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言
瑪麗亞·蒙臺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蒙臺梭利曾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足見她做出的巨大貢獻。
蒙臺梭利是二十世紀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她所創立的、獨特的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先進國家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發展。
蒙臺梭利教育法的特點在于十分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她為此從事了半個多世紀的教育實驗與研究。蒙臺梭利的教學方法從智力訓練、感覺訓練到運動訓練,從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從平民教育到貴族教育,是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及潛能開發的優秀教育模式。蒙臺梭利主要的教育理念如下:
1.兒童發展具有“胚胎期”。她認為人有生理和心理兩個胚胎期,其中心理胚胎期是人類特有的,新生兒時期就是這個胚胎期的開始,它是兒童通過無意識地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的各種心理活動的時期。
2.把握兒童的敏感期。蒙臺梭利認為,正是這種敏感期,使得兒童以一種特有的強烈程度接觸外界。在這一時期,他們能輕松地學會每樣事情,對一切都充滿活力和激情。
3.兒童發展具有階段性。在第一個心理發展階段(0~6歲)兒童的心理類型是一致的。這個階段又分0~3歲的心理胚胎期和3~6歲的個性形成期;在第二個心理發展階段(6~12歲)比較成熟平穩,兒童穩定地發展,他們表現得健康、快樂、積極向上;第三個心理發展階段(12~18歲),在這個發展階段里,孩子變化非常大,而且身體的基本發育已經完成,因為18歲以后,身體就不再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顯著的變化。
4.尊重孩子的成長步調。沒有課程表和上下課時間,使孩子能夠專注地發展內在的需要。
5.豐富的教材與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過“工作”,從自我重復操作練習中,建構完善的人格。
6.摒除獎懲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養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
7.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教師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對孩子發展的狀況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對孩子適性、適時的協助與指導。
隨著蒙臺梭利在羅馬創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她開始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兒童之家”逐漸在全球范圍內扎根,并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父母、教師和兒童。直到今天,蒙臺梭利的育兒思想,仍然是父母和教師推崇的育兒必備經典。