的,年頭久了,都有些發(fā)青了。那上面除了有塊類似龍頭的紋路,跟鄉(xiāng)下壓醬缸的石頭沒什么兩樣。怎么,你在哪里見過嗎?”
“哐當!”
一旁剪紙的丫鬟手中的剪子突然掉在地上,她直直看向?qū)γ娴纳蚝狻?
“沒見過。”沈大小姐倒是坦然,儀態(tài)端莊地微笑著,“我不過就是隨口問問罷了。時辰不早了,我和道道去藥店看看您訂的砒霜到貨了沒。”
言罷,沈衡徑自拉著一旁呆傻的丫鬟出去了,蓮步邁得依舊輕盈,只是熟悉的人都能看出那步子里的僵硬。
沈括若有所思地盯著她離去的背影,良久對身邊的管家低聲吩咐:“我閨女的鞋好像不太合腳,你等下去買雙新的給她。”
垂柳拂岸,落霞正濃,這溫和美好的景致不由得讓人心曠神怡。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份心情欣賞美景,就比如此間六神無主的道道,她剛一出驛館的門便單刀直入地嚷道:“小姐,老爺說的祭山石是不是你拿走的那一塊?”
最近湘北這邊一直在下雨,儀仗行至禹城也就一個晴天。沈衡說要下山砸核桃吃,路過院子中央的時候就順手撿了塊石頭,那上面奇怪的紋路跟老爺說的如出一轍。
“小姐不會是將它丟到山里了吧?”
弄丟這東西可是要掉腦袋的呀!
沈衡掏了掏被震疼的耳朵,解釋道:“沒有,那石頭用著挺順手的,從山里出來的時候,我就帶回來了。”
“那您還不快拿出來?老爺急得都快‘出殯’了!”
沈衡面上看起來似乎挺為難的,低頭瞅了半天自己的鞋面才緩緩開口:“只是那東西現(xiàn)下不在我這兒,要拿也要等到晚上。”
“晚上?”
道道驟然有種不好的預感:“您把它放到哪兒去了?”
沈衡嘆息,安撫地拍了拍道道的肩膀,將視線移向天邊最后一抹殘陽:“我拿它去填了一戶院墻的狗洞,你還別說,大小剛好合適。”
“……”
沈衡一直有著一些奇怪的嗜好。比如大半夜去破廟門口糊窗戶,又比如修葺壞掉的磚瓦,再比如拍暈乞丐,將他身上破舊的布衣縫補好。
雖然她有時會嚇壞很多人,但她無疑是個樂善好施的姑娘,所以當她說“一戶院墻的狗洞”時,道道很自然地將其理解成一戶破舊的院子。
可是當她趁著夜色站在路邊,遠眺紅磚綠瓦的高墻時,她知道她錯了。
她實在不該對沈衡說,樂于助人不要有局限性,大戶人家亦有值得幫助的地方。這不,沈衡直接將施助的范圍擴到了皇上在禹城的御用行宮——凌坤殿。
看著沈大小姐幾個縱躍利落跳進圍墻,她能做的也只能是雙手合十,默默祈禱沈衡能靠譜一次了。
高臺水榭,玉石拱橋。
穿梭在行宮之內(nèi)的沈大小姐果然沒有讓道道失望,因為她只是在找石頭的同時在里面逛了一下,歇了一會兒,順便抓著泥巴糊了糊宮墻上破開的“狗洞”而已。
“好歹也是天家府邸,破那么多的窟窿就沒人看見嗎?”她實在不能理解那些每隔半米就出現(xiàn)一個的“洞洞”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算有人看見,也不會有誰去堵水洞的。”一道溫潤的男聲突然自她身后響起,在這樣寂靜的深夜顯得有些突兀。奈何沈大小姐心思根本不在這里,不自覺就回了一句:“水洞?那是什么?”
“湘北多雨,行宮之內(nèi)很容易積水,所以宮墻四周都會留出些水洞用來排水。倒是你,將這里堵住,是打算下雨的時候養(yǎng)魚不成?”
這一問一答之間,饒是沈衡神經(jīng)再大條也反應過來不對勁了。
她僵直著脊背答道:“養(yǎng)……養(yǎng)魚的話,拿臉盆就足夠了。這里是天子府邸,我哪里敢隨便借用?”
她的身家功夫不差,跳進十丈高的圍墻也不過是踩幾片樹葉的事,但是這人的聲音分明就在耳邊,以她的耳力,她是不可能直到對方出聲才發(fā)現(xiàn)身后有人的。
“不知這位爺吃的是生糧還是熟糧,這更深露重的,還在外忙碌,實在辛苦。”
這是她跟著她那不著調(diào)的娘學的江湖話。
生糧是道上的人吃的,他們沒米下鍋,自然得尋些“生米”來煮。
至于熟糧嘛,那是官家才能吃的飯。潛意識里,她自然希望“偶遇”的是個嚼生米的“同行”。
但是對方很快打破了她所有的幻想,因為他是——
“吃皇糧的。”
“在下是來偷盜的。”
伸出滿是泥漿的手,沈大小姐承認得十分干脆,接著晃動著手里的麻袋,交代道:“未遂。我順過來的東西都在這里,還沒來得及搬呢。您要是覺得礙眼,我立馬給您放回去。”
那里面是她撿了一路的石頭以及幾朵雨后生出的狗尿苔。
沈衡并不覺得這是沒出息,她如今背后空門大開,若是動起手來,就算速度再快也必定是要吃虧的。
她向來是識時務的。
手腕倏地一麻,那不甚大的袋子已然落到了背后之人的手中。
“干你們這個行當?shù)模呀?jīng)拮據(jù)至此了嗎?我竟不知,宮里的石頭也能賣錢了。”他的聲音很好聽,略微低沉,不疾不徐。
沈衡聽后卻十分愧疚,只覺得平白辱沒了盜賊的威名,但也只得硬著頭皮解釋:“能……能賣啊。大人長居深宮,不知曉外頭的行情。宮里頭的東西,不論什么都算罕物。就說這墻角的石頭吧,它……長期吸收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歷百年之輪回,那都是沾了龍氣的。大戶人家最喜歡收集這個供奉在祖宗牌位底下,為的就是‘祥瑞’二字。”
男子輕輕“嗯”了一聲。
“那這東西市價如何?”
“差不多三百兩吧。”她斟酌著開口,像樣的碧璽也就這個價吧。
然而對方似乎并不贊同:“只是三兩百?我怎么聽說,前些時日賣到三千兩了?”
三千兩買塊石頭?
沈衡虔誠地反問:“我能不能問一下,買的人腦袋被驢踢了多少腳?”說完之后一怔。
凌坤殿珍稀玉器數(shù)不勝數(shù),單說腳下的漢白玉石就能值個千八百兩銀子。冒死來行宮一趟,哪個偷兒會挑價值不超過千兩的東西拿?偏偏是她,就單單為了摳塊石頭!
她才是那個被驢踢了腦子的人。
身后久久沒有聽到回應,那樣沉默的寂靜讓沈衡一陣心虛。
她正思量著如何應對時,就聽見他慢條斯理地說:“原來你也知道石頭不值錢。”
如此,沈大小姐終于醒悟了。
他從一開始關(guān)心的就不是石頭的價格,只是抱著一種很認真、很誠懇的態(tài)度在戲耍她。
再忍下去,她是不是有點窩囊?
她想了想,確實窩囊。
“多謝大人提點。只不過,小女子三歲就會背《三字經(jīng)》了。”她這般說著,右手已然拔劍出鞘,回身就是一記“翻花落葉”橫掃過去。
沈衡方才那番胡謅本來就是為了查探清楚近處可有旁人,既然探出只有他一人,當然要搏上一搏。
然而這樣迅捷的一擊竟然揮了個空,她連對方的半片衣角都沒有沾到。
皎潔的月光下,地上無比清晰地印出兩道輪子劃過的痕跡。
沈衡愣住了。
她怔怔地看著月華之下,那個坐在輪椅上與她相對的臉。
那是一張稱得上精致的臉,眉目疏朗,肌若瓷塑。他沒有束發(fā),烏黑如墨的發(fā)絲就那樣披散下來,閑適而恣意。他單手托著下巴,過分清澈的眉眼卻顯露出幾抹寡淡。
這樣一個擁有天人之姿的人,居然是個身有頑疾的人。
沈衡面上一陣羞赧,感慨天妒“紅顏”的同時覺得自己弱爆了。
因為她今日特意挑了一張最丑的人皮面具,一張足有四十歲的、布滿雀斑的、皺紋橫生的臉。
她在心中暗暗發(fā)誓,等下不論勝負,出去之后的第一件事都是丟了這張“臉”。
劍花輕挽,縱身躍起,幾乎沒什么猶豫,她便再次出手了。
夜探行宮不是小事,她不能拿自己爹的性命開玩笑。
轉(zhuǎn)身,輕挑,她從來未將一套朝云劍法舞得這般狠辣。然而,那樣刁鉆凌厲的招式,他應付起來卻毫不費力,甚至連椅子都沒離開過,有幾次僅用指尖便將劍彈開了。
沈衡許久未曾遭遇過這般挫敗,見自己同對方實力懸殊,當下也顧不得什么江湖道義,手上虛晃一招就上前朝他攻去,手掌劃過的瞬間,左手袖間順勢劃出一把短刃,兩廂夾攻之下,鋒利的劍風迫使他不得不提氣躍起。
這拼命到有些雜亂的打法,為的就是有一瞬間的拖延。
沈衡眼見著他騰空而起并沒有緊隨其上,而是反手勾轉(zhuǎn),用力劈向地面的輪椅。
對方的腿腳不好,落地時定然要找一處支撐,她要的就是這短短一瞬的時間。
木頭破裂的聲音游走在鋒利的刀刃之間,在寂靜的深夜發(fā)出類似悲鳴的悶哼。
輪椅,應聲而碎。
誠然,她這事辦得有些小人,但成大事者多半都是有些小人的。
一劍揮出之后,她不敢戀戰(zhàn),足下輕點就想要跳上圍墻,令她沒想到的是她腳下剛踏出半步,就驚覺背部的關(guān)元、池海幾處大穴被對方封住了。
“《三字經(jīng)》還需要背嗎?”他在她耳邊如是說,沈衡愣了好久才反應過來,這是他對她智商的進一步侮辱。
看著緩緩踱步到自己身前的某人,沈大小姐徹底怒了,一字一句地道:“你,根本沒有腿疾?!”
他側(cè)過頭看著她:“我何時說過自己腿腳不便?”
“那你為什么坐輪椅?”他確實沒說過,但是哪個腿腳靈便的人會坐這個?
“院子太大,我懶得走路。”
他回答得十分坦然,默默將視線轉(zhuǎn)向四分五裂的木頭殘骸,然后,不開心了。
“你生氣的時候喜歡亂劈東西?”
沒有椅子的話,他要走很久的路。
晚風輕襲,揚起他披散的長發(fā),勾勒出一張不怎么歡喜的清俊側(cè)臉。那樣近在咫尺的精致,饒是沈衡這樣不甚在意容貌的人也有一瞬間的恍惚。
在那樣清潤目光的注視下,她真的很想輕聲說一句“你活該”。
但是誰讓她現(xiàn)在受制于人呢?在嘴邊百轉(zhuǎn)千回了好幾圈的話,最終也只化成一句:“習武之人,經(jīng)常活動一下筋骨是好事,我每天晚上都要到處走走的。”
要是可以,她也不想這么窩囊,但她更不想她爹扛著一口棺材來天牢里陪她。
他眉頭皺得更深了,卻沒有回答她的話,而是伸出手指,直接撫向她布滿“雀斑”的臉。
這是個極具登徒子意味的行為,在他做來卻分外自然。輕輕劃過的指尖微涼,若有若無地自面頰上劃過,留下令人無法忽略的酥麻觸感。
沈衡紅了一張“老臉”,看向他的視線不自覺帶了幾分敬佩,心情復雜地感慨于他的“饑不擇食”,心卻不由自主地漏跳了半拍。
都說男色惑人,老祖宗留下的話本子果然童叟無欺。
她這般想著,沒提防對方的手已經(jīng)順著她眼角的“細紋”滑向頸邊,穿過半開的領(lǐng)口,撫向了鎖骨處。
她一驚,整個人都忍不住顫抖起來,不只是因為那纖長的手指摩挲在她肌膚上的曖昧,最主要的是——那里恰好是面具同臉頰黏合的地方!
“大……大人,小婦人雖貌不驚人,但也是個有氣節(jié)的女子。您這般調(diào)戲一個有夫之婦,好歹也挑個有樹林的地方吧?”她狀似無意地調(diào)侃著,聲音都有些顫抖。
他卻已然收了手,面色了然:“原來是豬皮做的。”
沈衡悲憤不已,在她數(shù)量堪多的一大堆人皮面具里,只有這一張是豬皮的。
她怎么好死不死地就挑了這張臉呢?!
端莊的沈大小姐猶自沉浸在丟“臉”的情緒之中無法自拔,對周遭所有動靜都失去了興致,以至于緩過神來時,看到的只有一個幾乎全部沒入夜色中的縹緲背影。
他不抓她了嗎?她愣怔了一會兒,后知后覺地想起他并沒有給她解穴!
“那個,這位大人,您是去叫人抓我了,還是回去歇息了?能不能先放開我啊?”她誠懇地呼喚著,聲音又不敢太大,也不知道他聽到與否。
“我們家其實還是挺殷實的,今日你放了我,他日我必有重謝!”
“好人一生平安啊大人,立個長生牌位怎么樣啊?”
“大人?大人!”
大人已經(jīng)走遠了。
沈衡是在天空破曉時自己從圍墻里爬出來的,迎接她的除卻耀眼的驕陽之外就是道道那張餓得快要斷氣的臉。
道道對她說:“小姐,您還記得進行宮之前囑咐奴婢不要吃晚飯,出來之后帶我吃夜宵的事情嗎?”
沈衡顫抖著一雙小腿,扶著墻根站著:“我覺得這個時候,你關(guān)心的應該是我的身體。”
“哦,那您的身體怎么樣了?”
“你覺得呢?”
道道蹙眉道:“奴婢瞧著,步行到早點攤,吃兩屜肉包子應該不成問題。”
沈衡:“……”
禹城洪記包子鋪內(nèi)。
“小姐,您就那樣站了一晚上都沒被侍衛(wèi)發(fā)現(xiàn)嗎?”道道塞著滿嘴的包子問。
沈衡一邊躲閃著她噴出的肉末,一邊搖頭:“沒有,那院子里靜悄悄的,連宮燈都沒點幾盞。”
這也是她吹了一晚上冷風之后才發(fā)現(xiàn)的。凌坤殿建造的年頭早,在小小的禹城之中,光這個宮殿就占了整個城池的三分之一,很難想象這樣巍峨的宮殿里也會有那樣偏僻的居所。
“行宮之內(nèi)沒人巡邏?那可算是奇事了。”道道搖著腦袋說,“不過說到?jīng)]點宮燈,”她臉上的神情突然變得很奇怪,“您莫不是誤入哪處不干凈的院子了吧?”
“不干凈的院子?”
“對啊。”
道道看了看四周,湊了過去,神神道道地說:“奴婢聽說,這深宮高墻之內(nèi)冤屈事可不少,有的院子更是因為怨氣太重而不得不被鎖起來。您說的那位公子來去無聲,別是……”她做了個翻白眼、伸舌頭的動作,形貌、架勢都惟妙惟肖。
沈大小姐立時意會,且對一個十九歲的大齡缺腦女青年依舊能如此天真表達了極大的贊賞,她拍著道道的肩膀,道:“都說上京東直門北面的胡同里,寫靈異話本子的猥瑣書生一年能賺百兩。你如今能有這般覺悟,可見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不若回去之后找他說說,看看能不能在他手下打個零工,也算給后半輩子謀了份好營生。”
道道肥碩的臉龐顫抖了。
“小姐,奴婢突然大徹大悟,覺得神鬼之說實在荒謬,等下就去幫您打探一下隨行的大人里可有二十出頭、武功高強、眼高于頂,又偏愛走夜路的,爭取讓您知己知彼,將他一舉拿下。”
沈衡聞言心情甚好,點點頭,覺得“大徹大悟”這個成語用得甚是精妙。
沈衡用過早膳之后回去補了一覺,醒來后將壓箱底的兵器都翻找了一遍。
她低頭,在豁了口的九環(huán)大刀和生了銹的毒針之間猶豫了一下,第一次開始深思禹城收破爛的行情到底如何,會不會比上京的還要差上許多。
她是鮮少會思量這些“正經(jīng)事”的,但是老天爺似乎就見不得她“正經(jīng)”,在她陷入沉思的當口,極其突然地安排了一張流著淚的她爹的臉出現(xiàn)。
沈衡看著那上面“川流不息”的小眼淚半晌,這才想起她爹還等著“咽氣”呢,于是無比心疼地摸上沈括的腦袋,安撫道:“爹,藥店的老板說了,現(xiàn)下這個節(jié)氣沒有砒霜,要到冬天才有貨。我昨兒給您交了半斤老鼠藥的訂金,那東西得現(xiàn)炒,再著急也得等到后天晌午才能吃上。”
沈括哭得更厲害了,二話不說拉著她就走。
沈衡瞧著是往市集的方向走,心下當場冷了半截,連忙出聲制止道:“爹,那藥店老板年逾八十了,您這樣穿著官服去砸人家的招牌是不是不太好?況且,他還是禹城縣令三姨娘的二叔叔的兒子,也是有裙帶關(guān)系的,您這么……”
“你少唬我。”沈括拿眼瞪她,“禹城縣令才多大,他三姨娘的叔叔的兒子就有八十歲了?你真當你爹是傻子呢?”
“三姨娘和縣令……姐……姐弟戀嘛。”她弱弱地回了一句,頓時覺得自己在應變一事上的造詣實在低至塵埃。
沈括仰臉看天,心中百感交集,他的閨女為了哄他,她那本來就不靈光的腦子都花在這上頭了。
“不去藥店。”
他如是說著,拉著她穿過一處市集的小巷朝前走,最終轉(zhuǎn)到一處寬闊的官道前。
沈衡知道她爹倔強起來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眼見著他目不斜視地從藥店門前經(jīng)過,總算松了口氣。
可是,當她看見那片熟悉的宮墻,外加“凌坤殿”三個大字的時候,她覺得,她還是帶著他爹去砸藥店的招牌吧。
“衡衡,都說死有輕于鴻毛,亦有重于泰山,為父雖不算堅強,但依舊想選擇后者。”
儀仗在禹城休整是因為連日陰雨,如今轉(zhuǎn)晴,估計明日便要啟程上山了。他雖沒什么出息,但也斷不能為留個全尸連累了女兒,此番過來,就是去跟端王告罪,爭取寬大處理。
他站在燙金匾額之下,面上帶著平日少有的嚴肅。
棺材早就被退回去了,便是真買到了老鼠藥,他也是不能吃的。
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君沒讓臣死的時候,誰敢死?打皇帝老子面子的事,想想也知道是個什么下場。
沈衡沒想到自己的爹也有這般大義凜然的時候,上前一步,握住他的雙手:“女兒欣賞您的氣魄,但是現(xiàn)在畢竟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或許那靈石……”
“為父心意已決,你無須再勸。”沈括甩了甩袍袖,抬腳就往里走。
“大丈夫就要敢作敢為,既然做錯了事,便要有敢于承擔的勇氣,怎可如此畏首畏尾?”
沈衡瞧著她爹那傻了吧唧的酸腐樣,急得心肝脾肺都抽到一塊去了。
靈石還未找到,端王爺要是一生氣,將她父女二人都抓進牢里可如何是好?
“爹!”她猛地一跺腳。
“您自己進去吧,天牢里的伙食不好,您好歹也留下我在外頭給您送口飯吃吧。”
不是她事到如今都不肯說出實情,實在是一旦說出來了,她爹一定會比現(xiàn)在進去得還快。
弄丟圣物和將圣物填了“狗洞”都是死罪,但是前者頂多被砍頭,后者那就要被分尸了。
沈括聞言連忙抓住沈衡的手腕。
“不行,送飯的人有的是,但是你走了,就沒人給我壯膽了。”
就知道方才那點豪氣是他硬撐出來的。
沈衡也沒心思同他瞎扯,甩著手腕道:“壯膽您得去廟里請菩薩,我又沒開過光,進去也沒用。”
“我看著你心里才踏實,別啰唆,快點跟我進去。”
父女倆只顧你拉我拖地在原地轉(zhuǎn)圈,沒提防同迎面走出來的人撞在了一處。
來人一身暗金朝服,生得極是風流俊俏,被撞之后面上也沒有半分不悅,只是笑彎了一雙眉眼。
“沈大人這是鬧哪一出呢?大日頭下也不怕中了暑氣。”
沈衡對朝服等級明白得不多,但也知曉繡有四爪麒麟的朝服不是隨便什么官員都能穿的。
果然,沈衡就見她爹行了個大禮,誠惶誠恐道:“顧侯爺恕罪,下官一時心急沖撞了您,還請原諒,原諒。”
“多大的事,也值得這樣。”顧侯爺伸手拉住他,“你平日最在乎這些繁文縟節(jié),怎的今日這般慌慌張張的?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沈括聽后整個眼圈都紅了,一臉“難得您懂我”的神色:“侯爺英明,下官確實是犯了不可饒恕的大錯,此番前來行宮,就是來給端王千歲請罪的。”
沈括說完,似是想到了什么,忙拉著顧侯爺?shù)男淇冢鼻械溃骸安恢q爺現(xiàn)下可在里頭?下官貿(mào)然前去,是否會打擾他?”
這位顧小侯爺乃護國將軍顧尋的兒子,平日里跟端親王一直私交甚好,再沒有比問他更合適的了。
顧允之倒似并不在意他犯了什么錯處,安撫道:“沈大人不必驚慌。”只是提到千歲爺,他又有些失笑,“月錦他確實在忙正事,只不過你現(xiàn)下進去也無甚不可,他在忙的時候,心情還是不錯的。”
沈衡幾乎是在他話音剛落就翻了個白眼。
她這個動作的寓意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哀嘆她倒霉至極的人生。只是她翻得有些太認真了,以至于眼珠在眼圈里晃了半天才歸位。
“重見光明”之后,她對上的就是在場兩個男人“關(guān)切”的注視。
她聽見她爹挺嫌棄地介紹道:“喀喀,這個是小女沈衡。她平日里沒見過什么世面,讓大人見笑了。”說完還默默同她拉開了些距離。
親情涼薄至此,多少讓沈大姑娘感到些許心酸。
不過這些年她也習慣了,仍舊端莊無比地福了福身,老老實實地招呼道:“侯爺安好,灑家這廂有禮了。”
她的話剛出口就氣得沈括差點昏厥過去,他氣急敗壞地提點道:“是‘奴家’!‘灑家’是公公的自稱。”
沈衡羞澀了……
好在顧小侯爺大氣,十分給面子地笑了好久才道:“沈小姐這般脾氣秉性實在討喜,沈大人很會教女兒。本侯今日還有要事,改日有時間,再同大人一敘。”
這話說得極有涵養(yǎng),沈括少不得要客套一番,沈衡卻蹙起了眉。
因為就在這位顧侯爺同他爹告別之時,她分明看見他上揚的嘴角,以及那句沒說出聲的——溫婉,好久不見。
溫婉是她的小字。
他認識她嗎?
沈大小姐長了張看起來挺機靈的臉,卻有個不甚靈光的腦子。
這種腦子的奇異之處并不在于笨,而是在于一根筋,想一件事情的時候就顧不到另一件。
當沈括悄悄拉著她往行宮里走的時候,她還在琢磨著自己到底何時見過那位顧小侯爺。
她不是什么足不出戶的官家小姐,平日里也會顧及她爹四品禮官的臉面待在家里,大半夜才出門溜達。
在弄丟靈石之前,她大多是在市井小巷里糊窗戶,跟“貴圈”為數(shù)不多的接觸想來想去也只有那么兩次。
一次是,她的師妹紅苕行走江湖沒有路費,讓她救濟。
她當時翻箱倒柜地摳了幾兩銀子給她,卻被嫌棄得半死。
紅苕說:“師姐,我書讀得少,你不要這么騙我好嗎?你爹好歹是個京官,就把你窮成這樣?”三年清知府還十萬雪花銀呢,真欺負她不懂行情呢。
沈衡當下就將銀子收回來了。
“貪官才有銀子,我爹不貪。你不要,我拿著買糖豆吃了。”
那一年她十二歲,紅苕十一歲,都是心思單純的半大孩子,紅苕卻顯然比她有見識得多,一點磕巴沒打,直接拉著她去洗劫了一個貪官的私宅。
沈衡每每想起那段往事都覺得不堪回首,因為沒什么經(jīng)驗的她,當時嚇得小腿如篩糠般顫抖。
盡管她一直安撫那位被挾持的妾侍,說只拿一點金條就走,結(jié)果還是被她驚天動地的哭喊聲嚇到了。
家丁舉著火把,鬧哄哄地闖進來時,她還愣在原地給小妾擦眼淚,被她師妹狠拍了一下腦袋,撒腿就跑。
兩人被追得慌不擇路,最后還是被私宅里的一名仆從救了下來。
她已經(jīng)記不清那人的長相了,只知道他有一雙很好看的眼睛。
她當時眼淚汪汪地說:“大恩不言謝,等我攢足了銀子,定然將你從這里贖出來。”
可是沒過幾天,上京便傳出那個一品大員貪污受賄,被斬首的消息,私宅充公。
沈衡為此難過了好久,難得有機會做次好人,老天竟然都看不慣她。
顧允之會是那個幫她的小哥嗎?
她這樣想著,自己都覺得這想法太過惡俗。
先不說他貴為護國公之子,就算查案也不可能委居在一個貪官的私宅做一名小小的仆從。單說當時情勢匆忙,對方根本不知她的身份,又如何會知曉她的小字?
難道是她曾經(jīng)順手填過顧允之家的狗洞?
她搖頭,習慣性地朝墻根走了兩步,又立時剎住。
墻根?行宮!
“沈大人,奴才就送您到這兒了,王爺就在里面,順著小徑朝竹林里面走就瞧見了。”
耳邊驟然響起的聲音提醒她,說話的是個貨真價實的“灑家”。
看著那位公公妖嬈離去的小碎步,沈衡徹底僵硬了,后知后覺地發(fā)現(xiàn)自己被她爹擺了一道,果斷就要往地上躺去。
沈括目不斜視地說:“衡衡,做人不能不講義氣,你就是真暈了,爹也會將你拖進去的。”
她感動得一塌糊涂,只覺一生能得此親爹,不枉此生!
他們此時所在的林子離主殿很近,入眼便是一片蔥翠。
順著玉石鋪成的小徑而上,很快便看到幾名佇立在側(cè)的仆從。
鏤空雕瑞腦獸的巨大銅爐里熏著香,緩緩騰起的青煙繚繞在綠蔭之間,絲絲縷縷,極有意境。
花梨嵌螺鈿理石的桌案閑置在那里,上面還放著一盞未動的香茗。
一旁的近侍伸手指了一個方向,那是竹林的最深處,雖說林層茂密,仍舊一眼便能注意到那個席地而坐的清瘦身影。
他穿了一件月白鑲銀絲緄邊的錦袍,袍袖的下擺很寬,就那樣隨意地垂在地上。他眉眼微垂,正低頭看著手中的物事。
誠如顧小侯爺所言,千歲爺確實很忙。
他正在很認真地剝著一棵竹筍,聽到有人過來也并未停下手中的動作,只是漫不經(jīng)心地抬頭看了一眼。
那是一雙很清澈的眸子,不似皇室子弟的傲慢張揚,沈衡卻下意識地將頭低了下去,整個人如遭雷擊。
因為這個好看得很不靠譜的端王爺,正是昨夜那個讓她吹了一夜冷風的“輪椅大人”!
她略微后退了一步,想讓她爹將自己遮住一點,沈括卻已經(jīng)啪的一聲跪在了地上。
“千歲爺,臣有罪啊。”然后他便開始了聲淚俱下的哭號,其內(nèi)容感人肺腑。只是他哭得太厲害,讓人根本聽不清他說了什么。
端小千歲在“百忙之中”又睨了沈括一眼,大抵覺得人家都哭成這樣了,他不關(guān)心一下實在說不過去,便問了一句:“殺人了?”
“下官不敢。”
“貪污了?”
“下……下官更不敢。”
“那便起來說話吧。”
除了這兩樣,其他的都不算什么大事。
沈括這回是真哭了。
“王爺仁慈,但罪臣實在無顏面對您。就在儀仗到達禹城的當日,罪臣竟然將圣祖遺物祭山石弄丟了。此物乃百年相傳的祥瑞之物,臣自知罪孽深重,特來向千歲請罪,聽候發(fā)落。”
蘇月錦將手撐在膝蓋上,淡淡地掃了沈括一眼。
蘇月錦的面相有些清冷,面無表情的時候便會顯得極其寡淡。
沈括摸不準他的想法,嚇得大氣也不敢出。
實際上,這位高深莫測的王爺只是在思索,祭山靈石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
良久之后,他“哦”了一聲:“原來是那塊長了毛的石頭。”
沈括聽后險些一口鮮血噴涌而出。
“千歲,那是靈石本身的顏色,不是長毛。”
“哦。”他點頭,然后便不說話了,繼續(xù)剝他的竹筍。
沈括在朝為官少說也有二十載了,雖說沒有什么作為,但自問察言觀色的本事向來是不錯的,今天卻徹底沒了主意,也不知該如何接話,只得求救似的看向跪在旁邊的沈衡。
他這個閨女,雖說偶爾遲鈍,卻是個能言善道的。
但今日不知怎么了,她老老實實地跪在地上,裝起了啞巴。
沈括覺得很傷心,幾次三番用小動作催促她,她愣是沒有半點回應。
最后他急了,抱著一種閨女不仁,親爹不義的精神,說了一句:“衡衡,你不是有話要對王爺說嗎?那便說吧,千歲仁厚,不會怪罪你的。”
沈衡抽了抽嘴角。
都說虎毒不食子,她爹這“子”食得是不是太痛快了些?
看著那位不著調(diào)的爺“抽空”掃過來的視線,她整個頭皮都麻了,慌亂之下,便沒頭沒腦地接了一句:“王爺這筍挑得不好,竹根顏色太深,吃起來不爽口。”
她說話的時候,刻意壓低了聲音,聽上去比平日的聲音軟糯,嗲得連她親爹都哆嗦了一下。
蘇月錦卻并不在意,面色如常地說:“那你去挑一根,清炒,少放油。”一句話說得沈括和沈衡都愣住了。
她這話本來就是胡亂說的,料想就算惹得他不滿,充其量就是幫忙給挑個筍,誰承想這位爺還要吃熟的。
沈括慢慢地挪了兩步,急切道:“王爺,萬萬使不得啊。小女自幼呆傻,對烹飪一事更是極不通透,不敢污了千歲之口!”知女莫若父,沈衡的廚藝根本上不得臺面。
蘇月錦卻沒有看他,只是問沈衡:“你做的飯很難吃嗎?”
沈大小姐點頭如搗蒜。
他頷首,一副十分體諒的樣子:“去試試。”
沈衡是被兩名近侍請到小廚房的,一名近侍幫忙洗菜,另一名負責切片,她盡享御廚待遇。
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整,她的心態(tài)已經(jīng)擺得很端正了。
就見她手持大勺站在灶前,淡定自若地倒油,大義凜然地翻炒,破罐破摔地加料,最后萬念俱灰地出鍋,成功地將一盤鮮嫩脆筍炒出了“老態(tài)龍鐘”的味道。
裝盤之后,靜候在旁的丫鬟臉都綠了,好心地暗示她需不需要再炒一盤。
她大氣地一揮手,言簡意賅地回了三個字:“不必了。”再炒一盤,沒準還不如這一盤呢。沈衡端著那盤煳掉三分之一的“清炒脆筍”回去時,整個林間都彌漫著一種迥異于食物的奇怪滋味,那樣張揚而強大的“氣”場,連瑞腦獸里的熏香都望塵莫及。
皇子的膳食都十分講究,食用之前都要經(jīng)過內(nèi)官試毒。
手持銀筷的公公抿著嘴唇,牙關(guān)緊咬的咯咯聲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沈衡眼看著他咀嚼咽下,心里還是蠻欣慰的,至少她做的菜還能吃。
但是很快她就明白過來,吃和能吃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因為,那位公公吐了,一溜煙地沖到一處青竹旁邊,死死扼住自己的喉嚨,面目扭曲得好像下一秒就要駕鶴西去,癱軟在地的同時,口里卻不忘盡職盡責地解釋:“奴才并非中毒,而是菜太難吃了……這菜,您萬萬吃不得啊。”
一旁的沈括干脆嚇得面色發(fā)黑,一面哀嘆出門不利,未看皇歷,一面說道:“罪臣教女無方,竟然做出這等菜式,萬望王爺恕罪啊。”
沈衡不得不承認,那畫面太美,饒是她這種沒什么心肝的人都有點不敢看。
蘇小千歲依舊坐得四平八穩(wěn),專注地用筷子戳了戳那盤黑乎乎的東西,對沈括說:“無妨,我只是想看看她到底能做得多難吃。”
一旁的公公抽搐得更嚴重了。
到底是自己人,千歲爺看著他那副“穿腸過肚”的樣子,終是體恤地說了一句:“桂圓,別演了,你喜歡的那塊八寶玉佩賞了你便是。”
果然,那前一秒還在掙扎的胖公公很快站起身,利落地跪在地上,歡喜道:“奴才謝王爺?shù)馁p。不過,奴才也不全是演的,這位沈姑娘的廚藝,確實……”
他沒說出那個形容詞,而是沖回青竹旁,又吐了一番。
領(lǐng)教了端王手下的人才濟濟,竹林中再次恢復了平靜。
沈括瞧著那氣氛,估計端王是要發(fā)落自己了,就想求個恩典,讓自家閨女送套換洗的衣服進來。
他剛將嘴巴張開半邊,就聽見千歲爺慢條斯理地說:“祭山石我?guī)湍阏遥闱肺业娜饲椋蒙蚝鈦磉€。”
沈括做夢也沒料到今日這趟會是這樣的結(jié)果,一張嘴就這么半張不張地僵住了。
比他更震驚的莫過于沈衡。
從見到這位千歲爺開始,她就一直處在惴惴不安之中,就是擔心他認出自己。
可是看那架勢又不像,他甚至不曾正眼打量過她,亦沒有試探過什么。
那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相比之下,沈括的想法就比她的簡單得多,因為他直接問了一句:“王爺說的這個‘用’,指的是外室,還是內(nèi)室?”
外間伺候當個使喚丫頭還行,若是……
“內(nèi)室?”
蘇月錦打量沈衡一番,果斷搖頭:“不用。”
那略微嫌棄的樣子,讓她想到前些日子在話本子上看到的一段話。
如果一男一女共處一室,不論是否發(fā)生了什么,都是件令女子覺得羞恥的事情。前者是羞,后者是恥。
她現(xiàn)在就是這樣的感覺。
“多謝王爺恩典。”沈括滿臉喜悅地謝恩。
蘇月錦點頭,緩緩起身,扔下一句“我餓了,不留你們吃飯”便徑直走了。
沈衡看著那道背影陷入了深思,難怪她從未想過昨夜的人會是端王,因為他從頭至尾都自稱“我”而并非“本王”。
清風下的竹林依舊有些燥熱,她站在其中看著那一片竹海綠蔭,極其鄭重地對沈括說:“爹,把上次租棺材的銀子還給我。”
沒見過賣閨女賣得這么痛快的。
禹城戒嚴了,皇家御林軍封鎖了整座城池,不甚繁榮的偏僻小鎮(zhèn)一時之間變得人人自危。
縣令張青賢嚇得朝服都來不及穿,四處托人詢問出了什么大事。行宮之中卻半點消息也沒傳出來,只說千歲下了口令,封鎖城門,不準任何人外出。
然而整整三天,街道上也不曾見到官兵抓人,張榜貼告,氣氛緊張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沈括坐在屋中,也有點躁動不安。他一直都以為祭山石是在驛館丟失的,上次在竹林也詳細地描述了丟失的過程,就算要查,也該是從驛館內(nèi)部入手,實在想不通端王何以這般大張旗鼓,驚動全城。
坐在另一間屋子的沈衡也沒閑著,一邊嗑著瓜子,一邊磨著刀。
三天了,她連行宮外圍的半塊磚頭都沒摸著一塊。凌坤殿好像一夜之間撐起了整片圍墻,想要進去異常困難。
難道他察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