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高祖劉邦全傳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前言:流氓戰勝了英雄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對劉邦評價道:“世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也難怪,劉邦年輕時放蕩不羈,一身流氓習氣,就連司馬遷的《史記》對劉邦也不以為然,說他“不事家人生產作業”。但是,偏偏就是這個劉邦,在烽火相連、英雄輩出的秦末,竟然能脫穎而出,擊敗了一個又一個對手,最后不但完成了統一天下的重大歷史使命,而且創建了四百多年的漢家天下,確實值得后人深思。
楚漢爭霸,是劉邦與項羽的對手戲。項羽是楚國貴族,天生的戰神,是中國歷史上傳奇的英雄;劉邦則出身市井,身無所長,被厚黑大師李宗吾點名為“臉皮最厚,心腸最黑”,是歷史上著名的流氓。按說,劉邦根本就不是項羽的對手,甚至不配做項羽的對手。垓下一戰,項羽烏江自刎,劉邦終于徹底戰勝了項羽,成為楚漢爭霸最后的勝利者。
“流氓戰勝了英雄”,究竟是歷史的玩笑還是歷史的必然?
答案是肯定的,歷史必然選擇劉邦而不是項羽,這是中華帝國的必然選擇,與流氓與英雄無關。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為了建立一個完美的封建帝國,在短短的十余年中,修馳道、筑長城、建陵墓、擴宮殿,耗盡了全國財力;苛嚴法律、焚書坑儒、求仙尋藥、移民,苦透了天下百姓。秦始皇急功近利,因此天下以為秦“暴”,二世而亡是歷史的必然。
但是,秦始皇的大方向沒有錯,華夏民族統一是歷史的大趨勢。從中華帝國的發展來看,楚漢爭霸的勝利者就是秦始皇的接班人,這個接班人必須選擇統一。
楚漢爭霸中,項羽先勝,在事實上已經是全國統一的情況下,項羽先自封霸王,又將各路諸侯分封為王,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要讓國家再次分裂,回到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紛亂局面中,與歷史的發展規律背道而馳。反觀劉邦,建立漢朝之后,他馬上收繳各路諸侯兵權,加強中央集權,讓中國再度回到大一統的軌道上來。
歷經春秋戰國數百年戰亂的華夏大地已經明白:只有統一才能讓國家發展,只有統一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因此,不是劉邦戰勝了項羽,是統一戰勝了分裂。
如果說秦始皇是一個孤獨的理想主義者,劉邦則是一個世俗的實用主義者。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秦始皇建立統一的中華帝國的政策基本上都是正確的,唯一的弊端就是太急于求成,這是理想主義者通常的性格缺陷。作為中華帝國的接班人,一個世俗的實用主義者是最佳的選擇。
“漢承秦制”,君臨天下之后,劉邦采取對內休養生息,對外睦鄰友好的政策,使秦朝末期備受戰爭蹂躪、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再次得到安定和平。如果說秦始皇是一個統一的中華帝國的開拓者,那么劉邦就是這個大帝國的秩序恢復者,正由于他在漢朝初期實行無為的“黃老之治”,中華帝國才能再次以一個強大、統一的姿態迅速崛起于公元前3世紀末的世界東方,與歐洲的西羅馬帝國遙相輝映。
“大風起兮云飛揚”,英雄人物有劉邦。在中華帝國的歷史上,劉邦以布衣之身登上了帝王的寶座,問鼎中原一統天下之后,又治國有道,奠定了東方世界文明的典范——漢朝盛世的基礎。真可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